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论中药归经入味

 昵称7614349 2014-04-10
五行:  火木土金水
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味:苦酸甘辛咸
五色:赤青黄白黑

苦属火入心,赤属火入心
酸属木入肝,青属木入肝
甘属土入脾,黄属金入肺
辛属金入肺,白属金入肺
咸属水入肾,黑属水入肾
这是五味及五色之药之义。

苦:能泻能燥能坚
酸:能涩能收
甘:能补能和能缓
辛:能散能润能横行
咸:能下能软坚
淡:能利窍能渗泄
五味(+淡)这是五味之用

药有四气五味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苦、酸、甘、辛、咸
四气为阳,五味为阴,气浓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浓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发散),浓则发热(温澡);味浓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

辛甘发散为阳,淡味渗泄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
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
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这是药性阴阳之义。

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味薄者升而生(如春)
气薄者降而收(如秋)
气浓者浮而长(如夏)
味浓者沉而藏(如冬)
味平者化而土(如土)
气浓味薄浮而升,味浓气薄沉而降,
气味俱浓能浮能沉,气味俱薄可升可降。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这是药性升降浮沉之义。

药根在土中,半身以上为升,半身以下为降(如以生苗者为根,以入土者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头,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
药在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
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
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
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
这是药性入主上下内外之义。

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肝胆相表里,肝为乙木,胆为甲木);
药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皆入手少阳心、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
药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脾胃相表里,脾为己土,胃为戊土);
药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
药色黑、味咸、气腐、属属水,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
一脏配一腑,腑属阳,脏属阴。十二经中,只有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之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络,故入命门并三焦。这是药性归经之义。

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木喜条达),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心苦缓(缓则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
肺苦气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
这是五脏补泻之义。

佛手花注:药性药理与阴阳五行息息相关,要用药救世,必先明其中医之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