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穿过年代之旅。而且都是传奇的年代。浦江两岸的夜景,汇丰银行大楼。有时候,上海在人们印象里就像一架直直上升的观光电梯,整个百年中国,夜光中就矗立着这么一架炫目的电梯。夜以继日四面八方,各个侧面都有一个个不同的年代,时空背景。在这个既是钢铁,同时也有玻璃一样透明的电梯井的庞然大物这一侧,你看见了周璇黎锦光们的绝代风物,你的脚往前迈一步,又到了电梯另一面的十里洋场。然后是大亨们潦倒终场,公私合营的五十年代。电梯再往上升一层,不知不觉中,人们又到达三面红旗的中国,到达风云突变的“文革”乱世……唉!不说也罢。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有那样一座永远四季如春的城市的。可是上海的四季年轮,却几乎接近了牢牢地占据着春天的这样一个季候,这样一个非自然奇迹。虽然肃杀的冬季也曾扫荡过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却几乎没留下什么冰雪的印痕。上海,永远是百花争妍的城市。地球上几乎不可能有另外一座城市,像中国的上海那样在短短的几年里,突然冒出了那么多桥梁和高架路,那么多高层建筑。风格各异的都市语汇,它们在上海的夜空里全像电梯的红色数字一样轻巧灵敏地闪烁。上海如同中国近代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红色信号弹,升腾迸溅,也耀眼在古老民族的上空。在亚洲的天空里,上海是一连串色彩斑斓的节日的烟花。 张爱玲身穿旗袍走出记忆的石库门。平江不肖生写作《江湖奇侠传》的上海。以及上官云珠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时的上海。浦江两岸的游艇像一盘日本寿司。有轨电车的火辫在两条街的汇合处迸溅出流星雨一般的电火花。那一串串火花冉冉下落,其中一定有星点光渣落到了孤岛时期的傅雷先生的背影下。 这街道曾迈动有旧时狐步舞的上海。这中国内陆率先使用电灯胶木唱片的城市,旧的月历牌上的美少妇。风姿绰约,而又饱经了沧桑。 看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滚地垅房子,旧的弄堂和里弄门前生煤球炉,吃大饼油条排队喝豆浆的沿街居民,你怎能相信那样一首叫做《夜上海》的歌曲?出自这样寻常的街景? 你怎能相信?外白渡桥两侧的堤岸,相依偎的全是一对对无家可归的情侣?他们对着汩汩波光的黄浦江偷偷哼起了当时视为黄色歌曲的《夜来香》? 在淋浴房里的上海,旧式纱厂的上海。有鸽子在其间漫步的教堂氛围的上海,也有街道居委的上海,有金茂大厦尖顶往下飞跃做极限跳伞动作瞬间的上海。农田变厂房的上海,也有人民广场地下商场区金碧辉煌的上海。流动的商场超市,大容量的用电用水。上海就像中国手上的信用卡,整座城市昼夜不息,发出购物刷卡时快乐动听的金属电子物声音:“滋——嗒……” 到上海去玩,就意味着去商场采购。意味着南京路、淮海中路、华亭百货、巴黎春天;这中国的纽约,只是在浦江宽阔的入海口,少了一尊古老的自由女神像。 不过不要紧,现在至少有东方明珠塔,仿佛一根摇滚晚会现场的荧光棒,影影绰绰的上海城,仍在飘向它背景深处的传奇光彩。是不一样的传奇,赋予它高速路下拐时的持续魅力。你已在此看见了商厦楼盘的巨幅广告牌。你已被深夜击打在宾馆楼层的雨点击中,你看见的是一幅幅夜雨中凄美的上海城。一个慢爵士的上海,鼓着腮帮子奏起了更加悠扬的萨克斯,黑暗中,人们其实看不清乐手的长相。 这一个老牌的慢爵士晚会现场,一定是在途中你才会想起来,才会相信,它原来的广告词发布的是:摇滚+重金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