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94年以来,德国先后对台湾、舟山、鼓浪屿、澎湖列岛、厦门、威海、烟台、胶州等岛屿和沿海地点,进行多次调查论证。特别对胶州湾及其周边的气候、水文、民俗、工商鱼牧、路矿、经济状况以及今后开商埠、修铁路、修码头等等进行了认真的计划论证。经过比较,认为胶州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并于1896年11月,选定胶州湾建立军事基地。之前,德国多次向清政府表示要在中国租借一个“煤站”,清政府婉转拒绝,直到1896年12月16日,德国公使海靖正式向总理衙门提出以租赁五十年的方式,割让胶州作为“煤站”,总理衙门仍表示拒绝。这时,德国侵略胶州湾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剩下的只是等待时机,寻找理由出兵,武力夺取。
![]() 1897年11月1日,在山东西南部巨野县的磨盘张庄,发生了一起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事件,为德国入侵胶州湾提供了借口。德国立即抓住这个机会,下令舰队开往胶州,11月14日德国军队逼迫胶州湾守军退出炮台,次日德国海军远东舰队陆战队700余人,以操演为名,从栈桥西侧登陆,武装占领胶澳。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派李鸿章、翁同和与德国公使海靖和谈,为了使侵略合法化,并长期霸占胶州湾,德国与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中国允许胶州湾口南北两面之地,租与德国,先以九十九年为期,离胶州湾海面潮平周边百里内,德国军队可以自由通过,中国政府在此区内发布命令,采取任何措施,派驻军队,实现都必须得到德国的同意。二、准德国在山东筑铁路两条,一条自胶州湾直达济南及山东边界,另一条自胶澳经沂州至济南。在铁路两旁三十里内准德国人开矿。三、山东省举办任何事业,如需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须先商德国厂商承办,如德国不愿,才能任凭中国自便。
![]() 《胶澳租借条约》后,清政府派登莱青兵备道道尹李希杰、候补道尹彭虞孙等人于1898年7月初开始与德国人划界。划界时,这些官员却屈服于德国人的淫威,将“海平面潮平周边一百里”的界限,违约扩大到包括平度、即墨、高密、胶州、诸城五县在内的七八百里。一旦,将这些土地划入德国的租借范围,该地域之内的一切将有德国人统治和处置。因此,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平度知州潘民表等州官和县官纷纷上书朝廷反对;时任工科掌印给事中的平度人戴恩溥、江南道监察御史王培佑等也连衔上折清廷,阐明危害,坚决反对。清政府迫于国内舆论和压力,最后通过外交手段,迫使德国当局按约划界,方保全了平度等五县未被德国侵占。
![]() 从此,山东的经济、军事等主权均为德国人支配,山东成了德国人的势力范围。德国在青岛设立了最高行政机关——总督署,总督有德皇任命。还设立了海军司令部、警察署、土地局等统治机构,颁布了各种章程、条例、法规、告示等约有188种。1906年青岛港建成,并建立德华银行,山东铁道公司、山东矿物公司。1899年9月23日胶济铁路开工,1904年61日修至济南,全线通车。德国侵略者已经将手伸向了山东的腹地,在铁路沿线疯狂盗挖矿产资源,大量收购农副产品和工艺品,倾销本国生产的工业品,形成了对整个山东经济的冲击和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