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都市主义回归原点(09.12.2)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文/小远

新都市主义者梦想的是这样一个小镇:它可以离城市中心很远,也可以很近,但绝不拥挤、绝不喧闹、空气绝对新鲜;它以人的尺度来建造,任何距离都可以步量,可以走着去打酱油,或者上班、上学;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但是有邻居,而且相互认识,平时还能聊上几句;街头街角,都可以碰到几个熟人,打声招呼,问问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哪里;工作、学习、生活、休闲、娱乐都在一起,不用每天开很远的车或者去挤地狱的公交、地铁,把大好的青春都花在与陌生人近距离的消耗中,最好就在家附近,甚至就是自家楼下,开家小店,自己做点东西来卖,大概每个小女生都有开一家自己的小店的梦想;这个小镇有自己的特色,是这个小镇而不是那个什么什么叫不出名字没什么大不了的地方,这个小镇就是它自己,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故事,周围最好有着很多年很多年的老房子,还有关于它们的传说,小镇和周围和环境一起静静地生长;但这个小镇它也决不闭塞,时时刻刻与最现代的生活相连,每家每户有可以一起散步的地方,也有足够私密的领地不受打扰,有那么一群人喜欢这样的小镇,心可以很远,因为安心,地不一定要很偏,与城市若即若离的美好关系。

新都市主义不是城市化,也不是郊区化,它发生在两者之后,是人们对美好城市的反省和追求。没有人喜欢嘈杂喜欢尾气喜欢脏兮兮的环境,其中有一部分人就逃到了郊区。但是郊区的日子还真是冷清,家好像就变成了一个“睡觉的地方”,只有晚上累得站着都能打鼾的时候才能回到这里。一家一户也许住得很远,也许住得近,但五年十年难得打上个照面,每天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公路收费站或者公交车司机那张不耐烦的脸。住在郊区的主妇和小孩格外可怜,难得去趟城里买买东西,不愿意或者不会开车的就只能在家里烤红薯一样地看电视,邻居?街道?都只是海市蜃楼而已。于是,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向往新都市主义。

新都市主义者不是要在郊外建一座房子,他们要造一个镇。不像某某和某某“小资”作家整天叫得那样,要一种“小镇生活”,这样老套的情节,一般是以厌倦感情受挫社交恐惧极度孤寂为开始,冷不丁跑到某个小镇,掀起一番涟漪,然后耐不住寂寞再次逃离回城市里。新的都市主义要的是小镇里的都市生活,不是柯布西耶的那一套,工作生活完全分开的功能分区,而是全部现代生活都能够在一个镇子里完成,包括开一家微软公司。

说起来,这个都市主义也并不完全都是新的,还有些人叫它“新传统主义”,它建成的小镇中让人惊喜地看到的是从前老都市的影子----前汽车时代,是天然的人的尺度,密集的小街道,逛得起来的街肆,随处可见的小商业,闹中取静的居住区,是“老都市”的“自然法则”。经过了几十年的一个轮回,回归到的原点就应该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东西。

朱家角身旁的水都南岸

朱家角身旁的那片“水都南岸”,是上海的“玻璃岛”。

威尼斯的穆拉诺被称为“玻璃岛”,许多玻璃作坊都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游客们可以一边欣赏手工创作,一边跟着学习现场吹制艺术,中间还有RioVetrai河从岛中穿过,两岸聚集了许多餐厅及酒吧。“手创艺术”的现场亲身体验感与艺术岛氛围让人们特别投入互动创作,也同时将“玻璃岛”的奇异见闻代代相传。这里是到威尼斯旅行的游客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而去,威尼斯玻璃岛也藉此创造了众多世界顶级艺术玻璃品牌。

乍一看“水都南岸”,好像中国传统的江南小镇,小桥、流水、人家,走进去,又仿佛进入了一座现代感十足的威尼斯,创意工作室、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随处可见,人们或者散步或则聊天,不温不火地生活。这里的房子每座都有每座的特色,但大体的理念相似,一楼是开放性展示区,可以用作店面门市,二楼则可以作为工作室及培训、洽谈室,与一楼展示空间形成有效互动;三楼私密空间是生活起居的所在,双向通透的落地窗及观景阳台,进一步拓展了室内空间,将优美自然的水岸景观尽收眼底,如此布局,最适合“手创”艺术人士用来前店后厂,享受足不出户却自给自足。

与创智坊不同,这里留给人们更多展示、交流的空间,房子沿街的一楼与门外的人行步道几乎相连,商务中心、休闲后街、咖吧、酒吧、餐厅、会所、小店,都可以遇见有趣的人,聊上几句。

这里不只是一个街区,这里是一个镇子,小镇上的人是邻居也是一起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也许是设计师,也许是写手,也许是手工艺制作人,或者干脆是我这样的游客,喜欢安静的生活,也喜欢交朋友,喜欢步行,还喜欢在镇上那块亲水的大平台上看露天电影,并且喜欢同彼此生活在一起。

江湾体育场边儿上的创智坊

新兴的五角场商圈再向北一点点,有一片很安静很漂亮的街区,房子建筑都不很高,大概也就五六层,外墙立面颜色艳丽,线条跳跃,条条小路弧线一般舒展,却不宽,白天很少有车,可以自由串来串去,沿街还有几家咖啡馆、面馆、小的服饰店,每次回复旦,我都喜欢绕道来这里,兜上一会儿,好像在南欧的哪个阳光小城。

这里是创智坊,很少有人潮人涌的喧闹拥挤,也不大用得上公交车,住户在这里开公司工作,也住在这里。旁边就是南边是复旦,北边是上财,出来进去的大都是年轻人,还没有完全脱掉学生气。

这里的人玩笑说旁边的江湾体育场是他们的后花园,“远东第一大体育场”经历了70多年风风雨雨仍然很大气,工作累了,可以去那里游泳、散步、打球,健身,我比较喜欢那里有圆形门廊的那座建筑,像意大利。体育场的旧和创智坊的新好像隔着一条淞沪路默默对望,相映成趣。

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在这里融为一片——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只做研发,软件派给科技公司做,中型公司又把“自己不做的事”外派给创业小公司做;大学教授很乐意与大公司研发中心合作做课题,研究成果的回报非常丰厚,也许还能诞生一篇学术论文;风险投资基金会手里不仅有资金,还有市场,它需要科研成果,穿梭于大学和科技公司之间;而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等像小蜜蜂,飞来飞去地为大家服务。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里并采用的是围合式庭院布局,享受得到安静,却难得有“偶遇”的小故事发生,每家每户房门紧闭,整个街区也就少了一些活力。

上海小镇

老早老早的时候,上世纪50年代吧,为了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上海就提出了建造“卫星城”的构想,卫星建了好几颗,真的像一座城的似乎没一座,那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也不够好,太远,总是个问题。

后来在城市里,一些早已衰败荒废的老街区老厂房处,蘑菇般生长出一些花花绿绿的地方,最早的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莫过于新天地:陈旧的上海石库门居住区中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变成了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老上海街区”,在许多外国人甚至游客心目中,新天地也许就是上海,时尚和传统的结合,即使把已经原来的生活形态磨平。在本地人眼中,新天地跟周围上海不一样,也跟纽约、伦敦、香港不一样,它自成一体。

建国中路思南路的交界处,原本是一爿老厂房,城市里到处可见的工业遗迹,搁在那里,有点孤单但又不知道刻意去哪里。后来有人把它在原有的建筑风格基础上进行改造城现代办公园区。7栋房子的二层,设计师都以桥作为连接,连通了每一栋房子,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了一个最好的平台,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却都还在,有着绿色“门”字造型的天桥,是一个放大版的8号桥的logo,非常现代。

再后来,这座城市里拱出了越来越多的“珊瑚岛”,大多命名“创意园区”,在原有城市空间的基础上用各自的方式探索着“美好生活”的可能,很像欧洲的那些小镇,有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