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伤寒六经心得之太阳篇一[中医之家]

 johnney908 2014-04-29

                                                                      伤寒六经心得之太阳篇一

人体由外到内,依次可分为六个层面,分别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外界的致病性因素侵犯人体,由浅入深,也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中医认为疾病是一个运动着的事物,不能以固定的眼光去认识一种病,在治疗过程中尤其如此。这六个层面分别和自然界的寒、燥、相火、湿、火和风相应,也就是说太阳的属性是寒,阳明的属性是燥,少阳的属性是相火,太阴的属性是湿,少阴的属性是火,厥阴的属性是风。

这样来说,凡是太阳生病,害冷的比较多,因为太阳一出问题,整个太阳层次的气就郁积,这样就和其他五个层面的气机不相平衡,因为太阳独盛,所以就表现出寒的这个特点来。以此类推,阳明生病,那就表现出来燥;少阳生病,就表现出来的是相火;太阴生病表现出来的是湿;少阴生病,表现出来的是火,但多数是寒,这个以后会讲到;厥阴生病,表现出来的是风。

人体有十二条正经,手有六条,足有六条,合起来一共是十二条。这十二条正经分别负责着人体的六个层面,即两条经负责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不是一个层面的两条经相互组成一个圆。如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就是一个圆,在这个圈子上出了问题,可能会表现出另外一个层面的疾病。这些问题以后会谈到。

人体最外层之太阳地面受到侵犯,机体便一方面暂时关闭毛孔,防止外敌进入体内,这个外敌最常见的就是风寒;毛孔关闭的另一个作用,是在体内积累热量,等到合适的机会把外敌从太阳地面上赶出去。所以如果一个人体质正常,发烧到一定程度,会汗出而解,也就是说依靠体内的热量,出汗,打开毛孔就能把外敌从太阳地面上赶出去。如果体质相对差一些,那就要用药帮助身体来发汗。毛孔关闭导致体内水气不能通过毛孔排出体外,转而在呼吸道中凝聚形成痰,在鼻腔中凝聚形成鼻涕,肺呼吸不畅就形成咳嗽,太阳经受阻,导致头部的浊气不能下降,所以会出现头项强痛,太阳气机郁积,表现出来怕风与怕冷。这个就是最初的感冒表现。

所以这个时候用药物治疗,就是要发汗驱赶外敌,打开毛孔,畅通水液的循环,自然烧退、痛止、寒消、痰去。风寒侵犯到肌腠,肌腠通路关闭,但这个时候毛孔还开着,所以会有汗外出,但此时之汗,为风邪疏泄,卫气失敛之汗,并非发汗驱赶外敌之汗,详细解释见“为什么有的感冒有汗,有的感冒没有汗”篇。此时所表现的症状就是,头项强痛,怕风怕冷,发热,流鼻涕,咳嗽,有痰等症状,这个时候如果号脉,两手寸脉一定是浮缓脉,这个时候就用桂枝汤来解决。此时发汗这个提法不很合适,医学大家都称桂枝汤为调和营卫之剂。汗为营血外发,卫气有收敛之职,今邪风疏泄汗出,卫气收敛入里,营卫是为不协调,故调和营卫即愈。

如果风寒侵犯体表,此时毛孔当关闭以御外辱。毛孔关闭,呼吸作用减弱或着不呼吸,单靠肺正常呼吸已不能维系全身,故肺超负荷工作,此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气喘。毛孔关闭,内外气机不能交换,都郁积到皮肤表层,不通则痛,所以身体身痛。此外发烧、头痛、有痰、鼻涕等都可能出现。因为毛孔关闭,所以此时体表无汗。当用麻黄汤,打开毛孔,驱赶风寒,同时加杏仁以降肺气,喘息自平。

风寒感冒最初只有这两种形式,认清症状,分投麻桂二剂,当获一剂知,二剂已之效果。

假如体表有汗,当是桂枝汤证,没有及时服药,八九天后,病情没有缓解,脸上发热,身体表面发痒,这是因为没有及时用桂枝汤发汗。风邪客于肌表,营卫不协调,水气代谢不正常,故身上发痒。春天许多人都有皮炎、身上发痒之疾病,皆属此类。当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驱风,麻黄发汗,营卫和谐,自然诸痒皆止。

假如服用桂枝汤,出汗量太大,风寒却没有驱赶干净,一天之中,忽热忽冷发作两次左右,就是余邪尚存,当再用桂二麻一汤来驱赶余邪。

假如本来是麻黄汤证,毛孔关闭太久,内热郁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无汗烦躁。这样就成了大青龙汤证。模式就是外有寒气客表,内有郁热扰心。当用大青龙,内除郁热,外驱风寒。

如果干呕而咳嗽,此是水气不能外散,聚于心下,寒饮射肺,引发的咳嗽,外有寒气,故怕风寒,内有痰饮阻滞呼吸,故咳嗽气喘,此时痰饮为稀白之形。小青龙,能外散风寒,内消痰饮。时下感冒患者多去输液以图退烧,烧退后其余症状多数仍在,且许多能引起长期咳嗽不愈,舌胖大水滑,白苔严重,亦为小青龙之证。


引文来源  伤寒六经心得之太阳篇一[中医之家]

太阳病发汗不当而导致的疾病之二

 

    风寒侵犯人体最外边的肌表,也就是太阳经地面,会出现中风和伤寒两种风寒感冒的情况,分别就是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如果及时治疗,会很快痊愈。这里桂枝汤和麻黄汤都起到了一个发汗的作用,这一点在陈修园就是这么说的。他说,麻黄汤和桂枝汤都是发汗的,只不过发汗的部位不同。也有的人说只有麻黄汤才叫发汗,桂枝汤只是调和营卫。不管怎么说,用桂枝汤和麻黄汤去治疗中风感冒和伤寒感冒是效果非常好的,只要辩证准确,可以说有效率绝对是百分之百。

    可能有的人风寒感冒后,看起来很象桂枝汤证或者麻黄汤证,然后就去用这两个方子去治疗,结果是病没有好,还出现了其他的问题。于是就得出一个结论,说经方无用。这个其实是他自己没有辩证好。在《伤寒论》中,仲景早就分析过这些情况。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风寒感冒,就是风寒客于肌表,自己的正气不足以把风寒赶出去,之所以发汗,也就是增加自己的正气的力量,把风寒排出去。这个正气就是心的阳气,以心脏为中心,往周围扩散。发汗的那几个方子里,都有桂枝和甘草这味药。这两个药合起来就是桂枝甘草汤,是专门增强心阳的一个方子。所以你看桂枝汤,桂枝甘草增加心阳,生姜发汗,甘草护中;麻黄汤也是,桂枝甘草增强心阳,麻黄打开毛孔,甘草缓兼护中。而单纯的桂枝甘草在一起则就是增强心阳的功能,并不是发汗的作用。上次讲的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发汗力量来自于肾的阳气,是靠附子发挥的作用。

    如前述的方子,如果发汗太过,就会造成不平衡。人体上焦为心火、中焦为脾土、下焦为肾水,心阳和肾水在一般人是平衡的,相互制约的。发汗所发的汗其实就是血,汗的来源就是血液,血液又是心液,古医书讲“汗为心液”。推动发汗的这个力量就是心的阳气。所以发汗过多,就造成心阴阳两虚,也就是心气虚,这包括心阳和心阴。心气一弱,肾气就越过脾土这个堤坝上冲,往心脏这一块冲。这样一来,就造成心脏跳动加快,不正常,出现心悸、心慌等现象。这个时候就得用手按着心脏这个地方才舒服点。所以这个时候就得赶紧增加心的阳气,就用桂枝甘草汤。所以这个对于心阳不足引起的心悸和心慌效果非常好。

    处方:桂枝60克,炙甘草30克

    这个时候心阳一增强,就把上冲的这个气给克制住了,这就是这个处方治疗心脏病的原理。处方中两味药的量都非常大。桂枝60克,现在没有医生签名根本买不出来,好多大夫也不敢用这个处方。这个时候量小了效果就不行。中医界有一句话叫“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所以现在中医界好的大夫不多。前天有个病号,是桂枝汤证的头痛,给她开了桂枝汤后,她自己去买药,药店一个老大夫,看完方子后说,你这个方子是调理脾胃的,不是治疗头痛的,就没有卖给她。这个事情说明现在懂桂枝汤的中医大夫少了。

 从这里再附带说一下胸痹,也就是心脏病、心血管之类的疾病。这些病在中医里叫胸痹。痹是什么呢?就是运行不畅了,堵塞了。关节炎也叫痹症,也是气血不能正常运行造成的。胸痹,是说明胸部的气血运行受到了障碍,表现出来的就是血液粘稠、血压高啊等情况。一些中医一看到血液运行不畅,就赶紧用活血化瘀的药,不能说没有效果,你象复方丹参,效果也不错,可是不除根啊。关键在哪里呢?就是心阳不振,心的阳气不足。心属于火,火不足,也就是寒邪太盛。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治疗胸痹着眼点就是振奋心阳。心阳非常弱,就等于是火苗非常小,一降温或者风吹草动就灭了,但如果心阳很旺盛的话,就不怕这些阴邪。

    桂枝甘草汤证,出现这个症状的话,要是你去医院作检查,那肯定心脏功能有问题。要是一般的大夫,可能就给你开些活血化瘀的药了。但是,现在这个心慌、心悸不是有瘀血,而是心的功能不足,所以你再化淤好转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你用桂枝甘草汤,那很快就能痊愈。

    上面这个是说发汗过多造成的一种辩证,但不是说只有发汗后才有这种病,只要是心气不足引起的心慌、心悸都是可以治疗的。

 

    下面是另外一种情况,这种情况有一个前提,就是脾虚。就是脾虚的患者容易出现的症状。这个也不是说非得发汗后才有这种病,平时这样的病人非常多。

    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用药发汗,汗为人体内的津液,平常的时候这个津液是在胃中吸收的。也就是说汗液和胃中的液体是一体的。一发汗,胃中的津液就少了,也就是胃中干了。胃属于阳明系统,它的属性就是燥,现在没有了水,肯定是非常的燥热。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烦躁不得眠的情况。

    这个时候病人就会觉得口渴,在喝水的时候一定要少少的喝,不能喝太多的水。因为这个时候病人本来就脾虚,又经过发汗,消耗了阳气,就更虚了。水在胃中吸收,就是靠的脾的阳气,脾的阳气加热水,水化为水气往上蒸腾,蒸腾到肺,再由肺运输的全身。这个时候如果一下子喝了很多水,可能一下子把脾阳给克制住了。脾阳就是火,水太多,火就烧不开水,水反而容易把火给灭掉。这样一下子水就停在胃中了。也就是说水停在中焦了。这就形成了水阻中焦。于是上下交通的道路就被堵塞了,肺气无法下降,这个时候就表现出来气喘,憋闷。

    以前老百姓都知道,渴的非常厉害的时候喝水更要慢慢的喝。电视剧里也有,赶路人渴的很厉害,去农户家讨水喝,老大娘端出一碗水,上面洒了些麦麸,然后路人就吹一口气喝一口水,这样不会伤着。

    现在有一种错误观念,就是水喝的越多越好。殊不知水是最难消化的东西,消耗脾的阳气最多。对于脾虚的人,喝水多了气喘就是这个原因。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24g 桂枝15(去皮)g 白术 甘草各10g(炙)

这里是另外一种情况,叫水气凌心。好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种症状,叫心室肥大,和这个症状非常有联系。这里讲的是伤寒感冒经过吐、下、汗等误治所造成的,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人都是这种情况。好多人头晕、眼晕,一号脉很沉,再看舌头,很胖大,有的水滑水滑的。这个时候吃这个方子肯定管用,不要去考虑什么高血压、低血压、心室肥大等等。

    这种情况,也是经过误治,造成心阳虚,心没有力量了。下焦的水气就往上冲,水气影响到心脏,也表现出来心慌、心悸,和桂枝甘草汤一样,这里还有另外的表现,就是头晕和眼晕、加上舌象等能够区分开,这个舌头是胖大水滑的,是经常眼晕和头晕的,这是水往上走侵犯到了心脏,水把心脏给泡起来了,泡起来会出现什么?那就是水肿。心室肥大,其实就是心脏受水的影响变得肿了。所以这个时候就用桂枝甘草汤加上白术和茯苓来治疗。茯苓是泄水的,白术是巩固中焦这个水的堤坝的。一方面把水泄掉,另一方面把堤坝巩固起来,这样水就不容易泛滥了。

    这个方子我经常用,我凡是看见舌头大的、心慌、心悸的、还有头晕眼晕的,我都用这个方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失手的时候。凡是由于水气上冲引起的心脏方面的毛病,都可以用这个方子来治疗。再就是咳嗽,有痰,还有什么肺气肿、肺水肿等疾病都可以治疗,小孩子经常流口水也可以治疗。头面部水肿也可以治疗,上半身的湿疹也可以治疗。甚至连甲状腺肿瘤都能治疗。我年前就治疗过一个,效果就非常的不错。总之凡是水在人体上半身出现代谢失常的,都可以用这个方子来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