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福州藏书家

 率我真 2014-04-22
清代福州藏书家

刘大治

藏书是人类为了阅读、鉴赏、校勘、研究和利用图书典籍而进行的对图书的收集、典藏和整理的一种文化活动。
“藏书”这个术语,我国出现于战国末年。如《庄子·天通》“孔子西藏书于周室”、《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等都是例证。
古代中国的藏书系统大致可分为公藏和私藏两大部分。其中公藏包括皇家藏书、中央官府藏书和地方官府藏书;私藏指的是私家藏书。此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书院和寺观藏书。
据《韩非子·三难》等记载,我国民间于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收藏诸子百家著作的人。孔子、老子都是中国最早的藏书家。
西汉以来,中国的藏书事业有了发展。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后,公、私藏书的活动渐次活跃。至隋唐五代,刻版印刷术的问世,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据《睦州刺史府君神道碑》载,唐代福建莆田人林披就是一位图书收藏家。
见诸记载的福州地区最早的藏书家是林肃。林肃,闽县(今福州市)人。《唐诗纪事》载:“肃为闽府大将,性乐善,尤好聚书。”其次是五代人林鼎。林鼎,字奂文,闽县人。《吴越春秋》云:“鼎性谠正而强记,能书欧(阳询)、虞(世南)法。比及中年,夜读书必达曙。所聚图书,悉由手抄。其残篇蠹简,亦手缀之,无所厌倦。”宋元以还,福州藏书家不断增加。到清代,私家藏书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一  清代福州私家藏书的发展

清代,继承了明代丰富的私家藏书遗产和遗风,诸如父子相传、故家衰落及新家的兴起,而统治者又实行了一些笼络知识分子的文化政策,福州便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藏书家,而且是一些收藏丰富、收藏质量很高的藏书家。藏书达十万卷以上的有:陈梦雷、林佶、李馥、何述善、郑杰、何蔚然、李大玢、陈宝琛和林琼蕤等九家。藏书达万卷以上的有:徐延寿、萧梦松、郑方坤、叶观国、孟超然、陈寿祺、梁章钜、吕璜、林振棨、李彦彬、李彦章、陈征芝、刘家镇、何则贤、郭柏苍、谢章铤、龚易图、杨浚、许贞幹、李作梅、陈崧生和王寿昌等三十二家。尤其是出现了一些世代藏书门第。他们累代相传,愈积愈多,而且收藏的质量也愈高。如徐火勃、徐延寿父子,萧震、萧梦松父子,叶观国、叶申蔼、叶大庄祖孙,郑廷莅、郑杰父子,龚景瀚、龚易图祖孙,何蔚然、何治运父子,陈若霖、陈承裘、陈宝琛祖孙,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以及李彦彬、李彦章兄弟等等。其中,不少是很有名气的藏书家。如施鸿保说:“闽中藏书家最著者,国朝林鹿原(佶)中书、李鹿山(馥)中丞、何述善上舍、郑昌英(杰)秀才,闻所藏皆十余万卷,真可羡也。”(《闽杂记·闽小记》)
清代福州地区收藏万卷以上藏书家简表
籍贯 藏书家 生卒年 科第身份 藏书故实 备注(资料出处)
闽县 徐火勃 1570~1645 布衣 博雅多闻,善萃肆书,所居鳌峰之麓藏书七万余卷。 萨士武《福建藏书家考略》
闽县 徐延寿 生卒不详 未考 家藏书埒曹学佺、谢肇淛。 徐 火勃,杨立诚、金步瀛《中国藏书家考略》
侯官 萧震 生卒不详 顺治九年(1652)进士、学者 许旭《闽中纪略》:“闽中巨室藏书不少,偶见萧御史震家所藏书目厚六七寸,内中多有未见者,则知萧氏为闽中藏书旧家。” 叶昌炽《藏书纪诗·附补正》
侯官 萧梦松 康熙至雍正初年   萧氏原为福州藏书名家,到梦松时已发展到四万余卷。 萧震子,荷笔《福建藏书家》
侯官 陈梦雷 1650~1741 二十岁成进士,康熙九年侍读 一生爱书,共收藏图书十七万册。 梁战、郭群《历代藏书家辞典》
侯官 林佶 1660~1720后 康熙五十一年赐进士 施鸿保《闽杂记》:“闽中藏书家最著称者,国朝林鹿原(佶)中丞......闻所藏皆十余万卷,真可羡也。” 施鸿保《闽杂记》
闽县 李馥 1662~1745   《闽杂记》:“闽中藏书家最著称者,国朝......李建山(馥)中丞......闻所藏皆十余万卷,真可羡也。” 郭白阳《闽藏书家考略》
闽县 何述善     闽中藏书家最著称者,国朝林鹿原(佶)中书......何述善上舍......闻所藏皆十余万卷,真可羡也。 施鸿保《闽杂记》
籍建安居福州 郑方坤 生卒年不详,均雍正中前后在世 雍正元年进士 蔡容曾从其邻家借读郑方坤所寄书数万卷。 《闽藏书家考略》
永福 黄虞世 生卒年不详   家有凌沧楼,藏书万卷,多曹(学佺)、徐(火勃)、谢(肇淛)及鹿山(李馥)等家藏秘本。 同上
闽县 叶观国 1720~1792 乾隆十六年进士、翰林院侍读 性喜收藏,家有绿筠书屋,藏书六万余卷。 叶大庄五世祖黄兆郸《叶大庄与玉屏山庄藏书》
侯官 郑廷莅 1727~? 乾隆年间布衣、盐商 少孤,经商为业,特好藏书,积聚图书三万余卷。 郑杰父(民国)《福建通志》
闽县 孟超然 1731~1791 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四川学政 家中积聚宏富,达数万卷。 赵尔巽等纂《清史稿》
闽县 龚景瀚 1747~1802 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兰州知府 在乌石山下双骖园有图书三万余卷。 龚易图高祖《清史稿·人物传》
侯官 郑杰 1750~1800 乾隆年间贡生 《闽杂记》:“闽中藏书家最著称者,国朝郑昌英(杰)秀才,闻所藏皆十万余卷”。 荷笔《福建藏书家》
闽县 何蔚然 1750~1817   何氏东园翁,名蔚然,己亥居城西,筑西郊草堂,藏书十万余卷。 王河主编《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
闽县 陈若霖 1759~1832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刑部尚书 陈若霖雅好收藏古今金石书画,收藏有五万卷之巨。 荷笔《福建藏书家》
闽县 萨玉衡 生卒年未考 乾隆五十一年举人、知县 拥书万卷,不啻南面百城。 陈若霖僚属萨士武《福建藏书家考略》
侯官 李大玢 生卒年未考 乾隆五十四年举人 梁章钜《师友集》称其“藏书十万卷”。 同上
闽县 也申蔼 生卒年未考 乾隆六十年举人 家有藏书三万卷。 叶观国四子杨立诚等《中国藏书家考略》
侯官 冯缙 生卒年未考 嘉庆三年进士 一赴礼闱不复出,藏书万卷,日以自娱。 郭白阳《闽藏书家考略》
闽县 陈寿祺 1771~1834 嘉庆四年进士,文渊阁校理 因喜欢收藏书画,特辟一室收藏其八万卷书。 荷笔《福建藏书家》
闽县 何治运 1774~1821   藏书极富,从子辈欲之,即举以界,无吝色。 何蔚然子,陈若霖僚属郭白阳《闽藏书家考略》
长乐 梁章钜 1775~1849 嘉庆七年进士,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寓居会城黄巷,葺小楼,榜曰“黄楼”,藏书数万卷。 同上
永福 吕璜 1777~1838 知县 既罢官,挟书数万卷以归。 花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
侯官 林则徐 1785~1850 嘉庆二十四年进士,钦差大臣 所居文藻山,宅中有“七十二峰楼”,藏书三十余楹,计一千七百余种,达万卷。 林汝舟编《云左山房藏书目》
侯官 林振棨 1792~1874 道光二年进士 归,行囊唯书三万卷,士民以“辞官归去一船书”诗句绘图赠别。 《闽藏书家考略》
侯官 李彦彬 1791~1837 道光三年进士,吏部司主事 亦好金石书画,藏书(比乃弟)更富,达数万卷之多。 同上
侯官 李彦章 1794~1836 嘉庆十六年进士、山东盐务使 藏金石书画数千件,书数万卷。 《历代藏书辞典》
闽县 陈乔枞 1809~1869 道光五年举人、抚州知府 陈寿祺的藏书由其长子陈乔枞继承,并有增添,数量超过其父。 《闽藏书家考略》
侯官 陈征芝 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 嘉庆七年进士、九江同知 平生好聚书,官僚所入,悉以购之。致仕时已积至八万余卷。 荷笔《福建藏书家》
闽县 刘家镇 生卒年未考 嘉庆二十三年南安县学训导 家世中落,所聚书两万余卷,均归龚氏大通楼。 《闽藏书家考略》
闽县 何则贤 1801~1852 道光十五年举人 则贤甫知书,即嗜学不倦。广搜典籍,积书五万卷。 《福建藏书家考略》
侯官 郭柏苍 1815~1890 道光十三年举人、内阁主事 聚书甚富。友侯官吴有岩、闽县戴芷农固多藏书。殁后,柏苍尽购其所藏;间又得陈寿祺百一峰楼藏书百余种,缃帙乃益富。晚得玉尺山房,筑沁泉山馆,藏书六万卷于其间。 同上
侯官 刘永松 1817~1856   藏书几万卷,博究金石。 《闽藏书家考略》
侯官 黄宗彝     家有卷轴上万卷,多世间未见之本。 黄兆郸《郭柏苍与沁泉山馆》
长乐 谢章铤 1820~1903 光绪三年进士、内阁中书 五十多年间共积聚各类图书三千二百余种,近二万卷。 谢章铤撰《赌棋山庄藏书目录》
闽县 陈承裘   咸丰二年进士、刑部侍中 更胜其父陈若霖,好集古今金石书画,常满床屋,亦富藏书,后散落外间者极多。 荷笔《福建藏书家》
闽县 龚易图 1830~1888 咸丰九年进士、湖南布政使 于北后街建造大通楼,额题“五万卷藏书楹”,藏书五万余卷。 龚礼逸编《大通楼藏书目录》
闽县 赵在田 ?~1890 嘉庆十五年进士、文颖馆纂修 好蓄古砚及碑版文字,聚书万余卷。 《福建藏书家考略》
侯官 杨浚 1830~1890 咸丰二年举人,内阁中书、国史馆校对官 设书肆于会城,借收善本,聚书七万卷。 同上
闽县 叶大庄 ?~1898 同治十二年举人,邳州知州 叶家藏书至大庄,发展到高峰,达五万卷之多。 叶申蔼曾孙同上
闽县 郭名昌 生卒年未考 光绪十八年举人 生平视书籍若性命......居黄巷,构二楼,聚书二十余橱。 《闽藏书家考略》
闽县 陈宝琛 1848~1935 同治七年进士 父承裘时藏书已达十数万卷,至宝琛时又大增,筑沧趣等五楼贮之。 荷笔《福建藏书家》
侯官 徐贞幹 生卒年未考 光绪十八年进士 藏书数万卷,身后,陈宝琛以价收之。 《闽藏书家考略》
闽县 李作梅 生卒年未考   藏书及字画连楹,后历官江西、安徽,辗转搬迁多有散失,遗其子尚有三四万卷。 同上
侯官 方瑾 生卒年未考   晚岁浮槎海外归,指架上万卷书谓其子孙曰:此便是我最富家业也。 同上
怀安 陈嘉言     性喜读书,筑书隐堂于斗门山,聚书数万卷。 同上
长乐 陈崧生     不求闻达,聚书数万卷。 同上
长乐 林琼蕤     官归无长物,唯积书十数万卷。 同上
闽县 戴成芬     世代书香,聚书万卷。 《郭柏苍与沁泉山馆》
闽侯 王寿昌     女儿成行,购书数万卷,延名师以教之。 民国《闽侯县志》
           





福州多藏书家,这是由于福州人奋发向上,多以仕进为业的缘故,故早有“福州出秀才”的说法。从前表所列的福州五十三名藏书家来看,除了秀才、贡生、布衣和科第不详者十九人之外,其中有二十三名进士、十名举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藏书家多了,读书人必然也多;反过来读书人多了,藏书人就会更多,从中涌现出的藏书家也就不会少。
福建自五代迄清初延续了七百余年的刻书业,造就了福州地区一批颇有名气的藏书世家。他们“无问册帙美恶,惟欲搜奇索隐,得见古人一言一论之秘,以广心胸未识未闻,至于梦寐嗜好、远近访求,自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人传记、稗野杂著、二氏经典,靡不兼收。故常景耽书,每见新异之典,不论价之贵贱,以必得为期,其好亦专矣。故积书充栋,类聚分门,时乎开凿摊几,俾长日更,沉潜玩索。恍对圣贤,面谈千古,悦对快母,何乐可胜?古云开卷有益,岂欺我哉!不学无术,深可耻也”(《清代科举考试述略》)。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仕宦流寓、避乱远游,结识了江、浙等藏书大省的许多名家,使他们学识大增,在藏书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实践与交流使福州地区的士人逐渐形成了浓厚的藏书风气;而且推动了藏书家们在版本、目录、校勘、辑佚等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开展研究,并有所建树,有的形成了自己的著述理论,成为著述家。

二  福州藏书家的学术成就
清代学者重经学。论著述家的标准,他们往往也把经学摆在首位。张之洞在《书目答问》附录的《清代著述诸家姓名录略》中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辞章者,其辞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书目答问》中对著述家人数还作了分省统计,其中福建经学家二人,史学家一人,理学家二人,小学家二人,文选家一人。这些人都集中于福州,并且都是藏书家。当然,福州藏书家中,也不乏校勘学和金石学家;但绝大多数都可称为著述家,而且几乎都是知识渊博的著述家。他们多有论著传世,学术研究相当活跃。在诸多领域硕果累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徐火勃、龚易图和陈宝琛三人。
明末清初的徐火勃,喜欢收藏明代的艺文类书籍,多善本、孤本。他主张“传播为藏”,因此,他总是高兴地接待来看书的人。徐火勃认为,借书于人对自己有三大好处:一是帮人寻查内容,自己也能随时记下,且经久不忘;二是读者翻阅自己久久未动之书,有利于防止虫害;三是因给读者查找图书,可趁机整理图书,防止懒惰。这种“传播为藏”的思想改变了那种“以独得为可矜,以公诸世为失策”和“解借书,不解还书”的做法,对私家藏书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绛云楼书目·题解》)
第二位是龚易图。他一生收藏五万余卷图书,后期从乌石山的双骖园,城东南的芙蓉别岛、武陵园移藏到北后街的环碧池馆(今西湖宾馆)内,建造了大通楼,额题“五万卷藏书楹”,并自撰楹联曰“藏书岂为儿孙计,有志都教馆阁登”,表明了他藏书致用的开明思想。
龚易图极其珍爱图书,管理甚严。大通楼内还订有阅览规程:“无论家中子弟、戚友外人,如有校钞检诵,不过只许在楹阅览,不得任意挪动,防致散佚,法至善也。”(《大通楼藏书目录·跋》)他的大通楼在当时已初步具备了后世公共图书馆的性质。
在晚清福州藏书家中最值得提到的是陈宝琛。陈宝琛的家庭是福州著名的藏书世家,他在家乡螺洲镇筑有赐书、沧趣、还读、北望和晞楼等五座藏书楼,人称“陈氏五楼”。陈宝琛还是第一位将私藏图书大量捐赠给公共图书馆的人。民国十八年(1929),私立福建学院在福州成立,他当即捐赠了各种专业和通用书籍三万余册;民国二十年(1931),福建学院图书馆落成,他应邀为之命名“乌山图书馆”。他还带动福州其他藏书家捐赠大批图书,使馆藏量达到五万余册。后来,他又应福州协和大学(今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请,让售三万余册珍贵图书,协大专为他所捐、售的图书开设了“陈氏书库”,妥善保存。
与上述三位不同,陈寿祺的藏书却是秘不示人的。他的小琅嬛馆藏有经、史、子、集各类书籍共八万余卷。但由于他对藏书及其珍爱,一般不示外人;而允许他人出入浏览的只是小琅嬛馆边的藏版室。陈寿祺《口占》诗云:“不读楞严礼五辰,缥缃充栋可安身。买来万本皆清俸,不许儿孙更借人。”就是他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但后期向鳌峰书院学子开放借阅。
作为藏书家,他们的爱好、兴趣和追求,往往就是校勘终日,丹黄满纸,并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和高尚的精神享受。清康熙年间林佶任内阁中书,负责《诗经传说》分纂,并汇纂《子史菁华》。他利用内廷藏书丰富的有利条件,曾参阅数百种古籍,对这两部书进行校勘;还帮助大学问家徐乾学校刻《通志堂经解》,协助朱彝尊编选《明诗综》。郭柏苍常与好友刘永松共同论学,潜心考证,合作编纂了《乌石山志》。他还主持校刻晚唐诗人周朴的诗文集、明代福建著名诗人蓝仁、篮智的《二篮集》及《洪永十才子诗话》、《傅汝舟高濲合集》、《全闽明诗传》等十余种福建地方文献。谢章铤不但收藏图书成就显著,校勘图书也极勤奋。陈宝琛说他“日手一帙,危坐丹黄”。他青年时期即从事古籍校勘,家贫故常借用其他藏书家的善本来勘正;如遇名家批校本,更是一一过录。天明即起,月上始罢,夜则点灯再校,乐此不疲。他一生共校勘二百多种书籍。在他八十岁时还校勘《说文解字系传》八册。
在辑佚学方面,清代福州藏书家的成就也很突出。其中首推陈寿祺。作为一位经学家,他不但藏书宏富精善,而且学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他对宋明理学的研究造诣颇深,成就辉煌。陈寿祺还特别擅长辑佚古籍。他一生辑佚之书颇多,且大半为乡先贤之遗著。在进行校勘、辨伪后,汇编而刊行之。陈寿祺还认为,黄道周的遗著散见而未刊行者尚多,如《经解九种》、《榕坛问业》等书,于是他便搜集黄道周的遗文、遗集,积十余年之功,购得《易本象》、《邺山讲义》、《骈枝别集》、《大涤函书》等,汇成全集六十六卷,并为之重理目录,附订年谱,并得到总督孙尔准的支持,筹资刊印。陈寿祺晚年认为《福建通志》旧志多误,请求重加修纂。在征得督抚同意后,他采访故实,搜集文献,并为之总纂成书。
另一位大藏书家郑杰在辑佚学上也有很大成绩。他出身布衣,承其父郑廷莅嗜好书籍的家风,在收藏之余重视对乡邦文献的辑录和整理工作,举凡闽人之碑碣题咏、诗文卷轴,他都时时留心。他将历年收集到的清代闽人诗文上万篇,分门别类地辑成《国朝全闽诗录》初集二十一卷、《全闽明诗传》五十五卷及《闽诗录》四卷(后由陈衍增辑校刻)等书,并对作者和诗文进行考证,录存闽人逸事甚多,是目前辑录自唐至清福建历代诗人诗作最齐全的一部书。郑杰还用心考证、搜集各种碑刻,辑成《闽中遗碑考二种》,这是研究残唐五代福建历史的重要文献;又辑录、刊印了明末清初大藏书家徐火勃的《红雨楼题跋》二卷。
清代福州藏书家在书目、书志、题跋的编写上也都很有成绩。他们在总结和继承前代目录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有许多超越前人的发展,使中国古典目录学更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如著者项不仅记其姓名,还记其籍贯、官职和简略生平;版本项不仅记其刊刻时间,还记其系宋版、元版,或抄本、稿本,甚至还详列其行款、字数、边栏、鱼尾和纸墨装订种类、装订形式。所叙所录不仅详其内容得失,学术源流,价值特点,甚而考证辩误,附录序跋、印章与收藏、流传等诸种情况。另一种则发展到论人记事,兼记心得和购求经过等等。这类书目多用于著录宋元旧椠,或明清精抄的珍善本;在名称上又往往称作藏书志、藏书记、读书记、题跋,或X X考等,故也可说是近现代书话的滥觞。

清代福州藏书家编撰私家藏书目录简表
书目题跋名称 藏书家及编撰人 版本或文献记录 备注
徐氏红雨楼家藏书目一卷 徐火勃撰 民国二十八年(1939)沈祖牟抄本 福建省图书馆藏
汇编目录 陈梦雷撰 陈梦雷《进汇编启》记 即《古今图书集成草目》
注韩居藏书目录四卷 郑杰撰 民国十年(1921)福州林玢贻抄本四册 福建省图书馆藏
小琅嬛馆书目一卷 陈寿祺撰 郭白阳《福建藏书家考略》记住 稿本
陈朴园藏书目录一卷 陈乔枞撰 清光绪间旧抄本一册 福建省图书馆藏
吕月沧藏书目录 吕璜撰 《初月楼文钞》卷四有序文 据《中国私家藏书史》录
云左山房藏书目录一卷 林则徐藏
林汝舟编
抄本一册,清道光年间稿本一册 福建省图书馆藏
带经堂书目四卷附一卷 陈征芝藏
陈树杓编
清宣统年间福州陈氏印本,民国年间顺德邓实风雨楼《风雨楼丛书》铅印本 同上
沁泉山馆书目二册 郭柏苍撰 郭氏丛刻本 同上
赌棋山庄藏书目录 谢章铤撰 清光绪年间东岚谢氏稿本一册 同上
残书目录 《赌棋山庄全集》卷一
课余续录 《赌棋山庄全集》
乐此不疲随笔(书目) 光绪年间谢氏手写稿本一册
大通楼藏书目录簿五卷 龚易图编 《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目录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 国家图书馆藏
大通楼藏书目录五卷 龚礼遗编 1964年抄本二册 福建省图书馆藏
补拙斋藏书目一卷 叶大焯编 民国七年(1918)福建修志局抄本 同上
闽县螺洲陈氏赐书楼书目一卷 陈宝琛藏
陈氏录
民国三十六年(1947)福州萨嘉渠积积室抄本一册 同上
三山刘氏书目一卷 佚名编
蒋风藻跋
清抄本一册 国家图书馆藏

三  清代福州藏书家所藏典籍的搜聚
清代,福州藏书家们在搜集、购求图书的过程中多是历尽各种困难的。他们或竭尽心力搜求原本,或旷日持久地等待补全残缺,或采用抄写、复制的手段日积月累地使藏书逐渐丰富起来。徐火勃在《红雨楼藏书目·叙》中说:“予少也贱,性喜博览……既长,稍费编摩,始知访辑,然室如悬馨,又不能力举群有也。会壬辰(明万历二十年,1592)、乙未(万历二十三年,1595)、辛丑(万历二十九年,1601)三为吴越之游,庚子(万历二十八年,1600)又有书林之役,乃撮其要者购之,因其未备者补之;更有罕睹难得之书,或即类以求,或因人而乞,或有朋旧见贻,或借故家抄录。积之十年,合先君子、先伯兄所储,可盈五万三千余卷。”经过徐火勃数十年积累,藏书日增月益,到他晚年,数量已达七万余卷。他常说“田宅易得,美书难逢”,因此每遇见好书,总要费尽心思弄到手。他收藏的《何氏语林》一书,是经过近二十年的苦苦寻访才配齐的;他的《艺文类聚》初买时缺了四册,为此他始终耿耿于怀。数年之后,一天他无意中在一家小书铺里发现了他所缺的四册中的三册,是被书商当做废纸卖的。他欣喜欲狂,赶紧买下补入了家藏,但还是少了一册七卷。直到几年后,他才从一位朋友处补全了它。为此,他兴奋得连夜将这些书重加装订,收入箧中,并且一连几个晚上在灯下玩赏这部书,高兴得睡不着觉。
李馥的足迹遍及京华、浙、皖及四川,所至便罄其所有用于购书。他在浙江任上,更是用心搜求,一时江浙善本多归其箧中。其所收藏有精抄宋嘉定十四年(1221)许兴乔刻本《复斋易说》六卷、明内府刻本《书传十全》十卷(《图》一卷)、明刻本《东莱先生音注唐鉴》二十四卷、明万历刻《少林棍法阐宗》三卷(《耕余剩技》二卷)、明刻《陶靖节集注》十卷等。晚年他家道清贫,但仍执意不肯卖掉藏书。
林佶自幼有爱书之癖。他一生仕途坦荡,故早年“收藏天下奇书”的志向遂能如愿。他又以书法闻名。求字者知其爱书,多以好书作润笔。金元本《礼记》便是他代人写字而获得的。经他苦心经营,收得徐火勃的几乎全部旧藏。为了访求善本,林佶几乎倾其所有;晚年,他收藏的善本已达千余种,历代名抄珍刻难以计数。
郑杰收藏图籍也是不遗余力的。他终身布衣,仅靠一点田产度日。他所收藏的宋、元、明善本,多是节衣缩食购买的。一次,他见到一部元初刻本《揭曼硕诗》三卷爱不释手,但终因售价太昂而无力买下,为此耿耿于怀。几年后,他打听到这部书还在当年那个书商手中时,便鼓动好友刘永树讨价还价后买回,再向刘借抄了副本留下。他躺在床上一口气将书读完,兴奋无比。经过数十年辛勤收集,郑杰已是“堂前书画轴,二朱媲徐熙。堆床金石册,商铭斯邈碑。东西座胪列,周秦汉尊彝”。其所收集的书、画有十余万卷,按四部分类,装满二十橱。
郭柏苍出身于福州城内的书香门第,兄弟五人先后中举,有“五子登科”之誉。他“不慕禄仕,殚心有用之学”,孜孜不倦地抄录各藏书家的珍本、秘本,广泛收购各种图籍。数十年间,他经常穿梭于福州的大街小巷,访求古籍。每见新异之书,不论价之贵贱,皆期必得。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均是闽藏书名家。他们勤于搜集福建方志和其他地方文献。陈寿祺担任《福建通志》总纂时曾行文各府县,“凡献未刊之书者,辄倍值酬之”,因而收集许多藏书家所未有的秘本。据《陈朴园藏书目录》(即“小琅嬛馆”藏书目录)载,他们共有三十三箱书籍、字画;书一千七百八十种,一万一千七百一十二册,另有字画计二十三种。所藏多闽中方志,且多秘本及珍、善本,为闽中藏书家所未有者。
谢章铤十一岁时就迷上藏书,一次,他偶然从邻居的箩筐中得到他的曾祖谢世南所著的《蒙斋讲义》残抄本一册,为此他就到处搜讨先曾祖著作,也开始搜集其他古书。中年时,他遍历各地,足迹所至,均专心收购古书。他还采取互相赠送的方法与亲朋故旧、同年知友交换。举凡前辈乡贤著作的稿本、旧抄本以及有价值的抄本,他都不惜重金求购。
龚易图十一岁时便能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选购图书。他一生致力于搜访购求,遇有好书不惜重金购买;有时手头拮据则设法借抄、借校。他先后得到福州藏书家林轩开、郑杰、何治运、何则贤、刘家镇以及浙江海宁藏书家陈鳣的部分善本。
陈宝琛家族世代书香,藏书极富。其曾祖陈若霖雅好收藏古今金石、书画,藏书达五万卷之巨。其父陈承裘,收书更胜其祖。陈宝琛入仕后供职京师武英殿、国史馆,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珍贵古籍;平时听说谁家有古籍、善本,必想方设法弄到。一次,他听说同乡晚辈陈衍藏有明末徐火勃的《笔精》稿本二册,便三次登门求陈衍让售给他,终如愿以偿。亲朋好友及僚属知他爱书,便都以好书贺寿;书商知其爱书,也常以善本荐售。经他数十年辛勤搜罗,藏书已达十余万卷。
清代,福州藏书家也同其他地区一样,喜欢抄录自己所喜欢和缺藏的好书且逐渐形成风气,并将抄录视为增加家藏的重要手段之一;收藏名人精抄或名楼抄本,也成为藏书家的一种追求。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谢章铤。谢章铤的十四祖谢旋淛是福州著名的藏书家和抄书家,他曾抄录大量内府秘本,人称“谢抄”。清人叶昌炽有诗“十指如椎冻不信,清霜初下写书频”来称颂他的爱书和不辞艰辛的抄书精神。谢章铤继承先祖爱书、爱读书的习惯,而且也喜欢抄书。他认为抄书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它不但可以获得自己所喜欢的书籍,而且通过抄书既保存了许多先代几近亡佚的文献,又使自己获得了知识。因此,不论他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有价值的、罕见的和自己喜欢的书,都静下心来抄录。他所抄的书字体秀丽工整,无一字潦草。据说他一生中共抄录了二百余种书。
总之,清代福州私家藏书和全国各地一样,形成鲜明的时代特色及浓厚的地域特征,即保存文献、收藏典籍的持久性;追求专藏,搜寻珍、秘本的长期性;抄校典籍、增益藏书的经常性。福州藏书家形成自己的收藏特色,并以此为基础,为藏书治学、编纂刻印、钩沉辑佚及推动文化学术发展和文化知识的普及等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



注释:
     ①徐火勃是明清之际人,他卒于清顺治二年,一般都以为明代人。他对清代福州的藏书家产生了承上启下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