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山湖人物景物文物

 微湖渔夫 2014-04-17
 
 

微山湖人物景物文物

 

   □历史人物:

     1、少康 2、刘表 3、王粲 4、仲长统 5、王叔和 6、姜琚 7、潘馥
  □景区揽胜:

      1、鲁南明珠微山湖 2、微山岛 3、独山岛 3、南阳岛 4、微山湖抗日英烈纪念园和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5、水上渔村 6、鲁山林场 7、湖中运河 8、湖滨古城—夏镇 9、鲁南交通咽喉—韩庄 10、长桥卧波的鲁桥 11、水乡煤城—驩城 12、夏镇八景 13、二级湖节制闸风景区 14、韩庄节制闸风景区 15、芦苇荡。

  □历史人物
  少 康
  少康,史载,夏代大禹的重孙相,继位以后,有穷国王后羿和寒国谗臣寒浞先后篡夺夏代政权。帝相被逐出都城,依附同姓诸侯斟灌氏(今河南商丘北)、斟寻氏。后来,寒浞指使其子浇灭二斟,杀帝相。这时,相妻后缗已孕,为保夏后,臣奴们把后缗所居之室的墙壁挖了一个洞,协助后缗从洞中爬出,逃奔娘家仍国(今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 
  帝相的妻子后缗是仍国国王之女,逃至仍国后,生下一子,名少康。少康在仍国长大,为牧正。寒浞的儿子浇知道帝相还有一子在仍国,为绝夏后,派臣椒来仍国谋杀少康。少康得知其阴谋后,在仍国国王的周密安排下,逃奔到舜帝后裔有虞氏(今山西永济县)那里,有虞国王命少康为庖正,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二姚许给少康为妻,给邑诸纶(今山西南部旧荣河县一带)。那里,有田10里,有众1旅(即500人).少康施德于民,举兵伐寒浞.夏遗臣靡也在有鬲氏(今济南北)收斟氏遗民举兵伐寒浞.寒浞被灭,臣民复立少康为帝.少康又派其臣女艾灭寒浞之子浇于过(古国名,今山东掖县);派其子杼灭寒浞次子殪于戈(古国名,春秋时在宋、郑两国间,今地不详).后羿、寒浞篡夏代政权40年,始告结束.少康还故都,复兴夏道,诸侯来朝,方夷来宾,成为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又传11代至夏桀,被商汤所灭。
  刘 表
  刘表(142~208年)字景升。东汉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少年时跟同乡王粲的祖父王畅学习。刘表跟王畅从学3年,返回故里,与同乡张俭等人友好,常在一起议论时政,抨击朝廷的腐败,故而出名。后因张俭控告宦官侯览,遭到迫害,刘表也受到株连,在外逃亡10余年。“党锢”之祸解除后,刘表被大将军何进举荐为“北军中侯”。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诏刘表为荆州刺史。刘表为了治理荆州,特聘南郡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为谋士,并向他们问计。蒯良说:“众不附者,仁不足,附而不治,义不足;若行仁义之道,百姓归之如水之趋下。”刘表遂纳之。
献帝建安元年(196年),骠骑大将军张济自关中进南阳,引兵入荆州界,因攻穰城中流箭而亡。荆州官属皆来祝贺。刘表说:“济以穷而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急忙使人收纳其众,众闻皆喜,遂降。表又遣使者招张济之侄张绣,使绣屯兵南阳为刘表北境藩篱。建安三年(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3郡叛刘表。表遣兵围攻,平定后,收零陵、桂阳。至此,荆州辖9郡,“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成为一大割据势力,和曹操、袁绍相抗衡。刘表治理荆州,政绩显著,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割据的年代里,荆州是一个难得的安定的地方,是一个和平的夹缝。当时,关西、兖州、豫州等地学者文士来归者如流,史称“盖千数”。刘表对这些远来投奔的学士们,都给以多方安慰,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并且还利用他们的才能,发展学校,传授儒术。
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自袁绍处来荆州依附刘表,表以厚礼相待,视为兄弟。由于刘表后妻蔡氏兄妹从中作梗,表只拨新野让刘备屯扎。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自率兵征刘表,兵刚至境域边界,刘表因疽发于背而亡。其次子刘琮在蒯越、韩嵩、王粲等人的劝谏下,举州降曹。曹操以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
  王 粲
  王粲(177~217年)字仲宣。东汉末文学家。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出身官吏世家。祖父王畅,父王谦,为大将军长史。王粲身短貌寝,但有奇才,尤以才思敏捷、强记博识称著。汉献帝西迁,王粲也随迁长安。在长安时,王粲去拜谒左中郎将蔡邕。蔡闻王粲来拜已至府门外时,慌张中倒穿了子,跑出迎接。由于粲体弱矮小,满堂官员秀士皆感惊奇。这时蔡邕介绍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仅17岁的王粲经司徒的举荐,诏命拜授为黄门侍郎。王粲感到长安混乱,未奉诏就职,遂与族兄王凯,一起到荆州依附于同乡刘表。刘表知是老师的孙子来投,以厚礼接待,并妥善安置。但他视粲体弱矮小,象是无有大度,没有重用。待曹操率兵攻刘表时,刘表因疽发于背而卒。王粲劝刘表之子刘琮说:“将军能听粲计,卷甲倒戈,应天顺命,以归曹公,必获重用,保己全宗,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刘琮纳其言,举州归降曹操。操以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琮举荐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当时,曹操置酒于汉水边,粲举杯祝贺,并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操大喜,又迁粲为军谋祭酒。后曹操为魏王,即拜王粲为侍中,凡规划朝中兴国大计,粲必参与。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出兵伐东吴,二十二年春,王粲在征途中病卒,时年41岁。
王粲一生以文才而闻名天下,尤擅长辞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等是他赋中的精品.著名的《七哀诗》深刻地反映了汉末人民的离乱之苦,也反映了他对动乱、割据的憎恶.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大,名声最高.《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粲集》10卷,《去伐论集》3卷,《汉末英雄记》10卷,皆亡佚.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仲长统
  仲长统(179~220年)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汉末唯物主义哲学家,进步的思想家。
仲长统少年时敏思好学,博览群书。20余岁时,便游学青、徐、并、冀州之间.仲长统才华过人,但性卓异、豪爽,洒脱不拘,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称为狂生。凡州郡召他为官,都称疾不就.后被尚书令荀举荐为尚书郎,并参与丞相曹操的军事。
  仲长统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皇亲国戚,宦官豪门大族和以商业、高利贷起家的大地主,形成了庞大的豪强地主集团,他们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搜刮民财,造成地主阶级同广大劳动人民的严重对立。于是在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灭在旦夕。仲长统著《昌言》,凡34四篇,10余万言,以泄义愤。仲长统认为“天”即自然,它没意志和目的。“天”的运行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要顺“天时”,如适时播种,辛勤管理,及时收获,就有好收成。收多少不在于“天命”,而是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政权得失上,仲长统批判了“神的旨意”。他认为创业者夺天下,建立霸业是由“人事”所致。同样,王朝由盛而衰,毁业亡国,也是由“人事”所为。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天命”决定社会兴衰的说教,从而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这在两汉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卓见”。
仲长统在思想中虽说有唯心主义的糟粕,但他一生,唯物主义思想和进步主张是他思想的基础方面.他以“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唯物主义武器,批判了两汉时期宗教神学的喧闹,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他是一位伟大哲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
  王叔和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魏晋间医学家。东汉末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王叔和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时为避战乱,举家迁徙荆州襄阳,投奔同族人王粲、王凯,得到同乡刘表的关怀,受到王氏兄弟的照顾。
王叔和幼有大志,聪慧好学,十六七岁就熟读经史,知识渊博,通古达今。东汉建安年间,刘表病逝,王氏兄弟归顺了曹操。王叔和目睹战争和疾病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立志学医,以解万民之苦。从此,他屡走南阳,学习张仲景的医道,探求张伯祖的验方。两三年后,王叔和便行医于襄阳一带,时人称之为“神医”。
  魏正始初年,朝廷选王叔和进京为御医。正始中,迁为太医令,掌管朝廷医政。王叔和在朝任职期间,辑集散佚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遗文,精心编次、整理和补充,使张仲景的遗著得以保存、流传。后又著《脉经》10卷。王叔和以年老辞官乔寓襄阳。晋太康元年(280年),王叔和病故于襄阳,终年79岁,葬于岘山之麓(民国《麻城县志》又说,其墓则封垄在今之麻城县青龙尾,居城南30里处)。
  姜 琚
  姜琚(约1665~1763年)字佩章。清代庠生,著名中医。沛县夏镇(今微山县夏镇)人。姜琚出身贫寒,聪敏好学,通经史,善诗文,博学多识。康熙四十年初,沛县瘟疫流行,夏镇一带尤为严重,因缺医少药,黎民百姓遭受灾难,琚心怀仁德,立志救危扶困,遂弃儒学医,精研岐黄之术。他熟读王叔和的著作,精心研究医术,在临床辨证方面具有真知灼见,立方遣药有化险为夷之功。姜琚擅长内科、妇科,尤其对瘟病的治疗有较高深的造诣,每日门庭若市,应诊不暇,众称“沛县良医”,名闻周围数县,上至州官县令,下及黎民苍生,均受其惠。
  康熙五十年初,江南某商贾船至夏镇月河之滨,突然患病,躺倒船舱内,昏迷不省人事,急求姜琚救治。经琚诊为瘟病,属毒热冲心,病情危急。琚以凉药解毒,清心开窍法治之,数日而愈。商人感激之余,即复求姜琚给其父诊病。其父患虚劳多年,在江南经苏州名医叶天士诊为难治之症,长期服药无效。琚进诊其脉,断为肺阴虚损之病,遂处方开药,每日1剂,并令其每日大量吃梨。患者依法治疗,数月后痊愈。事传江南,姜琚名声大振,不少医者不远千里前来拜姜琚为师。叶天士也隐姓更名,从苏州来此,从姜琚学医。
  姜琚行医只书处方,不售药,病家多持方到月河涯畔育生堂药铺配药。有一日,年处妙龄的育生堂药铺主人的女儿,忽患发热身痛之症,即请姜琚诊视,天士随从。叶傍观望诊,知其女毒邪内蕴,非急救不可,急抱住少女不放,女大惊。因女欲出痘疮,元气素虚,不能托毒而出,故须凭借受惊气动,毒火方能外泄,痘才能表出。是夜,女果然出痘,后即痊愈,铺主转怒为乐,转忧为喜,重金相谢,姜、叶不受。事后,琚对叶氏说,你医术比我高明,究系何人?天士遂告以真实姓名,琚方知叶为江南名医。姜、叶对医术切磋琢磨,互为增益。尔后,叶辞姜琚,乘舟南归。叶天士访师姜琚的佳话,在鲁南一带广为流传。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姜琚逝世,享年98岁。
   潘 馥
  潘馥(1883~1936年)馨航。微山县潘庄人。清末举人,官至北京军政府国务院总理。潘馥先祖于明初从浙江处州迁至济宁东南35里定居,以姓取名为潘庄。六世祖潘明宇于明万历初考中进士,至潘馥一代,累世居官。
潘馥自幼聪慧过人,有博学强记之才,中举后,在济宁一带就小有名气。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议定修筑津镇铁路(天津至镇江)时,计划过济宁,因德英两国反对,于三十二年十二月议定改为津浦路,舍弃济宁。济宁官绅学界大哗,当即推袁景熙、潘馥等人赴京请命,惊动朝廷。后来,又几次呈文,几经周折,据理力争,始得以修兖(州)济(宁)支线。
      潘馥无由仕进,纳资捐知府衔,发江苏候用。江苏布政使陆钟琦,与其父为同科进士,得陆厚爱,遂命馥为其幕僚。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陆升山西巡抚,馥随陆赴晋。辛亥革命爆发,陆全家被杀,馥遄回故里。1912年赴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谋一司员,旋又在江苏都督程德全府下供职。程因军饷多次上书未批,后交潘馥专理此事。潘馥在书上改动18个字,呈报上去,饷钱当即拨下。此事轰动一时,潘馥被誉为“江北才子”。不久,他又被调回山东任劝业道道尹。由于他与山东都督周自齐关系密切,1913年1月25日便被委任为山东实业司司长。在任职期间,他热衷于工业救国,买机器、办工厂。所买英国机械,途中因故沉没于海中,众闻异常惊愕。他却说:“不必担忧,叫英方赔偿就是。”潘馥对英索赔谈判时,陈词慷慨,据理确凿,结果英方全部赔偿了所有损失。潘馥不仅倡导办工业,还鼓励发展加工业和农业、水产业等,并提出创优等产品,与国内外竞争的建议。他于1914年6月15日至7月5日,在济南主持举办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会上评选出237种、682件优质产品。10月,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不少产品获得金奖。11月,潘馥改任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总办,兼办山东水利,筹办处驻济宁。
  1913年3月,潘馥加入统一党,与周自齐、靳云鹏同为山东支部负责人。7月与山东共和、民主两党并为进步党,与国民党分庭抗礼,1915年,周自齐任财政部总长,以馥为参事。其间,他又与同乡靳云鹏筹资开办济南鲁丰纱厂。1916年,潘馥调任全国水利局副总裁,同时又与济宁刘韵樵、靳云鹏等8大家合股投资30万元(银币)建济宁济丰面粉厂,日产46.2吨,畅销京津。1918年3月,他又与马丹铭、靳云鹏等14家合资2222万元,创办济宁电灯公司。
  1919年9月24日,靳云鹏受总统徐世昌之命组织内阁,举荐潘馥为财政部次长。翌年8月9日,靳再次组阁,馥代理部务兼任盐务署督办。他位尊多金,生活更加豪侈……1921年12月,靳因财政困难辞去总理职务,馥也随之去职,移居天津。同年,潘馥又在济宁开办“慈善院”,拨款5000元为办院经费,后与其父多次捐款,累达万元。
  潘馥到津后,张宗昌、李景林、张学良、褚玉璞等人常聚于潘宅。潘宅成为朝野官僚的俱乐部,潘馥也从此靠上了奉系,活跃起来。1924年,直奉战争中,张作霖获胜入关。1925年,张作霖任命张宗昌为山东督军,潘馥为督署总参议。馥后随张进京,获全国河道督办职,主管全国水利事宜。
  1926年4月,潘馥任财政部总长。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师北伐,北洋军阀张作霖在沈阳指挥张宗昌、孙传芳、吴佩孚、阎锡山等人对抗北伐军。潘馥穿梭于沈阳、天津、济南之间,电报联络于千里之外,成为张争霸的最高谋士。11月,张作霖携总部人员进关,在天津召开军事会议,张宗昌和孙传芳、阎锡山等人拥戴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成为北京军政府的元首。馥仍为财政部总长。1927年1月,顾维钧组阁,馥改任交通部总长。6月18日,张作霖组织了中华民国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职。20日任命潘馥为内阁总理兼交通部总长。
  1928年初,国民党军北伐,使张作霖北京军政府辖地日益缩小,财政困难。潘馥于同年2月召集外交、财政、海关等各界开会,成立“关税自主委员会”,自兼主席。并派员赴南京政府洽商,关税自主前,通知驻华使团,开始征收海关过渡税,结果税银有所增加。
  4月13日,国民党军已进入山东滕县界,张宗昌退至邹县。5月3日,日军在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万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惨案。5月9日上午,达天津的孙传芳致电潘馥说:“南北于争,济南事变,日人侮我太甚,本人受良心之督责,不愿再事内争。”潘馥同意孙传芳之举,下午即向张作霖汇报,并劝张顺应潮流,通告停战。张遂发息战通电。5月30日夜,张召开军政府最高级紧急会议,接纳将领之劝告,以大元帅名义下退却令,并指定退至的地点。6月2日,张通电宣告退出北京。同时,北京军政府召开末次国务会议,潘馥表示退让贤能,即日出京,院中事务交许宝蘅暂时负责,阁员大多数也随之退出。
  6月3日晨1时45分,馥随张乘专车离开北京,车到天津,潘馥下车赴寓所。4日,张作霖的专车在皇姑屯被日军预埋的炸弹炸坏,张被炸死,馥得幸免。潘复谢任后,先为张学良的高级顾问,后蛰居津门作了寓公。1936年春,患病渐重,6月,赴北平就医,9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3岁。

  □景 区 揽 胜 
  鲁南明珠微山湖
  微山湖又名南四湖,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湖组成。南北长达二百四十多华里,东西最窄处十几华里。总面积一千二百六十多平方公里。它东依京沪铁路,西临苏皖平原,北达古城济宁,南抵战略要地徐州。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空中鸟瞰,微山湖象一条南首北尾、斜卧在鲁苏皖三省交界处的巨龙。白马河、泗河、汶河等十余条大河,有如条条龙须。湖面上星罗棋布的渔村象是一片片鳞甲,沿湖的滕州、邹城、兖州、鱼台、嘉祥、沛县、丰县、微山等十余座县城,点缀在巨龙的周围,象粒粒珍珠,烁烁生辉。湖面碧波万顷,苇草争绿,荷花竞红。点点白帆,点缀其间。更兼鸭栖岸渚,水鸟飞天,它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景色旖旎多彩。堪称祖国的名珠。
  微山湖的形成要追溯到久远的年代。从地质学上说,微山湖是坐落在从东平湖经微山湖至洪泽湖这一西北——东南走向的断裂带上的。而这一断裂带自新生代以来,以下陷占优势,尤其近百万年以来,下沉更为显著。但由于上部为深厚的沉积层,断裂构造在地表上已不易发现。历史记载,微山湖原为古泗河流经之地,公元一一九四年(宋光宗绍熙5年或金章宗明昌5年),黄河从河南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光禄村决口,大溜向东流经封丘,至寿张、郓城梁山泊分南北两溜,北溜入北清河(济水)入渤海;南溜归入泗河,沿东平、济宁、沛县直下徐州,经睢宁、宿迁至淮阴入淮河入海。公元一四九四年(明孝宗弘治八年),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迫使黄河东流,造成了“黄河夺淮。”黄河侵夺了淮泗河槽后,由于黄河水带来大量泥沙,淮泗河床逐年淤高,使泗河原南流入淮之路受阻,遂辗转于鲁中南山丘和黄河冲积扇之间的沼泽洼地,滞积成条状湖群——微山湖。至明末清初,微山湖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距今约300余年。
  微山湖形成后,仍屡遭黄河泛滥的影响及微山湖水系泥沙的堆积,使湖滨平原不断扩大,湖泊面积逐渐缩小。湖南端由于湖底日渐淤高,在最近八、九十年内,湖面退出约七公里。湖水也逐渐变浅,大部分湖面水深仅05——1米。微山岛以南最深处也只有三米左右。
  微山湖水面辽阔,碧波荡漾,京杭大运河自北而南从湖内通过,象一条玉带把它和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沟通起来。成为南北水上交通的咽喉。但解放前由于历代统治阶级不重视微山湖的开发与治理,以致水旱灾害频繁,给湖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汛期洪水壅积湖内,河湖洪水相互顶托,造成湖滨地区一片汪洋。春夏之交的枯水季节,湖水又少而浅,有时甚至干涸。据不完全统计,自南宋王朝以来到解放前夕,微山湖流域差不多百年就发生涝灾七十余次,旱灾五十余次,形成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多灾地区。建国以来,对南四湖进行了全面治理,先后修筑了湖滨大堤及二级坝枢纽工程,兴建了韩庄枢纽工程,开挖扩大了韩庄运河,打通了湖水出路;在湖东山区兴建了水库、塘坝,进行了封山育林,整修梯田等治山治水保土工程;在湖西开挖疏浚了河道,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变水害为水利,把十年九灾的穷地方,初步建成鱼米之乡。
  微山湖水域辽阔,气候温和,入湖河流带来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而且湖底平坦,底质多淤泥,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繁殖。湖产资源极为丰富。所产鱼类达六十余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鲦、毛刀、银鱼、青虾等。四个鼻孔的大鲤鱼是微山湖的特产,味道极美,远近驰名,为名贵食用鱼。曾作为进贡给皇帝的贡品。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乘船沿大运河南下,有一天船泊微山湖中,乾隆皇帝伫立船头观赏湖景,忽见水中游出数尾金黄色鲤鱼,长着四个鼻孔,甚为奇特,忙命人捕来烹吃,味道鲜美异常,大加赞赏,从此名闻遐迩。微山湖四鼻鲤鱼嘴的上部比一般鲤鱼多长出两根短须,酷似鼻孔,故名四鼻鲤。它的脊背的鳍和尾鳍呈鲜红色,体侧的鳞片为金黄色,中间一行暗褐色的斑点,象根银线,十分漂亮。传统习俗里,人们把鲤鱼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四鼻鲤是微山湖一带酒席盛筵上必备的佳肴。尤为著名的,是用微山湖甲鱼——中华鳖做成的高级名菜“霸王别姬”。中华鳖不但味美,且是名贵补品。用它配以肥嫩母鸡,再佐以海参等高级滋补品,经名厨师用特殊工艺精心烹制,“霸王”与“姬”相偎相依,形奇名贵,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回味无穷。微山湖历年鱼产量约占山东全省淡水鱼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鱼场。
微山湖的水生植物也极丰富。最多的是芦苇、苦茳草、菱角、鸡头、荷莲。菱角、鸡头、莲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传统出口物资,畅销国外。鸡头米可造酒可入药。用微山湖麻鸭蛋制作的松花,晶莹透明。蛋体上有松枝图案颤颤抖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微山湖有十几座小山和小岛隆出水面,如微山岛、独山岛、黄山、庙山、铜山等。春晨秋暮,晴昼月夜,碧波上映出小山小岛的倒影,湖光山色,常引起人们的诗兴。一九四三年,新四军军长陈毅同志回延安路过这里,就曾写下过一首《过微山湖》的壮丽诗篇。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微山湖上最大的岛是微山岛。微山岛座落在微山湖的东南部。岛子东低西高,远看象卧伏在波涛中的一只骆驼。相传商末纣王昏乱,其胞兄微子曾来微山岛上,死后埋在了这里。因微子反对纣王的残暴,被孔子称为“仁人”。微山岛、微山湖都因微子得名。岛上现有微子墓。微子墓和岛上的汉初大军事家张良的墓葬,都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山湖地区的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战争前,就组织起来,和渔霸湖董开展了反封湖斗争。抗日战争中组织民兵,配合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等,在微山湖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出没在湖上的千顷芦荡里,活跃在津浦铁路线上,截军火,炸列车,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一九四二年,日寇纠集了二万多人,包围微山湖,进行“扫荡”。当时驻守在微山岛上的抗日武装,英勇抗击后,巧妙地化装成敌人,转移了出去。长篇小说和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部分情节,就是取材于这里的斗争。那时湖上还开辟了一条秘密交通线,保证了革命圣地延安和华中、华东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刘少奇、陈毅、肖华、朱瑞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当年都从这里来往过。
  现在,微山湖经过治理,那七米多高、十米多宽、七千多米长的拦湖大坝,似长虹飘落湖面。涨水季节,拦湖大坝上的三百一十孔闸门全部打开,每秒可泄水一万三千多立方米。坝上,白天车水马龙,入夜华灯齐明。微山湖已真正成为祖国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微 山 岛
  微山岛是微山湖上最大的岛屿。据传,很久以前,岛子主峰上落过一只金凤凰,自此,岛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湖里物产丰富,日出斗金。一日,几个会拳道的岛外人来岛,欲劫金凤凰,岛上人力敌不过,待金凤凰被装进笼子时,笼子突然火起,凤凰金翅一闪,遁入云空。留下一个金蛋,沉入山下。不久,天连降暴雨,水如猛兽,大有吞噬岛子之势。岛上人冒雨祈拜,金凤凰显灵,雨幕中,那只沉入地下的金蛋幻化成一只金船和一个人面鱼身的神童,神童随水势的大小撑驶着主宰岛子沉浮的金船。从此,微山岛便水涨岛高,永不受水魔侵害了。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不过是先人用来安慰那些惧怕岛子沉陷人的心灵而已。可它确也帮助人们奠定了微山岛是高山多次陷落而形成的理论基础。
  微山岛原本是山而并非岛。距今约8亿至6亿年间,形成中国大陆主体的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多次的碰撞,耸立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山脉。微山岛便在其中。那时,山峦叠嶂,岌峰耸峙。然而随地壳升降变异,这些处于两大地块结合部上的危峰峭壁渐渐地沉陷,形成一大奇观——九十九座锥状山峰。苍海桑田,千年,万年,弹指一挥间。似伟丈夫的九十九座山峰,任凭自然修饰、历史雕琢。自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至明末400余年间,黄河屡屡决口泛滥南迁,侵夺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渲泄不畅,淤塞积水,使这九十九座山峰下潴成湖沼。九十九座山峰经多次的升降和风化剥蚀,已成为大陆丘岭似的小山峰,至此,始有称谓“微山岛”。
  微山岛四面环水,东西长6公里,宽3.5公里,面积约9平方公里,14处村庄环岛濒水棋布。日剥月蚀的微山岛,如今远远望去,则活象一匹不知何时从大漠走来掣波踏浪的沙漠之舟—骆驼。
  踏上岛子,最先撞入眼帘的便是岛西那高筑在山峰上的“三贤墓”了。这三座古墓,是三个难解的谜。
坐落在岛的西北部、全岛制高点上的微子墓,因曾落过那只金凤凰,故岛上人仍俗称“凤凰台”。微子乃商纣王的庶兄,始封于微地(今梁山西北),故称微子。周公旦平定纣王之子武庚叛乱后,又把微子封于宋地(今河南商丘),以接续殷后。商丘距微山岛400余里,山水阻隔,交通不便,微子为何葬在这里?
  距微子墓约2公里,位于微山岛东峰的目夷墓。目夷,字子鱼,微子十七世孙,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其战略思想可从为人谙熟的《子鱼论战》中窥见一斑。他的卒年、卒处和葬地鲜见史书记载。习惯于驰骋沙场、军旅生活的目夷,卒后却葬于“世外桃源”般的微山岛,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谜。
位于微子墓南1公里许的张良墓,是三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前有乾隆二年所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墓前原有的“透亮碑”和“松抱槐”,为微山岛的两奇观。民间盛传,张良为防盗墓毁尸,夜造一百零八墓,事实上,张良墓确有多处。张良是否真葬于此,该谜至今未解。
  登临凤凰台,驻足山巅,举目四顾,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时时可以看到千变万化的景色:晨晖初露,百里湖面浮光跃金,白帆点点;夕阳西下,夜幕低垂,湖水静如练,唯见星星渔火闪动。初春,湖水澄澈,点点渔帆似在银绢素帛上滑动;盛夏,十万亩荷花映红天日,缕缕馨香沁人心脾;金秋时节,蒹葭苍苍,菰草金黄,水鸟啁啾,渔歌唱晚,千顷湖面采莲摘菱一片丰收景象;寒冬,辽阔的湖面恰如洁净的琉璃世界,偶见装了冰撬的小舟滑向冰面,或猎鸭或凿冰捕鱼。多变的湖面,扑朔迷离,令人留恋忘返。 在岛峰上观湖,确是迷人极了,但若划动小舟,荡入翠绿的清波中,更是美妙绝伦。且还可西行20公里,去水上觅古,水下寻幽,探那水中古城之胜。这水中沉城叫留城,是汉张良的封地。据史料载:留城曾是鲁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井俨然,楼舍栉比,富商大贾、名流显贵云集,人、车熙来攘往。至唐以前,这里一直保持着繁华景象。后因黄河泛滥而淤淹了留城。但民间对留城的失陷却有着神奇的传说:张良眷恋封地,怜爱百姓。在他弥留之际,曾嘱咐儿孙,把他葬在微山岛,平礼薄葬,只是要赶紧修造七只大船。等尸身下葬七天祭祀时,供在墓前备用。子孙们和当地百姓对此颇费猜想:地处广袤平原上的留城,四周皆无河汊水沟,造船何用?转而想,张良乃汉室谋臣,定有谋略。子孙们便请来能工巧匠星夜赶造大船。就在张良葬后的第六天,奇迹出现了:天突降暴雨,黄河决口,浊浪排空,洪峰咆哮,席卷留城。张良的子孙们和部分留城百姓乘七条大船幸免于难。后来,在淤陷留城六十年的那天,人们竟看到在那片水域上复现原城:依旧是古时的市井,古时的车马和身着古装的人。据传,有几只夜渔晚归的船,竟驶进灯火辉煌的古城区,与古人对酌言欢。从此,“六十年留城一现”便成为岛上妇孺皆知的奇闻。举世闻名的蓬莱仙境几乎每年都出现几次,而古留城却六十年一现奇景,由此说来,现留城远比蓬莱仙境更珍稀。若能躬逢其时,可谓眼福不浅。
  千百年来,微山岛以庙宇群矗、香雾缭绕的古墓区和神奇的现留城,吸引了无数骚人迁客联袂提携聚于岛上,发思古之幽情,抒鸿鹄之赍志。可今日,微山岛更以铁道游击队的摇篮和崭新的风姿而闻名遐迩。
  微山岛曾是钢铁堡垒般的革命老根据地,是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等革命武装成长的摇篮.岛上人民也曾巧用鱼钩阵、鸭枪帮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敌人.1941年7月,著名的微山岛之战,一举歼灭日伪军数百人,使敌人视岛如虎,闻风丧胆.微山岛是英雄的岛.微山岛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族解放的壮歌。
       建国后,微山岛人民恪守着憨厚、质朴、勤劳、善良、勇敢的祖传美德,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装扮着自己的家园。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岛上人才真正把箍在头上多年的穷帽子抛进大湖。微山岛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7座70米高的铁塔,联袂振臂凌空跨湖,把动力和光明送进岛。岛上羊肠小道已被平阔的公路取代,全岛修筑了30公里的环岛路、穿山路,昔日的独轮车道上,如今奔驰着鱼贯而行的旅游车。三古墓修复已初具规模。墓地国槐吐绿,幼柏滴翠,亭、殿重檐斗拱,雕梁画栋。微子墓墓门为石制,高5米,依山势筑起了320级拜台,配套建设了接待室、文物陈列室和碑亭,整个群体建筑蔚为壮观。三位久眠于岛上的历史名人若九泉有知,大概也会为自己茔穴的选择而庆幸。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微山岛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经济建设。全岛退耕还林、还果4千亩,新植苹果、核桃、山楂、葡萄等12万多株,增建了果品、食品加工厂、网具厂、饲料厂等乡村企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早已不复存在。清晨,当旭日初照之时,岛上人早已披一身霞光,满载而归了;当夜幕复垂之际,伴着收录机、电视机的乐曲,从农户中飞出爽朗的笑声,湖滩、山头,飘逸着年轻人弹奏的悠悠的琴笛声。微山岛伴着时代的节奏在奋进。被岛上世代视作福星的龟山和虔敬供奉的金船、神童,也淡化在逸香的美酒中。人们似乎只能从古朴的村落、醇雅的民风中窥见昨天的微山岛。
有位诗人曾这样咏唱:
  一座水中的大山一半浸在湖里一半露出湖面 
  浸在湖里的想必已经久远石壁上有鱼的化石沉淤里埋着古莲
  不死的苇根标着古老的编年 
  露出湖面的正处于青春之期绿树长出新生的年轮田禾覆着昏黄的记忆
  新谱的渔歌渗透着迪斯科的旋律 
  一只游船正载着新奇的目光……
  独 山 岛
  凫山脚下,有一个澄碧的湖湾,叫独山湾。独山湾中,有一个隆起的湖岛,叫独山岛。它宛如一颗绚丽的明珠,静静地点缀在独山湾中。它的北面,是凫山山脉中的桃花山、凤凰山……山色湖光岛影,相映相衬,格外美丽。若从湖上望去,在的湖面上,独山岛极象是正从独山湾中升火启航的大轮船。那兀凸的船头,那分明的舷的流线条,那烟囟,高耸、粗壮,都隐隐可见。大自然的造化真真巧妙,岛的极顶高高的树,也正象轮船上的旗杆。
独山面积5.4平方公里。岛上居住着480余户人家。它东西狭长2公里,南北约1.5公里。从地理上看,它应该是凫山山脉的余脉。如果把凫山山脉延伸到独山湾畔那众多的山头,比作安分守己的弟兄们,那么,使人很容易想到,独山岛一定是一个调皮的小兄弟,不知哪一年,他独自一个,偷偷跑到独山湾来洗澡,贪恋澄蓝明碧的湖水,贪恋艳艳荷莲,贪恋锦翅银鳞……它再也回不去了,只好和哥哥们遥遥相望。不过,它也好自在!每年每年,澄澄碧波簇拥着它,轻吻着它;片片白帆在它的脚下起舞;荷菱奉上自己的清香,绿苇向它摆动纤纤素手。水鸟围着它绕飞歌唱。大自然好象也格外恩赐于它,它多得了几许的朝霞夕彩,得以脱凡体,添灵秀,去俗污,多空。千百年来,它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独山倩影”成为微山湖著名风景之一。
  独山岛上人家,多是石墙石屋,葱茏的绿树,环绕着幽静的小村。倒影在岛下的水面,泛着墨绿。从村中穿过,顺着崎岖的山路向岛顶攀登,时而辗转迂回,时而陡峭曲折,怪石参差,杂木丛生。登上岛顶,俯首南望,湖面茫茫无际,缀千帆百舸,织雾障水气,水天一色,象一幅倒挂的锦绣。岛在锦绣中,湖在锦绣中,帆在锦绣中,船在锦绣中。传说,站在独山岛之巅遥望,湖面有时会倏地出现市井人家,高楼商阜,那当是“湖市蜃楼”了。从岛顶向北望去,山山横亘,岭岭连绵,如巨大屏障,环卫着独山湾。西边呢,岛子绿树掩映,苍翠欲滴;湖面波光涟漪,疑覆平镜,大片的苦江草,宛如覆盖水面的碧绿绸缎。东边,桃花山风姿绰约,凤凰山凌空振翅,绿树掩映中,似见高大的伏羲陵台。
  独山岛的风景确实是美丽的。从岛子上往下望去,一条1.6公里的大坝,缓缓向东北和西北方向蜿蜒伸去。若在朝雾暮霭,混浊,则这大坝如长虹,如巨龙,卧波浴水,荡漾耍戏;若在丽日晴天,云淡水清,则这大坝如金练耀耀,如玉串明明。映衬的湖光山色格外壮丽。坝南,大湖汪洋澄澈,浩无边际;一条条舟船,宛如宝石粒粒,镶嵌在银盘上。偶有渔歌漾波,余音绕岛,缈缈几无。近岛子的地方,湖水静静地浮动着圆圆荷叶,碧碧苇草。偶然,从岛子的岸边,“小舟撑出柳荫来”,渔夫或荷叉,或持网,荡了双桨,船儿游哉优哉地一径驶向荷草丛中。恬然地没有一点声响。
  风光绮丽的独山岛,它的历史也是那么悠久;文化也是那么灿烂。这里离古高平郡的治所——两城不远,早在秦汉之际,这里就已经是富庶发达之地了。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岛上发现了多处古墓群。出土了不少贵重的汉画像石。与岛子遥遥相对地的北岸,是古高平山,现叫桃花山。传说桃花山上满是桃林。春月,桃花竞放之时,云蒸霞蔚。红云一山。桃花山上还有桃花洞。据说进此山此洞,可从邹县峄山之阳的石洞出,当然,这只不过是对此洞幽深的传说。桃花山虽不险峻,但因临湖而立,山水相映,却也十分优美。又兼与独山岛遥遥相望,陆上双山,水中并影,更为难得的佳境。
在它的偏东北方向八里许,是伏羲陵庙的所在地。庙后有群泉涌出平地,曰:圣母池泉、西龙泉、圣裔泉、六小泉、西六泉、有本泉、小龙泉等。泉水有的象串串珍珠,有的象汩汩细流,有的似盛开莲花。群泉成林,蔚为壮观。明清两代,即为名胜,而岛半坡的二郎庙,院里的石洞上方,大书的“朝阳洞”三字,传说是清乾隆皇帝二次南巡,路过此岛时写下的。还传说,在这里,他听到有人拔苦茳草的声音,造了一个“”字。还曾题过四个字“黄天大道”。岛上还曾有过火神庙,纪念孔夫子周游列国时登临独山岛时所建的孔夫子楼。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古迹虽现在已荡然无存,但登斯岛,听着这美丽动人的传说,面对湖光山色,岂能不发思古之幽情,叹天地之悠悠!在朝阳洞附近,还埋有一处溶洞,据岛上人说,洞深虽只有十数米,但深处有狭缝幽深无底。洞内钟乳石珍奇瑰丽,似壁画五彩斑斓,如雕塑栩栩如生。
独山湾是富饶的湾;独山岛,是美丽的岛。
  南 阳 岛
  南阳岛,坐落在微山湖北部的南阳湖中。镇子是依古运河堤而建,窄窄长长的。远远望去,它象一把绿色的琵琶,静静地斜放在微山湖中。
  南阳岛如今是静静的了。但她曾经那么的繁华。在津浦铁路没有修建,京杭大运河上百舸争流的年代,在每天的清晨,黄昏,在穿镇而过的大运河里,曾经有许多的篷帆向她告别,曾经有许多的航船投入她的怀抱。从这里到鲁西南的历史名城、商埠重镇济宁恰好一天航程,来自南方苏杭,载满丝竹白米,细软名吃的航船;通州府北来南下的船队,都停船夜泊在这里。岛中运河上船儿樯桅林立,篷帆遮云,挨挨挤挤,如蚁如虫。得水运之便,她飞速繁荣。窄窄的镇上小街两旁,店铺比比,客商云集。熙来攘去的人中,响着软软的吴语,硬硬的山东土话,道白韵味的京腔。沿湖金、嘉、鱼、滕、邹诸县产的高粱、小米在这里装船,鲁西南的土特产在这里集散……岁月的流失,流走了大运河上的樯桅,流干了运河水,可是却没流走大自然赐于南阳岛的丰姿。作为码头商埠的南阳岛似乎是不复存在,可是作为浸润着碧碧微山湖水、玲珑剔透的水乡小镇的南阳岛,却以她的美丽,依然吸引着人们。
  南阳岛确实是美的。南阳湖那浩渺迷、清清浅浅的一湖碧碧清波,终日轻轻拥着她。在她周围的湖面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小渔村。或三五家,或十几家。春来风暖柳绿,小渔村如一颗颗绿珍珠镶嵌在她的周围。秋来风起,满湖蒲苇金黄,她又象躺在金色的绸缎上。镇里人家,或临河而居,或面湖而住。有芦柴小院,有红砖高房,皆柳遮蒲掩,荷苇挡窗。门前院后,一片碧波。穿镇而过的运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园拱石桥,桥下桨声腪乃,桥上市卖声声,颇似江南小城。
南阳镇上的人们,经商、船运、渔猎为生。黎明,湖水耀耀,红霞织锦,镇上的船儿下湖了。去箔塘拾鱼的船儿,双棹如一双双翅膀,轻轻扇动着,排成一条线,一径往湖心摇去。挂桨运输船犁开碧波,向湖东的白沙港驶去。而那去湖外经商的船儿,则早已在夜半时分,就消失在暗暗的湖面上了。这里的人们,是勤劳的。春捕鱼牧鸭,夏打草下箔,秋天摘莲摘菱。在承包的湖面上,响着笑声歌声,响着桨声。
  岛上还有一条小街,很窄,两边人家,挤得弯弯的。走进去,常疑就要山穷水尽,转过一只屋角,突又柳暗花明。镇政府,医院、学校都在这条小街上,还有商店,还有客店。这里还有一个小集。天色未明,湖上渔村来赶集的船儿,便泊满了岸边。鱼儿的银鳞闪着曙色,鹅鸭的叫声,响彻小镇。南阳岛上还有独特的鸭锅。
小街上,门前铺有荷叶,十张数十张,一片翠色。天还很早,在半明曙色里,小街上闪动着灯盏,人影,野鸭子摆在了荷叶上。南阳湖水下,长有丰茂的蒌子絋,野鸭子最爱吃。冬天,北方严寒,它们往南迁徙,在这里过冬。抬杆鸭枪,猎鸭小船,在镇上多见。在寒风吹起的大波浪里,镇上的猎人头带白帽,身着白衣,藏身于苇草丛中,或是悄然隐没于暗处,俯身猎鸭小,睁一双猎人的眼睛,凭一丝异样的水声,或一声轻极的啼鸣,觅寻夜栖的野鸭。整整一冬里,南阳镇很繁忙。太阳升起来,阳光明丽,照耀着半条小街。摆满荷叶的野鸭,肥肥的,油光冒亮,呈现着诱人的肉色。在最多的时候,南阳岛上的鸭锅,不下百余家。这里卖野鸭,不论斤,论连。对鸭两只一连,四鸭四只一连、三鸭三只一连,六鸭,也叫孤鸭、张鸡子,六只一连。价钱随行就市,卖鸭人说一声,买鸭人便付。付出了,拣一片荷叶,把油光光的野鸭包了,一股香味递将过去。买卖算完。
  南阳镇,水乡小镇;南阳岛,物华天宝。
  微山湖抗日英烈纪念园和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微山湖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它既是苏、鲁、豫、皖四省的交汇之地,又是鲁南和湖西两大战略区的结合部。它东临津浦铁路,南濒战略要地徐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党组织在各地相继发动武装起义,组建人民抗日武装。为策应鲁南和湖西两大战略区,先后在微山湖南北地区,开辟了两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分别建立了中共沛滕边县委和中共湖东县委,并同时建立了鲁南铁道大队(即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滕沛大队、微湖大队等抗日武装。这些武装既独立作战又和主力部队相互配合。不光在铁道两侧、微山湖区多次给敌以重创,而且保证了湖区秘密交通线的畅通,曾护送过刘少奇、陈毅、罗荣桓、肖华、朱瑞等一大批党、政、军负责同志过湖去延安。创造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94年,微山县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而集资兴建了微山湖抗日英烈纪念园和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工程于1994年3月奠基,到1995年4月主体工程完成。第一期工程总投资二百万元。1995年8月6日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举行了盛大的落成揭幕仪式。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的碑体是由帆船、人物形状所组成。帆高30米,船长2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红白花岗石贴面。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为纪念碑题写碑名:“铁道游击队纪念碑”。背面为原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题词:“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路游击队英名永存”。字迹采用24k金箔镶嵌。三尊铜铸铁道游击队队员塑像身高3米,有的怀报琵琶,有的持枪站立,表现的是他们在执行任务后胜利归来,一种太阳快要落山的闲适安谧的氛围。整座纪念园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园内花木扶疏,清幽典雅。使人在缅怀先烈业绩、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亦能享受到那种寻幽探奇,赏心阅目的雅趣。
  水上渔村
  在辽阔的微山湖上,一只只渔船,象撒落湖面的珍珠,在碧水和蓝天之间,楼船帆影,缥缥缈缈,宛如水晶般的世界,又似人间仙境;渔民的庄台,或四面环水,或三面环水,又象一颗颗大的宝石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微山湖上,远远望去,由湖水托起来的小岛,屋舍俨然,楼房壁立,仿佛是童话中神奇的国度,又象梦幻般的海市蜃楼。这便是水乡渔村的韵味。湖上渔村有5万多渔民,1万余户,散居在160多个大小船帮和庄台上。为美丽的微山湖,增添了生机、光彩。
微山湖上的渔民,祖祖辈辈都是以船为家,靠舟楫之便。连家船,是他们生产和居住的两用船,船就是家,家就是船。大的二三丈有余,宛如楼台;小的不足七尺,恰似新柳。船上载着网、罱、罾、箔等渔具,载着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载了妻儿老小,载了鹅鸭狗猫。春夏秋冬,追赶着渔汛,在辽阔的湖面上拖一脉渔烟,驰南荡北,男人们成群结队驾舟捕鱼,妇女们则舱中飞梭织网,船驶哪里,家安哪里。黑夜降临,各连家船便按传统的组合方式——“帮”,相聚而泊。蓬帆错落,鳞次栉比,渔烟袅袅,人声嘈嘈,形成了独特的水上渔村。
  过去所谓的渔村是以船帮而分的,渔民船帮又是历史上以捕鱼工具的不同而自然分成的。湖上主要有三大帮:拉网捕鱼虾的大网船组成的船帮,称网帮。这个帮,船大网大,家大业大,在湖里称为富帮。下箔逮鱼的帮,称箔帮,又称枪帮。春、夏、秋三季下箔捕鱼,冬天封湖后,不能下箔,就靠鸭枪猎鸭糊口。湖里最穷苦的要算罱帮。他们唯一的家当,就是一条小船一把罱。成年累月,不停罱鱼,一天不罱,就没吃的。另外还有大船帮,货船帮等。各个船帮大小不一,小者十几条或几十条船,大者则上百条船。白天,他们一块捕鱼劳作,晚上,一起泊船晚炊。带有浓厚的游猎性质。地道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渔民们世世代代漂泊水上,与风浪、贫穷搏斗,同冰凌、严寒抗争。解放前,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建国后,为了改善渔民的生活条件,从70年代初,国家多次拨巨款为渔民筑庄台,建房舍。昔日漂泊水上的渔民先后定居陆地。放眼湖上,无数岛屿,点缀在碧绿的水面上,或象巨轮锚泊,或象鸳鸯依偎,或似戏水天鹅,大小迥异,千姿百态。岛上,排排瓦房宽敞明亮,幢幢小楼临湖而起,门前屋后的小舟云集,象众星捧月。陆居的水上渔村,仍是出门见水,举步登舟,胜似江南水乡。怪不得人们把这样的渔村称为小瀛州,谓之神仙居住的地方。古代诗人曾有过美好向往:“林光村远近,楼影帆交加,疑是桃花源,参差出人家”,这里似乎真是诗中化出的现实。
  如果去水上渔村旅游,定会乐而忘返。夜宿飘泊水上的渔村,湖上日出和日落的壮观景致,令人心旷神怡。清晨,太阳还没出来,东方的天空,那贴近湖面的地方,就泛起了绯红色的早霞。辽阔的大湖,也被这霞光染成了暗红色。一会儿,那天空的朝霞,越来越红,越浓,微山湖水也随着越来越亮,越来越鲜艳。黄昏,火红的太阳落进湖里,晚霞映红了水面。不久,西天桔红色的晚霞,将大湖染成了红色,极为壮丽。如遇清风徐来,排排波浪涌起,映照在浪尖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象燃烧着的火焰。夜晚,万家渔火撒满湖面,水中的渔火和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极为动人。
  在湖上,渔民的婚礼,极富情趣。它是渔村民俗的集中体现。若值丰收之时,年节之庆,为了抒发喜庆之情,几十条连家船,首尾相接,组成水上舞台,渔民们端起传统的乐器——端鼓,边唱边舞,时而一唱一合,时而一唱众合,时常通宵达旦。曲调粗犷、豪放、激越昂扬。
  如果随运输船旅游,不仅能看到千帆云集、万物荟萃的微山湖港口码头,还能目睹南阳水镇,独山佳境,微山岛的雄姿,又能领略运河沿岸的风俗人情,欣赏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观,过拦湖二级大坝、韩庄节制闸,还能体会到人定胜天的自豪……渔民具有淳朴、诚实、热情好客的特点,远道而来的游人,无论认识与否,热情的渔家会邀请客人上船,烹调各味湖鲜,使游人大饱口福。如“糖醋四鼻鲤鱼”、“清炖鳜鱼”、“霸王别姬”、“宝塔虾”、“筒子鱼”、桔红色的螃蟹、刚出鸭锅的野鸭等,再佐以菱香美酒,开怀畅饮,不醉不休。即使一顿便饭,也有炒鱼丝、烩鱼片、炖鱼块、清蒸鱼、虾仁汤等。莲子、菱角米、芡实米做成的粥,更是一家煮饭,十户飘香。
  在渔村旅游,还能开心地赏玩。或端坐船头,垂钓湖中。或把空罐头瓶放在湖水中,残渣作饵,瞬时取出,可获许多长二三寸的小白鱼。若跟同渔民下箔、看箔、拿鱼、罱鱼、叉鱼、猎鸭,采莲、摘菱、打鸡头,更是其乐无穷,兴趣盎然。
   鲁山林场
  位于两城乡的鲁村、两城两山套之间,南界象鼻山,北至北黄山口,西到庙山,东至鸡窝山,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2公里,总面积7016亩。此场是1960年8月,在县办果园的基础上建立的。建场初期,有职工15人(其中,干部5人,工人10人),房屋35间,固定资产总值3万元。
  1963年,开始营造侧柏、刺槐防护林。1964~1972年,年造林面积均在500亩以外(1966、1967两年造林面积1000亩以上)。二十世纪为了满足造林的需要,建有固定苗圃15亩,自育苗木。进入80年代,又发展经济林100余亩(其中,果园40亩)。1983年,林业资源调查,鲁山林场有侧柏、刺槐等各种林木120万株,总蓄积11万立方米。
1990年,鲁山林场分为两个林区,3个护林点,护林员10名,分别实行承包管护。整个林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十万亩荷花
  每至盛夏,微山湖数百里湖面花团锦簇,荷花飘香。百亩、千亩、万亩、十万亩,大小片不等,接天连壤,一派壮观景色。
  这里,小片荷花略而不计,最壮观的有3处,微山岛西至爱湖这一片荷花,就足有十万亩,留庄、南阳两镇也各有数万亩。荷花纯系野生,有红、白两色。红的嫣然如霞,白的清丽典雅,面积如此之大的荷花荡,非但山东省罕见,乃至全国亦不多见,这确是微山湖的一大奇观。这与被盛赞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相比,亦有争胜斗强之概。难怪到这里观赏过荷花的游客们,纷纷要在“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沟归来不观水”后,加上“微山湖归来不赏荷”一句赞誉哪。
  荷花因“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倍受世人青睐.历代文人墨客无不竭尽其能而盛赞之,其数量之多,评价之高,丝毫不逊于对梅、兰、竹、菊的赞赏。而世代劳动人民则把荷花视作祥瑞、圣洁的象征,把财、福、平安寄寓于荷花。于是乎,寺庙里的佛祖圣母被安卧在莲花座上,有的还给着上荷花装,上了画的神童或跃龙门的红鲤也要有荷花相伴。
植荷,在我国有很久远的历史,在柴达木盆地曾发现过距今约1千万年的荷叶化石.在浙江余姚曾发现距今7千万年的荷花花粉化石.在河南郑州曾发现距今5千年的两粒碳化莲子.乐府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诗句,则证实荷花的栽培在晋南北朝就相当普遍了。
  赏荷,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离骚》中有“制芰荷以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名句。很早年前就有了整朵荷花的彩陶盘.《吴郡记》载:“荷花荡在葑门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杠人最盛,画舫云集”.故古时把古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定为“莲花节”或“荷花生日”。
  微山湖的荷花,是随明末清初湖成而荷生的。湖里的荷花品种单一,非人工培植。历来是自生自灭,因水深,又无相应工具挖掘,每年都有几千万斤湖藕白白烂在水下。微山湖区的渔民还把荷花敬为救命花、神花。相传在很久以前,微山湖区时常洪水泛滥,蝗灾迭起,水位不稳,鱼虾难捕,岸边的庄稼,不是被水冲淹,就是惨遭蝗啃,颗粒无收。饥民们几乎吃尽了湖里的絋草,很多人开始浮肿、便血。一日,湖面上漂来一只碧绿的宝簪,宝簪漂处,绿叶泛起,红花玉立。饥民们起初尝荷,继之便剥莲掘藕充饥,不几日,身上浮肿消了,血也止了。灾荒年月过后,人们不在剥莲掘藕而食。荷花得以繁衍,人们不仅尝荷,还赏荷了。于是,荷花被当作神花和救命花来敬奉。不难想象,湖区人民对荷花的情爱该有多么深厚了。至今,湖区人民对荷花的敬仰、挚爱仍不减 当初,若选“县花”,荷花该是当之无愧了的微山县县花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形成了“游湖赏荷热”。微山县还专门为此增建、配套了旅游设施——滨湖码头、爱湖码头、望湖楼、观荷亭等。可使游人住得舒适,吃得鲜美,玩得尽兴。
  由县城夏镇入湖赏荷有4条路线:一条是从城西码头乘船,沿运河顺流直下10余里,绕过爱湖港,便入佳境;另一条是从县城驱车至爱湖,舍车登舟东去,行不远便入荷花荡;还有两条是从县城驱车到留庄和南阳,那里也有几万亩荷花等着你。
  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夏,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秋末,在微山湖赏荷长达四个月之久。可观赏到荷花生长期中的各种倩姿。
  初夏,千顷碧波间,田田莲叶如漂浮水面的碧玉盘,清翠欲滴,只只新荷努力将尖尖角拱出水面,象盏盏欲燃的火炬。而澄澈的水底,藕芽萌动,荷枝竞长。荡舟荷间,可闻新荷竞长发出的“吱吱”声,荷田内舟楫畅行,水清荷碧,给人一种安逸、恬适之感。
  盛夏,是荷花争妍斗艳的鼎盛时期。放眼十万亩荷花荡,泼红流绿,叠翠铺锦。那拇指般粗的莲梗将直径一米多的荷叶高高擎起,过人头的硕大荷花昂首怒放,亭亭玉立的莲蓬随风摇晃。更有美丽的舞蹈天使——蝴蝶在花间翩然起舞;朝饮荷露,夕眠花丛的蜜蜂“嘤嘤嗡嗡”不停地采撷着甜蜜;湖水特有的各色蜻蜓,或俏立于荷尖,或用尖尾轻蘸水面;水中游鱼不时跃出水面,溅起簇簇水花儿,甚或“嘭”的一声落在荷叶上,复又弹起,跃入水中……活生生,一幅戏荷图。
  湖上游览,如遇骄阳日,若采一片荷叶倒扣头上,即可遮日去暑,重抖精神。如遇狂风怒吼暴雨倾盆,也不必担心。无论风雨怎么变幻,只要置身荷花荡,保准会安然无恙。这并无甚奇怪,只因荷花荡面积辽阔,荷花密密匝匝,象巨大的屏风,将湖面严严实实地遮罩着,再大的狂风也休想在荷花荡掀起波浪。浓密硕大的荷叶,象擎起的雨伞,游人尽可匿身叶下,领略风中、雨中的荷花荡景色:狂风刮起,荷叶翻卷,碧绿的荷花荡,一忽儿银绢飘舞,一忽儿绿绸荡漾,象是表演巨型团体舞的舞女们翩翩起舞弄倩姿;当蒙蒙细雨飘洒荷叶时,发出蚕食的“沙沙”声响;当暴雨如注时,水中飞花,叶上溅玉,晶莹的水珠落在荷叶上发出“哔哔剥剥”雄浑的声响,犹如奔腾着千军万马鏖战急的沙场。待风消雨霁,荷叶愈加翠绿迫眼,荷花分外红艳灼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掬起湖水,亦被荷香浸染。经过风雨洗礼过的荷花荡,愈发美不胜收。
  若有雅兴,又值风和日丽之时,不妨携了画板,徜徉于荷花丛中写生,那可真是妙不可言;荷间垂钓,无需长线,只将钩儿轻轻抛向“荷动”“鱼散”的地方,鱼儿便垂手可得,令人惬意;若有潜水本领,还可潜入水底去采花下莲藕,不过这要有点不怕“刺”的精神才行;若是背上像机进湖拍照,随处都有可以入画的镜头。赏荷归来,可信手采几枝含苞的秀荷插于案头的水瓶中,不几日就会香染庭房;摘一片荷瓣儿,还可做一枚精制的书签,以做赏荷的留念。
  秋末,荷已退去了绿装,渐渐泛黄,整个荷花荡金波荡漾,花儿稀疏,水面上常有秋风摇落的花瓣漂浮。此时,荷花荡里最惹眼的就数密密挺立的莲蓬了。移船荷花荡,不时有干老的莲蓬子“嘎崩崩”抖落舱中。俯身水上,又可采得秋菱,可使人体味丰收的欢悦,更有穿红着绿的采莲女歌之舞之采之。《采莲歌》伴着荷香随风飘逸:
  采莲船儿浪花上飘,拨开荷花看鱼跃。上采莲蓬下采菱,新舱装满绿玛瑙。渔家女儿花一朵,
  湖上小伙水上蛟,心儿搭起桥一座,歌儿铺出路一条。……
  近些年来,为使湖色更娇美,微山县在加强对大湖荷花的管护和进行人工培植稻田藕或塘藕的同时,还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诸如湘莲、白莲、美人红、六月报等。湖区的荷花面积在不断扩大,荷花自生自灭的状况将逐步得以改观,微山湖的荷花将更加璀璨夺目。
  湖中运河
  ……历史的长河,生命的长河,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歌。
  湖中的运河,北起济宁,一头扎进微山湖中,潜游到韩庄镇,才又露出面孔。在这里,河就是湖,湖就是河,烟波浩渺,浑然一体,只有被人称为“水上列车”的拖船队,才能告诉你运河的行踪。湖中运河,自北向南,140余公里,占运河总长的1/25。它是京杭运河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歌”。
  运河,因它在历史上以运粮为主,故俗称运粮河。微山县境内原是被称为大泽、沛泽的低洼沼泽地,泗水纵贯其中。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任徐州经略使的尉迟敬德,为运输粮饷,曾开挖过运河,将汶、泗二河之水引到济宁,然后南北分流,北顺济水故道北去,南顺天然泗水下流,经微山境内,南达徐淮。元朝定都北京,每年所需江淮一带粮米100万担,海运损失严重,陆运耗资过繁,因此,急需开辟一条沟通南北的内陆漕运航道,运河也就应运而生了。从此,运河不断开挖、迁徙、荒废,历经明清,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元代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由兵部尚书李奥鲁赤主持兴工开河,首先疏导了济宁以南的泗水航道,重点开凿了从济宁至东平的济州运河。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开挖会通河,从东平北至临清。济宁以南至徐州,夺泗水为运河,经石佛、仲浅、鲁桥、枣林、南阳、谷亭、湖陵、沛县城东,过飞云桥(今沛县城东南,桥原架泡水上),出茶城,直通大浮桥(今徐州市北镇口附近)。并相继于延、大德年间建成了辛店闸、师庄闸、枣林闸、孟阳泊闸、金钩闸、沽头闸。《元史·河渠志》载:“江南行省起运诸物,皆由会通河以达于都。”“闸漕者即会通河,北至临清与卫河会,南出茶城与黄河会。”可见,这时南至徐州,北至临清,统称为会通河。这是微山最早的运河。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黄河于徐州、沛县等地决口。黄水冲入鸡鸣台(今昭阳湖北段湖中),越过运河,闯入昭阳湖,遂使运河庙道口一带淤塞了30余里。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黄河又于肖县大决口,洪水再次闯入昭阳湖,使河道淤塞,严重地破坏了明朝京师的漕运。于是,嘉靖四十四年到隆庆元年间(公元1565~1567年),几经曲折,又开挖一条北起南阳,经建闸、夏镇,过西柳庄、马家桥,南至留城,全长141里的漕运新渠。将河道由湖西洼地,移往湖东高地,从而解决了河道淤塞的问题。大批货船进入新渠顺利北上,显示了很大的威力。不少荒凉的小村,变成了港口码头,热闹起来。面对“漕转万艘通职贡,润流百邑返耕桑”的景象,不少人作歌赋诗,颂扬治理运河的功绩。有诗赞道:“疏凿再经神禹手,平成鮂起野人讴。”连穆宗皇帝也高兴地“作志喜诗四首,以示诸臣。”并诏治河指挥朱衡进京,加封为太子太保。
  漕运新渠也是好景不长,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黄河从单县苏家庄决口,河水冲入昭阳湖,穿李家口南流,出镇口淤塞运道,都御史李化龙上疏开河,皇廷非常欣赏这项建议,令“速集丁夫开挖”。万历三十二年八月工成。河自夏镇东南行,经西方、彭口闸,出韩庄,奔台儿庄,至董沟会黄河。这条河道可以避免董沟与徐州茶城间的黄河冲刷,保证了南北漕运畅通。清代人靳辅称这次疏开河为明代治河的最大成绩。
  会通河、漕运新渠、河,经建国以后的疏导、扩挖,这就是在微山县狭长的版图上南北流淌的三条运河,它们滋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孕育了湖区的灿烂文化。湖中运河,作为京杭运河的一部分,其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它不舍昼夜的流淌,几百年来不仅灌溉了两岸几千平方公里良田美畴,而且是南北水运的动脉。北起仲浅,南至韩庄,沿河村镇的兴衰,都与运河息息相关。于今,南水北调工程,给运河带来新的活力,第一期工程竣工后,千吨货船,可由济宁满载兖州煤田的乌金,直抵长江;又可把江南水乡的货物,运回山东,同时也可以改善微山湖水位不稳,时旱时涝的局面。
湖滨古城——夏镇
  夏镇是微山县政府所在地。居县境中部偏南,津浦铁路以西,昭阳湖东岸,面积约15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余人。镇内,老运河自西向东南蜿蜒穿过,运河桥、东风桥、和平桥横架河上,东西沟通。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滨湖镇。夏镇原为古城,由广戚、部城(西城)和夏镇寨(东城)三部分组成。
夏镇北部是广戚遗址,为秦代广戚县县城。秦朝末年,刘邦攻薛县杀泗水郡守壮,还军亢父、方与(今山东鱼城),曾经过这里。传说,后来是汉高祖给戚姬的封地、即为戚城。汉朝鲁恭王子刘将、楚孝王子刘勋都曾被封为广戚县,广戚是他们的封地。
  南北朝时废广戚县,直到明代,开挖了新运河,漕运畅通,戚城西南的夏村兴旺起来,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夏村成了船舶停靠码头,工商业日趋繁荣,遂改为夏镇。同时,工部、户部分司自沽头城(今江苏沛县沽头村)移驻于此。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开始,经过两年时间,筑起四面土墙,建好四门城楼,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开始,三年时间,又改建为砖城,因为这里常驻部队维护漕运治安,遂又叫作“部城”了。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大地震,部城四门楼皆倒塌,城内房屋亦破坏甚多,这场毁灭性的天灾,使部城一蹶不振。此后,运河东岸“镇市渐盛”。运河东岸即夏镇寨,又名东城,清朝曾于此设置“夏阳司巡检”。至此,便形成了三合一的夏镇。
  夏镇在历史上长期分属沛、滕两县。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黄河在蟠龙集决口,沛县、栖山一带被黄水淤没,沛县治所自栖山继迁于此,因此,夏镇曾一度又是沛县的县城,历时11年。镇内又庙宇众多,故素有“一步两省三座庙,一条大街两县分”的说法。清代宋思仁《过夏镇》的诗,曾这样写道:“片帆风利挂残阳,一镇区分南北疆。花色暗思滕县白,钟声遥送沛城凉。”
  夏镇,是微山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53年,在夏镇建县以来,结束了妨碍经济发展的湖区疆域分裂的历史,为微山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夏镇经济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机械、建材、造船、酿酒、面粉、化工、湖产加工等多种门类,数十家企业。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商业服务网点2000余家,宾馆、招待所100余处,工商业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夏镇又为交通要道,东去13公里的京沪线薛城车站,镇内有长途汽车站、货运码头,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
夏镇历史悠久,景色亦美,随着南四湖的开发建设,夏镇这个既是经济建设中心、又是旅游胜地的湖滨城镇,将愈加展露出迷人的丰姿。
  鲁南交通咽喉——韩庄
  韩庄,位于微山县县城夏镇东南30公里,东靠枣庄,南连徐州。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104国道在这里交汇。三座铁路大桥与四座公路大桥南北相伴,东西携手,跨越在老运河、中运河和伊家河。伊家河上,两桥之间的船闸,吞吐着水上船队,汽笛长鸣,往来如织。在这鲁南小镇上,既有铁路、公路设站,又有航运设港、建闸,数百年来一直是山东的门户、南北交通鲁苏跨越的咽喉。追溯韩庄历史,明初它不过是只有韩姓几户人家的普通居民点。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这里开始成为漕运线上一个小码头。到清初顺治年间,运河从而繁忙兴盛起来,韩庄这个码头得到了快速发展。清康熙、乾隆皇帝计十二次“南巡”、“阅河”下江南,这里不仅是必经之路,还在这里下船游览夜宿、用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开挖伊家河之后又新建积水闸,设立“水柜”引湖济运。1604年以来,相继建起了韩庄闸,湖口(积水)双闸、韩庄码头和韩庄集。此时的韩庄,已是运河岸上一个繁华可观的小镇。清咸丰五年(1855年)到1949年的近百年间,黄河决口改道,大运河中断;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烧杀抢掠摧残;蒋介石丧失民族气节,挑起内战,韩庄一度衰落。
  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枯木逢春的韩庄得到了空前发展。1956年韩庄建起华东较大的电厂——韩庄电厂。修建了铁路专用线,强大的电能输入华东大电网,送入工厂、田间。
  1958年扩挖运河并建设了节制闸,在古加河与伊家河之间,又开挖了一条500米宽、10米深的中运河,在湖口处兴建了一座31孔、宽8.9米、436米长、11.2米高的桥闸。
  由于交通便利之条件,加之资源、区位(域内有微山湖水,韩庄电厂,紧靠苏北重镇徐州和苏北煤矿区)之优势。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城区5平方公里区域内,先后建起水泥厂、耐火材料厂、铁厂、磷肥厂、化工厂、造船厂、药材公司、木材公司、燃料公司等国有、集体、个体、中法合资企业80多家。中央、省、市、县设立经营管理机构40多家。居住人口达3万多人。
  韩庄不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而且风景秀丽。走在436米的韩庄节制闸上,站在三十多米高的桥头堡上,东望沃野千顷的百里平川,若船闸一开,湖水一泻千里,浩浩荡荡,气势极为壮观。西眺,宽广的微山湖水平如镜,霞光倒影,渔帆点点,心胸顿觉开阔舒展。昔日被乾隆皇帝吟哦:“韩庄水气罩楼台,雨后斜阳岸不开,人在长弯深处好,风帆一一眼中来”的韩庄,又被勤劳智慧的韩庄人民建设得更加美好、装扮得更加迷人。
  长桥卧波的鲁桥
  泗水滔滔流青铜,鲁桥突兀跨长虹。--这是元人咏泗水上鲁桥词句。
  鲁桥镇北部,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传说,建桥时,有一位长者路过这里,他先是站着看,后坐下来敲打一块石头,丢下就走了。待石桥合龙,横竖摆弄不好。有人提议,把老头丢下的石块搬来试试。结果,不大不小,正好。石桥遂成。石匠们这才恍然大悟,那长者原来是鲁班。乡亲为了表达对鲁班的感谢之情,给石桥取名:鲁桥。镇因桥得名,称鲁桥镇。
  鲁桥镇是南四湖北端的一座古镇。现属微山县治。史书记载,在唐时已为重镇,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平定庞勋之乱,曾有官兵4千人驻扎这里,可见当时鲁桥镇的规模已相当可观了。元代大运河通航后,设有都漕运司。明代设有巡检司。到了清代,鲁桥镇不仅是繁华兴盛的水运码头,而且成了绿水环绕,芳草幽香,环境优美,名胜众多,闻名遐迩的重点名镇了。这时就有八景之说,即:横跨运河东岸的“杰阁跨河”;池水深碧的“砚墨古池”;木桥三孔的长桥卧波”;巍巍峨峨的“奎楼焕彩”;泗水尽头的“沙洲春泛”;飞金耀彩的“仲子古祠”;洞窍朝阳、圣泉汩汩的“东山浮翠”和芦荷掩映生姿、渔舟往来不绝的“西湖绕堤”。
  这里建有“一堂”(即观音堂)。“两阁”(火神阁、文昌阁),“六庙”(即:奶奶庙、玄帝庙、关帝庙、佛爷庙、三王庙、龙王庙)。一年四季香客云集,达官贵族络绎不绝。街头店铺林立,叫卖吆喝声吵杂。只是到了清末,火车开通,运河停运,继而近百年的兵燹水患接连不断,鲁桥才日趋清淡。其名“八景”及古老面貌大多荡然无存。“一堂”、“两阁”、“六庙”这些清朝建筑在“文化大革命”中仍未免一难。千年的十里名镇只剩下0.3平方公里的破旧草屋和不足6000名饱受贫苦饥寒的遗民。新中国成立后,鲁桥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
  开始了艰难地奋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利除弊,开挖了白马河,修建了11孔、333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波涛滚滚,真正找回了“长桥卧波”。
  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省、市、县多方投资,设立机构,建设工厂、码头、车站。拓展了商业大街,镇村企业、旅店、商店不断发展。镇区南北沿运河东堤兴建,目前长达1500多米,东西也有一华里余。陆上有公路车站、河里有拖队轮船。不论是进山采石,还是下湖生产都极为方便。
  目前鲁桥已经建成吨粮镇。湖产作物、芦笋产品已走出国门,畅销世界,并获得较好的国际声誉。十几万亩水面的鱼蟹、湖产,销往江浙、东北五省的二十多个市县。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孔子高足仲子的庙堂俨然,整修一新。镇西的西湖愈变愈美,游人墨客络绎不绝。如今的鲁桥繁荣兴旺的美景已初具端倪。随着运河经济带的开发建设,运河名重大镇的雄风指日就可再现。
  水乡煤城——驩城
  驩城是一个新兴的煤炭工业重镇,坐落在微山湖畔、京杭大运河东岸,南距微山县城夏镇10公里,东靠滕州市区30公里,西与江苏沛县城隔湖相望。欢城周边10公里内有大中煤矿15家、年生产能力1000多万吨,因而有“煤城”之称,也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
  驩城,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早在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3世纪)这里就是鲁南重镇了。始称(上)邳。黄帝的十二世孙、薛侯溪仲曾将薛国都迁于此。黄帝的二十三世孙、奚仲的十二世孙、汤左相仲虺曾在这里主政,并将上邳更名为仲虺城。战国时期,齐威王三十五年(前322年)曾把自己的小儿子田婴封于薛管理仲虺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婴子田文(即孟尝君)承袭爵位。田文的食客冯,一有“焚卷市义”之绩;二为齐国相孟尝君复位游说秦王和齐王之功。孟尝君随将仲虺城转赠冯为食邑,冯死后葬于城东。城由此而得名,现代人为书写方便,将城改为欢城了。西汉吕太后二年(前186年)曾封楚元王的儿子郢客为上邳候。
  驩城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个新兴的煤城。她地下煤资源极为丰富,探明地质储量2118亿吨,煤层厚,埋藏浅,便于开采,而且煤质好,发热量大(每千克多在7000—7500卡),灰分含量低(小于13%),含硫量低,是冶炼工业不可多得的“细粮”。自1970年以来,国家在欢城地区新建扩建大中型煤矿15家,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1000多万吨,通过京杭运河上的拖队和京沪铁路及104国道,源源不断地运往江、浙、皖、沪。欢城镇交通发达。京杭运河穿境而过,航运船只在欢城装货可直达沪、江、浙数十个港口。全镇沿河(运河)兴建大小港口码头数十处,年吞吐能力500多万吨。济(宁)微(山)、滕(州)沛(县)公路在城区交汇,镇西的二级湖节制闸素有“一桥分两省、一里连三县”之称。欢城是鲁南通往苏北、豫、皖的咽喉,日车流量逾3000车次。
  驩城经济发展迅速。随着欢城周边煤矿的开采,具有煤城特色的二、三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煤炭开采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水泥厂、煤焦化工厂、建筑安装、洗煤厂、煤机厂、商业、饮食服务业等100多家,服务于煤炭开采的二、三产业,繁荣兴盛。并带动了周围村庄的村办企业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令人瞩目。建起了设施先进的剧院、医院、学校、望湖楼商场、金融、邮电等大楼,扩建了农贸市场。如今城区楼房鳞次栉比,店铺林立,街道宽阔,一个崭新的煤城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欢城重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新兴煤城、古运河畔的明珠,将会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夏镇八景
微山县城夏镇,西傍微山湖,东靠津浦铁路和104国道,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湖光山色,使之成为方圆几百里的重要城镇。
  夏镇是一座古城,由戚城、部城和东寨三部分合成,老运河穿流其间,蜿蜒而过。西北部分为戚城,是秦朝广戚县遗址,历经汉、三国,南北朝时废广戚县,仅存戚城城垣。西南为部城,部城原名夏村,亦称夏阳,明代后期,漕运新渠(济宁至境山段运河)竣工,南北漕运畅通,夏村港口船舶剧增,工商业日趋繁荣,隆庆三年(1569年),遂改村为镇。此后,筑城垣九百余丈,高两丈五尺,雉堞一千一百余,辟四门,建城楼,驻扎护河兵员,遂又称作部城。运河以东是东寨,原系故城,仅存城垣。清咸丰元年,黄河在蟠龙集决口,沛县栖山一带被洪水淤没,沛县城自栖山继迁于此,就故城筑寨,名东寨。东寨曾一度作为沛县的县城,经历11年。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部城四门楼皆倒塌,城内房屋亦倒塌甚多。从此,运河东岸成了商贾云集的黄金地段。
  跨运河的三城总称夏镇,历史上是苏鲁两省、沛滕两县交界处,地域交叉,归属难辨,镇中心奎星楼门外,曾有“一步两省三座庙”之说。城外鹰飞鱼跃,泽国水乡,城内庙宇牌坊,建构不俗,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工和劳动者的创造,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独特。文物古迹众多,在当地影响较大的有八处。即夏镇的八大景点。先辈们串联成诗, 流传民间,以至数百年:
  三绝高碑透玲珑,泗亭问渡汉家风。贤孝坟中葬贤孝,清风潭下见清风。
  姜肱故里戚城在,运河环绕碧霞宫。昭阳渔船千百艘,飞云桥下水喷龙。
  “三绝高碑”,指漕运新渠记碑。碑在夏镇运河西岸,原玄帝庙门北侧,“河清永镇”亭(即皇华亭)中。整个碑体的规模气势,与曲阜孔庙门前历代名碑相当。《漕运新渠记》,系明代嘉靖年间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徐阶所撰,书法名家周天球书写,名石匠吴鼐刻石。内容记述工部尚书朱衡开挖由南阳经夏村至留城141里的新渠(新运河)、疏浚留城至境山53里的旧渠(泗河)的通漕运、治黄水的经过。撰、写、刻俱佳,一向为文人学士称之“神品”,呼为“三绝”,当地人称其为“三绝碑”。
  1960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曾拨专款修亭,围以栏杆保护,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泗亭问渡”,即泗亭问渡坊,位于夏镇闸上,清代建筑。相传刘邦为泗亭亭长时,起义反秦,一次兵败无路可奔,遂来泗水岸求渡,船民即指路送行,幸得逃生。清代康熙南巡,曾在此问过泗亭渡一事,工部主事李禧熊因之建坊。牌坊建成,立于闸上,气势壮观,过往船只无不称颂,世人誉此坊有汉家风范。
  “贤孝坟”,即清风烈女墓。运河西岸下,皇经堂庙北,今东风桥西首北面;清风潭和清风烈女碑,在部城里东北部。这两个景点,是由一宗事件连起来的。明代,此处有个赌棍皮匠,家产输尽,并以妻、女抵债。其妻徐氏怀抱幼女,随夫前往,行至清风潭,跳水自杀。家中饲养的狗,见主人落水,狂叫数声,也跳水溺死。被人们视为义犬,亦随主人安葬。四川綦江杨为栋,万历年间进士,时任工部主事,分司夏镇,闻之感动,为其建砖坟,修清风烈女祠。祠堂内塑皮匠一家人像。正中塑徐氏,怀抱幼女,膝下卧狗,祠堂右侧门后塑皮匠,肩扛搭裢,形貌狼狈。清风潭,潭水清澈。杨为栋又在清风潭前面,立石纪念,这就是清风烈女碑。
  “姜肱故里”,在部城北广戚城中,运河岸上有碑题志。此碑篆书五个大字:“汉姜肱故里”。后移到“通济门”(大南门口)胡同北头东侧。姜肱,汉朝名士,以孝行著称,博通五经,有“学富五车”之誉,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一生不入仕做官,皇帝征召,重臣举荐,皆不露面,或逃离家园,隐身海滨,或谎称久病就医,卧于幽阁。曾潜伏青州界,终年卖卜为生。姜肱与弟相友爱,同被而眠,一直到成年。“姜被”一词,已成为形容兄弟友爱的典故。《汉书》曾予立传,受历代文人器重。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姜肱大被的故事。
  “碧霞宫”,俗称泰山庙。坐落在三孔桥北面,运河经庙西转弯向南,绕道东流,形成环抱之势。碧霞宫庙宇之大,香火之盛,庙会之繁华,在鲁南、苏北一带绝无仅有。农历四月十五至十八日的夏镇泰山庙会,为当地一大景观。这里是水运要道,南北商贾云集,不仅有祭祀活动,又是物资交流集散地。会上有碧霞元君出巡,泰山奶奶坐辇外出,有数千人的队伍,包括手执旗锣伞扇的銮驾人员,手执斧钺勾叉的卫队,上下八仙作陪神职人员,外地僧侣,各路乐队,祈祷许愿人员,扮演受刑带枷人员等。四天庙会有两次出巡,十六日巡运河东,十七日巡运河西,十八日看神戏。正如《沛县志》记载:“每至四月,抬着神像出巡,热闹非凡,往往聚集数万人。”其盛况可见一斑。
  “昭阳渔船千百艘”,千百极言其多。昭阳湖位居南四湖腰,周长80余里,荷水、泡水、泗水三河自此入湖,水活质优,渔湖产品丰富,风景秀丽。清代学者郝质秊(著有《博物类编》数卷)有长篇纪游文章《游昭阳湖记》,除记述美丽湖景、鱼虾菱藕之外,把昭阳湖称为“绝蛟龙波涛之危,泛一泻千里之概,诚为沛邑之巨观也,不可不游。”清代著名文人,如新城渔阳山人王士祯(顺治年间进士、刑部尚书,善文、词,尤工诗,著有带经堂集、池北偶谈、渔洋诗话等数十种)、青州赵执信(康熙年间进士,精书法,诗文讲究神韵,著有谈经录、声调谱、饴山堂集)、王初桐等,皆于此作记、留诗。
  “飞云桥”,志书、碑记多有记载,桥名起自汉刘邦的大风歌辞风起云飞句。桥的位置在泡水和泗水汇合处,泗水南岸有歌风台,又在泗河向东转弯处,即南庄村西南的老河口,老泗河在此转弯向南去留城的地方。泗河纵流南北,宛若巨龙。而泡水自西向东来,经飞云桥,泻入泗河,犹如水喷巨龙之势。当年看来,颇为壮观。
  夏镇的八大景点,几百年来,伴随着人们风风雨雨,有过辉煌,夏镇曾引以自豪。但因年久失修,加上天灾人祸的破坏,多已面目全非。在改革开放、加强城镇建设的大气候下,随着经济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将会逐步修复起来。
  二级湖节制闸风景区
  由微山县城北上10公里,经欢城重镇折转西行约4公里,但见一气势雄伟的大闸巍然矗立,若蛟龙卧波,腰截昭阳湖,以闸为界,把整个南四湖段分为上下两级,这就是南四湖上著名的游览风景点——二级湖节制闸。
历史上,南四湖流域水魔恣意施威,祸害百姓,十年有九载闹水灾。解放后,国家为根除水患,经科学考察、勘测,于1958年10月动工兴建二级湖节制闸。当初,来自济宁地区的3.5万名民工上阵,日夜奋战。第一期工程之后,又于1967年、1971年、1973年和1986年完成续建、改建工程。著名书法家舒同亲题的“二级湖节制闸”6个遒劲大字镌刻在大闸的主体建筑上,熠熠生辉。整个工程,共投工735万多人,搬动土方800多万方,砌石10万余方,用混凝土14万方,国家共投资3,252万元。巍巍大闸,是微山人民改造自然、群力胜天的不朽丰碑。
  竣工后的大闸,东起常口,西至大屯发电厂,由拦湖大坝、滚水坝、船闸、红旗一闸、红旗二闸、红旗三闸、红旗四闸、发电站组成。各坝、闸首尾相连,东西贯通,一气呵成。全长7,300余米,坝高38.5米,共有312孔。二级湖节制闸是济宁市乃至整个鲁南地区最大的防洪排涝、蓄水灌溉、航运交通的枢纽工程。上级湖可蓄水9.24亿立方,4个节制闸最大泄洪量分别为6,600立方米/秒、3,300立方米/秒、2,480立方米/秒和4,490立方米/秒。闸上公路大桥是鲁、苏、豫、皖的重要交通咽喉,日车流量高达0.5万次以上。船闸年通行量达20余万船次、150多万吨位。
  节制闸不仅以它巍峨的雄姿招人仰慕,更以它幽雅的环境引人入胜。整个闸区林木蓊郁,花草繁茂,闸下湖边的依依垂柳将纤纤柳丝伸进水中,漾起涟漪。此时,若在水边柳下或呼吸着花香捧读书卷;或邀情人相携徜徉;或甩一根渔竿,湖边垂钓;或轻按快门,将湖光、闸影、倩姿一并摄入永久的记忆;则陶陶然,其乐无比。
  大闸放水,颇为壮观。每当闸门开启,水如雄狮出笼,以五米多高的落差夺闸而下,一泄百里。涛声轰鸣,如雷贯耳,震聋发聩,千米外犹闻其声;闸上飞花溅玉,浪涌高达数米,蔚蔚大观。若是船闸放行,闸上则另有一番景象:聚集在船闸两边的船只,翘首以待一闸当关万帆莫开的闸门启开。闸门开处,大小船只比肩接踵,鱼贯而入。这时,闸上高音喇叭播送的悦耳歌声、闸内哗哗的水流声和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以及渔民们大呼小叫的嘈杂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过往游人莫不驻足,争睹为快。
  若登临闸顶鸟瞰,大闸酷似浮在水面上的一条飘带,水流舟行,大闸若浮若动,别有情趣。若面北极目远眺,但见水在天上,天在水中,烟波浩渺,碧穷天际。可使人领略水天的壮阔。若俯首南望,则水巷清浅,微波不兴,如银带顺流飘逸。南下数千米,水巷渐阔,湖如明镜,令人别有洞天之感。每至夏秋时节,上级湖荷花溢香,絋草泛金,鹅鸭满湖,拖船蛇行;下级湖则水清如碧,菰草丰茂,芦苇如黛,白帆点点,鱼跃鸟鸣。闸如工艺师,裁出了大闸南北景色和风格迥异的湖光图。
  韩庄节制闸风景区
  韩庄是微山县南端重镇。穿过韩庄镇群楼栉比的十里长街,韩庄节制闸便赫然入目,巍巍耸立。它象巨掌扼喉,将微山湖的泄洪水道死死卡住。
  韩庄节制闸,闸全长435.6米,总宽136.5米,高30.9米;最大泄洪量为4,600立方米/秒;最大蓄水库容量为7.78亿立方米。该闸于1958年8月动工兴建,1960年10月建成17孔闸。后又于1977年3月至1980年4月在17孔闸两端各扩建7孔闸,共31孔。共挖掘土石106万方,国家共投资1,600万元。
  越节制闸南行约300米,但见一桥飞跨两河,雄伟壮观,这便是京(北京)—福(福州)公路上山东境内最南端的一座公路大桥。大桥为钢架拱桥,跨越伊加河和船闸航道河,桥面宽11.5米,分上下行车道,南北长100余米。桥上日夜车水马龙,日车流量高达04万多次。桥下是京杭运河改道后由微山湖通行苏杭的唯一船闸航道,年通行近百万吨位。桥东约200米处,与公路桥平行飞架的是京沪铁路大动脉上鲁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大桥,桥上列车轰鸣而过,桥下“水上列车”穿行。再往东,是紧傍京沪干线的华东输油管道。粗大的钢管如乌龙卧伏,将胜利油田的原油源源不断地输往上海。这方圆200米内铁路、公路、水运主航道三大动脉相交汇,构成了群龙回舞的壮美景观。
  当清晨或黄昏漫步桥上,凭栏西眺,大桥象衔了一只巨型喇叭,桥西千米长的喇叭筒外,喇叭口骤开,泱泱湖水,浩翰无际,水雾迷。迷水雾中似见一琼楼玉宇般的小岛虚无缥渺,漂浮湖面,若“湖市蜃楼”一样,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微山岛。向南望去,遥见如黛的群山,似陡立的大括号,把一泓湖水括揽在怀抱里。或朝或夕,阳光斜照,将山的倒影投入湖中,更有点点渔帆或拖船队加以点缀,令人有置身漓江桂林美景之感。 若是信步于桥下花园般的船闸,可见婀娜的法桐似少女羞答答随风舞动腰肢,高大塔松齐刷刷伫立如哨兵环护着船闸。闸区内水流淙淙,绿草茵茵,鸟语花香,这是游人小憩的最佳去处。在这里小憩,盛夏可品尝许多地方风味小吃,尤其冰镇扁豆凉粉,吃上一碗,使人暑气顿消,回味无穷;金秋还可体味“溪边卧剥莲蓬”的湖野情趣。
  为发展旅游业,韩庄镇和节制闸管理所正重点妆扮闸区,设立了景点,增建了宾馆、饭店、摄影部等服务设施。韩庄节制闸游览区,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四方游客。
   芦 苇 荡
  微山湖有多少苇子,微山湖人也数不清。
  春天来了,埋在湖底污泥中的苇根开始发芽,紫红嫩绿的苇芽齐刷刷地冒出水面,犹如湖底射向天空的标枪。原本紧抱在一起的苇叶,在太阳光的柔抚下散了开来,变成绿色,然后节节升高。在那瓜菜充饥的年月,人们常常到湖里一遍遍地数嫩苇叶,巴望它们快快地长,恨不得生出什么法子让苇子一夜长出九片叶子来。因为苇子长到九片叶时,麦子便能收割了,人们就有了粮食吃。
  夏天,满湖绿色,一片一片的苇子长高了且片片相连,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当年著名的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就是凭借这绿色屏障与日本鬼子周旋并多次化险为夷。日寇多次欲放火烧掉满湖的苇子,但湖里苇子有着微山湖人一般坚强的性格,靠着水的保护,点火不着。即使浅水处的苇子被烧后,第二年却长得更旺更密。此法不行,鬼子便强拉民夫,割出一条条水路来,以便于汽艇巡逻。坚韧的微山湖人哪愿受鬼子的摆布,便在芦苇荡摆起“迷魂阵”。鬼子的汽艇一开进芦苇荡就辨不清方向,最后“入瓮”,被游击队打个痛快,吓得再也不敢贸然进入芦苇荡了。凭借芦苇的掩护,游击队护送过不少领导同志,如刘少奇、陈毅、朱瑞等,陈毅同志还写下《过微山湖》的诗篇: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秋天的微山湖是诱人的。满湖青绿的芦苇黄了,冒出了苇花,远远望去,一片白茫茫,十分壮观。
  这是湖里人最忙的季节。家家户户忙碌割芦苇。割芦苇可是项技术活儿。一个人干不了,必须两人合作才行,一人撑船,一人操着河镰割苇。河镰是一个比砍刀大的月牙形镰刀。刀刃钉在一个滑溜的竹篙上,非常笨重。撑船人要把船撑得稳稳的,不能让船左右摇摆,更不能让船行进。操镰人把镰刀甩出去丈许,把竹篙斜放在肩上,两手用力按住,只听“咔嚓、咔嚓”声响,苇子向一个方向倒去。操镰人用河镰将浮起的苇子划拉于胸前,就势一拦拽在船头上,再用力一墩,顺手拦腰捆上,放进船舱里。船装满了,在湖岸码放整齐,堆成一垛垛的。堆垛也有讲究,要堆成个屋形,便于水流淌,以防沤坏。
冬天,微山湖沉寂了。却是湖区女人最忙的季节。她们开始用苇子编织苇席。编好的席子用火车拉向四面八方,为祖国建设服务。呵,芦苇荡,微山湖区人民的聚宝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