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缠论(45)

 昵称16337729 2014-04-27

    这是2007-08-15《外围因素引发今日震荡》的解盘。

    前文说到,从35点起的序列X1X2…Xn中,按严笔定义,X6是不存在的。至X7、X8、X9成顶分型,且无缺口,该段在36点处结束,35-36段完成。

    其中,从图上看,X9只有四根K线,不够一笔的最低要求,但是,缠师把集合竞价算作一根K线,就成为一笔了。关于集合竞价,缠师在2007年8月16日《全球化,没有市场可与世隔绝》课后评论的答复:

    缠中说禅2007-08-16 16:40:06 缠中说禅 2007-08-16 16:35:57 新浪网友2007-08-16 16:30:22 缠中说禅博主,请问36-37怎么回事,能说说不?看着36-37没有3笔呀,下上下,后面那个下,不能成为1笔。难道是缺口的缘故?……

    ===========

    为什么不是?9点25那一分钟不算了?

    ===========

    当然,如果一定要坚持9点25那竞价不算,那么自然不是一笔,那就把36标记到4915点那最高点就可以。

    但事实上9点25必须算,竞价是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这里的意义重大,而且,这里刚好形成下面中枢的第三类买点,后面上拉的技术意义更明确了。”

    这种现象,在第61课图中的68点也出现过,请参见我写的《感悟缠论(30)——第61课分段》。

    这个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的37点、38点,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缠师说:

    “首先,今天下午太匆忙,37后就直接标记39,晚上回来才发现,已经改过来”。(见《70:一个教科书式走势的示范分析》)

    “这里必须提醒一下,1分钟图上38标记的位置用红箭头给出,显然,那不是最高的位置。为什么?没有人规定分段的结束位置一定是最高、最低的,关键要有至少三笔,因为从37开始到最高的位置,没有三笔,所以不能认为线段已经完成。但在1分钟级别上看,那么37-38这一段,就结束在最高的位置,为什么?线段的存在,是为了让图形规范化,就如同在5分钟中枢里,看1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是把整个走势类型的波动区域算在一起看,道理是一样的”。(见《70:一个教科书式走势的示范分析》)

    这说明缠师也注意到37、38点的特殊,37点至38点,中间多曲折,但按严笔定义只有三笔。其中,37点到最高点只有一笔。

    问题1:从特征序列的角度来看,自36点始向上笔的序列,S2一笔破坏了S1,但是,随后向上笔的元素S3等,不仅没有向上突破S2的高点,而且逐笔降低,直到39点才形成底分型。如果说36至39算一段,那样的话,这段的形状也太奇怪了!

    问题2:退一步讲,S3的中间,按宽笔定义算一笔,则S3可分为“上、下、上”三笔,把S1、S2看作有包含关系,合并后(向下合并),与S3中的两个向上笔形成“第一笔破坏前段”的格局,但是,那样就应该把37点移到右侧S3的低点,作为36-37段的结束点。

    问题3:假设37点已经确认的情况下,38点也难以用特征序列的方法确认。自37点起的特征序列X1、X2等,一个比一个低,更是没办法形成顶分型!

    纵观缠师划分线段,其实是有两套的标准:一是按照线段和线段破坏的概念,用“线段分解定理”来划分;二是用标准特征序列来划分。用这两套标准分别去判断,绝大多数情况下结果是相同的,但是,个别地方还是有区别,甚至有矛盾。这些矛盾,在我以前的分析中也有所体现。

    通过一些实践以后,我感觉从第57课至2007年7月2日的111个线段中,由于当时没讲到标准特征序列,以使用“线段分解定理”判断为主;而自2007年8月2日以后的分段,则主要用特征序列。

    但是,在此处,我只能按照“线段分解定理”去判断:37-38段,是“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了前段。同样,38-39段也是“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了前段。

    自38点起,又可以用标准特征序列来判断了。序列S1S2S3S4中,S2、S3、S4成底分型,但有缺口,需从该底分型的低点(39点)看下一个序列X1X2…Xn,其中,X4笔破坏,但是随后的X5没跌破X4的低点,即没形成顶分型,反而与X4成包含关系,合并后的元素与X6、X7成顶分型(但有缺口),使39点得到确认,38-39段结束。

    由于上述顶分型有缺口,40点暂时不能确认,要看下一步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