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稀食用菌----黄伞的栽培技术

 老刻刀 2014-04-23

珍稀食用菌----黄伞的栽培技术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时间:2008-8-25 13:48:20

 

 

        黄伞(photiotaadiposa)又名又脂鳞伞、柳蘑,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黄伞子实体色泽鲜艳呈金黄色,菌盖菌柄上布满黄褐色鳞片。该菇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食之黏滑爽口,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该菇菌盖上有一种特殊的粘液,据生化分析证明这种物质是一种核酸,对人体精力、脑力的恢复有效果。
  
  黄伞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生产工艺简单,产量较高,市场售价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新品种之一。
  
  1、栽培季节:黄伞菌丝生长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23℃—25℃,超过28℃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5℃—23℃18℃—20℃时原基形成较快,ph5.5—6.5最适宜。
  
  2、栽培方式:黄伞菇采用袋料室内层架栽培或野外香菇棚栽。
  
  3、培养基配方: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70%,麦皮20%,玉米粉8%,石膏粉1%,糖1%,水55公斤,ph自然。木屑棉籽壳培养基:木屑35%,棉籽壳35%,麦皮20%,玉米粉8%,糖1%,石膏粉1%,水55公斤。
  
  4、制袋工艺:栽培袋为15—17厘米,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搅拌均匀含水量达到58%装袋约11厘米,把塑料袋绑好,常压灭菌应保持100℃24—30小时。
  
  5、出菇管理:接菌后,室内温度保持23℃—25℃10—13天翻堆1次。一般经过50—60天的培养菌丝满料后,解开袋增加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温保湿使料面形成一层气生菌丝,有利于原基形成,结合通风,散射光,利用温差刺激,温差越大,原基形成越多。每天应喷水1次,在原基形成黄色米粒状后,适当通风,保持室温18℃—20℃,湿度85%—90%,经过2天,原基很快生成13厘米长的黄色覆有褐色鳞片的指状子实体,再过3—5天,指状子实体变长变粗,分化成菌柄和扁球菌盖,以后几天菌柄不再伸长。菌盖迅速增长,原基形成后9—11天,当菌幕即将破裂时采收。
  
  6、采后管理:头潮采收后,应消除料表残余菇脚及枯萎幼菇使菌丝复壮,积累营养3—5天后,再拉大温差刺激出菇,以后重复上述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