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姿势】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鹿港小镇

 fy5878150 2014-04-18

上图:鹿港“君子巷”(又称“摸乳巷”)。

日前,在热门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第二季的最后一场上,台湾歌手彭佳慧翻唱了罗大佑创作的老歌《鹿港小镇》,引发大陆网民的强烈关注,也再度掀起了两岸对鹿港的共同追忆。

在台湾人的记忆里,隶属于台湾彰化县的这个小镇有着特殊的地位。清代的鹿港千帆尽渡、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是仅次于政治中心府城台南的全台第二大城市,有所谓“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谓,“繁华犹似小泉州”。

然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溪流泥沙的淤积,繁忙的商港渐被废弃,鹿港的黄金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在1982年发行的专辑《之乎者也》中,刚从纽约回到台北的愤怒青年罗大佑创作了自己第一首批判现实歌曲《鹿港小镇》。一曲风传,鹿港在华人世界名声大噪,不仅成为游人纷至沓来的“朝圣”之地,更成为在现代都市中追寻迷惘的人们的精神原乡。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这是词曲作者歌中、心中的鹿港,实际上今天的鹿港霓虹闪烁,老街古厝处于过度商业开发和现代建筑的围困之中。但这里毕竟还是有斑驳的砖墙、卖着香火的小杂货店、缓慢的生活步调和淳朴善良的人们,他们依然和先人一样虔诚信仰妈祖,依然说着不同于台湾其他县市、和泉州话一样的“鹿港腔”。

>古迹多、匠师多、小吃多

记者读大学时首次听到《鹿港小镇》,“鹿港”就在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有机会到台湾采访后,自然多次前往探访。对鹿港的最佳探访方式,就是骑着自行车缓缓穿过老街去领略“三多”——古迹多、匠师多、小吃多。

自行车在“曲里拐弯”的小巷中穿行,一路经过“米市街”“板店街”“打铁寮”等老街。虽然很多老屋已经破旧,门扉都裂开了,但从门前悬挂着古朴的灯笼雨伞,门楣上“松下斋”、“合德堂”“岐阳衍派”等牌匾,还能一窥当年“小巷深藏文化宝,大门长挹古人风”的繁华与风流。

鹿港的古韵,最集中于“九曲巷”(又称金盛巷)。九曲巷并不是真有九个弯,“九”在中国古代有至多之意,“九曲”也就是弯很多。鹿港濒临台湾海峡,入冬之后东北季风寒意逼人,先民采用迂回方式排列建筑以防风害,即便寒冬腊月,小巷内仍然温暖如春,造就了鹿港八景之一的“曲巷冬晴”。

九曲巷中有二栋著名的古厝景点,一是“十宜楼”,一是“意楼”。前者是一座红砖绿瓦凌空横越巷子的“跑马廊”,十宜指“宜琴、宜棋、宜诗、宜画、宜花、宜月、宜烟、宜酒、宜茶、宜博”,光听名字就知当年鹿港的富商与文人墨客,生活是何等多彩与惬意。

意楼则是“庆昌古厝”中的一座阁楼,相传此楼曾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妻,丈夫进京赶考却一去音讯全无,妻子抑郁而终。这个凄美爱情故事,让人联想到戴望舒的诗作《雨巷》——在每条悠长寂寥的雨巷,都可能有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老房、老街、老味道

文采风流的鹿港,也还有一条名字粗鄙的“名巷”——摸乳巷。巷子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本身不过是房屋之间的一条狭长防火巷,逼仄之处仅容一人通过,如果男女穿过巷子时迎面相逢,难免身体接触,“君子礼让,小人摸乳”,翻译成今天的流行语,就是“猥琐男”可以乘机性骚扰,因此得名。

原来当地人嫌巷名不堪,另起“君子巷”“护胸巷”等名,但外地游客来了,还是会指名要找“摸乳巷”,当地人也都不以为忤,大方指路。我曾经和同事“以身试巷”,其实只要稍一侧身,就可以两不相干地通行。所以,关键不是名字好不好听,而是内心龌不龌龊。

从摸乳巷出来不远,就是台湾望族“鹿港辜家”的老厝。古厝分为两部分,前面是辜家事业发达后建造的巴洛克风格的洋楼,落成于1919年,是小镇上最华美的建筑,楼外的石雕装饰精雕细刻,美轮美奂。后面是闽南传统红砖厝,质朴无华。老厝现辟为鹿港民俗文化馆,里面的陈列可以让人深入了解鹿港的历史与辜家往昔的豪门生活。

辜家古厝的隔壁,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代表——鹿港进士丁寿泉故居。这是鹿港硕果仅存的长条型街屋四合院,格局是“三坎五落两过水”,包括店面、一深井、一照厅、一中井、一大厅。而从丁家大宅后门出来,就是鹿港最热闹繁华的中山路。

由于街顶加盖遮雨蔽日,中山路又有“不见天街”之称。位于街道两边的房子,大多追根溯源可至清朝或日据时期。中山路也是鹿港的美食街,老字号“玉珍斋”、“阿振肉包”就位于这里。阿振肉包最独到的地方,在于其特殊的奶香味,外皮手工制作,口感“超Q”。据说,当年蒋经国宴请贵宾时,都曾指名这家店的老板郑振山做糕饼点心。

>永远的鹿港与归不到的家园

曲折蜿蜒的小巷,红墙燕尾的古厝,香烟缭绕的妈祖庙,香案前虔诚叩拜的老妇人……每次到鹿港,记者都有直把他乡当故乡的错觉,因为这里太像闽南了。

鹿港与福建省的泉州、漳州隔海相望,是当年泉州居民迁徙来台的最早落脚点。

移民社会缺乏安定感,加上闽南人慎终追远,所以如今的鹿港还留有60多座宫、殿、庙、寺,所供神灵从妈祖、玄天大帝、关公、城隍到送子观音,应有尽有。《鹿港小镇》所吟唱的“妈祖庙”——鹿港天后宫位于中山路上,于雍正三年(1725年)由施世榜献地迁建,历经多次大型的重修、增建,形成今日宏大的规模。正殿内有数十尊妈祖神像,包括湄洲妈、镇殿妈、二殿妈、船头妈、进香妈等,还有一尊纯金妈祖神像。

三民路上的龙山寺,则是鹿港另外一个著名古迹和信仰中心。这座四进三院的北宋宫殿式建筑,完全依照福建温陵的龙山寺图样而建,就连寺中所铺的石板都是早期先民从大陆带来的压舱石。寺中石雕、壁画技艺高超,每个图案都大有寓意与讲究,彷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画书”。

时间无情地流逝,改变着我们与世界,全不顾我们是否情愿。无可奈何之余,我们越发眷恋心中的原乡与净土。这样的情结,罗大佑有,那些体认“台北不是我的家”的人、“逃离北上广”的人也有。只要我们还“徘徊在文明里”,我们心中就永远有一座“鹿港小镇”,因为那是我们“归不到的家园”、我们已失去的“曾经的拥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陈斌华 发自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