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陆画几个问题的探讨

 公司总裁 2012-07-31

工笔重彩  辉煌巨制

       ——关于水陆画几个问题的探讨

 

苏金成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水陆法会举办次数的减少,水陆画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水陆画己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水陆画属于道释画范畴,它是随着水陆法会的产生而出现的,因应用于水陆法会而得名。水陆画主要有卷轴和壁画两种形式,另外还有部分水陆版画与水陆雕塑。卷轴式水陆画主要为纸本和绢本,依据水陆仪轨绘制,完整的一套水陆画称为“一堂”。一堂水陆画的数量,从几十幅到一、二百幅不等。水陆壁画则是在寺观中将水陆画绘制于殿堂四壁,用于供奉瞻仰。水陆画作品大多由民间画工以工笔重彩画法制作而成,同时也有兼工带写、粗笔重彩、水墨淡彩等其他画法的作品。现存明清水陆画绘画笔法细腻,人物形象生动,反映了民间绘画的高超技艺,是佛、道、儒三教题材内容融合为一的独特的艺术创作,它既是描绘宗教世界的作品,也有反映世俗生活的画卷,是中国历史绘画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水陆画作品的内容包括佛、道、儒三教的诸佛菩萨、各方神道、人间社会各色人物等。在举办水陆法会之际,这些水陆画按仪轨的规定悬挂,接受供奉。水陆画借助对宗教题材的描写,表现了民间世俗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我们考察当时人们的社会风俗、审美习惯、礼仪信仰以及儒释道三教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水陆画的历史发展

水陆法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水陆斋”、“慈悲会”、“悲济会”、“七斋,略称为“水陆会”,俗称“打水陆”,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指开设法会时救度者与被救度者集会于一堂,凡与会者都能得到超度,施法与施食同时进行,普度受苦众生,是一种设斋供奉佛神以追荐超度亡灵众鬼的大法会。是中国宗教活动中最隆重、规模最盛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种仪式。水陆画是随着水陆法会的产生而出现,是寺院或私人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是举办水陆法会不可缺少的圣物之一。清末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一份中唐时期的《发愿文》范本中有云:“故于是日,洒扫庭宇,严饰道场,请佛延僧,设斋追福……”在当时的“道场”上,就装饰着以宗教人物为题材的各种佛幡挂图,即是早期的水陆画。据现有的文献记载最早的有关于水陆法会的图像始见于晚唐、五代,并逐渐形成体系。相传山西平阳城南水陆社因保存有唐代吴道子 (685-758)的水陆画轴120幅而得名。在《池北偶谈》中卷二十三亦有相关的记载。虽然这套水陆画是所谓是唐代吴道子的作品,但实际上只是依据传说,不足为据。

水陆画经过五代及宋的流传与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为一套完整的规模。在当时的佛寺道观中有水陆殿和成套的水陆画图卷。如山西繁峙金代岩山寺正殿原本即是水陆殿,殿中壁画是在正隆三年(1158)由御前承应画匠王逵和王道所绘,可惜现壁画已毁。元明之时,水陆道场悬挂的水陆画基本定型,一般寺院修设的大型水陆法会中一堂水陆画为一百二十幅。朝廷修设的水陆法会用到的水陆画多达二百余轴。这些作品多由民间道释画高手绘制,严谨工整,艺术精湛。其内容包揽了民间崇信的所有神祇,它的悬挂幅数依法事规模而定。另外在这一时期除了成套的卷轴水陆画像外,佛寺道观中出现了专门的水陆殿,绘有构图比较完整的水陆壁画。

现在保存下来的水陆画作品多数是明清时期的。特别是山西、河北两省的寺庙内还存有许多水陆壁画,这些寺庙的虽然始建年代不一,但其水陆壁画大都绘制于宋元以后。山西地区现存的水陆画多为明代作品,如稷山青龙寺腰殿(水陆殿)壁画保存较完整,从建筑、壁画的风格以及相关纪年的考察,全殿的壁画当最后完成于明代初年。殿宇的四壁绘以往古诸神仙鬼怪、帝王后妃等人物形象,又有阴曹地府,倡导“因果报应”,提示人们皈依宗教免遭苦难。晋南定林寺、浑源永安寺和灵石资寿寺的明代壁画也绘有水陆功德,气势雄伟,人物繁密,是研究水陆画内容和艺术的重要作品。

水陆法会的大小和水陆画的多少是寺院实力的体现,水陆画随着水陆法会的兴盛而发展,绘制的轴数越来越多。北宋元佑八年(1039)苏轼为亡妻宋氏修设水陆道场,并作《水陆道场法像赞》16篇,当时可能悬挂水陆画16轴。南宋末年,志磐法师所著《水陆新仪》六卷中,规定悬挂水陆画26轴。到了明、清之时基木定型,一堂水陆画为120幅。但依水陆法会的规模大小,也无定数。私人家庭修设的水陆法会,少者36轴,多者72轴。地方寺庙修设的水陆法会,一般为120轴左右。朝廷修设的水陆法会,多达200余轴。一堂水陆画中所绘的儒、释、道、民间诸神,少者200余位,多者达500余位。最初水陆画以佛教诸佛、诸菩萨、诸神为主,唐宋之后,随着儒、释、道三教融合,道教诸神,儒家诸神,民间诸神逐步进入水陆画。因此,水陆画中所绘的内容包括了天堂、人间、地府三界,儒、释、道三教中的所有神、佛、仙。一幅完整的水陆画,就是一幅天、地、人三界组成的社会全像图。成熟时期的水陆画分上、中、下三堂。水陆画平时不悬挂,也不单独悬挂,只有举行水陆法会时才悬挂。在举行法会时,每幅水陆画都有它在水陆法会中的确切悬挂位置。待法会活动完毕后再收藏起来。

二、水陆画的形制与题材内容

水陆画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水陆帧画:即装帧后可以悬挂的卷轴画。种类有绢画、纸画、布画,以纸质绢画为主,均为工笔重彩人物画,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神像体系按规定次序绘于同一横幅长卷中。另一种是单幅造像。用时展开挂于壁间,可舒可卷,便于保存携带[1]

2.水陆壁画:随着水陆法会的兴盛,元明时期,一些寺院里修建长年专用的水陆殿作为水陆道场。在水陆殿四壁绘制水陆法会所启请供养的佛、神、仙画像,与殿堂功能融为一体,气势宏大,这样就出现了水陆壁画。[2]

3.水陆浮雕:水陆道场除了用帧画、壁画的艺术形式绘制水陆佛神画像。还用雕塑的艺术形式塑造水陆佛神形象。如山西平顺金灯石窟有一堂明代以浮雕表现的水陆造像。

4.水陆版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帧画,一种是图册。帧画式即先用制作版画的方法,印出人物的线条,然后用绘画的方法描金敷色。再装裱成可以悬挂的帧画。[3]图册式水陆版画,即用版画的方法印制的黑白水陆画图册。其面积小,如同线装书的开本。[4]

5. 水陆纸板画:是以纸板为材料的水陆画,如南京高淳民俗博物馆所藏道教水陆画。

另外还有一些布画或以堆绣形式制作的水陆画。如河西地区博物馆馆藏水陆画分为绢本、纸本、麻布三种类型。

水陆画随着水陆法会的兴盛而发展,其题材趋之愈富,绘制的轴数也越来越多。水陆画中不仅有单幅,组合式的神佛画像,还有许多儒、释、道的故事画。如《目连救母》的故事、《兰陵王》的故事,以及《贞洁烈女》、《二十四孝》的故事等。归纳起来,水陆画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佛教系统的神佛,包括诸佛菩萨、诸天、明王、罗汉、护法神等。二是道教和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本地神,包括三清、十二真君、五岳、二十八宿、列曜、六丁六甲、八仙等。三是混合佛、道及民间信仰的鬼神,包括龙王、阎王、六道中的畜生和一切入六道轮回的鬼魂等。在水陆法会上悬挂水陆画,就表示要召请诸佛、菩萨、神仙前来光临法会,超度亡灵,普度众生,然后通过一系列召请仪式,使被请的仙鬼神佛降临法会,接受施舍和供养。法会后再恭送,送毕,将画像取下卷好,收藏起来,以为下次再用。

水陆画分上、中、下三堂(有的仪轨只分上、下两堂),上堂水陆画像和中堂水陆画像是超度者,下堂水陆画像是被超度者。上堂水陆画为诸佛、诸菩萨、诸天帝、天神、天仙、罗汉等,地位最高,悬挂在大雄宝殿和寺庙的主殿;中堂水陆画为天王、明王、天龙八部护法神、七曜、十二黄道、二十八宿星君、五岳大帝、江河四渎、四海龙王、社神后土、门神城隍、十殿阎王等,地位较低,悬挂在大殿门前和外廊;下堂水陆画为六道四生、忠臣烈士、阵亡将士、三贞九烈、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各种灾难屈死的亡灵孤鬼等被超度者,悬挂在外廊或配殿。在主殿上悬挂这些画像,其作用是请来上堂的佛、神及中堂的护法来通过一系列法事程序,祈请上、中堂的超度者拯救下堂的超度下堂的亡灵、孤魂野鬼脱离地狱苦难,转世人间,或者是追荐战争中死去的忠臣烈士等,借以安抚民心,祈求太平。这就是水陆画和水陆法会的关系以及水陆画在水陆道场中的应用。

明清时期水陆法会仪轨的完备和盛行带动水陆画更加普及。在举行水陆斋时,悬挂的水陆画多以多图组合形式而出现。水陆画的固定组合形式一般依照宗教教义的内容而有所不同。“如佛教中的三方佛、三身佛、五方佛、十方佛、三十五佛、八大菩萨、十大明王等,道教神中的三官大帝、四圣真君、二十八宿、四值功曹等” [5]同时水陆画像的单幅神尊组合形式也略有不同,“有一幅一身的神像,但更多的是一幅多身的,常按神尊组合来画。十方佛的组合常分为两幅,每幅画五身。八大菩萨、十二圆觉菩萨、十大明王等组合也常分两幅,十六罗汉、二十八星宿有时分为四幅,因此有时会出现一些成对、成组的作品。”[6]另外道教中的有些神尊如“三官大帝、四圣真君等常一组或两组画于一幅。”[7] 还有一些水陆画像的组合虽无固定名目,但在内容上与之相联系,比如龙王与行雨部众合于一幅。

三、水陆画的艺术特色

水陆画绝大多数都是民间画工所绘制的,因此水陆画具有了民间绘画的特点,即线条明快,颜色鲜艳,很少使用暗沉灰郁的色调,这一点和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欣赏习惯有关。

中国民间绘画使用的色彩,多用正色(即正红、正绿等色),“间色”占次要位置。由于这一特点,水陆画多采用平涂的手法,平涂后,在衣褶或其它纹理处略加烘染,用以表现物象的凹凸感。[8] 色彩的优劣对壁画艺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着色出现走形、盖线、压边、色彩不均等,都会影响壁画质量。因此,水陆画使用的颜色极为考究,多以矿物颜料及金属颜料为主,有石青、石绿、雄黄、白垩、云母、赭石、金、银箔料、泥金、朱砂、靛青、雄黄、铅粉、泥银,凡选材皆为化学性质稳定之物,既使历经千年也不会褪色,能够长期保持画面色彩的鲜明艳丽。如石家庄毗卢寺水陆画所使用的颜料为矿物质颜料。壁画画面以红、绿、蓝、黄色为主,在华丽丰富的色彩中注意协调,在均衡配置中注意色彩的冷暖变化,再加上勾勒、渲染、平涂、沥粉贴金等画法的综合运用,使整个画面显得富丽、华贵、金碧辉煌;宝宁寺水陆画人物衣服也多用矿物颜料,衣褶经过烘染之后,再用“同类色”在线描上重勾勒一次。“勾勒”可以使物象更加爽朗、突出,增强形象的感染力。[9] 宝宁寺水陆画人物的面部和肌肉部分多是用白粉打底,然后着色,所以数百年后虽绢素变黄黑,而面部和肌肉部分的颜色仍能保持原貌水陆画在绘画线描、笔墨、着色、塑造形象等艺术技法表现上极尽变化之能事。水陆画作品或主题突出、意境深邃,或人物众多、场面恢弘。艺术家细致入微的线描功力和极妙参神的境界刻画出人物脸部、手指、毛发、衣带等细部的不同质感,线条纤细,毫发毕现,从容遒劲,极具“吴带当风”的唐人笔法遗韵,其精湛的绘画技巧令人叹为观止。而作品中大量采用青、绿、红和黑白、金等色调进行敷染,表现人物的肌肤衣着、山石景物等更使画面显得华丽而高古,具有典型的明代绘画风格,并且借助人物装饰线条的繁缛和稀疏以及比例的大小来强调不同人物角色的主次关系。这些不仅反映了高超的绘画艺术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民间绘画在当时被士人冷落而只有工匠绘制的现状,是古代画工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历史、创造文化艺术的直观见证

四、水陆画的社会现实意义

水陆画是历史的产物。由于水陆画是直接以信众为宗教教义传达对象,又大多产生于民间画工之手,因而水陆画又是画工以来自生活的艺术形象解释信仰的产物。孕育在水陆画中的现实因素,往往能摆脱宗教的羁绊,从而具有不朽的价值,给人们以历史的认识与美的感受。另一方面,水陆画在利用艺术向信众宣扬教义时,也不得不藉助于人世间的情景来阐释经典和譬喻天堂与地狱。这就使水陆画在传达宗教信仰的同时,有可能用艺术形象不同程度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侧面,甚至在客观上揭示人民痛苦与产生痛苦的某些社会原因。水陆画的创作者大多是来自民间的匠师,他们把基于生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于水陆画艺术品的创作中,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民的感情与愿望。这些画工在水陆画创作中,一方面不得不根据宗教的仪轨进行创造;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根据人间的美感要求,塑造了多种特点鲜明的艺术形象。佛的庄严慈祥,是表现一种深沉含蓄的感染力量;菩萨丰腴典丽,是歌颂纯真脱俗的美;弟子豁达虔诚,凝聚着智能与涵养;天王力士的孔武有力,在勇猛中蕴藏着善良与威严;从而在各类形象中表现人间的情感。在许多民间画工的笔下,神话被世俗化,历史被现实化,从而使水陆画所反映的内容更加接近人们的世俗生活。水陆画达到了艺术与生活的统一,透过对生活的描摹,画工表现了身临其境般的现实生活,从而产生了绘画创作的愿望,也使壁画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山西新绛稷益庙、汾阳圣母庙、河北曲阳北岳庙的壁画,画家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来表现那些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从而使传说人物的威仪、业绩、恩泽,都成了人世间可感觉的现实。

水陆画从宗教题材出发,对中国传统绘画题材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用宗教题材表现人间生活的常景,以宗教美术展现出人间的生活万象。按照其特定的审美规范及要求剪裁取舍生活材料,构成了完美的宗教艺术形象,使历史清楚地走进了宗教艺术的殿堂。在水陆画里,一切人物和景象都仿佛是人间的缩影。从这个基点出发,我们说水陆画艺术题材是没有局限的,它所能表现的领域上至天堂,下至地狱,大到社会,小到家庭。水陆画以贴近市民的生活化描绘,来激起观众的共鸣,通过其所创造的丰富独特的形象,使其中的艺术形象的情感变得更具感染力。它借助宗教题材的描写,表现了民间世俗生活,对人性自由与解放的描绘有了大胆的追求和回归,将人性美推崇到极至,综合地反映了艺术的传统人文主义的精神超越,它成功地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史上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 [M].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

2谢生保.甘肃河西水陆画简介——兼谈水陆法会的起源和发展[J]. 丝绸之路,20041.

3.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明清水陆画[M].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

4.刘凌沧. 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J]. 美术研究,19841.



[1] 如山西博物馆藏宝宁寺明代水陆画139轴;甘肃河西古浪、山丹、民乐、武威四县博物馆藏明、清时期水陆画515轴;青海西来寺藏明代水陆画24在轴。均为帧画。

[2] 如山西稷县青龙寺水陆殿画有元末明初时期的水陆壁画,共画水陆诸佛神300余身。河北石家庄市毗卢寺水陆殿画有明代嘉靖年间水陆壁画,共画水陆诸佛神500余身。河北怀安县昭化寺大雄宝殿画有明代嘉靖年间水陆壁画,共画水陆诸佛神490余身。

[3] 帧画式水陆版画面积大,和绘制的帧画一样,一般在纵高为22.4,横宽11.2。如甘肃武威市博物馆藏一堂清代道光年间的水陆画共73轴,就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

[4] 如郑振铎先生收集,现藏北京图书馆刻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水陆道场神鬼图像》,全册共刻水陆画像150幅。此种图册是缩小的水陆画,是供各地画师,画工临摹绘制水陆道场画的范本。画师们的范本往往是世代相传的,这就是各地水陆画相同或相似,明清时期的水陆画还具有唐宋时期风格的原因。

[5] 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明清水陆画[J].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101.

[6] 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明清水陆画[J].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101.

[7] 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明清水陆画[J].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101.

[8] 刘凌沧. 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J]. 美术研究,19841:32.

[9] 刘凌沧. 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J]. 美术研究,19841: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