分享

(2)房价下跌最受伤不是开发商!

 巴人图书871 2014-04-08

                 股王投资  2014-04-03  
 
    随着房地产面临新一波下跌,各种消息满天飞,有地方救市的传言,更有地产商溃亡的说法,一时搞得气氛紧张了起来,感觉地产商快要熬不住了似的。其实,恰恰相反,绝大多数聪明的地产商永远不会因房价下跌而受伤,或大受其伤,而最多受些小皮毛伤。只有极少数圈地过度、滥搞外围投资的小开发商,才会面临一些资金上的压力。而房价下跌最受伤的,恰恰是那些只会卖地维持营生的地方政府,当然还是就是中国最大房东:银行!
 
 

  如果说,房价下跌,最受伤的是开发商的话,那么只能说你对房地产开发销售的实际环节不懂,用杨的话就是“你不专业”。绝大多数开发商,尤其是一些大的开发商,都会采取很多风险隔离的措施,把风险早就化解或转嫁了。比如根据项目设立有限公司、土地押给银行搞贷款开发、提前预售先收回资金和利润等等。这些措施,早已让开发商在楼盘还未开盘时就提前转嫁了风险,把风险早就转嫁给了银行与买房者,早就把成本与利润放在口袋里,安心睡觉了。即便在楼盘开发过程中,出现房价下跌现象,他们也根本不受影响,因为这是“别人的楼”在跌价。
 
 

  如果说,2007年的那一波,房地产商受到刺激或受伤,这或许还有几份可信,因为那时,许多开发商还没来得及思考应对风险,只顾忙着赚钱,因为钱多人傻的时代,没空想杂事。但那一波下跌潮,及时被政府给救起,尤其是4万亿,让开发商们彻底摆脱了风险,并开始学得精明了起来,每走一步都提前设定好了退路,事到如今时隔7年,他们早就成长起来并重新赚得个盆满钵满的,又怎么可能在这点小风浪中受伤?
 
 

  打个比方说,假如你是万柯公司,你在北京某地开发MR小区项目,那么精明的开发商就会首先成立一个北京MR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然后以此公司为名全部对外,把风险留给MR公司,而把利润全部收入万柯囊中。即便出现不可控制的突发性风险,那么很简单,只要宣布MR公司倒闭破产即可,对于万柯公司来说,MR的破产只不过是牛身上拨掉一根毛,甚至连一根毛都抵不上,又怎么会伤及集团本身?
 
 

  即便出现突发性风险,MR公司也不是最大的受害者,除了它是个“壳公司”之外,最主要的是,这个壳公司的开发资金,绝大多数来自银行和客户,甚至全部来自他们。拿到的土地可以到银行拿贷款,用于开发,而在简单宣布开发并花些小钱宣布开盘仪式后,MR公司又可以迅速地把尚未正式建设的楼盘全部或部分地卖给了迫切炒房买房的客户,提前兑现了其所谓的成本(其它他们根本没成本,只不过用银行的钱盖楼,再赚买房人的钱,两头赚)。如此说来,两头都来钱,银行与客户的钱早就成了开发商口袋中的私有物,又怎么会在后来的房价下跌中受伤?
 
 

  到底谁受伤?
 

  银行与地产政府,才是最大的受伤者,当然还有就是买了房子的客户。这三者中,受伤最深的,就是银行。所以,我们近年来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即中国的银行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贷功能意义上的银行,而是绝对的玩金融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或房东)。

 

 

    银行近年来通过贷款,几乎成了中国绝大多数楼盘的最大债权人,只要这些若干个MR公司宣布破产,那么银行就一夜之间成为世界最大房东。一切烂发声楼就全部交给了银行,银行就会开始做账,做各种呆账死账,然后打包作为“资产”进行变卖,想尽办法转嫁给其他主体,甚至不惜卖国、上市圈钱、坑害百姓。所以,我们一直在讲,中国的银行股其实都应该ST,因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房地产崩盘,它们全部会血本无归。但目前的财务与会计制度,却无法把上述风险资产纳入银行的净资产核算当中,把贷款中的风险资产作为银行资产体外的东西进行处理,这种会计财务制度,是致命的缺点,也是纵容银行一直犯罪的根本原因所在。
 
 

  无论房价怎么跌,哪怕是跌到O元,最受伤的肯定不是开发商,而必然是银行。开发商们之所以叫得欢、哭得响,那是因为无商不奸,商人之奸在此表现十分清晰,他们深暗政府的心理与夺财之道,骨子里打小就阴暗地记下一个做人的道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当然,我们没必要怪会哭的孩子,因为无论怎么说,这说明孩子聪明,如果我们实在要怪,就怪他有奶的妈吧!尤其是祸国殃民的殃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