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不是内家拳的高级阶段

 隐士的书屋 2014-04-11

我还没做到,只空谈一点思考,如下:

 

松,只是一个初级阶段。而且,松是与紧相对应的。

紧,才有专注力,才会调动意与形合。

只有松,那个劲就没有专注,劲就没上来。

 

咬住劲,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紧。

然后钉在“心”里。

渐渐,心与手,有个秘密的线。

用的时候,再把累积了千万次的东西,释放出来。

这个就厉害了。

靠什么累积那点的劲儿?

是专注,是紧。而不是松。

松是为了更紧。

 

看一些老太太、老爷爷们,走路的时候,一步一步挪动,也不用力啊。
还有的,甚至直接用一支拐棍,更省力了。

这很松吧?

当然你可以说是懈。

反正人家也不用力啊。

但这个,不是内家吧。


就算全身放松了,也未必算是内家高手吧。
京剧里玩水袖的,像仙人一样的松。
但只是玩而已。

 

泰森算是高手了吧。他的灵敏,发力,又整、又猛、又准。很少见的,有感觉的拳手。

但泰森也不是完全的放松。该放松时,他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

但打起拳来,该紧绷的时候,也毫不含糊。

 

内家拳的顶尖高手,就是“形与意”合,与放松关系不很大。那个“合”,才是真的。
什么是形与意合?
就是一想、甚至不想,动作就出去了,好像不受意志控制一样。此时,形与意变成了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这个是一个技术,不是玄学。

 

专注,然后形成一条内在的线。形(劲)与意,变成一个东西而非两个东西。甚至,只有一个劲,意都没了。这个就是高手了。

无意的、下意识的,东西出去了。

这个就是。

 

这全靠专注二字。而不是松。松是为了更好的专注。

只谈松,也能到高手,但是,那是养生的高手。如果把“心”都松了,那就是养生高手了,也很了不起。

但是,如果只谈形体的松,那并不难。

 

比如,你打坐,甚至一天24小时,常常把注意力放足底。全身就松了。

如果功夫下得够,甚至一打坐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全身“贴”到床上了,自己变“没”了一样。

这时,站一下,放松,可能会感觉两腿“陷”进土里半截一样。

这个,比松更深了,快空了吧。

但这个仍然与养生有关。不是拳法。

 

专注,是核心技术之一。

 

上为臆测,仅供自己思考用。书生之空谈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