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梯山石窟

 贡桑乙虹 2014-04-23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喇嘛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址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最大的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和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形生动,神态威严,形象各异。窟内南北两壁上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熠熠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闪发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气势磅礴,形象逼真。大佛巍然端坐,左手平放在膝盖,略出膝部;右臂前伸,手掌外撑,向对面的山推去,所指之处叫磨脐山。对此,民间有“张义川,水湖滩,大佛爷手指磨脐山”的歌谣和许多美丽传说。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不但为佛教的传播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石窟的开凿造就了力量,形成我国佛教艺术史上有名的“凉州模式”。石窟建成后,世人仿此陆续开凿了金塔寺、马蹄寺、文殊山、榆林窟等。后来,北魏在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主持人也是凉州僧人昙曜,所用能工巧匠大都是凉州人。因此著名考古学者宿白先生将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在风格上称之为“凉州模式”。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国家文物部门从1995年开始就立项修复天梯山石窟。目前,石窟第一期工程已顺利竣工,在淹没大佛的高峡平湖中已围筑出一道气势如虹的围堰,复原的大佛重现当年的风采。
  新开辟的天梯山庄集餐饮娱乐为一体,载着游人的游艇穿梭在堤岸和大佛之间的湖面上,一群群游人在山水之间寻幽探趣。已建成的石窟文物陈列馆将一展古老的文物将风采。天梯山石窟以它独特的湖光山色和古老的佛教文化艺术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梯山石窟历史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与莫高窟齐名)。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乡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较早的石窟。据范文澜著《中国迥史》记载,天梯石窟始创于北凉王沮渠蒙逊时(40I~432)距今已1500多年,早于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北凉王沮渠蒙逊是临松卢水胡人,先氏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姓氏。沮渠蒙逊信仰佛教,从日常生活到军事政治都表现出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打仗要看日月星辰的变化,月满则进攻,月亏则迟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东晋义熙八年(412),蒙逊由张掖迁都武成,自称河西王,设置百官,修缮宫殿,大兴佛教,并“取佛书以名其于”称“菩萨”(梵语,意为正道)。不久其母病故,蒙逊散钱赈济百姓,还下沼自责自谴,实行大赦,并在武威南部天梯山上召集工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石窟,大造佛像。
  天梯石窟的开凿,使西域高僧接踵而来,佛教徒剧增。当时,就有西域畿宾国尚憎昙无谶由鄯善远道而来,在天梯山石窟传经说法,自称能驱鬼神疗疾病,深受蒙逊的器重,神尊为“圣人”。 昊无谶对佛教的传播贡献很大,也使天梯石窟更具盛名。
  此后,天梯石窟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已成为喇嘛教寺院。据明正统十三年刘永诚《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正统十年(1445)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地质结构松软,天梯石窟在历次地震中遭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仅1927年武威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解放后,实存造像和壁画的只有8窟。1959年9月,因兴修黄羊水库,而窟址地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遂被迁至兰州市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其中一大型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大像1等,高15米,宽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释迦两旁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等6处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不但为佛教的传播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石窟的开凿造就了技术力量。后来,北魏在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所用能工巧匠都是从姑臧迁徙而去的,主持开凿的也是姑臧憎人昊曜。
  天梯山石窟以它独特的湖光山色和古老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
  天梯山石窟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