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人为什么不爱读书?

 nizhaodan 2014-04-23
    今天是读书日,有多少人注意这个日子?较比各种黄金长假,人们蜂拥至商场、景点购物旅游,这个日子显得有些清冷。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平均只读四本多书,韩国每年11本,法国为8.4本,日本为8.4—8.5本。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 一直号称世界文明古国、大国的我们不是一直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吗?那么时至今日,为什么变成世界上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笔者愚见,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席卷华夏。有人看到这个论点立刻会斥之为谬误,我们的社会和家长不是始终在逼着孩子读书吗?没错,但这时的读书目的只为考试、以后找工作,这其中有多少孩子真心愿意读书。经过30年改革开放,腰包里渐渐鼓起来的很多人似乎只对金钱和利益情有独钟,天天忙着挣钱、忙着房子、票子、车子,处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哪有时间、哪里需要读书呢?没有国民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整体提升,哪有全社会创新与进步的原动力?
 
    二,传统历史文化的缺失导致人们不想读、不爱读书。传统的农耕文化,原本对读书就没有特别的需要,五千 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中国大一统式的体制和伦理道德的评价体系,单一的标准导致中国古人只留下“四书五经”等不多的所谓经典图书,其他连带读书 人一起被“焚书坑儒”。于是便形成这样的局面:古人读书为科举,今人读书为考试,科举废了,考试结束,读书干嘛?书原本该是人类进步的乳汁,可长期以来干 瘪枯燥单调的图书,让人望而生厌。如今,经过改革的出版行业大多唯利是图,一心只为挣钱,哪管图书的品质和追求?于是图书市场上,只有处世之道、健康保 命、彩色食谱等才能大行其道,如此的图书和教化,能给国人什么样的滋养?
 
    三,国民信仰的失向让人找不到方向,读书干嘛?国人在经历了几千年皇权教育和儒家一统的禁锢之后,当代 又历经各种够不到的“主义”灌输和教育之后,全民突然失去了信仰和追求,十几亿人犹如莽原上羔羊、大海波涛中的孤舟在流浪和漂泊,没有方向,便只剩下了生 存和利益,整天忙着图存和利益的人们,哪里顾得上读书?没有信仰,再不读书,我们的前途在哪儿!很多人为此忧心。
 
四,国民读书教育底气不足。读书究竟有什么用?二战战败的德国、日本人在废墟上重视教育,读书图强。日本战后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政府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营养 午餐,为的是让学生读好书、长本领,把废墟上的国家重建好,让自己的日子过好。中国的教育呢?一直留存某些空泛、虚无的道德理想式教育,训练精致的利益主 义者,学生死读书、读死书问题依然严重。不仅教育与现实和实践脱节,就连教育经费也跟不上。直到2012年中国的教育经费才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而早 在2001年,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美国早已接近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梯子要是折断了,国家、小家、个人前程何在?近来连续看了黄仁宇先生的几本书,他的大历史观点看中国跟过去读的历史不一样,读后让 人感到心胸开阔,眼界放远。他有一个观点,中国依然处在农业部落国家向现代社会国家的转变中,这种转变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持续努力就有希望。我想,国民的 整体素质问题已经和注定要影响中国改革的进步。我们的政府和民众确实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如何倡导和创造全民读书文化和氛围,提升全民的素质和创新,让中 国的巨轮继续前进,国人日子越过越好,这可是大事。 

知心网转载自刘卫兵新浪博客,转载请注明刘卫兵新浪博客 (责任编辑: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