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的来源与习俗

 方远图书馆 2016-04-04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也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仲春和暮春相交的时令。相信不少朋友,已经踏上或正要踏上故乡的土壤,开始缅怀、祭祀、踏青、赏春行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清明”的文化意义。


  1清明节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春耕的到来, 故有“清明前后, 点瓜种豆”、“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我国传统农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按气候变化, 分五天为一候, 三候为一气, 共二十四气, 俗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客观上反映了四季中天象、物候的变化, 成为了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安排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据。节气虽然不等于节日, 但节气使一批“常日”被特别地突出出来, 为节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清明节就是由最初的节气“清明”演变来的传统岁时节日。

  清明节的节期在公历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关于清明节, 《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词典》中说:“在古代, 清明前两日(或前一日)为纪念春秋时被烧死在绵上的介子推母子的寒食节, 民间有禁用烟火、只吃冷食之俗。由于两节相距很近,故后来许多地方都把清明、寒食融合为一个节日。《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中说: “大约到了唐代, 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寒食节变成清明节的一部分。”

  清明节最突出的习俗就是扫墓祭祀。据史籍记载:周代已有墓祭习俗, 但并没有固定的日期, 当时的禁火寒食等与清明扫墓也没有多大关系。墓祭习俗只是清明节产生的社会基础, 不能说有了墓祭习俗就有清明节。早在唐代以前, 社会上就普遍存在着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 一般从清明节前一两天开始,要过好多天才结束, 这几天民间禁止烟火, 只吃冷食, 故称“寒食”。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 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另一种是与周代的改火习俗有关。到了唐代, 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正式下诏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此后, 寒食、清明扫墓上坟的习俗就合二为一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 经济繁荣, 百姓安居乐业。于是人们在纪念介子推的同时也扫墓上坟缅怀和祭祀自己的祖先, 并趁机踏青郊游, 形成全国性的春游活动。

  清明踏青郊游的传统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上巳节。上巳节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 魏晋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 与清明祭祖时有交叉。上巳节的特点就是踏青郊游, 而清明上坟也要去郊外, 两节正好同步, 于是上巳节“上巳春嬉”等习俗也并入到了清明节。可见, 清明节在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上巳节的内容, 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扫墓上坟及踏青郊游为特色的传统岁时节日。

  唐代以前虽然在某些地方也曾出现过清明时节扫墓上坟的场景,但这和其他时节的扫墓上坟一样, 都没有形成节日的规模和氛围, 以清明为节日的意识是唐代以来才逐渐形成的, 唐代以前并不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清明节。

  众所周知, 中国的社会组织, 自古以来就以氏族为基础, 以家属为中心, 慎终追远, 对于宗庙、祠堂、祖坟的祭祀,向来都是头等大事。所以, 民间对于清明节也是比较重视的, 这是追根思源, 藉表孝忱的表现。每年农历三月清明日,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皆外出扫墓上坟, 缅怀和祭祀自己的祖先。于是, 一时间四野如市、香烟缭绕、纸蝶翻飞。

  祭祖作为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它在氏族社会就已出现。进入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后, 祭祖活动仍然盛行不衰。因此, 中华民族崇宗敬祖、隆宗重嗣的传统习俗, 在清明节表现得非常突出。关于清明节扫墓上坟的情景, 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中记载说: “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 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诸宫人坟。”

  除了踏青郊游以外, 清明节还有插柳、戴柳的习俗,所以清明节又叫“插柳节”。俗语常说“清明不戴柳, 红颜成皓首”。关于插柳、戴柳习俗的起源, 民间有多种解释, 但大多都与祈求生殖有关。《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中也有描写踏青插柳的场面: “清明节, 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 前一日为之炊熟, 用面造枣锢飞燕, 柳条串之, 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可见, 清明节的起源, 最早是和墓祭习俗联系在一起的, 起初的节日风俗也比较单一。后来在演变过程中与寒食节、上巳节的相关风俗融合后, 便有了禁火寒食、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拔河、斗鸡、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逐渐由最初的单一性节日发展成为今天的复合性节日。


  2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几乎可以说是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缩影。在二十四节气中,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了, 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我国清明节历史悠久, 内容博大精深, 阅尽沧桑, 仍岿然存在, 并承载着许多浓厚的社会文化观念,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清明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宗敬祖的观念和尊老、敬老的美德。

  中国的宗教信仰有人为宗教及各种民间信仰, 其突出特点是祖先崇拜, 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由来已久。原始先民认为灵魂不死, 祖先的灵魂可以保护后代子孙, 并且需要接受子孙的祭祀, 子孙祭祀祖先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获得祖先灵魂的保佑。祭拜祖先的观念, 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普遍信仰的事象, 意谓着对于自己的祖先,所怀抱的一种宗教式的虔诚情感, 祭祖的目的在于祈求生命的母体给予永不衰竭的生殖力、生命力, 所以在人生的一切重要时刻, 如成丁、结婚、去世等, 人们都要祭祀先祖亡灵。中华民族崇宗敬祖、隆宗重嗣的观念在清明节祭祖习俗中得以体现, 清明节祭祖的方式为墓祭, 即直接到祖先坟墓前去祭扫, 因此才会出现四野如市、香烟缭绕、纸蝶翻飞的景象。清明节已不仅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 它更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尊老、敬老, 是中华民族值得引以为自豪的传统美德。根据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 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 曾经较为普遍地出现过“遗弃或杀死老人”的习俗。在传统社会里, 敬老和“孝”的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敬老, 首先就是敬重自己的祖先、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对祖先亡灵的祭祀和对活着的父母以及祖辈的赡养和尊敬。

  在此基础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再扩大到所有的老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清明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施爱东博士所说: “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 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 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 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2)清明节折射出中华民族祈福禳灾, 除旧迎新等求吉心理。

  求福趋吉, 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无论举行什么样的祭祀仪式, 其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祈求免除灾害、避祸得福, 企盼五谷丰登, 希翼得到神灵的欢心和保佑, 清明节祭祖也不例外。由于相信祖先的灵魂不灭、祖先的灵魂能够庇佑后代子孙, 因此清明节要祭拜祖先, 希望通过这类祭祀习俗得到祖先的庇佑, 保佑后代子孙平安幸福。

  中国民间的神有“善神”和“恶神”之分, 对于“善神”要予以供奉和祭祀, 乞求“善神”可以降福吉祥, 保佑平安幸福; 对于“恶神”则要予以禳解或消除, 因此有些地方清明节还要举行“送恶”或“除恶”仪式, 恶神是灾难和不幸的根源, 所以必须要将它们送走, 不让它们危害人类, 这即是人们祈福禳灾心理的体现。众所周知, 清明节是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相关风俗后形成的复合性节日。寒食节禁火后重生新火的习俗和上巳节的祓禊习俗, 本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寒食节禁火后重生新火的习俗透露出季节交替的信息, 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 上巳节在水边举行的祓禊仪式, 其目的也是希望灾祸或不祥的东西等能够被水带走, 让恶运远离人们。此外, 清明节插柳、放风筝等习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祈福禳灾, 除旧迎新等求吉心理。

  总之, 清明节的深层意义是对未来的祈求,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清明节的节俗活动中,人们祈求年岁的丰收, 身体的健康与婚姻的美满, 子嗣的绵延, 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团圆美满、幸福吉祥的主题而展开, 对求得心理平衡具有无形而有力的精神安慰和心理净化作用。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融汇亲缘感情, 增强内聚力的符号。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中华民族崇宗敬祖、隆宗重嗣、重血缘亲情的传统习俗, 在清明节表现得格外集中而动人。清明节已成为维系家庭以及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 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 走亲访友, 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并使这种关系公众化。

  清明节最大的功能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聚会的可能, 家族成员在聚会中共同祭祖, 促进了彼此认同, 增强了凝聚力。从节气上看清明正排在春分之后, 此时天气回暖, 到处生机勃勃, 人们远足踏青, 亲近自然, 可谓顺应天时, 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 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 有益于身心健康, 这样一来客观上就为青年男女交流情感以至缔结婚姻提供了平台。

  可见, 清明节已成为融汇亲缘感情, 增强内聚力倾向的一个符号。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中, 人们能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4)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民族自我意识得以体现的最主要途径。

  节日是民族文化诸传承路线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节日总括了所有文化子系统的传承路线与规律, 实质上是一个大的民族文化积淀场。从观念心理到民俗事象, 只有在节日这个积淀场中,才能获得一种混同和谐的状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清明节的节俗活动中得到了传承, 中国人不论何种阶层, 都极度重视家谱、祖谱、家风等, 强调落叶归根。这种来自血缘认同心理的结果, 这种寻根的结果, 使得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对家谱、祖谱和村史、寨史作用的重视, 反映出各民族企图通过家谱、祖谱和村寨史的教育灌输, 强化血缘联系,教化、提高成员的凝聚力。

  清明节期间, 有些地区还要举行对本民族历史和祖先业绩的教育活动, 内容大多是一些本民族源流和先贤礼赞, 目的是为了宣扬祖德, 确记本民族的历史和源流,用以感发子孙的崇敬之心和认同意识。可见, 这种借助节日场合来宣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 是一种有力的途径和方式, 它更容易达到凝聚和巩固血缘联系的目的。

  民族文化在这一特定的时空设置中也得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无论是哪一种民族的文化, 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本民族的自我意识, 民族自我意识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

  民族自我意识贯穿在整个清明节的节俗活动当中, 在清明节的活动中时时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 我们都是华夏炎黄子孙,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空间, 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历史文化, 有着相同的前途和命运, 并因此强调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认同心理。


  3结语

  总之,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岁时节日之一, 它不仅是人们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 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清明节的发展与演变,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 清明节也因此成了民族文化的“积淀场”。

  在这个民族文化的“积淀场”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了增强。相信在今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清明节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并朝着更加人性化、和谐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 | 李明 传媒实验室原创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