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绘画

 金丰艺术馆 2014-04-15

道教绘画  


儒释道画 >> 道教绘画 >> 五星二十八宿朝元图吴道子 武宗元颜辉石恪马麟张路 >>百家

道教绘画是道教艺术中最主要的门类,就题材内容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道教仪轨相关的图画,如供奉礼拜用的神仙像轴、装饰用的壁画彩绘、修行用的存想图和修炼图等,这类图画的绘制相对严谨;第二类,是文人取材于道教信仰的画作,这类画作带有文人的创作和想像;第三类,是道士画家的作品,这类作品的内容并不一定与道教信仰相关。


壁画
道教壁画的设置是与道教建筑相互配合的,它一方面有装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信仰的意义。殿堂内的造像和壁画同样庄严神圣,在殿堂设计上两者互相结合,壁画既制造了视觉的延伸,也构造了神圣空间的延伸。在三清殿东西两壁上绘画的朝元图,就特别显示了道教壁画这个特点。此外,壁画还是历代道教神仙谱系的珍贵记录。从众神仙在壁画上主次、位置、服饰等不同,可以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宗派神谱的变化。

黄箓神像
黄箓道场上供奉的画像称作黄箓神像(黄箓图、黄箓帧子)。由于道教黄箓道场和佛教水陆道场相当类似,所以民间也称黄箓道场为水陆道场,其所供奉的黄箓神图也称水陆画。佛道的水陆法会规模都相当盛大,一堂水陆划少则数十幅,多则一、二百幅不等。虽然佛教和水陆划绘制的主神和护法神固然有所区别,即佛教绘制佛陀、菩萨、天王、明王、韦驮、十大弟子、罗汉、大士、水陆缘起图等,而道教绘制三清、四御、三官、元帅、天将、天师、真人等,但在此以外图画的星辰之神、岳渎山川之神、儒家圣贤、民间俗神、冥府地狱等则可说基本相同。同时,在儒释道三教交涉下,佛教和道教水陆画都出现道教神仙、佛陀菩萨、儒家圣贤共聚一堂的情况。

文人道划
道释人物是中国文人划的传统题材,其中以描绘道教神仙和故事为主。历史上擅写道划的有东,东晋顾恺之、南朝张僧繇、唐代阎立本、吴道子、梁令瓒、周昉、五代陆晃、宋代李公麟、武宗元、元代颜辉、赵孟頫、王蒙、刘贯道、倪瓒等。

道士划作
传统文化认为琴棋书画既可供闲情逸致,也可作修身养性,因而历来道士闲暇时多有习画,其中陶弘景、张素卿、厉归真、李德柔、张彦辅、黄公望、倪瓒、张雨、方从义、朱耷(八大山人)等都是跻身画史的名家。道士画作的取材相类于一般文人划,内容并不一定以道教信仰或思想为题材。


儒释道人物画 >> 佛教画 道教画基督教画 >>百家
三官出行
马麟 三官出行
划麻姑仙像
马和之 划麻姑仙像
铁拐李
齐白石 铁拐李
葛洪移居图
王蒙 葛洪移居图
四仙拱壽圖
商喜 四仙拱寿图
北海真人像
吴伟 北海真人像
刘海蟾像
佚名 刘海蟾像
玉蟾圖
史文 玉蟾圖
畫老子騎牛
張路 畫老子騎牛
采芝仙
佚名 采芝仙
铁拐仙人像
颜辉 铁拐仙人像
蛤蟆仙人像
颜辉 蛤蟆仙人像
砺剑图
黄济 砺剑图
軒轅問道圖
石芮(石銳) 軒轅問道圖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梁 张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唐 梁令瓒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