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悲伤也成享受

 菡萏香 2014-04-16

悲伤也成享受

——读史铁生和他的“合欢树”?

在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是一个特例。我们常常感慨于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其实异国的女孩子的经历不足为中国文学增彩,虽然我们也说“文学无国界”,但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本土的作家,去解读本土文化浸润下的时代的作者。

文章为何以“合欢树”为题?

“合欢树”可以看做是文章的线索。文章虽然在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但仍可以看作是文章的线索。借写合欢树来缅怀自己的母亲,借合欢树写母亲对自己的深深的爱。文章后文几次写到那个孩子,正隐喻着自己的遗憾。“合欢”其实无法完成,因为母亲已经故去,透着作者深深的遗憾和沉重的怀念。“合欢树”具有象征意义,象征我,象征母亲,象征母爱,象征天下所有的母亲和母爱。

“合欢树”包含怎样的感情?

分析这样的问题容易简单化,所以必须联系作者的经历来谈。无疑合欢树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切切之思。文章开头的几个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结构文章的。看似淡淡的,其实情感是浓厚的。比如第一段: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戗。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作者在回忆,看似家常事,但实际上写出了母亲的文学才思,母亲的聪明,母亲的美丽和手巧。光看写了什么,似乎不能理解其深挚的情感。文章写作的时候,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在这样的回忆中仍然把细节描述得这样真切,在作者来说,与其说是一种怀念,莫如说是一种痛苦。这样的细节历历在目,可母亲再也唤不回。

史铁生在为自己的年轻不懂事而懊悔,为自己没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而愧悔,交织在作者内心的是怀念与愧悔这样的情感,我们可以透视其内心的悲凉。但作者竟能在这样的叙述中对未来人提出了警醒,那个孩子的出现就是一种寄托。

史铁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可以透过他的文章《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加之这篇文章中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他是一年轻时不懂得珍惜母爱拒绝母爱有着些许叛逆思想的人。他是后来才理解母爱懂得感恩的一个人,可这些是在母亲去世之后的事。他是病魔缠身,执意赴死的人。只有当他走上文学道路之后才有机会反刍母爱,这是一种如何的痛。所以他说“悲伤也成享受”。

文章还有一处景物描写,我认为从笔法上看是不经意的,但效果上却是极佳的。“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内心很是感慨。母亲心里太苦了,苦到不能说出的地步,儿子今天能说了,母亲却又不在了。“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此时的风是儿子不平静的心,是母亲的灵魂召唤吗?正是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哉斯人!

这篇回忆性散文,看似以“合欢树”为物线,实际上却是物线和情线交织着的,始终有一种感情在作者的心中萦绕,那就是切切的思念和深深的愧悔之情。母亲已经走了好多年了,多年以后,与母亲生活的场景依然清晰,在逝者,这是一种很好的怀念,在生者,无疑是一种煎熬。作者不能触碰,怕揭了自己的疮疤。写出来是一种哀思,也是一种怀念,但也是一种难耐。因此必须理解其情感历程,才能更好地解读这篇文章。

文章为何选入教材,不是让我们与作者一样愧悔,不是让我们咀嚼作者的伤痛,而是告诉我们人应该有一种感恩之心,人应该有反哺之义。史铁生还有能力将这一切写成文字来祭悼自己的母亲,我们是否更应该在行动上爱我们的母亲,感恩于亲情的滋润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