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应对养猪业的深度亏损

 千岛花园 2014-04-25

如何应对养猪业的深度亏损

《 中国畜牧兽医报 》( 2014年04月21日   09 版)

    编者按:近期,生猪价格延续5个月来的态势,继续下跌,猪粮比价“破5”进入红色预警区。“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如今,“猪周期”三个字已经成为养殖户的心头伤。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下跌周期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更广,养殖户尤其是中小养殖户遭遇深度亏损。此种情况让很多养殖户选择“提前退场”,但大部分人仍坚定信心、积极自救,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大家都在亏损,如果能够亏得少,同时通过这段时期的改良,自身的水平得到加强,这就是一种胜利。

    面对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专家建言建议,养殖户也在总结经验教训。共同的目的就是从行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来帮助养猪业渡过难关,确保行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家:“四字”应对猪业亏损

    湖南天心种业有限公司,前身为长沙种猪场,成立于1977年,是国内最早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专业育种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刘艳书先生在某次媒体见面会上提出用“关”、“合”、“提”、“降”四个字应对养猪业的深度亏损。

    “关”,关掉一些条件简陋,对环境污染大,养猪效应差的猪场。现在我国生猪市场供需失衡,其中很大原因是猪场多了。官方公布的存栏母猪数量是4800多万头,这个数量超出了市场上能够接受的范围。刘艳书预测五年后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要缩减一半,“根据市场需求,我国生猪市场2500万头能繁母猪就足够。”

    “合”,即抱团取暖,成立各种合作社、生猪产业联盟等,大家联合起来,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提”,通过强化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性能。我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生产水平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刘艳书预测五年后全国平均PSY应该达到20头,目前我国平均PSY为15头~16头,效益好的猪场能够做到25头左右,但是平均下来就很低了,这中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什么我们现在养猪水平普遍偏低?关键是理念有误区,对疾病的控制过度依赖于疫苗和药品。对环境控制不重视,对管理落实不到位,这是亟需提高的地方。

    “降”,降成本。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使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一些猪场在水电、饲料等使用上浪费严重;降低采购成本,货比三家,购买到最适合的产品。改善了以上几点,控制了生产成本,赢利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畜牧工作者:养猪要“有的放矢”

    近几个月来,生猪价格持续下滑,绝大多数养殖户进入生产经营相对困难期,且这种困境是对养殖户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为帮助广大养殖户走出困境,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着力抓好生猪“三品”工作

    一、品种。饲养生猪致富的要素中,品种居首。各生猪养殖户应紧紧依托畜牧兽医大专院校、各生猪品种改良机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支持,积极引进优质种猪,淘汰劣质母猪,提高生猪的生产力水平。

    二、品质。杂交利用是提高生猪品质的有效方法。故此,各生猪养殖户应积极通过实施生猪人工授精等技术,提升生猪的品质,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猪肉产品的需求。

    三、品牌。各生猪养殖户要全面加强生猪及其产品品牌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绿色产品认证等,靠品牌占领市场,靠品牌增加效益。

    树立新理念实施新模式

    一、实施适度规模养殖。各生猪养殖户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养殖规模须与其经济、技术等条件相适应,坚决杜绝资金全部投在养猪场扩大再生产上,防止在疫病防控、污物无害化处理、环境绿化等方面少投入甚至不投入的现象发生。

    二、实施新的养殖模式。“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零排放、再利用”是现代畜牧业的标志。各生猪养殖户应积极实施“猪—沼—果(菜、鱼等)”和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来饲养生猪,及时处理粪便污物,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

    三、实施新的经营模式。生猪养殖户应积极组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解决品种更新、技术培训、生猪销售等一些实际困难。要“抱团”联合,使“小户不小、大户更大”,在质量、规模、效益上能够与同行业进行竞争、抗衡。同时,要通过招商引资、股份融资、合作出资等多种手段,建设自己的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各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增长。

    强化管理争取最大效益

    一、加强疫病防控。应科学制订防疫工作计划,按照免疫程序、正确的操作方法对生猪实施免疫。如果免疫失败,要科学分析,找出原因,进行有效的补防接种,杜绝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二、坚持科学饲养。生猪养殖户应全面实施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全进全出生产方式、分阶段饲养管理技术、程序化生产技术、保健饲养技术等。

    三、严格精细化管理。生猪养殖户应通过人、财、物的精细化管理,切实降低各项养殖成本,争取效益的“最大化”。如:科学定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优化各部门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明确员工的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制度管人、责任到底”,“人人干事、个个出力”的效果。

规模养殖场:这样养猪5.7元/斤都不赔钱

    本报记者郭蕾

    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兴达良种猪养殖场场长王淑芹,养猪已经18年了,是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从刚开始的两三头猪的家庭式散养到如今存栏700多头母猪、年出栏1万多头商品猪的规模化养殖,王淑芹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养猪诀窍。她告诉记者,有的养殖场生猪卖到7.5元/斤都赔钱,自己养的猪只要能卖到5.7/斤,就能保本。

    这是为什么呢?

    “管理是关键,猪场管理非常重要。”王淑芹告诉记者,“就拿我自己的养殖场来说,管理得好,单头母猪年提供出栏仔猪数就能达到17头~18头;管理得不好,这个值也就是14头~15头,甚至更少。不要小看了这两三头的差距,假如一头母猪每年多提供2头出栏仔猪,700头母猪就增加了1400头肥育猪。按照每只出栏生猪200斤,每斤6元的价格计算,毛利润能增加168万元。”

    那么,王淑芹管理猪场有什么诀窍吗?

    饲料是第一关。俗话说,病从口入。在王淑芹看来,饲料的质量决定各个阶段生猪的健康与存活。尤其是玉米中的霉菌毒素,必须严格筛选,要从源头上确保饲料没有发霉变质。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一旦超标,生猪就会霉菌毒素中毒,刚开始,表面还看不出来,但其实猪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功能开始紊乱和退化。严重时,会表现为咳嗽、脱肛、拉稀。母猪慢性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乏情、屡配不孕和产死胎。“我们场一个月就要用1吨玉米,绝对马虎不得。”王淑芹严肃地说。

    第二关呢?

    “防疫也很重要,尤其是防疫的方式。”王淑芹强调说。以前很多人愿意用抗生素做防疫,这样猪确实生病少、抵抗力强,可是长此以往,猪体内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所需的抗生素剂量也越来越大,防疫越来越不好做。而且,不健康的猪肉制品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家宣传力度加大和养殖户自身观念的更新,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寻找有效的防疫措施。“生物制剂是个不错的选择,”王淑芹介绍说,自己的猪场做保健时,除了合理使用绿色、生态的生物制剂外,还会适量添加少量维生素,以增加猪只的免疫力,进而降低猪场的防疫成本。

    “我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说生猪养殖过程中一定不能用抗生素。如果生猪发生病毒性感染,就必须用抗生素了。但是,要科学、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并确保生猪出栏前严格执行停药期。我们一定要对消费者负责。”王淑芹补充道。

    据了解,王淑芹的猪场每只猪的平均防疫成本只需70元~80元。而其他很多猪场的防疫成本要高达120元/只。

    “所以说,科学有效的管理就是效益。”王淑芹认真地总结。

散养户:五天一个集批发变零售

    散养户

    “老王,又给你添麻烦了。明天是胶西大集,你再过来帮着杀一头,还是原来杀一头猪一百元的老价!”近日,笔者在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行上店村看到50岁的养殖户姜友来正在家里忙着联系杀猪的事。

    “这怎么还自己杀猪了?”“只能这样,要不然就等着赔钱吧!”老姜说,他养猪已经有6年时间了,靠着自繁自育,每年平均能出栏六七十头肥猪。在这些年中,虽然生猪价格也曾有过几次降价波动,但都还能挺得过去。现在生猪5元每斤的价格,是近几年来最低的行情。考虑到每卖一头猪就要赔两三百元,他这才亲自上阵自杀自卖起来。“现在已经赶了5个大集,卖了5头猪,这都是逼的,虽然累一点,但至少赔不着钱!”

    老姜说,如果生猪价格仍然不能回升,他会将栏里60多头肥猪全部处理掉。同时,他也会放弃养猪,还会把圈里10多头老母猪忍痛割爱全部低价卖掉。

他山之石:丹麦严格生猪养殖管理联营体系共担风险

    养猪业是丹麦的支柱产业,丹麦全国只有3万名注册农民,但年产3000万头猪,85%猪肉出口到全球市场,中国是丹麦第四大猪肉出口市场,2012年中国从丹麦进口近20万吨猪肉。“像丹麦这样的小国家,之所以能保持出口大国地位,正是源于高效、控制严格的食品安全体系。”丹麦食品和农业委员会首席顾问表示。

    进场之前必须消毒

    丹麦养猪研究中心SPF健康控制实验室主任本特·尼尔森以养猪场为例介绍了丹麦的农产品安全控制体系。他说,丹麦绝大多数猪加入特定病原健康计划,采用无特定病原(SPF)进行种猪育种,并且养猪场实行隔离封闭式管理。

    为了防止人带入细菌,养殖场对人员进出有严苛的标准。当养殖者进出畜棚时,必须清洗干净,甚至连养殖场办公室的电脑键盘、电话、淋喷头、厕所和餐厅等都要仔细清洁。

    刚刚抵达丹麦的外国人48小时内不允许进入养殖场。如想参观,必须全身沐浴清洗消毒,从内到外着猪场统一提供的工作服,带进猪场的相机等也要严格消毒,参观者不准私自给猪喂食或者直接接触猪。

    数据库监督拒绝抗生素

    丹麦执行欧盟的食品安全法规,并且更加严格。在丹麦,农场里每头牲畜都有“身份证号”。“我们为所有牲畜建立中央数据库,包括它们的出生时间、地点、是否换过农场等,每个动物都有一个号码,一旦有疫情,可很快追溯到是哪里出问题。”詹斯·林说。

    詹斯·林最引以为豪的是丹麦严格控制动物体内抗生素、激素等药品残留。“在丹麦,兽医只能开药方,不能卖药,农民必须从药房买药,这有效降低了抗生素等药品的使用。”

    运输牲畜时“VIP包厢”避免感染

    食品安全是一个链条,“整个链条的强度由最弱的环节来决定,”实验室主任本特·尼尔森说,所以在运输环节要严格。他笑称,丹麦的猪在运输中享受“VIP豪华包厢”待遇。

    为避免运输过程中感染,丹麦使用带有密封空气过滤器通风设备的专用车来运输猪。“车厢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等数据都通过计算机控制,就连司机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尼尔森主任说,这简直就是“商务舱”。

    此外,卡车每次运输后要清洗、消毒,并隔离一定时间后,才能再次到农场去运送牲畜。

    “我们有一个非常严格的体系,其他欧盟国家不大可能做到,因为不同的环节,比如农场、组织、屠宰场等有不同的利益,所以丹麦采取了联营的体系,每个农场主都是行业会员,整个行业里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所以政府、组织、农场、屠宰场可以密切合作。”詹斯·林对这一体系非常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