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北外滩,每次走过被港务局高高围墙围着的江畔,却连一朵江花的影子也没看到过。今年夏天,听老同学讲,北外滩对外开放了,小聚散后,一个人从公平路走上江堤,江畔,停泊着几艘船型相当漂亮的白色游艇,对岸拔地而起高高耸立的东方明珠塔、金贸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如同在贴对面。 再走上观景地,走过开满蓝色鼠尾草和玫红长春花的中央花园,在如同万吨轮上甲板一样的围栏前,有一排遮阳伞和木凳木桌。我把手搁在围栏栏杆上,看着江中驶过的客轮、长长货船,和停靠在岸边的万吨轮与邮轮,几只江鸥在江面上优雅地翩翩起舞,这些充满了画面感的景色。看的人心情舒畅极了。 在江的右面,江面逐渐开阔,那里是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大团大团的白云在明晃晃蔚蓝的耀眼的天空下变幻着图像,那里的两岸建筑在蓝天白云下一一呈现。看着这样的景,心很兴奋也很惊讶:天空这般蓝,白云这么清晰,上海的空气指数也这么清爽干净了? 这样的蓝,曾在维多利亚海上见过,也在澳门跨海大桥上叹息过,那时,少见识的目光,洒在塞纳河、莱茵河和茵茨布鲁克河上,很深情,几乎忘了,在自己的故乡,有一条穿越城市的黄浦江,也相当不错,虽然,那时,那里看的东西没外面的两岸有看头。 水岸是城市的灵魂,从那里可窥得城市一路走来路,眼下,黄浦江两岸的景色与建筑越来越多,江畔线越拉越长。当北外滩的江花还未在视线里消失,决定再去南外滩,兴趣升起的那瞬间,是在一个阴霾天,走近江边,眼前一片雾茫茫,尽管这样,仍兴致勃勃。在南外滩,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那里停靠在岸边的各种漂亮巨轮,都挂着国内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船牌,它们停泊在那里,如同流动的建筑与水上办公楼。 无意中,来到老码头,看到了报上曾提到过的人造海滩,这玩意,在巴黎见过,塞纳河畔,在铺着从别处搬来的细沙里,一条条美人鱼像煞有介事地在那里浅伏着。可能是初秋的原因,眼下老码头的人造海滩上,没有晒客。 在老码头出乎意料地看到渡轮,我刷了交通卡后,走到渡轮最上层,在甲板上,看着前往的森林般新建筑和留在身后的老建筑,在雾茫茫的江水中,感觉非常美妙。此时,甲板上,有好多外地人与两个老外,他们与我一样,都是专程来此游玩的。眼下,他们来上海看这里两岸风景,如同我以前的脚步外移,体验在路上感觉,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的已经在上海落户,成了新上海人,有的正为此努力中,还有的,也将像我一样,把伸向远处的目光收回后,发现在出生地,有很多被自己忽略的沉淀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