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小儿刺激性频咳30例疗效观察

 lc1231 2014-04-26

      目的 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小儿刺激性频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旋覆代赭汤为主方化裁治疗30例刺激性频咳患儿。通过观察患儿服药后咳嗽频率减低情况、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3 d,显效15例(50%),有效15例(50%);用药5 d,显效27例(90%),有效3例(10%)。结论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小儿刺激性频咳临床疗效显著。
   刺激性频咳又称呛咳,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因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咽部刺激症状明显者,故又有“咽源性咳嗽”“喉源性咳嗽”之称,亦可见于下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者尤易出现此类性质的咳嗽。因其咳嗽频率高而使得患儿痛苦、家长焦躁,迫切希冀迅速解除症状。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功擅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临床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更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1]、五官科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3]等。笔者取其降逆化痰之功治疗小儿刺激性频咳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0909/12门诊患儿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岁7个月至15岁;病程1~5 d。伴发热者12例,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者9例。治疗前行胸部X线检查者9例,正常者2例,符合支气管炎改变者3例,符合肺炎改变者4例。上呼吸道感染14例,气管炎8例,肺炎8例。在外院行支原体抗体检测者9例,其中阳性者7例。中医辨证为风热袭肺证10例,寒郁肺热症11例,痰热闭肺证7例,气虚肺热证2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的诊断标准。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咳嗽的诊断及证候分类标准。
  1.3 纳入标准
  (1)具有刺激性频咳症状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未服用其他药物;(3)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未按规定服药,不能坚持治疗者;(2)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者。
  1.5 治疗方法
  主方:旋覆花10 g(包煎),代赭石10 g,半夏5 g,黄芩、浙贝、前胡、射干各10 g,生甘草5 g。加减:伴发热者加生石膏25 g(先煎);表寒未解者加炙麻黄5 g;痰涎壅盛者加莱菔子10 g;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0 g;便干者加制军10 g或生军5 g(后下);素易感体虚者加太子参15 g。水煎,每日1剂,分2~6次服,疗程3~5 d。要求患儿在治疗第4天复诊,若症状体征均已消失则可停药;症状体征未完全消失者继续治疗2 d,于治疗第6天复诊。
  1.6 观察指标
  以咳嗽情况为主要观察指标,体温及肺部体征为次要观察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刺激性频咳为一临床症状,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作者自拟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经治疗后,刺激性频咳消失或明显改善,症状消失在80%以上,发热者体温恢复正常,有肺部体征者肺部体征消失;(2)有效:经治疗后,刺激性频咳较前明显改善或减少50%以上,发热者热势减低,有肺部体征者肺部体征减轻;(3)无效:经治疗后,刺激性频咳无明显好转,减少率低于50%,或加重,发热者热势无减低,有肺部体征者肺部体征无明显减轻。
  2 结果
  用药3 d,显效15例(50%),有效15例(50%);用药5 d,显效27例(90%),有效3例(10%)。
  3 讨论
  刺激性频咳主要病机为肺失清肃、气逆于上。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6]。原方由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组成。具有和胃化痰降逆功效。方中旋覆花咸,温,入肺、肝、胃经,消痰,下气,软坚,行水;代赭石重镇降逆,二药相合善能降气以治嗳呃;半夏、生姜辛温而散,涤痰散饮,开心下之痞结;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脾胃之虚,诸药配合,除痰下气,而消痞除噫。笔者取本方理气降逆之功降肺气、复清肃,则频咳速止。临床应用中因小儿多实、热之症,故弃方中参、姜、枣,防其壅滞助热,仅在素体气虚易感者加用太子参以扶正祛邪。甘草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改炙为生防其壅滞,加黄芩清解肺热,前胡降气祛痰清热散风、射干消痰散结清热利咽、浙贝肃肺化痰。临床应用抓住刺激性频咳这一主症,对咽炎、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此症状者均有效,符合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经加减化裁具有良好的止咳、解热作用,适用于风热袭肺、寒郁肺热症、痰热闭肺证、气虚肺热证等各型刺激性频咳,临床疗效理想。

文章来自医生圈:http://www./bbs/thread-671767-1-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