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菇栽培技术

 老刻刀 2014-04-28

   黄金菇栽培技术

 黄金菇是本所1998年春首次从福州引进的新品种,学名为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此菌菌肉厚,开伞慢,味道香甜,口感润滑、清脆,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我们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发现其生长周期短,效益好,农民容易接受,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黄金菇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菇盖直径48cm,初圆形,后扁平,中稍下凹,后期呈漏斗状。平滑、干燥,成熟后呈淡黄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菌褶延生,菌柄偏生、内实、白色,柄长412cm,柄粗0.82cm,先端细,中实,肉质细密,纤维状,无菌环。
 
    
二、生物学特性
 
    1.
温度 黄金菇菌丝对温度适应范围为1030℃,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6℃,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528℃,最适22℃,属中温型,出菇无需温差刺激。
 
    2.
湿度 菌丝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为90%95%,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
 
    3.
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更快。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期需散射光150600lx,子实体生长有趋光性。
 
    4.
空气 黄金菇菌丝生长阶段,CO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袋中CO2浓度由正常空气含量逐渐上升,能刺激菌丝生长。所以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甚严格,原基形成需要充足的CO2,才能使菇蕾生长正常。
 
    5.pH
 生长阶段pH值范围48,最适为6.5pH4以下,8以上出菇有困难,出菇时最适pH6.06.5
 
    6.
营养 黄金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栽培时需要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丰富时,菌丝粗壮洁白,生长速度快,子实体产量高。
 
    
三、栽培技术
 
    1.
栽培季节 黄金菇出菇最适温度为22℃,从制袋接种到出菇需5060天,福建省宁德地区栽培安排在春季23月制袋,45月份出菇,秋季89月制袋,910月份出菇。
 
    2.
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PDA培养基,置于25℃恒温箱中培养1013天即长满试管;原种、栽培种可用普通木屑麸皮培养基,或棉籽壳添加麦麸培养基,也可用麦粒做培养基。一般原种、栽培种在25℃培养下3035天可以长满瓶(袋)。
 
    3.
原种和栽培种配方 A、麦粒67%、木屑30%、碳酸钙3%,含水量50%55%B、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含水量55%C、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含水量60%
 
    4.
栽培培养料配方 A、玉米芯78%、玉米粉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含水量60%65%pH6.06.5B、棉籽壳47%、木屑30%、麸皮18%、蔗糖1%、碳酸钙1%,含水量60%65%pH6.06.5
 
    5.
制袋接种 黄金菇栽培袋制作与猴头菇、平菇栽培袋相似,选择17cm×35cm×0.005cm的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均可。拌料、装袋、灭菌、接种按常规。
 
    6.
栽培场所 干净通风的房间或有利遮光、通风的蘑菇棚均可用于栽培,床架坐北朝南排列。
 
    7.
发菌管理 接种后,在室温2325℃,湿度70%以下的培养室中培养,保持室内黑暗而清洁,通风不宜过频,防止料温剧烈波动。料温2527℃时生长最好。经过3035天培养,菌丝可满袋,搔菌后转入出菇房。
 
    8.
出菇管理 解开袋口或拔去袋口棉塞后,竖直排放于床架上,上覆盖报纸保温保湿,促使菇蕾萌发。室温保持1822℃,湿度90%100%,增加光照及通风,56天后菇蕾整齐发生时,湿度控制为85%90%1215天即可采收。
 
    9.
采收与加工 黄金菇可鲜销或烘干后贮藏待销。当菇盖漏斗状,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产量高,质量好。采收前1天应停止喷水,适当减少菇体所含的游离水,有利于延长鲜菇的货架寿命和提高烘干后的菇体品质。第1潮菇采收后,清理料面,同时清弃污染菌袋,调节好菇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经1015天,又可长出第2潮菇。由于第1潮菇采完后,菌袋已明显变轻,应及时补充菌袋水分或营养液,保证第2潮和第3潮菇的产量和质量。
 
    
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宁德地区农科所  阮瑞国 丁李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