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午120周年祭: 文化篇

 老樟xy67896789 2014-04-20
西学东渐四百年祭

如果说,《四库全书》也如《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册子之有正册、副册,再加上另册,那么从对利玛窦中文著作的处置来看,它们未入正册,而天文算法类书入了副册,传播教义类书则入了另册。这就是西学东渐初期中国文化的对话姿态和西方文化遭遇的命运。

兰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日本在幕府时期奉行与中国类似的锁国政策,长崎出岛的荷兰商人是自1640年来唯一获日本政府容许在日经商的欧洲商人。这种经商活动后来成为把西方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知识传入日本的途径。日本人向荷兰人购买和翻译了许多有关科学的书籍,并把西方文化称为兰学。尽管兰学也一度被日本统治阶级打压,但在无数进步人士的宣传之下,依然奠定了日本早期现代化所需的知识基础和向西方学习心理基础。

文化碰撞:鸦片战争前后中德文化交流

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开始了对西方文化和自身文化第一次真正认真的审视。虽然不乏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但“自昔无常强之国”之类的论调依然充斥着思想界。面对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应对显得无奈又迟缓。

黑船事件:美舰队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

尽管日本的国门也是被西方用武力强行打开,但其对这一事件的心理却是复杂而微妙的。甚至佩里将军的登录地至今每年都还在举行纪念活动“黑船祭”。这大概是因为,面对西方的威胁,日本社会快速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坚定地走向了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道路。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引入了大量西方科技术成果及著作,开启中国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但可惜的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洋务派并没有推动社会全面变革的意愿。

日本明治维新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

被美国强行打开国门,并目睹了强邻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的不堪一击后,日本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发起了民族统一主义与西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日本逐步逐步走向世界历史的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试论甲午战争前后士大夫的中国观

洋务“新政”和明治维新的决策者为达“富国强兵”的目的,都把发展近代工业作为学习西方的主要内容,但由于他们执行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效应: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从盲目引进开始,到战败丧权告终,沿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越滑越远;以“脱亚入欧”为目的...

戊戌变法的文化误区

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的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虽然各自的认识角度不同,但自救与危机的意识是共同的,认识路线是一致的,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得出了同一个结论:中国必须变法图计。这正是戊戌变法所产生的背景。甲午战争激起了中国知识界对自身文化的又一次全面反思。

晚清甲午战争后仿日热 强敌成了榜样

甲午前,中国人对日本的普遍态度是:存防祸之见,有轻视之心。甲午后,日本以战胜国的姿态告诉中国人,日本已不是“蕞尔小国”。战后的中国人对日本充满了痛恨和仇视,但是同时也认识到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不得不对日本带有一种钦慕,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然而,新学制的制定并没有取得预想之效果。

( 来源: 甲午120周年祭 收藏:xy67896789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