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呃 逆作者:老恕

 道不在远 2014-04-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呃  逆    
 
   呃逆,系因中气虚弱,甲木横冲,克伐戊土,胃气上逆所致。
【脉证机理】    平人清阳左升,浊阴右降,上清下温,故呃逆不作。而阴之所以能升、阳之所以能降之关键,在于中气健旺。脾以湿土主令,胃从燥金化气,是为从令,从令不敌主令之强,所以胃家之燥,常不敌脾家之湿。
   由干饥饱不均,过食寒凉,或因情志刺激,损伤中气,致使胃阳虚而脾湿增。中土不健,运化迟滞,水谷停留,阻碍甲木下行之路,必然横克戊土。胃上被贼,失其顺降之性,逆而上冲,则呃呃连声不止,是病呃逆。胃气不降,胆木横冲,故症见胸脘胀闷,纳差气短,善太息。胆胃逆冲,故脉现细濡、两寸关大、甚者脉现弦象,舌苔白薄腻或白腻。
【治则】  健脾和胃,平胆舒肝,宽胸降逆。
【方药】  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粉杭芍9克  粉丹皮9克上肉桂5-6克广橘红9克  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  天台乌9克草蔻仁6克煨生姜9-12克  水煎温服。
【方解】  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粉丹皮,平胆疏肝;广郁金、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降逆止呃;上肉桂、草蔻仁,温暖中下;天台乌、煨生姜,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加减】    胃寒木郁而泛酸水者,去粉甘草,加焦白术9克、乌贼骨9克,暖胃疏肝以除酸。胃寒苔薄者,加淡吴萸3-5克、荜茇1.5-3克,或加公丁香3克,暖胃以降冲逆。呃逆不止者,加炙米壳5克,暖中以止呃。气滞胸闷过重者,去广橘红、炒杏仁,加陈枳壳9克、瓜蒌仁9克,破滞降逆以宽胸。肺热苔厚,咽喉不利者,去煨生姜,加北沙参12克、柿蒂10枚,清肺理气,降逆以止呃。呃逆声重,连续不止者,加代赭石9-15克、旋复花9克、炙米壳5克,暖胃顺气,镇逆以止呃。大便干结者,加炒麻仁9克、肉苁蓉15克,润肠以利便。脾湿重,运迟腹胀者,去粉甘草,加建泽泻9克,利湿以消胀。不宜用大黄、厚朴,慎用二冬,以免败脾伤胃。
【忌宜】    忌食生冷寒凉及不易消化之食物。避免情志刺激,解除思想顾虑,保持情志舒畅。
【按语】    呃逆是一种常见病,有轻重之不同,系因膈肌痉挛所致者。
此证多因脾胃湿寒,肝胆不调,胃失和降,逆而上冲使然。
胃喜温润,而主降纳,呃久不愈,则胃之温气,随呃而亡失,必致胃寒,其气更逆,呃亦愈重。
   轻而偶发者,调节饮食,涵养情志,使一时逆乱之气机,复其升降之常,可不药自愈,重而频发不已者,必须凭脉辨证以治之。治当首在温中,以培其本,兼调肝胆,使脾胃冲和,肝胆调畅,则逆气顺降而呃逆自止。
 
《麻瑞亭治验集》内科病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