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仲三做客太极网名家在线聊天实录

 eat飞 2014-04-17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太极网名家在线。今晚的嘉宾是 杨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崔仲三 先生,他在北京上网与大家交流。让我们热烈欢迎崔先生的到来!

  爱好者:崔老师您好啊!您是杨式太极拳的传人,能否介绍一下当代其他的杨式太极名家?
  崔仲三:上海傅家的后人傅声远、傅清泉,四川李家陈龙骧,以及杨澄甫宗师的后人振基、振铎先生。
  
  春`:崔老师您好,请介绍几位杨澄甫宗师的外姓弟子?
  崔仲三:杨澄甫宗师的外姓弟子有北京的崔毅士、王旭东、闫月川,上海的傅钟文、四川的李雅轩、杭州的牛春明、海外的董英杰、郑曼青等前辈。

  记者:您对杨式汪派太极拳是不是也有所了解呢?是不是汪派对太极拳有所发展?
  崔仲三:你所讲的杨式汪派是指谁?
  记者:是指以汪永泉为代表的一派。
  崔仲三:汪永泉前辈我认识,每个人练太极拳都有自己的体会和发展。
  记者:听说汪派传人中有高手可以单脚站立在立着的砖上,有相当功力的人与他推手也奈何不得,您有所耳闻吗?
  崔仲三:真对不起,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过。
  记者:我看过汪永泉老先生的《杨式太极拳述真》和杨振铎的《杨式太极拳》,好象都没有象陈式那样明确的训练阶段的概念,是不是有特别的阶段划分而没有公开呢?
  崔仲三:这两位前辈书中的表达方式与您所看的书不同。

  爱好者:好多一般的爱好者认为杨式太极是简化的陈式太极,难度没有陈式的大,所以学习的人多,您认为是这个原因杨式太极才普及的还是杨式太极本身有他的优势和特点啊?
  崔仲三:杨式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演化而来的,但不是简化的陈式太极拳,杨式拳的普及是由于本身的优势和特点。

  爱好者:崔老师,杨式太极拳目前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是保持传统的杨式太极还是需要改进变化?
  崔仲三:我觉得就象京剧的流派一样,要保持他的风格和特点,也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和步伐。
  爱好者:最早时杨福魁大师从学陈式太极到创立杨式太极,您认为目前杨式太极拳有没有必要从其他门派太极再借鉴些经验?
  崔仲三:中国武术是一家,互相取长补断是大家风范。

  smart:崔老师您好 ,您能不能讲一下何谓松肩?
  崔仲三:所谓的松肩就是把肩关节的韧带拉长,以达到放长击远的目的。

  方恨少:听说杨式有快拳, 能不能介绍一下。
  崔仲三:它是后人在老套路的基础上所创,如董英杰前辈的英杰快拳 。
  方恨少:那崔毅士前辈有没有传下快拳?
  崔仲三:有。

  飞花寻月:崔老师,杨式太极能不能快打呀?
  崔仲三:可以。
  飞花寻月:快打要注意哪些呢?
  崔仲三:当然不能丢掉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

  张格:您认为太极拳是由张三丰还是陈王庭创造的?
  崔仲三:这个问题还有待科学的历史考证。

  惊鸿:请问崔老师,你开馆授徒吗?
  崔仲三:我目前担任北京永年太极拳社社长,一直在从事教学工作。
  
  zhss:请问永年太极拳社办了多长时间,如何加入?
  崔仲三:北京永年太极拳社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是由杨澄甫宗师的高足、一代太极名家、我的祖父崔毅士创建的。可通过网络与我联系。 

  小侠:请问我想跟崔老师学拳,有可能吗?
  崔仲三:如果有机会非常欢迎。 

  飞花寻月:崔老师,可不可以告诉您的网站?
  崔仲三:http://www. 。

  记者:请问崔老师,怎么看待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地位和价值?
  崔仲三:王宗岳的拳论对于太极拳技术的指导是有相当高的价值的。

  方恨少:"腰如九曲珠" 到底是腰还是胯, 我觉得是胯如九曲珠。
  崔仲三:腰、胯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是决然不可分开的,有腰必有胯,有胯自然就有腰,还是“腰如九曲珠”的讲法好。

  hhd:我这段时间打拳感觉松的不好,老有紧张感?有时觉得腰部不顺,有点个愣把生的感觉。
  崔仲三:我觉得你首先在精神上没有放松,其他的因为没有看到你练拳就不好评述了 。
  hhd:崔老师能否对初学者的注意事项和规矩给讲解些?
  崔仲三: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复杂,首先要注意放松和协调,在动作练习时力求达到规范化。

  smart:崔老师,您将来会不会成为新流派崔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崔仲三:如果社会承认的话,今后可能这样讲,但创始人是一代太极名家崔毅士。 

主持人:欢迎欣赏崔仲三先生近照一组
  记者:看看崔老师的照片,松的很好呀。
  美丽猪:好帅啊!
  自然:象个教书先生,第一感觉,呵呵!

  五笔:杨式本身是不是也有几种?他们有区别吗?
  崔仲三:杨式太极拳应该是一种,因为每个人演练的风格不一样,有一点区别是难免的,但总的风格和特点是一致的。

  自由龙:崔老师,听闻一些练杨式的拳友经常膝盖疼,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崔仲三: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初练者在练习时屈膝支撑体重,重心在不停的移动,对膝关节的韧带是一个锻炼,有一些感觉是必然的。

  五笔:自学太极拳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崔仲三:自学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动作的风格和特点,以及动作的规格是相当重要的。

  zhss:杨式太极拳主要适合哪些人练?
  崔仲三: 杨式太极拳适合各个年龄层次和身体素质状况的人群练习。 

  飞花寻月:崔老师,为什么现在青年人多爱打陈式?不爱打杨式呢?
  崔仲三:这是个人的爱好不同。

  hhd:能否谈谈竞赛套路和传统套路的实质内涵?
  崔仲三:实质内涵应该是一样的。天下太极是一家嘛。

  方恨少:能不能谈一下浑圆桩的作用?
  崔仲三:调息桩、浑圆桩都是太极拳的基本桩功练习,对于体会太极拳的松静及身法的体会起到相当好的作用。
  方恨少:能不能只站川字桩、不站浑圆桩,我觉得站浑圆桩一点也锻炼不了--
  崔仲三:可以,因人而异嘛。
  方恨少:谢谢崔老师的指点。

  亦凡:崔老师好!何为动分、静合?
  崔仲三:动分、静合不单纯指动作形式,还包含了精神和意识的体会,这是需要慢慢揣摩的。

  zhss:练太极一般什么时候合适?
  崔仲三:一般来讲是早上好,其他时间要看你的安排了。

  hhd:对竞赛套路,每天打42.48.24和32剑可以吗?能练出太极味吗?
  崔仲三:可以。
  hhd:练竞赛套路多了,能起到对经络调整的作用吗?对技击效果能提高吗?   崔仲三:我想循序渐进的练习会更有效果。
  hhd:我始终有个疑问,对竞赛套路都练的话,因架式不同,好像对经络起不到好的效果,对吗? 
  崔仲三:只有好的锻炼方法才会有好的锻炼效果。 

  闻宇:请问李派部分体系出于杨家,可练法变了,您怎么认为?
  崔仲三:太极拳除了五大流派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分支派别,只要符合太极拳理就会有人去练习的,李式太极拳也是这样。
  闻宇:李派太极讲究的是内外俱练,她的练法如果和杨式比较大相迥异,可是她也出功夫,而且是高功夫?
  崔仲三:杨式等其他流派都是这样。
  闻宇:只要是太极就有八门五步吗? 如果没有那么就非太极了?
  崔仲三:不仅是太极拳,中国的武术都有八门五步。 

  zlxh:太极拳的动作有范围规定吗?
  崔仲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然:崔老师,各式太极虽千变万化,而理唯一贯,对否?
  崔仲三:应该是这样。

  记者:崔老师参加过散打比赛吗?
  崔仲三:我是散打比赛的裁判员。
  飞花寻月: 崔老师,散打中太极能用的上吗?
  崔仲三:这要看教练对运动员的训练手段了。

  hhd:我认为太极是一套完整的内功,是前人用多种理论并经过实践逐渐完善的,但现在的竞赛套路好像不完善,您的意见呢?
  崔仲三: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
  hhd:前几天王培生老前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能练好一套拳就不错了,一套会了也就会100套,反之你会100套那个也打不好,也就是一个也不会的”,您的看法呢?
  崔仲三:王培生老前辈的话是对的。
  hhd:崔老师,我也问过几位太极大家,说一辈子把一套拳打好就不易了。
  崔仲三:任何一件事只要是精益求精、虚心好学,就是无止境的。

  利剑:练太极拳分年龄大小吗?中年人练太极拳晚不晚?应当如何练习?
  崔仲三:一点都不晚,找一位明白的老师去学就行了。

  闻宇:您认为是先站桩呢 ,还是先盘架呢?
  崔仲三:站桩和盘架是不能分开的。

  飞花寻月:崔老师, 初学站桩者一般一个小周天要几年?
  崔仲三:那就因人而异了。

  春`:我是北京的太极拳爱好者,想知道您平时在什么地方教课,如何与您联系?
  崔仲三:每周六上午我在中山公园,一、四晚在中国武术院培训班教课。 
  qingfeng:哪天我去找您呀, 您是在五色土附近吗?
  崔仲三:不是,我在唐花坞和兰亭八柱附近。
  qingfeng:是六点去吗 ?
  崔仲三:7点半。
  qingfeng:知道了,谢谢!

  自然:请问崔老师,您在北京经常进行太极交流活动吗?
  崔仲三:各种规模的活动都有的。
  自然:能谈谈有那些交流对象吗? 仅说说大类即可。
  崔仲三:套路、推手比赛、拳艺交流、理论探讨、培训班学习等。
  自然:谢谢崔老师!您也和陈式拳师推过手吗?
  崔仲三:太极拳各流派的交流是很自然的事。

  hhd:崔老师,您的打拳vcd在市场上有吗?
  崔仲三:最近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拍摄的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的光盘即将上市。

  hhd:现在练太极好难啊,太极前辈各人有各人的说法,让后来者有点不知所从了。
  崔仲三:各有各的说法,万变不离其宗,从师于谁就应听他的指导。

  hhd:崔老师能把你常用的信箱告诉吗?
  崔仲三:cuizs@。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今晚在线聊天到此结束,聊天实录随后推出。衷心感谢崔仲三先生的光临和回答,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各位拳友夏安!再会!

  崔仲三:谢谢主持人,同时也感谢大家,希望我们再见面。谢谢!

  自然:崔老师一路走好,晚安!

 (由于时间关系,本文未经崔仲三先生最后审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