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4年常熟市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抽调的1191家企业在2014年预计需求职工9万多人,企业用工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结构性缺工明显。为此,我市人社部门在今年启动“四级服务响应机制”,着力填补企业用工缺口,重点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产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冶金等五大规模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级响应:针对用工需求较少或招工难度较低的企业,重点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发挥市场配置功能,综合运用人社部门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常熟人才就业网、人才就业手机报、人力资源招聘会等将企业招工信息向社会发布,吸引求职者前往应聘主动加入。在2014年“春风行动”期间,全市城乡将联动举办50场招聘专场供企业海选各类求职者。 二级响应:针对用工需求较多或招工难度较高的企业,在一级响应基础上,依托基层人社平台,以属地化帮扶为主,强化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接服务功能,镇(开发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加强职介力度,努力提高中介成功率。发布就业e图,方便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找工作。组团赴外招聘,多渠道输入人力资源。社区(村)人社服务站积极策应配合,通过人社协管员的宣传、指导、牵线,将社区(村)富余劳动力向需求企业输送,缓解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压力。 三级响应:针对招工需求特别多或招工难度特别大,技能型紧缺,有长远引才计划的企业,在一级、二级响应前提下,由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联合镇(开发区)劳动人事部门从校企合作方向寻求突破口,深化现有合作院校联系,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院校,通过最新开发启用的“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发布院校专业和生源情况及我市企业用工需求情况,供双方对接,及时组织需求企业进校开展宣讲和招聘活动。撮合企业与院校通过开展订单培养、设立冠名班级、建立见习实训基地等方式,为企业做好长期人力资源储备。 四级响应:针对千亿级产业、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人社局、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教育局、交通局、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强化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运用各类政策吸引劳动者;通过推进技术改造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业链内的企业互助,帮助企业减轻阶段性人力资源压力;通过优化企业用工环境,提高就业稳定性,降低在职职工的流动率;通过改善常熟大环境,吸引各类人力资源来常熟就业创业,寻求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