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子.权修》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战国策.赵策》
爱子女以其道。
── 郑板桥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 黄宗羲
我不知道有什么职责比教育一个孩子更神圣的了。
── 贝多芬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缺陷的人。
── 马卡连柯
对待孩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向他负责。
── 高尔基
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在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俄)A.托尔斯泰
把德行教给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之外,也是道德。
(德)贝多芬
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前苏)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人,然较之家庭,则其感化之力远有及者。
-――蔡元培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鲁迅
人类的本能,多在幼稚的时候逐渐发达。在这个时候,若无恰当的指导,易因彼此仿效,发达于错误的方面。这样,即便幼稚时候的教育,乃关于人的圆满发达最重要的事。
―――恽代英
小孩有迈往无畏的气慨,对于一切无所惧怯。这应该善为爱惜,善为发展,才可以使他们成为超过父母的人。要是屡次使他们恐怖,给他们恐怖的暗示,岂不是引导他们趋向怯弱么?
―――叶圣陶
每一个人,只要真正愿意,那么,要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容易的事,并且这也是愉快的、欢欣的和幸福的事情。如果你们不能够合理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们稍有疏忽失误,对孩子关心不够,或者有时候偷懒起来,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那时候,要加以改造和矫正,就必须下很多功夫了。这就是矫正工作、再教育工作,这就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了。再教育需要花更大的力量,需要更多的知识、更大的耐心,而这就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做到的。
--马卡连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的坚强、正直。
---德莱塞
家庭是学习举止礼貌的好场所。如果你的孩子成人后有良好的举止,这会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惬意舒适。
----索菲娅.罗兰
在充满着体贴和关心的家庭中,永远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做母亲的无论怎样忙,她必须找时间教养孩子,即使影响了自己的休息或者家务操劳。
----马霍娃
父母之间道德高尚的爱情是孩子们健康的、生气勃勃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件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某种好的东西中来认识自己----善于支持人的这种高尚的志向是多么重要啊!教育者往往在那么长久而痛苦地寻找的那种自我教育的强大推动力,不是就在这里吗?应当在心理学讨论会上提出这个问题:人的表现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使人尽量地努力在好的方面表现自己呢?我深信,一个人想在某个好的方面表现自己的愿望越深刻、越诚挚,他在内心对自我纪律的有求就越高,他对自己身上不好的的东西就越加不肯妥协。”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它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
----苏霍姆林斯基
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化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不可遏止的向往。
----苏霍姆林斯基
小学生记忆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说在决定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早期童年时代进入到意识中的语言的鲜明度和情感色彩程度。孩子接受这些印象的同时也就锻炼了记忆力。
----苏霍姆林斯基
你们生下了孩子,一定要记住,从孩子能用自己的眼睛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朵或玩具时,能听到树叶沙沙作响、蜜蜂嗡嗡叫时,就应开始培养孩子的智慧。在这个期间,人有多少心力投入到孩子的意识中去,那么他将来就带着相应程度的智慧、聪明进入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坦率地告诉父母:假若你每天不进行系统的教育工作,那么你的孩子将智力发育不良,进入学校后学习也不会好。
----苏霍姆林斯基
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苏霍姆林斯基
假若要求时产生于父母的争吵之中,而且是当着孩子的面,那么这种要求不论多么合理和正确,对孩子来说也是没有威力的,不是非执行不可的。
----苏霍姆林斯基
有些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权力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禁止,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假若对孩子只是一味禁止的话,就等于给他加上了镣铐,会使他变得畏缩、消极、无进取心。父母的要求不应只表现在禁止做这,禁止做那上,而最主要的是表现在提醒孩子去从事某些有益的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鲁迅
当我展望未来时,我认为只有教育才是答案。以帮助人民而言,教育是答案;对于因技术革命而失去工作的人来说,教育是答案;至于说到我们与全世界进行竞争的问题,教育是答案。
——乔治.布什
没有爱,就放爱进去,你将发现爱。
——使徒约翰
若真要评判儿童的成绩,那么应该看他们今天比昨天长进了多少,从前的缺点在补正了没有,从前未发展的能力和兴趣现在发展了没有。总而言之现在比从前是否进步。这才是评判儿童成绩的真问题。
——胡适
孩子生长于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
孩子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
孩子生长于恐惧中,便学会了焦虑。
孩子生长于无助中,便学会了抱憾。
孩子生长于荒唐中,便学会了羞愧。
孩子生长于嫉妒中,便学会了怀恨。
孩子生长于羞辱中,便形成罪恶感。
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
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
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
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
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
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
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
孩子生长于公平中,便学会了公义。
孩子生长于诚实中,便学会了真理。
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
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摘自马克《美国父母怎样培育孩子》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的坚强、正直。
----德莱塞
家庭是学习举止礼貌的好场所。如果你的孩子成人后有良好的举止,这会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惬意舒适。
----索菲娅.罗兰
在充满着体贴和关心的家庭中,永远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做母亲的无论怎样忙,她必须找时间教养孩子,即使影响了自己的休息或者家务操劳。
----马霍娃
父母之间道德高尚的爱情是孩子们健康的、生气勃勃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早年教育决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虽然在某些年月里,好像被教育者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见到效应;但是,到后来终有一天,会看见大有好处的。
----丹尼尔.笛福
○父母是子女的雕塑师,哪一部分粗糙,子女都不可能成为精品。
○一个人的意识中,依赖性多一分,责任感就会少一分。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但要合理,而且要可行。
○好的方法,一是要符合孩子身心特点,二是要有两代人的共同努力,这样才会产生好效果。
○一个人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究其原因,也许是儿时父母第一声“不许”造成的。
○明智的家长,总是把孩子的成长与自身的成长、自身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