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租界志27

 国民一员 2014-04-22

最初,工部局在行道树种植中缺少统一规划,也遇到不少问题。首先在街道上种植行道树常受到下水道、煤气管道、自来水管、电灯线路等埋设安装的限制。其次街道及人行道狭窄,行道树能扎根的土层很浅。一般而言,只有道路宽度超过40英尺,人行道宽度超过7英尺才适宜种植行道树。如果人行道过于狭窄,行道树就会阻碍行人行走。同时行道树紧靠街沿,树根伸入街沿石和管道,也有碍树木生长。为此工部局不得不每年花费一大笔开支重铺街沿石,重修管道或移走行道树。此外在种植行道树时,无法知道道路两旁房屋是何种形式,是否适宜种植树木。1904年春,四川路全部种植了行道树,但一年内有30棵树不得不移走,以便让两旁的中式房屋建造阳台。如果树木生长太快,树枝约35英尺时,就会受到电气处架空电线的限制。为此,工部局参照了英、美、法国等大城市种植行道树的经验,结合上海的情况解决问题。与国外间隔一段距离、呈金字塔形或圆头形的行道树不同的是,上海的行道树要求能提供宽广的树荫。所以必须选择慢生树种或将速生树种强化修剪,待行道树自然生长到与架空电线相接后,剪去顶芽,让树枝横向发展,在道路中心相交。据此,工部局选择的行道树树种包括悬铃木、洋槐、栎树、银杏树、榆树、黑杨等;其中适宜在拥挤的道路上栽种的树种有悬铃木、银杏树、洋槐,适宜栽种在不太拥挤的道路上的树种有梧桐树,适宜于狭窄街道的树种有黑杨,适宜于近郊及乡村马路的树种有樟树、榆树。

1904年,公共租界内有4000余棵行道树。1906年行道树数量达25762棵,包括悬铃木4100棵、梣木4922棵、银杏树6000棵、梓树2500棵、榆树2700棵、乌桕树1000棵、梧桐树500棵等。

工部局对于行道树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立桩保护、砍去枯枝和可能妨碍交通,或与架空电线相接触的树枝。所有行道树生长三四年后都需要修剪,使树枝向规定的方向生长,也为形态优美的行道树奠定基础。1904年,工部局任命了一位园艺专家,就行道树有关问题给市政改进委员会担任顾问,以改变以前行道树种植杂乱无章的局面。1919年,公共租界用于种植和保养树木的费用为4000两。

法租界对行道树种植也很重视。1875年,公董局董事会拨款150两更换行道树。18879月,公董局董事会批准拨款1000两向法国订购250棵梧桐树及50棵桉树,种植在堤岸及花园中。1905年,法租界内有卢家湾、顾家宅、打靶场、孔家宅等苗圃,培育的树种有枫杨树、法国梧桐、槐树等,其中董家渡等苗圃向公董局提供387棵法国梧桐和槐树的幼木,种植于新扩充的租界道路上。19021913年,西江路由东向西分段铺设碎石黄沙路,并于两侧种植悬铃木。20世纪2030年代,这一带道路两旁人行道则遍植悬铃木。据种植培养处1920年报告,是年法租界行道树共10221棵,其中法国梧桐占4301棵。苗圃中的苗树共15540棵,常绿小灌木14370棵,落叶小灌木1480棵。

19327月,公董局临时委员会会议对行道树种植作出具体规定:在公共通道上挖坑种树时必须离开道路1.5,电杆、喷泉、加油器械等设施必须设在树木1.5以外,屋檐及人行道与道路的距离不得少于1.2,树木之间的距离在710之间,任何建筑申请图纸必须指明行道树位置。此外,公董局还对行道树移植作出了种种规定。

 

19211929年法租界树木花卉统计表        单位:棵

年份

行道树

苗圃树木及灌木

花卉

1921

15344

50622

222430

1922

15629

49479

341470

1923

16834

56536

271750

1924

19802

97874

234050

1925

20354

88069

129745

1926

20150

62211

248705

1927

20438

57416

237405

1928

20559

55687

176755

1929

20106

——

163000

3.路灯

上海传统的道路照明是油灯,上海开阜后出现了煤油路灯。18651218,上海第一批煤气路灯10盏在南京路燃点。这一批煤气路灯是大英自来火房出于向公众宣传的目的,为工部局免费安装的。次年5月,工部局与大英自来火房正式签订一份英租界道路安装煤气路灯的合同。1866年,英租界主要干道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灯,总数为205盏。70年代后又在虹口主要干道与界外静安寺路相继推广使用。1873年底,英美租界计有路灯498盏,其中煤气路灯485盏。到1881年,英美租界内有煤气路灯489盏,其中原英租界351盏,原美租界128盏,静安寺路10盏。1882年上海电气公司成立后,上海开始出现电灯照明。18835月,外滩首次用弧光灯替代暗淡的煤气灯。同年7月,工部局以新式电灯取代了南京路、百老汇路的煤气路灯,煤气路灯数量减少。1918年以后,煤气照明逐年减少。1933年煤气公用照明几乎停止,煤气照明用户也于1934年后逐年减少。193511月,上海街头的煤气路灯全部拆除。

1882年,工部局与上海电气公司协议在界内安装电气路灯。10月,10盏电气路灯首先在外滩试点。翌年7月,工部局在外滩、南京路、百老汇路使用电气路灯(弧光灯)35盏。到1884年,公共租界内使用电气路灯的道路包括广东路、福州路、汉口路、九江路、宁波路、北京路、扬子路等。至1885年,有240盏煤气路灯被电灯取代。80年代末,电气路灯的使用更加广泛。1890年白炽灯出现后,在道路照明上逐渐取代弧光灯。19091月电气处对主要路段燃点的弧光路灯实行降价。1916年白炽灯取代弧光灯,路灯状况进一步改善。

18673月,法租界公馆马路、科尔贝尔路、辣厄尔路、孟斗班路以及洋泾浜沿岸马路一带开始使用煤气路灯。法租界煤气路灯碎玻璃罩壳的调换工作一向由煤气公司承担。187310月,公董局决定收回这项权力,要求煤气公司将尚未动用的玻璃罩壳交还给公董局。由于这项玻璃罩壳的库存量并不充足,董事会决定订购煤气灯上的灯罩架200套和圆柱形玻璃罩200只。为了便于路灯灯光射向邻近道路,1875年,法租界将宁兴街、八里桥路东北角的煤气灯灯杆换成托架,并在自来火行西街、宁兴街、公馆马路等路段装设3盏新托架的煤气灯。18778月,公董局在煤气灯的玻璃上试写路名。1882年,公董局董事会决定在东门广场安全岛上增设2盏煤气灯,在宁波路和自来火行东街转角处增添路灯。同年10月,董事会批准向法国订购600只球形玻璃灯罩。

18827月,上海电气公司与公董局签订协议,在天主堂街竖立电杆输送电力,开始了法租界使用电灯的试点。9月,董事会批准上海电气公司在法租界全面安装输电设备和电线杆。1926年,法租界界内白炽路灯1910盏。19325月,界内路灯共3092盏。

第三节 下水道

一、公共租界下水道建设

1.租界初期下水道建设

上海开埠前,老城厢内建有传统的排水沟渠,雨水和污水通过这些沟渠就近排入河流。开埠初期,租界在辟筑道路的同时,只在路旁挖明沟或暗沟作为排水道。道路码头委员会成立以后,开始对租界内的下水道系统作出规划。18526月,道路码头委员会向租地人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建造租界排水系统的报告。在调查测量、制定预算的基础上,委员会提出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一条直径为3英尺的砖砌主下水道。该下水道南从洋泾浜起,北至苏州河,贯穿租界干道,从中心点开始向其两端每10英尺倾斜1英尺,在贯穿每条东西走向的横街街心时建立砖砌的分支下水道,倾斜度与主下水道相同。与干道平行的道路也通过路面或小型路边下水道排水。同时在上述主下水道的两端设置防洪闸,以截断涨潮潮水倒灌,防止下水道受损和局部泛滥的影响,而正常的潮水可流经下水道清除沉积物和垃圾。委员会预计,下水道固有的坡度加上每年不定时地利用潮水进行一两次冲洗,能够清除下水道内沉积的垃圾。此项工程的预算费用为8500元,要求确保有10000元经费。报告提交73召开的租地人特别会议讨论,但西侨社会对下水道问题未达成共识,一些租地人认为大口径下水道系统会聚集垃圾,不便于清除,可改用小口径管式下水道。由于费用较大,会议最后通过修正案,认为除地面少量的小型下水道外,没有必要建立庞大的排水系统,全面考虑下水道应予以推迟。

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和小刀会起义后,租界内人口激增,道路排水问题日益突出。18566月,英租界租地人在英领事馆召开会议,讨论排水系统问题。1862年,工部局先从租界中区对雨水管道进行规划和建设,开始在界内建设系统的道路排水工程。其方法是,在道路两旁砌以石磡(即侧石),较道路稍高,磡下砌石条(即平石),微侧,引水入沟。阴沟以砖两层砌腰圆式,石磡下通沟处砌方式水仓一所,较沟深三四尺,使水冲入仓内,淤泥沉底,清水入沟。在时隔一定时间后,揭起仓面石板,以长勺捞出污泥,则阴沟无变塞之虞。而阴沟内的水最后都排入苏州河与洋泾浜。是年,工部局开始在道路两旁排砖砌下水道及供沉淀用的水仓。

186218708月,公共租界排水系统工程开始全面铺开。

1862年初,为了缓解租界中区所有出水口堵塞而造成的灾害,改善居住环境,工部局成立了防务和改善特别委员会。1862331,委员会向租地人大会递交了有关下水道的报告,建议:(1)对石路至界河之间的道路进行规划,暂时在石路现有沟渠打下木桩,铺盖木板;(2)新建两条与石路平行的道路,命名为锡克路和苏州路。在锡克路和泥城浜之间开辟一条苏州路。沿苏州路和锡克路,在河浜之间挖掘两条宽深的沟渠;(3)修筑明沟明漕,沿着每条交叉路的两侧将水引入石路、锡克路、苏州路三条排水通道中。防务与改善特别委员会指出,借助路边和交叉的下水道,可以排除地面死水。在下水道系统建成前,务必保持三条潮汐排水通道畅通。

委员会建议,一旦砖头足够,就沿着石路和苏州路建筑一条3英尺7英寸的椭圆形筒式下水道,以取代挖掘的沟渠。沿着锡克路建筑一条1.5×2.5英尺的椭圆形筒式下水道,深度和整个排水系统铺设的深度相适应。锡克路、苏州路两条输水管道及辅助设备12400两,总计50000两。

防务和改善特别委员会指出,以上措施只是应急的权宜之计。为了在黄浦江、泥城浜、洋泾浜和苏州河之间的租界范围内,建立一个能通向四面八方的综合性排水系统,必须作如下计划:(1)沿苏州路、石路、界路和桥街,由洋泾浜向苏州河方向倾斜,铺设一条最大口径即3×5英尺的椭圆形下水道,埋入地下5英尺;(2)沿锡克路、坟山路和教堂路,由洋泾浜向苏州河倾斜,铺设二号口径,即1.5×3英尺的中型椭圆下水道,在最高点处埋入地下2英尺;(3)沿东西走向的所有街道,铺设二号口径中型椭圆形下水道;(4)苏州路、石路、界路和桥街的四条大型下水道,顶端要通向洋泾浜,并配备阀门;(5)洋泾浜应配备适当的潮闸,使之成为一座清水蓄水池,在低潮期内可以用来冲洗整个主下水道系统。由于洋泾浜要通航,根据有关当局的许可,洋泾浜每月只能关闸两次,每次在潮期水位最高时关闭68小时。此项下水道工程计划预算费用为132800两。

186249,租地人特别会议授权工部局执行防务和改善特别委员会提出的上述排水系统计划,并发行年利率为10%的公债以筹集所需的132800两经费。这项公债以工部局税收作担保,在公债未清偿以前,公债将定期由税收来偿付。公债期限10年,以每年10%的偿还基金偿还。工部局实际筹集到78267.96两。

18628月,经过招标,马路和石路下水道工程完成,可有效地排去废水。10月,董事会决定教堂街下水道的苏州河端口部分用石料建造,高度与外滩持平,在上面安装挡潮闸门。桥街排水干道开始动工。12月,董事会通过发行临时公债的决议,为排水系列工程筹集25000两经费。18631月,江西路和江苏路下水道动工。3月,锡克路开辟自洋泾浜的下水道工程招标承建,中型下水道承包商每丈造价24两。4月,教堂街下水道工程完工。8月,桥街下水道完成。

186310月~1869年,工部局相继在广东路、河南路、苏州路延伸工程、老跑马场、福建路、江西路、南京路、山东路等路段铺设了下水道。1863年,工部局在广东路、北京路、南京路等地段敷设砖砌拱形下水道。18683月,工部局制订公共租界中区的下水道建设规划,确定南北向道路的管道为总管,东西向管道为支管,以九江路为界,将雨水分别排向洋泾浜和苏州河。18698月,敷设了外滩公园的排水管。10月,熙华德路和云南路排水干道及小型下水道等项工程完工。工部局还决定在租界偏僻处修建合适而价廉的明沟排水系统。同年,百老汇路和虹口路的地面排水沟完工。

2.完善租界下水道网络

19世纪60年代以前,公共租界的道路排水工程虽然已开始建设,但不够理想。当时采取的惯行办法是每年将下水道的沉积物挖出来,这种办法费用较高,每10英尺约需2两,又不利于公共卫生。1865325,工部局工程师克拉克向董事会呈交了一份详尽报告,指出已有的下水道敷设杂乱无章,互不相通又花费巨大,提出建立“排水干道系统”的新计划。这项计划包括两条从外滩开始的直径为3英尺2英寸鸡蛋形的排水干道,分别沿着宁波路和福州路一直向前延伸,贯穿租界。其他道路敷设有适当坡度口径15英寸的粗陶瓷釉面疏水管,将水排放到两条排水干道内。两条排水干道可用黄浦江水冲洗,而粗陶瓷管下水道则用洋泾浜、苏州河和黄浦江水冲洗。由于新的系统必须废弃全部现有的下水道,经费支出巨大,达25万两,计划没有得到批准。18683月,继任的工部局工程师E.H.奥利弗提出,改善排水状况的唯一可行办法是尽量利用现有的下水道,并着手进行敷设大型排水干道的系统工程。该系统穿过南北向的主要道路,从中心位置九江路开始,分别向苏州河和洋泾浜方向形成一定的斜度,而东西向街道上较小的下水道与该系统相连接。为了保证必要的坡度使水流入排水干道,主下水道坡度有缺陷的部分重新敷设。其中,九江路下水道必须有向南和向北的坡度。

这项计划被当年的董事会采纳,并由继任的董事会实施。19世纪中叶,工部局在芝罘路、劳合路和广西路等敷设排水砖管,将废水排向泥城浜。60年代起,工部局在广东路、山东路、云南南路等地区敷设砖砌排水管道。至18709月,除了四川路和湖北路一小部分未完成外,所有的排水干道都已完成。工部局通过对原有的排水设施进行改进,总共投资了11余万两。70年代初,公共租界系统的下水道网络初步形成,投入使用后沉积物较少。但是,把污水排入苏州河和洋泾浜,而不是直接排入黄浦江是该排水系统的一个缺陷。

 

1862511870331工部局敷设下水道费用表

路名

费用(两)

路名

费用(两)

福建路

21709.51

河南路

10992.38

新道路和马路

(南京路)

3174.00

山东路

3589.76

马路至泥城浜

1644.00

西熙华德路

1667.00

马路至广西路

1124.00

太平路和基昌路

751.41

江西路

23323.57

云南路

401.38

江西路和福建路

新出水口

1131.00

南京路中段,江西路至

江苏路的南京路段

2900.00

四川路

13088.89

宁波路

129.00

浙江路至湖北路

12260.00

清洗下水道

2805.21

福州路

3312.00

输水隧洞,小型下水道

污水池等等

7403.91

广东路

1980.00

 

 

 

主要污水下水道表(1873429

路名

路段

长度

(英尺)

尺寸

形状

平均坡度

排水处

污水井

(座)

费用(两)

虹口路

闵行路至

苏州路

538

325

30"×20"

23"×16"

鸡蛋形

1750

虹口港

21

2506.64

元芳路

穿过路端

的水边地

120

23"×20"

拱形平底

1750

黄浦江

——

208.80

吴淞路

黄浦路至

武昌路

1030

23"×16"

鸡蛋形

1500

苏州河

24

1919.29

北圆明

园路

香港路至

苏州路

227

38"×30"

拱形平底

1500

苏州河

3

645.56

太平路

穿过路端

水边地

30

19"×13"

拱形平底

1100

黄浦江

——

32.10

河南路

九江路至

广东路

600

700

30"×20"

23"×16"

鸡蛋形

1750

洋泾浜

30

3200.60

 

排水管道表(1873429

路名

地段

长度(英尺)

平均坡度

污水井

(座)

排水处

费用(两)

直径12"

直径9"

直径6"

福州路

江西路至四川路

258

242

137.5

1480

10

江西路和四川路下水道

303.1

浙江路

湖北路至九江路

 

270

48

1480

4

湖北路下水道

125.49

九江路

湖北路至浙江路

 

210

63

1480

4

湖北路下水道

 

北京路

福建路至浙江路

400

334

121

1480

12

福建路和浙江路下水道

408.84

福建路

广东路和杨叶街向的小街

 

200

48.5

1480

4

福建路下水道

98.39

英华街

南京路至九江路

 

324

120

1480

9

南京路下水道

180.26

广西路

南京路至九江路

 

224

45

1480

4

南京路下水道

105.20

百老汇路

虹口桥至百老汇路尽头

2816

1593

633

1480

45

太平、基昌、元芳、兆丰、邓脱路下水道

298.42

天潼路

吴淞路至密勒路

 

369.00

88.00

1480

11

吴淞路下水道

209.38

邓脱路

百老汇路至黄浦江

480.00

 

85.00

1480

3

黄浦江

298.42

与此同时,排水设施的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早期建成的中国式排水管底部用泥土制成,两侧用砖,顶部盖有石板。这种排水管没有坡度,成本较高。1866年以后工部局陆续从英国订购了陶制排水管代替原来的砖沟及中国式排水管,口径和铺设的坡度增加,增强了排水效果。1881年,工部局先后在虹口地区北江西路、北四川路、北河南路南北向敷设管径1.15×0.750.9×0.6的砖砌蛋形管道,3条管道北端与海宁路的直径0.9管道连接,南端出水排入苏州河。1888年在南京路、云南路敷设排水管道。1890年,工部局在泥城浜西侧近苏州河处开设水泥混凝土制品工场,1891年在武昌路敷设了第一条水泥混凝土排管。从此,水泥混凝土排水管在租界的道路排水系统中被广泛运用。1894年又在福建北路铺设排水管。18952月,工部局从洋径洪到苏州河敷设主排水管。该主排水管包括一条连接北京路与洋泾浜,尺寸为23"×16"的蛋形混凝土管以及连接北京路和公园桥,尺寸为16"×14"的蛋形混凝土管。工程于18954月底完工,耗资8000两。1896年,工部局沿杨树浦路敷设一条23"×16"的砖砌下水道,并将自来水公司等工厂的排水管道纳入工部局排水系统之内。1902年,工部局开始采用制管机制造水泥混凝土圆形管。1904年生产直径0.3以下的水泥混凝土管。1908年在北河南路以直径0.9钢筋混凝土管道取代部分损坏的砖砌蛋形管道。1914年在洋泾浜填浜埋管筑路时,工部局在洋泾浜北侧自黄浦江至西藏中路敷设直径1.35总管。同年,工部局在泥城浜的北京路至苏州河之间填浜埋管,敷设直径1.35排水总管。以后,该地区主要路段陆续埋设雨水管道。20世纪初至30年代,工部局在新闸路、戈登路、西摩路、麦特赫司脱路、威海卫路、静安寺路等路段埋设排水管道。2030年代,工部局在定海路、杨树浦路、平江路、内江路等路段埋设直径0.31.35下水道,就近自流出浜。19221934年,又在眉州路、临青路、河间路、渭南路敷设砖砌及混凝土管道,排向周塘浜。1942年工部局在大华路、爱文义路、麦特赫司脱路敷设直径2.5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1219,出水排入苏州河。

 

1890年公共租界主下水道一览表

名称

地段

长度(丈)

坡度

形状

尺寸

费用(两)

四川路

下水道

洋泾浜至苏州河,

苏州河下水道出口,

洋泾浜下水道出口

421

——

——

——

——

——

拱形平底

——

——

30"×20"

——

——

10104

800

428

湖北路

下水道

洋泾浜至杨叶街,

杨叶街至汉口路

31

130

130

——

拱形平底

拱形平底

30"×20"

30"×20"

合计

3864

汉口路至苏州河

72.2

207.8

1750

1751

鸡蛋形

鸡蛋形

29"×110"

36"×24"

合计

8764.89

山东路

下水道

洋泾浜至广东路

(合下水道出口)

广东路至南京路

53.9

——

62.1

1260

——

——

拱形平底

——

拱形平底

47"×30"

33"×22"

210"×20"

1371.80

——

——

河南路

下水道

洋泾浜至广东路

(含下水道出口)

72.3

——

1552

——

拱形平底

——

50"×30"

32"×30"

合计

2602.80

广东路至中央捕房,

中央捕房至南京路,

南京路至苏州河

95

80

156.5

1911

——

1341

圆形

圆形

圆形

直径2英尺

直径2英尺

直径2英尺

——

——

5056.80

福建路

下水道

洋泾浜至苏州河

345

——

拱形平底

50"×30"

10060

山西路

下水道

南京路自苏州河

下水道口

126

——

1600

——

拱形平底

——

30"×20"

——

3024

500

江西路

下水道

洋泾浜至广东路,

广东路至近汉口路,

汉口路至苏州河

55

104

262

1314

1832

——

拱形平底

拱形平底

拱形平底

——

50"×30"

50"×30"

合计

15156

20世纪初,租界内西式房屋建筑启用卫生水厕。稍后,公共租界开始进行小型污水处理试验。1915年,工部局规定楼房安装水厕须自建化粪池,由真空泵车定期清运。1917年领事公堂裁决工部局筹建污水沟渠。1918年,受工部局之聘来沪考察的印度专家福莱教授建议,为保护饮水水源,必须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工部局遂相继在扬州路、汇山码头、开纳路、欧阳路4处进行污水处理试验,最后决定1921年在欧阳路靶子场正式建造北区污水处置所,1923年建成。1921年起公共租界为适应日益增加的水厕排水需要,相继敷设粪便污水管道,是年前后在外滩和南京路一带敷设污水管道。1922年,工部局在林肯路筹建西区污水处置所,1923年埋管工程动工,1927年正式投入运行。1926年又兴建东区污水处置所。是年,污水管道工程完成。北区、东区、西区3座污水处置所接纳和处理水厕污水,每小时从污流内取出水样进行检验。并采取初步沉淀方法使污水内所含30%的固体沉淀为粗污泥,通过剧烈的氧化发酵将剩余的固体变成较坚固的状态。此后公共租界部分地区实行雨、污水不完全分流制,多数地区的排水管网为雨、污水合流制。

19世纪中叶租界敷设排水管道后,工部局对排水设施的养护管理由工务处负责。早期的管道养护较为简单,直通江河的排水管道,利用每日2次潮水进行冲刷;其他管道以竹片、摇车等通沟工具定期疏通。1921年起,工部局定期采集黄浦江、苏州河等江河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对生活污水排入下水道的部分住宅收取接管费,并规定排放工业废水的制革等工厂,应作排水预处理,并按流量付费。

1914年洋泾浜埋管筑路工程]

[工部局水泥制品厂内的下水道管]

 

1932年公共租界各污水处置所概况表

名称

每日平均

处置量(加仑)

全年平均吸收

溶解氧气(%)

注入河浜

北区污水处置所

77000

0.00086

虹口浜支流漕泾江

西区污水处置所

18100

0.00083

苏州河

东区污水处置所

1530000

0.00151

近周家嘴一段黄浦江

二、法租界下水道建设

1.法租界下水道初建

法租界初辟时期只局限于垫高土地,疏通沟堑,把沟堑、水沟作下水道,没有建立下水道网的计划。1860年太平军进攻上海,难民大批涌入租界避难,因下水道缺乏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的矛盾突出。1862年公董局公共工程处着手填高道路,让横向道路具有少许坡度,以便排除积水,把雨水注入洋泾浜或沟堑。

19世纪70年代,公董局开始规划建设雨水管道。1875年,为在公馆马路人行道实施侧放铺砌法,董事会同意重新整理天主堂街和外滩之间路段的街沿及明沟。直至1878年,公董局工务部门致力于整治边沟,疏浚沟堑,开排水沟,并用石块制成下水道水落口。1879年,法租界内所有的房屋安装了水落管。19世纪80年代起,公董局在公馆马路等地区埋管,建造边沟,将雨水等排向洋泾浜。188210月,公董局在外滩用一条纵向的蛋形大排水沟,把太古路和东门路的排水沟连接起来,工程费用不超过1000两。1899年,公董局改变了原先采用的“中式铺砌”边沟的办法,采用铺石板设置边沟,并购买消毒剂对下水道、渗井消毒。1900年,在公馆马路的延长部分建造弓形下水道。19001902年公董局填没葛罗路、华格臬路、维尔蒙路等之间的浜、塘,并疏通连接河道的水沟,设置边沟沟堑。同时公董局在人行道下修筑下水口,车行道下修筑窥孔。19001月,公董局开始填没西浜(防卫浜),在浜的河床上用砖砌出一条下水道,1908年完成。1907年开始埋设自北向南的排水管道,以肇嘉浜为排放总汇。最先在金神父路埋管,至30年代中期,先后在海格路、姚主教路、汶林路、巨福路、祁齐路、亚尔培路等,敷设直径0.91.35管道。东西向道路管道口径一般为0.50.7,个别路段管径更小。部分管道坡度过于平缓甚至倒置,以致长期排水不畅,低洼地区的霞飞路、蒲石路等,暴雨时经常积水成患。

1930年法租界麦琪路霞飞路交叉口的排水工程]

1909年,公董局在西藏南路北段现场浇制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通过招标进行。1911年填没护城河,建造了一条2.5×1.4的下水道。1914年洋泾浜填平后,公董局在原洋泾浜南侧自今山东路至黄浦江边敷设直径1.35排水总管,翌年完工。公董局还在肇嘉浜路下敷设了下水道。

公董局对下水道管理比较重视,禁止向边沟内掷食物残余,规定对此等行为处以罚款。法租界每815年疏浚一次界内用以汇集下水道排水的河浜,并定期用消防水枪冲洗下水道,夏季则每天清洗边沟。

2.下水道网络

1920年,法租界下水道网络初步形成。在同一条下水道网上往往有不同直径的水管。法租界的下水道有两个出口:一为黄浦江。租界东部的下水道,从平济利路——葛罗路一线起,都向黄浦江排放,约覆盖租界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主要的集流渠都在恺自迩路、敏体尼荫路、宁兴街和爱多亚路上。有几条次要的排水沟连接到沿法华民国路的大排水管上。二为肇嘉浜。租界的其余部分,约总面积的五分之四,集流水管都接到这条浜上。主要有:吕班路、亚尔培路、巨福路、汶林路排水管。方向都是从北向南流动。一些次要的水管作为附近各道路排水沟的集流渠。

1940年,法租界的下水道网形成,能容纳雨水、家庭污水和全部液体污物。是年,法租界内下水道管网总长度达到114公里,其中104.346公里是圆形下水道。

第四节 桥梁

一、苏州河桥梁

鸦片战争前,苏州河上桥梁有重建于1672年的三洞石老闸桥(今福建路桥处)和建于1737年的新闸桥。除此之外,两岸来往都靠船渡,最多时渡口有22处。18561889年间,工部局于苏州河上先后架设了11座木桥。20世纪初至20年代,工部局陆续拆除木桥,改建为钢桁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桥。由于租界内工商企业分布的不同,影响到苏州河上桥梁分布极不平衡,新闸桥以东至入黄浦江河口2.88公里河段,建桥10座,平均相隔320即有桥三座,而新闸桥以西至中山西路10.15公里河段,却只有5座木桥。

1.外白渡桥

1848年,苏州河之北虹口美租界开辟后,苏州河两岸往来频繁,靠渡船摆渡甚不方便,1854年英商韦尔斯和宝顺、兆丰洋行的韦勃、霍格等人组织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在外滩北端苏州河头摆渡口之东筹划建造一座木桥,以“韦尔斯”为桥名。韦尔斯桥于1855121动工,次年10月竣工。桥长450英尺(137.16),宽23英尺(7.015),桥下打入许多木桩,桥面用木板铺成。由于桥梁高度不足以让大型船只通过,在靠近虹口一侧的中跨设活动桥面,在船只驶过时吊起。该桥耗资1.2万元,分作125股,掌握在以韦尔斯为首的12个股东手中。

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为收回投资,经向上海道台申请,获得在苏州河上架桥30年的专利。桥建成后,即开始向过桥行人收取过桥费,每人每次铜钱1文,车马加倍。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又将过桥费提高1倍。洋行往往一年支付一次,英国领事馆一年支付5镑。1866年,工部局对苏州河上交通已有所考虑。最初的打算仅是租下韦尔斯桥,免去外人及其马车的过桥费,对华人利益并未顾及。由于此议没有成功,1869年工部局又与桥主谈判,并达成协议,商定从187011日起10年内凡外侨及其交通工具、仆役等均可免费过桥;桥主应于18个月内在苏州河上另架1座铁桥,并负责桥梁的养护与维修,在合同期内工部局每年付给桥主1500两。同年,工部局以未被授权为由,拒绝了桥主关于代付华人过桥费的建议。华人居民闻讯在北京路怡和码头、源远街(又名盆汤弄,今山西南路)、谦顺安茶叶庄码头相继设立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往华人,以示抗争。1871年韦尔斯等人依照与工部局的协议着手修建铁桥。后因工程粗制滥造,部分桥柱、桥身陷落而废弃。

1873年建造的外白渡桥]

20世纪30年代的外白渡桥]

19世纪70年代初,工部局与韦尔斯桥桥主又进行谈判。桥主要工部局出价3.5万两买下1871年在韦尔斯桥东面兴建的废铁桥为条件,工部局以其价太巨未允。187210月,工部局在韦尔斯桥西侧几十步地方设立义渡,名为摆渡,实为浮桥。韦尔斯桥主惟恐过桥者减少,同意工部局出价4万两将韦尔斯桥及其东面的废铁桥一并买去。187211月,工部局收买上述两桥,废止韦尔斯桥过桥税,同时开始兴建苏州河桥梁。18737月,工部局拆除废铁桥,拨银1.9万两,在原址另造宽37英尺(11.29)木桥,过桥者均免收费。因毗邻外滩公园,定名“公园桥”,后称外摆渡桥或外白渡桥。该桥长385英尺(118.8),宽40英尺(2),两边设有7英尺(2)宽的人行道,于18739月正式通行。西面的韦尔斯桥由工部局估价拆卸变卖。此后,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替代“公园桥”。190310月筹建时曾有钢桥、木桥两种设计图纸与预算方案供工部局参考。两种桥梁宽度相同,设计要求都能承受一级城市桥梁通常能够承受的载重。其中,木桥使用寿命20年,造价8.3万两,每年维修费用按造价的4%计算为3320两。钢桥使用寿命50年,造价20万两,每年维修费按造价的0.35%计算为700两。工部局工程师兼测绘师查尔斯·梅恩认为虽然钢桥先期投资较大,但外白渡桥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铺设复线电车轨道,建造钢桥可以得到长久的好处。同时英商电车公司表示愿意为钢桥改建费用捐助3500英镑。通过对拟建中的钢桥、木桥不同造价及按照复利年利率6%计算50年后所获款项的比较,工部局选择了钢结构桥,并刊登广告征求新桥设计和承建招标书。在17份投标书中,最后由新加坡豪沃思·厄斯金公司以1.7万英镑中标,并由英国达林顿市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制造钢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国监督加工制作。新桥工程经数次推迟,于19068月打下第一根桩,19071229竣工。桥全长104.24,宽60英尺(1.4),车行道宽36.9英尺(11.2),两侧人行道各宽2.9,跨度为171英尺(52),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桥下2孔,跨径组合52.1252.12,通航净宽度50.90,梁底标高5.75,载重量为20吨。外白渡钢桥是苏州河上第一座钢桁架架桥,也是当时上海所有桥梁中人、车流量最大的1座。桥面铺设的电车轨道亦于同年竣工。次年5月,外白渡桥通行有轨电车。

2.头摆渡桥(乍浦路桥)

1679年,此处设渡口,名为头坝义渡。上海开埠后,美国圣公会主教文惠廉(又名蓬恩)在此渡口之西建造浮桥。外国人称蓬恩桥,中国人称头摆渡桥。为区别东邻的外白渡桥,又称二摆渡桥。1873年,工部局改浮桥为木桥,1876年竣工。1927年,木桥拆除,改建钢筋混凝土桥,以乍浦路路名命名。桥长71.94,宽17.3,其中车行道12.9,两边人行道各为2.2。上部为3孔钢筋混凝土悬臂梁,下部为木桩基础的重力式桥台和空心桥墩。载重量10吨,特重汽车不能通过。桥下3孔,中间一孔跨径为5.85。除特大潮汛外,其余时间驳船都能在桥下通行。该桥南堍平均坡度3.427%,局部最大坡度4.14%。

1926年时的乍浦路桥]

3.里摆渡桥(四川路桥)

1878年,工部局拨银2000余两在二坝渡口建造宽12英尺(3.66)木桥,因此处原为里摆渡,故称里摆渡桥。1883年,因其简陋狭窄,多处损坏,工部局拨银8500两在原址另建9.45宽、两侧设人行道的木质桥。1892年两次修整,升高桥座,降低坡长,改善引桥,桥面重铺厚板。1921年,上海邮政总局在桥北堍建邮政大楼,该桥拆除重建。1922年,改建为3孔钢筋混凝土桥梁,1923年完成。桥长70.97,宽18.2,其中车行道宽12.8,两边人行道各宽2.7。桥面面积1291.7平方米。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悬臂梁加挂梁,单悬臂梁为箱梁,挂梁为钢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和空腹式桥墩。载重量15吨。桥下3孔,中孔跨径36.58,通航净宽度34,梁底标高6.56。两侧梁底标高各为6.54,驳船能常年通过桥洞。里摆渡桥周边地段狭小,车辆频繁,是通往虹口的主要通道。因桥北面有上海邮政总局,俗称邮政局桥。1943年,以所在路名命名为四川路桥。

4.三摆渡桥(河南路桥)

1875年,根据公共租界纳税人会建议,工部局在近河南路的苏州河上架设简易木桥一座,时称三摆渡桥。次年桥北吴淞铁路筑成后,改称铁马路桥、铁大桥。188312月,因桥破损不堪,无法修理,工部局拨款6623两在原址另建宽9.45、两侧有人行道的木桥代替,18845月完工。1927年,木桥已不能承受重载货车、电车及公共汽车,工部局拆除木桥,改建钢筋混凝土桥梁,次年底竣工。并以路名为桥名,改称河南路桥。该桥全长64.46,宽18.2,其中车行道12.8,两边人行道各为2.7,桥面面积1173.2平方米。该桥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臂梁曲线型,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和空心桥梁墩,与苏州河斜交30°。载重量15吨,最大负载60吨。桥下3孔,中孔可通航,净跨度37.64,两边桥孔跨径13.4。梁底中间标高6.1,两侧标高为5.9,除特大潮汛外,其余时间驳船均能畅通无阻。

5.老闸桥(福建路桥)

1570年,应天巡抚海瑞疏浚吴淞江,为阻潮水倒灌,在今福建路桥附近建造吴淞江闸门。至清初,此闸废毁。1672年,韩佐周在此重建三洞石闸,闸上有桥可通行人。后因潮水冲击毁去。1675年复建石闸。1735年,石闸移建金家湾,称新闸,此处遂留下老闸之名。1864年,福建路木桥建成,费用为2015.98两。1885年,工部局拆除福建路旧桥,在原处建7孔新木桥一座,名老闸桥。老闸桥原定宽12英尺,为便于马车通行,拓宽为17英尺。该桥于6月动工,10月完成,耗资4495两。当时该桥南堍为太湖流域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经常聚集成市。

6.新闸桥

1735年,水利通判徐良模在该处建造一座三洞石闸桥,1737年竣工。闸的两岸设碰,闸中有浮桥,东距老闸3里。1862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将它改建为3孔帘桥。1897年,鉴于行人车马往来不便,由商董徐鸣奎、徐开桐等集资4000两,仿西式桥型,改建成木桥,取名新闸桥,成为嘉定、太仓、宝山诸县通往上海老城的要津。1910年,因桥面朽烂,桥墩坍裂,予以封闭,另备渡船专渡行人。1911年在旧桥旁建成临时浮桥,1913年拆除旧桥。1916年由工部局建成钢桁架桥。该桥长60.35,宽6.1。上部为钢桁架结构,下部是重力式木桩基础桥台。载重量3吨,机动车不能通行。桥下单孔,梁底中间标高5.77,两侧标高均为5.64,通航净宽度为58,除特大潮汛外,驳船都能在桥下航行。

7.老垃圾桥(浙江路桥)

1879年,工部局应苏州河边浙江路附近业主外侨的请求,从今浙江路架起步行木桥。因当时租界内生活垃圾多在桥旁码头外运,俗称垃圾桥。1899年泥城桥建成称新垃圾桥后,此处乃称老垃圾桥。1887年,桥已朽损,马车不能通行,工部局拨银5400两,拆除旧桥后另建宽5.19的新木桥。1893年,原是小路的桥北堍设警筑路,桥的使用率增高。为通行有轨电车,工部局于190610月又拆木桥改建为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桥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改建后的钢桁架桥为木板桥面。桥长61,宽14.81,其中快车道为6.79,两边慢车道各为2.71,两边人行道各为1.3。载重量15吨。桥下单孔,通航净宽度58.52,梁底标高6.31。除特大潮位外,驳船常年可以通航。1908年,桥上铺设单轨,通行电车。1924年为配合电车复线运行改铺双轨,将木板桥面改建水泥混凝土桥面,人行道亦改铺预制水泥混凝土板。1942年,更名为浙江路桥。

8.新垃圾桥(西藏路桥)

1853年,今西藏路处即建有木桥。因毗邻泥城浜,俗称泥城桥。1899年,工部局拆除旧桥,重建长245英尺(74.73)、宽30英尺(9.15)木桥。1917年,工部局对纵梁及桥面板进行大修。自泥城浜填浜筑路后,此处交通地位愈显重要,为市中区贯通苏州河两岸之要道。1922年,工部局买下桥堍市房,连同木桥一起拆除,于原桥址东侧建造钢筋混凝土桥梁,1923年竣工。该桥全长68.28,宽18.2,车行道宽12.8,两边人行道各为2.7。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悬臂梁加挂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和空心桥墩。载重量20吨,特重车辆能通过此桥。桥下3孔,中孔可以通航,通航净宽度35,跨径36.58,梁底中间标高5.31,两侧标高5.2。因为地面沉降因素,该桥成为苏州河上梁底标高最低的桥。遇有较高潮位,驳船不能通过。因桥南堍有英商上海自来火房,又称自来火厂桥;又因桥北堍为垃圾码头,亦称新垃圾桥。1942年,改称为西藏路桥。

二、洋泾浜桥梁

洋泾浜为上海县城北面的河道。上海开埠前,为方便县城和北郊的交通,洋泾浜上曾有两座桥,一座洋泾桥,靠近黄浦江边,另一座是三茅阁桥,位于今延安东路河南路口。租界开辟后,以洋泾浜为界,浜北属英租界,浜南属法租界。

随着县城与租界的交往日益频繁,洋泾浜上先后翻修新建了8座主要桥梁,从东向西依次为外洋泾桥(洋泾浜1号桥)、二洋泾桥(天主堂街桥、洋泾浜2号桥)、三洋泾桥(吉祥街桥、洋泾浜3号桥)、三茅阁桥(洋泾浜4号桥)、带钩桥(山东路口,洋泾浜5号桥)、郑家木桥(福建路口,亦称泰勒氏桥、监理会桥、桂香桥、洋泾浜6号桥)、东新桥(浙江路口新桥、洋泾浜7号桥)、西新桥(广西路口八里街桥、北八仙桥、洋泾浜8号桥)。三茅阁桥是洋泾浜上所建最早的桥,是上海县城与租界以及通北门(今老北门)的主要通道,因近三茅阁而得名。1553年建造,1802年重修。1853年为防止义军进入租界,工部局将三茅阁和桥梁拆除,后又在旧桥址附近另建一座板桥,仍叫三茅阁桥。泰勒氏桥因美国基督教监理会传教士C.泰勒而得名。1848年,泰勒在今广东路福建中路一带建立监理会堂,为方便城里的信徒到教堂作礼拜,在洋泾浜上建桥,故名。小刀会起义后,迁移至泰勒氏桥的陈、郑姓福建百姓增多,改称郑(陈)家木桥。郑家木桥是英、法租界的分界线,再向南是华界,形成三方交汇的特殊地区。18561月,法国代理领事爱棠召集法租界第一次租地人大会,筹集建造连接法租界外滩与英租界外滩的外洋泾桥经费,决定凡坐落外滩和洋泾浜附近的地产,每亩抽八两半;凡离此稍远的地产,每亩抽五两半。是年3月,外洋泾桥修筑完毕。桥长69英尺,宽30英尺,全部以石块砌成。

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工部局与公董局合作,对洋泾浜上的桥梁进行了一次全面更新。1867年首先重建位于洋泾浜口的外洋泾桥。115,工部局为外洋泾桥建造新木桥及修理六处旧木桥举行公开招标。121,工部局、公董局与承包商订立包工合同,议定拨款4000两,桥面、两座桥墩由承包商自备并选用上等材料;造桥式样、细节遵照工部局图样办理;外洋泾桥完成后由工部局道路督察检验。18688月,横跨洋泾浜各座桥梁重新涂漆后工程完成。

早期洋泾浜上桥梁的养护费用由两租界当局和中国当局按三分之一的比例分摊。1868年,山东路北端的一座桥梁施工,经费由上海道台、公董局、工部局共同负担。1873年,上海道台支付了重建洋泾浜上各桥的费用后,表示嗣后将拒绝考虑这类建筑费用。自此,洋泾浜上桥梁的养护由两租界当局继续承担,一般按照均摊的原则分担费用。桥梁的养护费用来自小车的捐税收入。18753月,公董局照会工部局,表示由法租界负担桥梁支出的一半不合情理,今后法租界只能以三分之一的比例承担养护各桥梁的费用。但是工部局拒绝了这个建议,指出若公董局不同意承担半数份额,将不再对洋泾浜上已有的桥梁进行修理,也不再建造新的桥梁。最后通过协商,两租界当局同意继续对洋泾浜上的桥梁进行更新维修,费用仍由双方均摊。18778月,两租界当局平均分担了改造外洋泾桥铁桥的费用,各自承担6149.57两。18788月,公董局支付给工部局维修桥梁费用236.28两。18827月,公董局应工部局的要求,把油漆洋泾浜上桥梁的一半费用支付给工部局,估算为50两。1896年洋泾浜上各桥梁的养护费用由公董局支付。当年2月,公董局董事会批准拨款290两。

鉴于铁、木桥的代价从耐用角度考虑相差并不大,1869年,工部局与公董局商定了在洋泾浜上逐渐用铁桥替代木桥的计划。187312月起,首先把连接北门路和河南路的4号旧木桥(河南路桥)改建为铁桥。18752月,工部局董事会同意公董局的意见,将外洋泾桥铁桥的宽度设定为超过40英尺12.2)。桥梁图样由公董局提出,不妥之处由工部局工程师列出专门报告。外洋泾桥建成后长23,宽10,桥面用混凝土浇灌,桥上设铁栏,装有铁柱棱形玻璃灯。桥下3孔,中孔跨径8,可通航,为外滩南北交通的要道之一。以后又相继更换了带钩桥、郑家木桥等。188211月,租界当局拆除三洋泾桥旧木桥,并建造了人行步桥作为过渡措施,建步行桥的开支188两由两租界当局均摊。1884年,洋泾浜上的桥梁全部修理油漆完毕,共花费505两,一半费用由公董局承担。18855月,连接福建路与郑家木桥街的福建路桥建成,并向公众开放。1893年,工部局在洋泾浜上建造了两座人行钢桥。1914年两租界当局填平洋泾浜筑爱多亚路,洋泾浜上的桥梁就此消失,而桥梁名称作为历史地名被保留下来。

第五节 码头

一、公共租界码头建设

鸦片战争前,上海港码头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南黄浦江边,约有踏步式石砌码头泊位10余座。上海开埠后,上海县城东北自苏州河南岸至洋泾浜之间的黄浦江西岸被划为外国船只停泊区,外商在那里建造起2座驳船码头,一座供英国船舶通过驳船装卸物品,一座专供海关验货之用。1846年,英租界道路码头委员会成立,专门负责租界内道路码头等市政建设,包括建筑公用码头及替各洋行代建的私用码头。当时道路码头委员会曾为洋行建成4座驳船码头,分别位于海关之北、劳勃渥克路、领事馆之南等出浦之处,并作价收购了仁记和义记2座码头为共有码头。同期上海道台宫慕久在江南新关建造了2座公用码头,分别供盘验所和没有私家码头的中小洋行使用。1853年,外滩江边已建有10余座驳船码头。早期的驳船码头是旧式的石条砌成的直出踏步码头,面积较小,造价低廉。码头后方隔开一条纤路就是洋行。怡和、宝顺、琼记、和记等洋行都在自己洋行前面江边建起了驳船码头,这些码头均以洋行名称取名。驳船码头初建时伸向江中并不远,以后码头增多,水流夹带的泥沙沉淀于码头周围,驳船码头吃水日浅。外商为驳船停靠便利,不断将驳船码头向江中延伸。

19世纪60年代以后,新兴的轮船开始逐渐替代西式帆船,进入上海港的外国船只数量也越来越多,完全靠驳运的装卸方式和石砌驳船码头无法适应轮船装卸的需要,原来的码头不敷使用。各大洋行开始在停泊条件较好的美租界虹口及浦东沿江相继建造轮船码头。最早的外商轮船码头是1861年由宝顺、旗昌洋行先后在虹口建造的。其中宝顺码头长121英尺(36.9),旗昌码头长70英尺(21.3)。1862年,怡和、同孚等8家洋行分别建造了8座轮船码头。18649月,英商耶松船厂成立,经营船坞及码头、堤岸、仓库的设计与施工,这是上海最早一家兼营筑港的企业。此时,美租界码头全部由私人掌握。这些早期的轮船公用码头均为外商所有,分浮码头和木结构桩基码头两类。浮码头是以木船作为趸船,并用栈桥和锁链将其与岸上相连,使能随潮水涨落而升降。19世纪70年代后,浮码头逐渐有所改进。木架固定码头是以大木为桩,上架木板,与码头上的陆地相连。随着轮船码头的兴建,外滩的驳船码头逐渐冷落。

18659月,工部局工程师克拉克向董事会提交了有关租界码头现状的报告,建议对现有码头进行拓展。这是租界当局有关部门首次对租界内码头维修等提出系统的计划。该计划指出:一号码头(裕丰码头)长度在低潮时足以让船只卸货,但是恢复原先的宽度还需要各长13英尺(3.96)的6块木料,维修费用约为38两。由于裕丰码头的位置妨碍了洋泾浜的排水,聚集在码头周围的船只也阻塞了洋泾浜的入口,需要向北迁移150英尺(45.7)。二号码头(广东路码头)离低水位标准线还有23英尺(7.01)距离,为达到规定的宽度需要各长12英尺10英寸(3.9)的2块石料,维修费约为15两;同时至少需要延伸40英尺(12.19),延伸费约为520两。三号码头(拖轮和驳船码头)需要延伸23英尺(7.01),费用约为293两。四号码头(旗昌洋行码头)维修费用约为3两。五号码头(福州路码头)维修费用约为5两。六号码头(华记洋行码头)维修费为5两;为了保障在低水位时能够使用,至少需要延伸20英尺(6.1),其费用为260两。七号码头(汉口路码头)的维修需要2块各长11英尺(3.35)的石料,费用约为18两;延伸30英尺(9.14),所需费用为390两。八号码头(宝顺洋行码头)维修仅需5两;但延伸20英尺(6.1),费用为260两。九号码头(杭州路码头)的维修需要6块长12英尺(3.66)的石料,费用为40两;延伸40英尺(12.19)的费用为520两。十号码头(南京路码头)需修理两只锚定桩,费用为35两。十一号码头(仁记洋行码头)的维修需要一块长12英尺(3.66)的石料,费用为9两。十二号码头(怡和洋行码头)的维修需要9块各长14英尺(4.25)的石料,费用为46两;为在低水位时可以使用码头,至少需延伸30英尺(9.14),费用为390两。这12座码头总计需维修费219两,延伸费2633两。克拉克在呈交董事会的报告中同时指出:在广东路、汉口路、北京路尽头拟建的三座新烂泥码头呈坡形,建造费用为2300两,而同一地点码头的维修延伸费用为1379两。1865年,烂泥码头的宽度只有12英尺(3.66),而其需要使用的工作区间至少为30英尺。

1868年,英国领事温思达建议从洋泾浜的出口延伸到北京路对面的码头这一线,建立一个总的码头设备体系,内容包括:(1)请求中国政府批准拓宽黄浦江的涨滩,宽度应能容许一排浮码头和一个新码头的外侧边缘相连结,在浮码头旁边,吃水14英尺的船只可以在大潮低落时停靠;(2)码头为60英尺宽,包括位于内侧的一条10英尺宽的人行道,该人行道作为租界的公共道路加以维修;(3)该工程经费一半由工部局提供,其余由临江租地人按纵向临江土地的比例供给;(4)所有浮码头应按时在公开的报纸上刊登广告,通过公开招标按年度出租。凡土地位于浮码头对面的临江土地租地人有权以投标人的最高价格租用。同年7月,温思达的建议得到工部局的赞同。工部局测量员奥利弗补充估计如果只在低水位线建造更为轻便的浮码头,此项工程只须花费7.5万两左右即可建成。

186910月,耶松洋行报告在北京路、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和广东路等的终端以及大英轮船公司大门前的浮码头均已吊装完毕。所有固定浮码头均于930开放使用。同时,工部局董事会同意将大英火轮船公司对面的浮码头长度增加到50英尺。18705月,耶松洋行向工部局申请建造浮码头。工部局征得相关外滩册地业主的同意,允许浮码头建造在南京路的终端。随后,工部局绘制设计图,经董事会和耶松洋行许可后,双方签订合同。同年,工部局董事会同意追加89两购买木料,用以代替已腐朽的木桩头。

18708月,工部局与J·P·罗勃斯签订了一份建造一座木码头的合同,供虹口太平路底的旅客上下船之用。同年,根据纳税人的意见,工部局批准在财政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立即在虹口沿江地带的中央部分,即闵行路底动工修建一座码头供旅客上下船之用。

1870年,虹口地区一段黄浦江从虹口小港起已建有汇源、怡和、琼记、旗记、同孚、宝顺、虹口、仁记、和记、丰裕等10余座码头。上海港轮船码头区初具规模。同年,工部局对土质堤道(包括北京路码头)和英租界、虹口租界的码头均已进行整修。当时苏伊士运河开通使欧亚可直达航运,轮船吨位趋大,港内小码头难以停靠,遂出现专业码头公司兼并小码头,改建成中型码头。到19世纪末,轮船码头大部分已归并于几个大轮船公司和专业码头公司所有。其中,英商码头在公共租界港口公用码头中实力位居第一。最著名的是1871年成立的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由于不断扩大兼并,公司下辖有浦西顺泰、华顺(原宝顺码头,1877年售与轮船招商局,1883年又转售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改名华顺码头,又名老宁波码头,今汇山码头)、公和祥、立德成、琼记等码头。太古轮船公司也先后在上海购买或建造了太古浦西码头、公司栈码头、华通码头(今东昌路码头,1882年兴建)。

其他外商公用码头分别有日商码头、美商码头、德商码头等。1876年,英商太平洋邮船公司将自己在沪码头出让给日商三菱株式会社,日商在上海有了第一座码头。18902月,日本轮船公司就拆迁现有浮码头,在美领馆前设置一座长40英尺12.19)、宽30英尺9.14)的新浮码头向工部局提出申请。4月,工部局经过审核认为,设置新的浮码头会封锁由黄浦江到南浔路和闵行路的所有通道,而且使武昌路浮码头成为沿北扬子路一线的唯一码头,故以妨碍公共交通及美领馆地产不能用作商业用途为由拒绝发给许可证。后经过协商,工部局默认浮码头的建造,同意拆除设置的沿江人行道防护铁围栏。作为交换条件,日本轮船公司每年向工部局支付一定费用,允许公众利用浮码头装卸货物和上下船。甲午战争后,日商开始大量购买、建造码头。

1874年,轮船招商局购入位于虹口兆丰路东侧的英商耶松码头,称招商局第一码头,定名为招商局北栈(今公平路码头)。18966月,轮船招商总局向工部局申请在苏州河畔建造一座浮码头,并随函附设计图供工部局审阅。董事会经审核同意发给许可证,但表示招商局首先要得到中国当局的书面同意,同时图纸所示过于装饰性的结构部分不允许建造。同年,位于苏州路24号和25号的源裕火轮公司就建造码头事宜向工部局请求发给许可证。工部局回复只要公司获得中国当局建造码头的书面许可,就可以发给许可证。

20世纪初,日商先后购买了近10座码头。至1920年,黄浦江两岸码头总长27758英尺(8460)。其中英商码头占41%,日商码头占24%,美商码头占6%。属于中国人所有的码头中60%属于招商局。到1936年,英商码头总长12270英尺(3739.7),仍占首位,日商码头名列第二。英日美码头分别比1920年增长7%、43.1%和67%。

1925年,工部局授权交通调查委员会对外滩公用码头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所有码头都处于过载状态。为改善客运交通,委员会建议:把某些码头专门用作客运码头,并在码头之间进行分工;主管官员应该严格管理客运码头交通;对轮船业主按照浮动价格收费,逾期不交则从保证金中扣除,并可拒绝轮船使用工部局码头。

二、法租界码头建设

19世纪60年代以后,各大洋行相继在法租界沿黄浦江建造码头。18615月,法国外交部长图弗内尔致函法国代理领事爱棠,表示法国皇家邮船公司准备在上海建造码头、栈房等设施,要求在法租界内沿黄浦江一带,为他们保留一块两公顷大的地皮。1862年,旗昌轮船公司在十六铺租用了原当地郭氏家族所有的金利源码头(十六铺码头的前身),长300英尺。18644月,法租界第二次租地人会议,通过关于建造法租界码头的议案。1865年,法国轮船公司码头(俗称法兰西码头)在法租界外滩(今金陵东路外滩)南侧建成,全长1649.11英尺(502.65)。到1870年,法租界外滩从洋泾浜到新开河建有公正栈、法国轮船公司码头、顺泰南栈和金利源、金方东等码头。

1873年,法国轮船公司码头归属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改名太古码头。同年10月,太古洋行要求在洋行街码头上搭建顶棚。11月,公董局董事会决定太古洋行搭建的顶棚不能有遮隔黄浦江视野的篱笆或栅栏,并且该码头设施只能用作装卸货物,不能当作货物仓库或堆栈。但这一决议仍遭到了公众的反对。12月,法租界租地人特别会议提出今后董事会只准许在租界建造没有顶棚的码头设施。

1877年,招商局因收购旗昌轮船公司而据有金利源码头,将其改名为招商局第三码头,又称招商局南栈,并进行扩建,从新开河至东门路连成一片。同年9月,招商局要求在法租界外滩前太古路和东门路之间建造与码头连接的卸货浮桥。公董局董事会批准了这项工程,但规定招商局必须遵守下列条件:(1)尊重公共道路的临江权;(2)不能在码头界线外打入系揽的木桩;(3)所造浮码头不能超过航行线;(4)在公董局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定出界线前不得动工。

18783月,公董局董事会再次讨论太古洋行搭建码头顶棚一事,结果拒绝了太古洋行的要求,并决定今后在洋行街码头上自洋泾浜到四明公所小浜为止的土地不准建造任何码头设施。同年1月,公董局董事会批准轮船招商局在东区搭建一个盖顶码头设施。6月,外侨西曼要求公董局在施政路和北门路之间的护城河上出资重建码头。董事会讨论后认为北门路底已有桥梁供居民过河之用,故不再考虑此要求。但如果西曼愿意出资建造码头,公董局可以批准他的要求。同月,华人徐雨之要求董事会拨给100两,以便在施政路和郑家木桥之间的洋泾浜上重建码头。董事会同意此项拨款,条件是码头必须建在磨坊街底。10月,董事会批准在法租界各码头上建造一批小便池。11月,董事会批准轮船招商局在黄浦江两岸等处建造码头设施和仓库,并授权工务和警务委员会拟订附加条件:对于这项工程董事会有全面的监控权,轮船招商局应保证把施工的总设计图送交董事会审查,由董事会划定外滩和新码头的准线。对不符合附加条件的工程,董事会有权制止。施工完毕由董事会认可后,今后养护码头、通道、浮桥的费用由公董局承担。18871月,董事会分别拨款500两和180两用于码头铺砌。3月,工务委员会在金利源码头建造公共厕所。9月,公董局对公馆马路东端邮船公司浮码头进行改建,将两个浮码头都向江中推进10英尺左右,并把浮码头临江一面及两头的二级踏步拆除,换上10×8英寸(0.254×0.203)的硬木方形护舷。每个浮码头的改建费用为95两,两个浮码头的搬移费用为310两。

[外滩十六铺轮渡口]

[法租界外滩码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