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笔法”与“墨法”

 学欧堂 2014-04-11

白话“笔法”与“墨法”    水  

 

    最近有博友问,“墨法与笔法如何练到?”白话如下。

    所谓“笔法”与“墨法”,是书面语。一说到“法”,事情就玄了。其实简单说,“笔法”就是对某一书体的正确写法;“墨法”则是在墨汁中适量的兑水。

    先说“笔法”。

    首先,笔法不是通用的。每一种书体或每一种碑帖就有一种“笔法”,而写什么字就要用什么笔法。楷书的撇,是由粗到细、由重到轻;隶书的撇却是由细到粗、由轻到重。同样是写撇,二者的写法截然相反。

    再说欧体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是为皇帝歌功颂德的,故其书法度森严。横折竖之折,必向上端肩,以点画的一丝不苟显示对皇帝的恭敬;《化度寺》又不相同。佛家讲心平气和,同样是横折竖之折,写完横画,直向下行,绝不端肩。又是一种境界。我最喜欢《皇甫诞》,其点画大胆而尽势。最大程度表现欧阳询楷书才华的,非该帖莫属。

    一个长期临摹《九成宫》的人,忽然去临《皇甫诞》,就会觉得非常的不适应。这就是说,虽然都是欧公之书,不同的碑帖也有不同的写法。

    难道没有用一种笔法临天下帖的吗?大有人在!成熟的书法家,书写习惯已经形成并固定。他们临帖,不象初学者那样注重形似,而是“取其精华”,实属“意临”。看看已经出版的启功大师临摹的各种碑帖,基本全是“启味儿”。要说形似,恐怕少年宫书法班的学生们写的也会比他老人家像帖。

    成熟的书法家的临帖,其目的许多时候已经与初学者不一样了。这一点初学者要心中有数。也不要以为自己临帖比某大家还象就沾沾自喜,如果那样,才真是“犯傻”呢。当然,成熟的书法家如果打算正经学习一种新碑帖时,也还是会按能达到与新碑帖形似的笔法去写的。只不过他有丰富的临帖经验,使用新笔法时,会比初学者容易上手而已。

    人们临帖时,当然要想方设法达到形似。而这种把字帖临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这种字的笔法的过程。久而久之,就能熟中生巧。当学书人能够轻松完成某一碑帖的临摹、自如表现其点画的特征时,也就是掌握了该种字的笔法。也可以说,他不用这种写法,就无法达到该碑帖的形似。这时可以肯定,他所用的写法,与古人的写法是一致的。这里说的是普遍的书写现象。

    也有的人,虽然能够达到临摹的形似,但方法明显不对。他对书写方法的认识与大多数人不一样。我称之为“思维偏差”。欧体楷书的代表性点画之一是竖钩。这个钩,多数人认为是挑出来的,也是按挑的方法来书写。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个钩是描出来的。因此他书写时总在描钩。我曾见过某位省级书协领导写欧楷时,凡写竖钩必分两笔:先写后描。也在视频书法教学片中见过有老师这样示范,真让人无语。我想如果欧阳询真是如此写竖钩,一定会成为同时代书法家的笑柄。其实,只要多看看,多想想,欧体楷书竖钩的正确写法并不是高深的难题。

    当然,在传统楷书中,确实有把竖钩的竖与钩分两笔书写的写法,但那决不是欧体。

    再说“墨法”。

    为了达到书法和中国画的使用要求,现在生产的墨汁都有一定的浓度。写字时通常要在其中兑一些水。所谓“墨法”,就是兑水之法。

    为何要在墨汁中兑水,兑多少水?原因其实很简单。以楷书论,如果不兑水,墨汁太浓,拉不动笔。而且笔画线条干涩没有立体感;水兑多了,洇渗严重,笔画必然失控,无法成字。

    兑水量的多少,决定于纸的吸水性。熟纸和半生不熟的纸吸水性差些,水多些可以促进洇渗;生宣和吸水性很强的纸,当然不能多兑水。

    有经验的书法家,兑水时信手一倒水便合适;生手兑水可以每次少兑,合适为止。万一水多了,可以再加墨汁。我兑水是使用“水滴”。“水滴”是专业的兑水用具。使用时既可使水成流,也可逐滴的滴落。水滴实际就是个小瓷壶,形状有多种,靠手指压迫进气孔控制出水量。在文房四宝店均有出售。

    兑水是因墨汁太浓。“墨分五色”,也有人嫌墨汁不够浓。这多是画家作画时的需要。启功先生作画时曾拿墨块在墨汁中研磨,就是为增加浓度。

 

    无论所谓“笔法”或“墨法”,在学书过程中都是极普通的问题。只要多看看别人,再动动脑子,必能解决大概。加之勤于动手,熟中生巧,这些应该不是难题。而真正难的,是把古人的好东西学到手,消化后变为自己的。力求“也许比不上古人高明,但也不逊色于古人”的境界。能否达到这一步,除了天分,全赖于个人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