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伴春来

 文山书院 2014-04-08

清明伴春来

《 农民日报 》( 2014年03月26日   05 版)

    何烨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时,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是一个酝酿生机的节气,也是一个荡漾春意的节日,它寄意想念与愁思,娱情怡性于桃红柳绿。皓首低眉,红颜戴柳,且看杨花吐蕊万物生。

    每天的仲春、暮春之交,冬至后的105天,为“寒食节”,禁烟禁火,只能冷食。冬至后的106天,为清明。渐渐两节合二为一,“寒食”成为了清明的民俗之一。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惊蛰接清明,蛰虫出土,春雷隆隆,江南迎来一年中最温柔惆怅的时刻。而惆怅的不仅仅是这江南烟雨,那长长的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也许是为着谁结着愁怨吧。

    清明寒食谁家哭

    与中元节相比,清明祭扫多了一份明媚。《帝京景物略》中描述三月清明日,男女扶老携幼,提篮坐轿,满道扫墓人。拜者、哭者,除草添土,染香焚楮。哭罢,众人中不归者,择芳树园圃,列坐尽醉。

    中国人的文化中有崇古的传统。祭拜总不过是祭天、拜祖、敬神。远古时代的祭天,有感谢自然供养我们的土地、水源和食物之意,渐渐就成为追溯万物之本,体验生命的郑重。

    拜祖,家族之风的传承,祈求长辈庇佑之意。有的地方清明会祭炎帝、黄帝,以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比起普通的扫墓排场往往十分浩荡。而大多数家庭,会以上香或烧“包袱”的形式,给逝去的亲人捎点东西,表示关心和想念,仿佛另一个世界也有冷暖寒凉。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是不谈论怪力乱神的,但是中国自己土生土长的鬼神又特别多,不同的神司不同的职。升官、发财、长寿、求子,总有一款适合你。有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升学的家庭选择有点多,大部分祭孔子,家里有老人的会敬文殊菩萨,前几年有高考学生祭作家沈从文,这就有点病急乱投医了,沈从文当年考大学落榜,滞留北平时很是落魄啊。

    不过中国文化中总有一股圆融、疏解的力量。想想失去亲人,总是一件难过的事情,可尘归尘,土归土,活着的人还有长长的未来,所以一边生离死别悲酸泪,一边亲戚怡怡,总有新声巧笑隐隐传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就好比是一场仪式,上半场慎终追远,向祖先敬拜。礼毕,长辈们一句,都别拘着了,各自散了吧,于是下半场变成了孩童的游乐时间,大人们也轻松下来,赏花、听鸟、看云。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便描画了这样一个场景: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正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中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大地回春的清明时节。路上的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正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谁让这清明与春相伴,不至园林,不知春色如许。万物生长此时,依这清洁而明净,人也从猫冬中苏醒,活络筋骨。过去人们过清明,简直就是春游。除了扫墓,还有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植树、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和碰鸡蛋。今天很多看来是小孩子的游戏,古人玩得有滋有味。风筝飞上天后,要把线剪断,任其随风到天涯海角,好像烦恼也被带走了。

    丰子恺在散文《清明》中回忆儿时扫墓的情形,说孩子们漫山遍野跑,用蚕豆梗作笛吹着玩,中午吃船家烧的饭,味道特别好,临走还有山中和尚送来春笋。他父亲更是兴致勃勃作过八首《扫墓竹枝词》,“却觅儿童归去也,红裳遥在菜花中”,可见清明不是悲伤的,也可以是喜乐平常的。

    民意为本话传承

    清明是一种文化。我们这个民族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挥到了极致。悲伤总有节制,所以快乐也就不至于放纵。生死歌哭、福祸相依,人生五味融于一炉,也正应了清明的味道。

    总有一种争论就是我们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好像除了供人研究,很多传统都不再能与现代生活接榫,或者说现代社会的便捷扼杀了传统那且悠哉的节奏。2008年清明、中秋、端午作为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算是对传统节日生活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氛围,端午自然和屈原、粽子、赛龙舟联系在一起,中秋怎么也少不了月饼和团圆的念想。其实不用刻意去保持各种仪式以示对传统的追随,人们延续着、演变着,发挥出一种自己最适应的生活方式,是最自然的对文化的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