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神派資料+三阳三阴开合枢的对应方药 +气机运行模式与四维之病

 johnney908 2014-04-29

                                   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何反映火神派的精神
——本文系吴佩衡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
作者:中文名:周思,法国名:pasgaelle
   《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通脉四逆汤主者”。表现出热象的里寒亡阳证经常被认为是又急又危的病情,如阴盛格阳证 (通脉四逆汤证)或者阴盛戴阳证 (白通汤证)。但是在临床实践当中,许多慢性的,不一定危急的疾病在总体上表现出寒象的同时也带有热象,这使病情难以分析。这样的病态反映的是寒热错杂,还是阴阳双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呢?只有通过十分详细的观察和四诊合参,才可以抓住病情的本质,特别是在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中,有必要辨识标和本,真和假。 在这种很复杂的分析过程中,火神派因为一直不离开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能发挥自己的特色,它不仅善于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优秀的思路:不管涉及到疾病,健康还是生命的观念,它都强调阳气的重要性。下面我想通过潜阳封髓丹这个代表方剂和一些临床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从阳气的统帅作用到潜阳的意义
    目前,火神派的影响在逐渐扩大,好像以前认为的阴阳平衡正在变成阳主阴从。但是,这个有特色的学派只不过强调和阐明了中医经典中一个早已存在的以阳为主的学说。在《内经》的“生气通天论”里,阳气的地位和太阳一样的重要:“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后来,张介宾在《类经》中发展了内经的认识,在认为阳气对人体就象太阳对宇宙一样重要的同时,他在“求本论”中说道:“阴以阳为本,阳存则生,阳尽则死”。更早的《易经》尽管没有直接用过阴阳这两个符号,但是阐明了事情的变化生于两个极端的对立统一,在这种对立又互根的关系中,阳是有权威性的,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说明阳气对生命活动起推动作用,阴气呢,处于从属的地位(“坤元 。。。乃顺承天”)。此外,郑钦安把由离卦的两个阳爻加上坎卦的一个阳爻所形成的乾卦当做生命的原动力:“人活一口气,即此乾元之气也”。吴荣祖教授在“附子通行十二经”这篇文章里明确地指出:命门火(又名元阳,真阳)就是阳气的根源 ,它的盛衰状况决定了人体阳气的运行状态。《难经》也强调命门火的核心作用,说 :“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三十六难)又把原气说成是“谓肾间动气者。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本也,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八难)。赵献可反对“难经”把命门火放在肾的右边,提倡命门火必需安在两肾之间,又把它看作是人体的太极,进一步强调了它的重要性。赵献可用一阳爻陷于两阴爻的坎卦来描述命门火,认为它等同于真君,真主,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出现得比心更早。由此看来,命门火是司先天的根本,在后天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挥作用。

设意图1

        可见,君火和相火不是等同的,不能同日而语。刘力红在《思考中医》一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哲学理念,说明君火属于形而上,相火属于形而下,君火属“神明出”的心,(易系辞认为神是无方的),但只有在处于有机世界的相火的帮助下才能确立,相火起着促进各个脏腑系统功能的作用。
        郑钦安也用坎卦来代表命门火,他说道:“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称为真阳”。真阳又称为相火,命门火,龙雷火,赵献可是这样描写它的:“此相火者寄于肝肾之间,乃水中之火,龙雷之火也”。
        这个根于肾寄于肝的相火常常借用龙的形像来表现。比如郑钦安说:“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水之极(是阳为阴根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不能飞腾而兴云布雨,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龙既代表着一种普爱众生的强大的力量,又代表着生命的原动力,它是不朽的中国文化的象征。吐出水来滋润大地的中国龙跟吐出火来毁灭世界的西方龙是截然不同的,根据郑钦安的说法,古人用它来表示出神入化、变化莫测的乾天。因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而龙能兴云布雨,所以,它也代表了天地之间的交流和天地二气的流通和转换。
        郑钦安之所以强调龙的位置(在水,在下)和它头向下的身姿,是为了突出它潜守的特性,只有在这样,龙正常的生理活动才能得到保证。这个观点跟《内经》“生气通大论”中的阳气密固阴阳才能平衡的看法是一致的:“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相反,阳气失去了潜守性就意味着阴阳失调:“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可见,收敛性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正象刘力红所说的,就是再次释放能量,发挥作用,让生命如环无端地延续下去。龙的运动也可以代表大自然的周期变化以及人体的生理活动:冬天,龙潜伏在海底;春天来了,它在滚滚的雷声中苏醒过来,腾飞到空中;夏天,它飞到天端,从那里把冬日聚起来的水分变成雨,洒下来滋润大地;到了秋天,它又潜入玄水,准备在冬眠中养精蓄锐,恢复力量。
        阳气的潜守性不仅涉及到中医,也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首先,《易经》里认为,统一性远远超过对立性,对立性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因为最终的目的是保持一个统一体,否则,机体就会松散,以至解体,这很像家庭里面起核心作用的夫妇关系)另一点,是强调阳气必须处于阴的状态。这个观点,在有阳性特征的卦中明显看得出来。比如乾卦(元亨利贞)讲究吸取阴的柔软性,以便发挥自己的动力和创造力,也认为龙必须保持分寸感才能显示它的能力。通过乾字可以看出来:左边的一部分保留了一个很古老的意象:太阳正在茂密的树荫下冉冉上升,激发着潜藏的能量,上面的十字意味著被阻蕴在地底的蒸汽。这个字在现代的意义上只突出了太阳,而它的古意却告诉我们:地底下蕴藏着财富,太阳正在用阳气催发着含苞待放的阴的蕴育力。这种思想在其他一些卦中也表现得很明显。像二爻(见龙在田)和五爻(飞龙在天)提出有必要听取“大人”的忠告,也许怕力量太过分,必须有退避的意识。这个意识在四爻也可以看出来(或跃在渊),也说明了没有退避和潜守,什么事情也实现不了,或者以后会后悔(六爻说亢龙有悔)。这很象五行学说的生克概念(三爻告诉人们对人类过激的行为要有警惕)。其次出现了代表火的离卦(离,利贞,亨,畜牝牛吉),不断地提醒人们不打好坚固的基础而想提高是有危险的,所以要求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当中打下根基。因为只有通过后退和潜守,“离”才能把它的光和热传布到四面八方。从生理的角度看,泰卦和既济卦体现著和谐的状态,在汉语里,人们说 “治病必求于泰”。泰卦(地天泰)的构成是天在下,地在上,表现著天气和地气之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也就是阴阳的交媾。这种和谐的交融来自天和地各自所处的位置:天在下,处于阴的地位,这样可以节制阳的动态的活力;地在上,处于阳的地位,这样可以激发阴的静态的沉稳。同时,这种状态又恰恰是一个健康人的生理状态的写照:既坚固又温和的下面(命门火之宅),既轻松又凉爽的上面,正像一座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在阴阳爻分布均等、各安其位的既济卦中又一次得到表现:处于下面的火蒸腾著上面的水,使水变成有用的物质,这种蒸腾的现象又让人联想到“气”字。
        从另一个方面看,道家的修炼和各种各样的“吐纳”都很讲究对阳气的收敛。不管是强调“力根于足,宰于腰,通肩而形于手”的太极拳(在这里,人体被比喻成乌龟:稳固的下身相当于方形的龟腹,轻柔的上身相当于圆形的龟背),还是让练功者把自己的意念想象成“沉在海底的太阳”的静态气功,都强调把体内的太阳沉入丹田,也就是郑钦安所说的“龙之下宅”。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内经》中所描述的心身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相反,不正确的训练会引起所谓“走火入魔”的副作用,这个词暗示著有一那样一条火龙,一旦失控,疯狂起来,就会损伤心神(意念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容易导致五志化火的现象)。因此,练功特别讲究体内的气要通过修炼达于柔和,要避免刻意求成。也说要“练到火候” ─ 这也是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圣人。。。弱其志”。 “火候”这个词也是一个日常生活里的词,熬药也用到它:表明了能够提取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文火和容易引起药液向外溢出的武火之间的区别。
        阳气的收敛也表现在人际关系上。有时,中国人的委婉和他们因为每个人的地位不同而态度也不同的行为方式,由于文化的差别,被西方人误解成不够直截了当、不够直率。西方人不了解,因为中国人很在乎不损伤别人的自尊心、不让别人丢面子 ─ 也不让自己丢面子 ─,所以很讲究不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在外,象习语所说的“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这种行为模式也是孔孟道德观中的“仁”的一个方面,它渗透在中国式的社会关系中,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换句话说,过于鲜明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可能引起社会关系的不稳定。从中医的角度看,也就是“五志化火”的可能性。
        以上,我只是想从不同的方面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我是怎么理解“潜阳”的重要性的。这些例子既不全面,也不够深刻,但是我想以它们开头,来引出进一步的思考。
        在中医领域里,以上“潜阳”精神最好的体现之一,是“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使用。尤其是“火神派”的倡导人吴荣祖老师和他的儿子吴文笛在临床上使用“潜阳封髓丹”的方法,特别能体现他们重视命门火的生理功能、力求使生命之火潜藏在命门的临床思路。下面我们会看到:这个代表方剂不仅仅用于“上火”的证候,它在临床上的使用是既广泛又灵活的 ─ 关键是我们必须有中医的“整体观念”做指导,而且要把握命门火对激发各个脏系的生理功能是如何发挥著核心作用的。

2.命门火收敛归源的代表方:潜阳封髓丹

        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三才封髓丹”,“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砂仁、炙甘草。这个方子当时用来降心火和滋肾水,治疗虚火上炎导致的遗精滑精。从它的名称和其中的“三才”来看,似乎可以想像,它就是现在“潜阳封髓丹”的鼻祖,但是,三才封髓丹治疗的情况恰恰相反:是阴虚引起的火旺 。
        所以,“潜阳封髓丹”并不出自补土派的创始者,而是来自郑钦安的两个方子:原来各成一体的“潜阳丹”和“封髓丹”。
        前者“潜阳丹”由砂仁、附子、龟板、炙甘草组成,有纳气归肾的作用,郑钦安是这样解释的∶“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
        后者“封髓丹”也有纳气归肾的功效,又能补益三焦,郑钦安写道 ∶“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己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在阅读《医理真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方剂经常用来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也被作者叫做“元气不纳”、“元气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气不归源”、“孤阳上浮”或者“虚火上冲”,意思都是一样的,指上身的一些症状∶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口臭,咽痛,咳嗽,面红等等。为了解释这些现象,郑钦安还是用龙来做比喻∶“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 ”。可见这里形容的虚火都是由阳虚阴盛造成的。因此,虚火也可以来自两个互相对立的因素,象《内经》所说的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简单而深刻地描写了世间万物都是由既对立又统一的要素构成的,这个对立统一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虚火的来源∶或者阴或者阳。火神派当代的另外一位优秀代表李可老中医在他所写的《李可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辑》中说∶“盖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真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密(。。。)若因外感内伤,致水亏于下,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或肾水寒极,逼真火浮游于上,致成火不归原之证”。
        吴佩衡先生在临床上把这两个方剂结合起来使用,使潜阳丹和封髓丹的临床应用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一个降虚火、一个温肾阳的功效同时发挥了作用。下面是吴佩衡先生的一个医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吴先生在继承郑钦安临床思路的同时,又进一步调动出这两个方剂的潜力,把传统用活,为病人服务。

吴佩衡医案∶
        病人男,三十二岁,患龈缝出血己久,牙床被烂,龈肉萎缩,齿摇松动,且痛而痒,服滋阴降火之品罔效。余诊之,脉息沉弱无力,舌质淡,苔白滑,不思水饮。此系脾肾气虚,无力统摄血液以归其经。齿为骨之余,属肾,肾气虚则齿枯而动摇 。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脾气虚而不能生养肌肉,则龈肉破烂而萎缩。气者,阳也。血者阴也。阳气虚则阴不能潜藏而上浮,阴血失守而妄行于血脉之外。法当扶阳以镇阴,固气以摄血,俾阴阳调和则血自归经而不外溢矣。拟方潜阳封髓丹加黑姜,肉桂治之。
附片60克  西砂仁20克 (研) 炮黑姜 26 克  上肉桂 10 克 (研末泡水兑入) 焦黄柏 6 克  炙甘草 10 克 龟板13克(酥,打碎)   
        服一剂稍效,三剂血全止,四剂后痛痒若失。连服十剂,牙肉己长丰满,诸证全愈。
        按:附子,肉桂温补下焦命门真火,扶少火而生气,砂仁纳气归肾,龟板、黄柏敛阴以潜阳,黑姜、炙甘草温中益脾,伏火互根,并能引血归经,故此方能治之而愈。余遇此等病症,屡治屡效,如见脉数饮冷,阴虚有热者,又须禁服也。   
       
        潜阳封髓丹的使用根据临床的需要不断发展,又不断地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这些调整是从吴佩衡先生开始的,经他的孙子吴荣祖老师的临床实践延续了下来。起初,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两味药∶骨碎补和细辛。关于前者,《本草求真》写道∶“味苦而温,功专入肾补骨,且能入心破血。是以肾虚耳鸣、久泻、跌仆损伤、骨痛、牙痛出血、无不用此调治”。《药性论》中更是指出骨碎补可以治上热下冷的病情。关于后者,《本草备要》中说∶“细辛之辛能行水气以润之(《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虽手少阴引经,乃足少阴本药”。细辛善于温散太阳少阴两经之寒。到了这个阶段,潜阳封髓丹的组成有八味药,但吴荣祖老师总是习惯再加上三味药∶
1-龙骨。《本草经读》中说∶“龙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 ”;
2-牡蛎。起潜阳的作用。通过郑钦安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味药的应用,在它们的收敛潜镇的基础上,作者这样解释说∶“取龙、牡有情之物,龙禀阳之灵,牡禀阴之灵,二物合而为一,取阴阳互根之意,加附子者,取其助真火以壮君火也 ”;
3-炒白术。炒白术和甘草巧妙的配合充分体现了补土伏火(火无土不潜藏)的道理。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吴老师喜欢用乡间烧火的方法做例子:寒冬的夜晚,农民们上床以前,在炉床里堆上一些土或者灰,既能保温,又不让火烧得太快。第二天起来一吹,便又能把火吹旺。郑钦安在“附伏火说”里解释道∶“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他认为附子合甘草不但有“先后并补之义”,而且有“伏火之义”。补土伏火法也通过龙的形象反映出来∶“如坎卦之龙,初生之龙也,养于坤土之中,故曰:‘见龙在田’,虽无飞腾之志,而有化育之功。是水也,无土而不停蓄,龙也,无土而不潜藏。故土覆水上,水在地中,水中有龙,而水不至寒极,地得龙潜,而地即能冲和,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这个道理在四逆汤的组方中也体现了出来:附子本身的功用就可以降阳虚引起的虚火,炙甘草则起到了刘力红在《思考中医》里所说的温煦作用,可以避免“遇火即飞,见火即炎”的现象。
       
另外还有一些加减,如加紫石英,《名医别录》中说这味药有“安魂魄,镇下焦”的功效,既有重镇性能又温暖肾脏。还有镇肝潜阳的磁石(这里应用“去性取用”的原则)。这些加减尽管不是最主要的,但吴老师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它们可以发挥收敛命门火的作用。

这里简要地回顾了“潜阳封髓丹”在临床运用中的发展轨迹,它的主要功用是:收敛由于阴寒盛而上浮的命门之火。

示意图2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方剂来治疗郑钦安叫做“孤阳上浮”的上有假热、下有真寒的证候了。这种病理现象跟生理的金字塔恰恰相反。在中国,老百姓形容咽痛、口腔溃疡、目赤痛、牙龈出血、面红而热等等症状,就用“上火”这个词,但是常常误以为是阴虚、实热造成的,所以吃苦寒的黄连、板蓝根或者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而不知道对这种火不能采取清法或者下法来解决,因为这样会损伤阳气;更不能用滋腻的养阴药,因为那就等于雪上加霜。正确的办法是引火归源。为了让病人更好地理解,吴老师习惯用逆子和贼子来做比喻∶命门火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上炎,就像一个不守规矩、不孝顺的儿子,他导致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对他,当然不能采取扼杀性的惩治,而应该用教育的方法,把他引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就跟引火归宅是一样的道理。对代表实热的“贼子”,应该采取严格的措施,象在中药中的苦寒折热法、釜底抽薪法等。
吴老师在临床上看到过许多因为误诊误治、病情复杂化、长期不愈的患者。误诊误治的原因是一个双重的误区∶1- 以为西医的炎症等于中医的火热;2- 以为上身的热象都是由实热或是阴虚造成的。
下面是吴文笛医生的一个医案,它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中医的思路西医化(这里具体地说:咽痛就被认为是实热、阴虚),这种公式化的看法已经离开了中医的一个基本原则∶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医案∶
病人:女,55岁;患化脓性喉炎几年,吃了抗菌素后发生过敏性反应:手足红肿,耳朵痒,恶心,舌麻而肿,最后昏厥。急诊住院,治疗后,过敏现象消失,但病人呈现面唇苍白,咽痛(从小就有),伴有阻塞感,头痛头晕,这些症状晚上加重,烘热,头、手出汗,冬天四肢冰凉,大便干,每天4次,小便黄、气味重,白天10次,夜里5次,梦多,腰痛,疲倦嗜卧,舌青、胖大,苔白、腻,根部淡黄,脉细、沉、寸旺。
诊断:少阴咽痛证
证型:肾阳虚、虚火上炎,中焦湿阻
治法:温肾阳,降虚火,除湿
药方:潜阳封髓丹+苓桂术甘汤+紫石英、射干、桔梗、公丁

病人吃了这个方子三、四天后,病情明显好转,很快就出院了。

分析∶
尽管急救阶段已经过去了,但这个过程为我们认识疾病的本质提供了不少珍贵的信息。抗菌素大多数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真正的热毒(实),一般是见效的。但是在这里,用了抗菌素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出现了亡阳的反应 :1- 肾阳虚脱,耳朵痒;2- 脾阳虚脱,手足(阳之本)、唇红肿;心阳虚脱,舌肿、昏厥。这时,病情的发展已经有了阴阳离绝的倾向了。因此,整个误疗的过程揭示了疾病的本色:水寒(见舌,少阴脉以及尿频,腰痛,疲倦嗜卧),患者有先天不足的基础(母亲有喘证,她本人从童年起就有咽痛)。舌苔表现了中、下焦的湿邪。当然,我们不应该被假热的症状所蒙蔽:烘热、咽痛、大便干。要特别注意的是两点:1- 脉本身在这里反映出病情的过程及本色(但四诊合参是必不可少的):沉细指少阴病、寸旺指虚火上浮。2- 晚上加重的症状反映了阳气一昼夜的变化,象《内经》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描写的那样:“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在这里,“邪气独居于身”所指的就是体内寒盛,寒盛一分,龙也盛一分,寒高一尺,龙也高一尺。  

3. 潜阳封髓丹广泛的临床应用∶命门火对人体整个生命系统的作用

潜阳封髓丹对虚火上浮的确有很好的效用,但是它的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原因是双方面的∶
1)命门火一旦离开了它的生理位置就可以到处跑,吴老师习惯用压力锅来形容这个现象:蒸汽从锅的每个孔向外冲,在人的生理上,这些孔就是人体的九窍。

示意图3

此外,命门火往各个方向游越的现象郑钦安早已讲过,他写道∶“真龙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人令病。在上则有牙痛、喘促、耳、面肿诸症,在下则有遗尿、淋、浊、带诸症”。

临床摘录∶
有许多口疮溃疡的病人吃潜阳封髓丹后见效;对兼有大便干燥的病人可加酒大黄;如果病人溃疡厉害,可以把汤剂晾凉后再服,以免刺激病灶;对虚火上冲导致的目赤、牙龈出血、耳鸣等症状,吴老师用‘潜阳’也是行之有效的。对虚火下冲的情况,如有尿频、尿急、量少、色清、伴有热感的患者,吴老师用‘潜阳’加白茅根、白花蛇舌草;也可以用它来治疗尿血、肛门或阴道有热感。但虚火冲往各窍的最有代表性临床例子是两个有狐惑病的患者(口腔、咽喉、肛门、外生殖器的溃疡加烦躁),对他们用‘潜阳’加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刺蒺藜、蛇床子,疗效也是比较理想的。

2)从整体的生理功能来说,命门火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都起着核心的作用,正像房屋里的锅炉,烧得屋子里暖洋洋的,为安康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示意图 4

下面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潜阳封髓丹的临床使用范围及其医理和病机,当然,这个介绍是不全面的。

根在北。。。
冬天时命门火的收敛是最突出的(《内经》,四气调神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以石脉来体现,如《内经》的脉要精微论所说的“冬应中权”或者“冬曰在骨,蛰虫固密”。如果命门火失去了收敛特征会导致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象下焦的肾。

示意图 5

医案1
病人:男,73 岁;全身水肿(西医诊断为肾盂肾炎、肾结核),伴有恶寒,腰冷痛,有时背热,尿频、有热感,纳呆,口燥,咽痛,舌红略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吃过补养药后上火的症状加重,清热药他受不了。
诊断:水肿,肾虚虚火
潜阳封髓丹+生龙牡各15克,炒白术 15克,白花蛇舌草 15克,泽泻 15克,茯苓 20克,续断 15克,杜仲 20克,桔梗 10克。
服药一周后,症状都有所减轻,患者恢复了一些力量,守方加川芎 10克,佛手 15克,茯苓 20克,泽泻 15克,续断 15克,杜仲 20克,炙麻根 15克。
一个星期后病情稳定,出现轻微的眩晕,守方加益母草 15克,泽泻 15克,薏苡仁 30克,白花蛇舌草 15克,续断15克,杜仲 20,炙麻根15克。

分析∶
虽然肾阳虚的表现是突出的(水肿、恶寒、腰冷痛、舌有齿痕、少阴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容易迷惑人的热象。不过,这里的热象是由龙火上浮引起的。通过用药可以看到,治疗涉及到了所有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尽管主要针对的是肾脏,以便调动下焦‘如沤’的功能,但是其他脏腑也兼顾到了(桔梗体现‘提壶揭盖法’,就是说通利水之上源;白术、茯苓健脾燥湿渗水;佛手、川芎理肝之气分血分;白花蛇舌草利尿解毒,用在这里体现了“去性取用”的原则)。这种治法明显地体现了整体观,也符合《内经》《经脉别论》中的思路:“精水四布,五经并行”。黄元御在整体观念、系统观念的基础上,很强调木对水液运行所起的十分重要的、但又经常被人忽略的作用:“肾者胃之关也。盖水谷入胃,脾阳消磨,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主气)。肺金清降,则化精水,精藏于肾,水渗于膀胱。膀胱通利,川渎注泄,则胃无积水,而土不伤湿。而水之所以下行者,肝气泄之也。肝为风木,其性疏泄,水满膀胱,泄以风木之力,故水道流畅而不癃。而风木之生,全由水中之阳,阳根左旋,温升而化乙木故也”。

医案2
病人:男,72岁;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走路困难,因而住院。腰痛牵连到大腿,伴有冬天四肢麻木、有冷感,饮水后很快就需要小便,口干,口苦,有时上火(口腔溃疡、咽痛),舌红,苔薄白,舌下静脉突出,脉弱,右关略弦。
诊断:腰痛,上热下寒
潜阳封髓丹+补肾汤(续断15克,杜仲20克,狗脊15克,益智仁15克),加炙麻根15克,天麻10克。
吃了一周药后腰痛明显的好转,守方加健脾除湿之茯苓、薏苡仁、泽泻和行气血之佛手、川芎。

分析∶
腰为肾之府,但只有命门火收敛得好,肾脏才能强壮腰部,使腰部既有力又温暖。郑钦安说:(腰痛)“此肾中之阳不足,而肾中之阴气盛也。夫腰为肾之府,先天之元气寄焉。元气足则肾脏温和,腰痛之疾不作” ,接着,还是在《医法圆通》里,他对一见腰痛,不辨证就盲目开滋阴之品的‘市场医生’表示不满。也许这些“下工”不知明肾为至阴之脏,寄有先天真阳,一阳藏于二阴之中,所谓阴虚,大多数非专指肾中之水虚,实兼指肾中之阳虚(郑氏曰:“男子所亏者肾中之阳”)。
还可以注意到,炙麻根的应用源于吴佩衡先生,目的是温肾、散腰部之寒,具有火神派很注重的动性,但在这里完全失去了发汗的功能。

临床摘要∶
潜阳封髓丹不仅仅治疗肾所主的腰,也可以治疗肾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其他病变。比如肾主生殖功能:象一位患有早泄的36岁的男子,伴有疲倦、腿软、口干、汗出,用‘潜阳’加补肾汤、炙麻根、黄芪;又可针对不孕症:吴老师很强调生殖器官的环境要好,说子宫很象有阳光照耀的山谷,阳光充足是植物繁茂的前提,否则植被不能长出,而子宫里的阳光就相当于真火所带来的温煦;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个患有遗精的24岁的病人,因为体力、脑力劳动繁重造成了肾阳虚,加上手淫无度导致封藏失常。“潜阳”对司二阴的功能也有很好的作用,不管对尿频、尿急(命门火回到了生理位置就能温暖和促进膀胱的气化)还是对大便溏薄、失禁(不仅因为肾不能控制后阴,而且因为真火浮游在外,温不了脾土)。基于肾开窍于耳,‘潜阳’对治疗耳鸣、耳聋经常很有效。吴老师也用过它来治疗肾结石,也不一定加化石治标之“三金”,最主要的还是治病必求于本。对一些需要用激素疗法的肾病,补充‘潜阳’既能固本,又能避免激素导致的副作用,象骨头损伤(在命门火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情况下,肾能更好地发挥司骨之能)、面肿、皮疹(肾有力量排除水毒)。对一些代谢性疾病,象西医的糖尿病,中医经常把它诊断为消渴,内科书中解释说燥热为标、阴虚为本。但这里的热(火)是由阳虚造成的,所以恢复了命门火的生理功能,就能很快地减轻患者干燥的症状(有时干燥症状被误解为病的本质,即使是这样,干燥也具有两个方面:阴和阳),又可以增强肾的封藏功能。当然‘潜阳’所治疗的范围很广,有数不胜数的临床实例,在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全面阐述,但是可以说,用来补充治疗直肠癌和膀胱癌、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多发性硬化症(水无真火则寒,土则湿,木则郁)、红斑狼疮、贫血(根据河图,天一生水,就是说阳一生,阴则长,因此,血的生化不在于它本身,而是有赖于作为“血之帅”的气,或者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说,就是阳)等等这些疾病,“潜阳封髓丹”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 :好转、稳定、有时是治愈。


向左升。。。
冬眠的目的就是让种子、动物恢复足够的能量,春天来到时再生(《内经》,四气调神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同理,人体中的真火收敛在命门,就可以帮助春天肝脏的生发活动,这个现象通过略弦的脉搏可以感觉到。《内经》说“春应中规”,“春曰浮,如鱼之游在波”,着重说明了春天体内的气要生发。另一方面,水无真火则寒,不能温煦肝木而木则不达。这个现象也是“乙癸同源”的一个方面 —— 阳的一面 ——,却经常被人忽略(一般只知道水涵木 —— 阴的这一面)。它导致的临床病变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拿眩晕做一个例子。

示意图 6

医案 ∶
病人:男,72岁;眩晕,头重压感,如戴帽(他的高血压最近不断加剧),他吃过很多天麻沟藤饮等滋阴平阳的药,无效。目前冬天恶寒,肢冷,遇寒腿抖。兼症:大便隔天一次,需用轻泻剂,口干苦,想喝水,小便清长,易咽痛,舌青嫩,苔淡黄、腻,口粘,寸、关脉浮略数、尺弱。
诊断:眩晕;虚火上浮,湿邪内停
潜阳封髓丹(包括炒白术15克、生龙牡各15克)+ 二陈汤 + 续断15克、杜仲20克、丹参20克、佛手15克、川芎10克。
通过治疗,血压保持在稳定状态,症状消失,病人仍继续吃药。

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病情,一些医生会马上把西医的诊断认作是中医的阴虚肝风,而吴老师却主张“引龙归海”,认为风是由于肝缺乏温暖而郁所造成的。《内经》《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里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明了风象跟肝的关系,然而,必须进一步仔细地观察,才能知道应该从哪个方面着手:阴还是阳。这里的假热除了口干苦、易咽痛以外,还表现在对选方十分关键的脉象上:诊病时是冬天,生理脉应该象石头一样的往下沉,可是病人的脉出现寸、关浮而略数、尺弱,这反映的是寒盛龙火无敛而浮的现象。另外,有些医生很可能针对湿邪施治(头重、苔腻、 口粘),但是吴老师的临床实践教导我们:治病必求其本,这里的本在于阳虚(见寒象),虚火上浮(包括头晕)。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的同时,他也并不忽略次要矛盾:湿邪导致的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以用了二陈汤。如果不加二陈,龙火由于湿邪的阻碍就不可能回归到下宅,这很像温病里的加减承气汤的使用(增液、宣白、陷胸、导赤、新加黄龙汤):只用承气汤,因为有其他因素的阻碍,大便还是排不出来(阴虚、痰热阻肺、痰热阻胸膈、水热互结于膀胱、气津两虚)。这里的眩晕有三个交织在一起的原因:虚火上浮(主要矛盾),肾不能暖肝引起的肝风,阻碍清阳上升的湿邪(也可以说是郑钦安用了很大篇幅解释的现象:浊阴跟着虚火上冲)。


临床摘要∶
拿一位最近得了中风的70岁的男子为例(脑出血、有高血压和失眠的病史),留有走路困难的后遗症,肢体麻木,伴有背恶风寒、汗出,舌青、舌下静脉突出,苔白腻,有明显的上热现象:寸脉旺,口腔溃疡,吃热性食品后咽痛。这里用‘潜阳’的目的在于把引起高血压和失眠的虚火引归下元,结果它可以温煦‘阳的气压计’:督脉。另一个病例是一位60 多岁的男子,患帕金森综合症,表现为走路不稳(抖动不突出),也呈现目赤、寸脉旺,吃‘潜阳’方持续到现在,走路已经稳定了。这是因为,命门火收敛之后,木气能正常的生发了,风就自行息灭了。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风总是由阴虚阳亢、热盛造成的吗?还是寒气本身也能引起风呢?‘潜阳’对郁证、情绪不稳定也有良好的疗效,这也是因为它可以温煦和促进木的生理活动,使木条达而不郁。这里的问题是肝寒,一种大学里学得很少、但吴老师十分重视的临床常见的病情(很多有烦躁的女病人呈现寒象的病理状态),这又涉及到吴老师常用的另外一个方剂、也是另外一个题目。黄元御也注意到肝寒能引起烦躁、善怒的病理状态,他在《素问悬解》里写道∶“水中之气,是谓阳根,阳失蜇藏之位,则阳根寒陷,不能温生乙木,肝气当代子布治,而生气亏虚,发达不遂,是以善怒”。‘潜阳’还对带状疱疹导致的头顶、头两侧火辣辣的疼痛很适用,说明这一类的热疼不都是肝胆湿热造成的(龙胆泻肝汤证),也存在着阳虚引起虚火的原因。最后一点,还可以用‘潜阳’来治疗胁痛,黄氏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病机∶“相火不蜇,甲木逆冲,故痛生心胁”。


到南顶。。。

到了夏天,春天始发的温煦上升的生机达到了极点(夏至之前),大自然呈现着丰茂的植被(《内经》,四气调神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在人的体内,生理活动非常亢奋,通过脉也能反映出来:《内经》所介绍的“夏应中矩”、或者“夏曰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形容的就是夏天的荣盛。但是,只有下面的命门火收敛得好,上面的生理活动才能保证是正常的。否则,会导致不同的病理状态,包括心肾失调。通过未济卦可以看出火在上、水在下、互不相和的状态:正常的生理联系消失了。

设意图7

医案∶
病人,女,59岁;失眠几年,因为跟女儿关系不和谐而心事重重,伴有耳鸣、口臭、目赤、舌胖淡红、苔黄腻,脉沉细弱。
诊断:失眠;过思伤脾 > 寒湿内停 > 阻碍心肾交合,加肝气郁结。
潜阳封髓丹 (包括炒白术15克、生龙牡各15克)+ 泽泻15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炙远志10克,益智仁15克。
服了一周药后,失眠和耳鸣好转,寸、关脉略弦,守方加佛手15克,川芎10克,杜仲20克,续断15克。一周后病情稳定,目赤的症状没有消除,守方加佛手15克,茯神15克,远志10克,益智仁15克。

分析∶
这里治疗的主导思路是引火归源,以求安神;因为病机在于水寒、龙雷火上浮搅扰心神。除了这个主要矛盾外,还需要考虑湿邪(所以用泽泻、茯苓、薏苡仁),肝郁(佛手、小茴香、川芎)这些次要矛盾。这样的方法跟只考虑标而忘记本、只用些宁心安神药(枣仁、柏子仁等)的浅薄的疗法是两回事。另外应该注意到,即使睡眠稳定了,也还应该继续吃中药,因为没有消失的目赤说明虚火还没有完全收敛。可见,吴老师临床上遇到睡眠问题时,不一定是从“心藏神”着手,而是把病情归结到阴阳这个大纲。如《内经》的《大惑论》里通过卫气的循行解释失眠的病机:卫气无法进入阴则目不冥。而阻碍卫气进入阴(指体内)的原因很多,包括寒盛相火上浮。还是一句话:治病必求于本。

临床摘要∶
用‘潜阳’来治疗失眠真正体现了“治病求本”的问题,用治标的宁心安神法尽管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常常病情不稳定,容易波动。吴老师也用‘潜阳’治疗过手掌热,手掌主要是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的部位,这个症状经常被看作是阴虚火旺(症状有五心烦热)。但是在这里,手心热是由真阳欲脱造成的,也不一定都是危急病。对许多常伴有心慌的心脏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一旦辩证准确就可以用‘潜阳’来帮助心肾的交合。有时病情稳定后,可以继续吃代表离卦的补心汤(阳爻:附子、肉桂,阴爻:枸杞子)来善后。虚火向上的病理情况中,也可能有君火同时上炎而导致舌头溃疡 — 舌为心之苗 —,这种情况跟心火亢奋的明显区别在于:‘潜阳’证中有下寒,而“心火亢奋”中没有。这又让我想起刚接触到火神派的时候,常跟吴老师上“解惑课”,吴老师总是诲人不倦地回答我的问题。我上来就问的一个问题正是:是否可以用交泰丸来代替封髓丹?吴老师回答我:用黄连和肉桂的交泰丸目的主要是让心肾相交,清心火(实火,通过黄连),达到安神,但封髓丹针对的不是君火,而是来源于下焦(肾)的相火,问题在寒盛阳虚(黄柏的作用入肾,它的苦味正适应肾的生理特征:“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往右下行 ……
夏至一过,大自然中一阴生,这正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阴阳转化规律,随着秋天的到来,阳气逐渐地收敛。(《内经》,四气调神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 清肃下降的秋气在大自然中以叶落为标志,在人体,表现出金的肃降特性,反映在‘秋应中衡’、‘秋曰下肤,蛰虫将去’的脉象上。这是一个阴阳几乎平衡的状态,但是在里面,阴的趋势向上,阳的趋势向下,为相火的冬藏准备条件。但是,如果命门火失去了它的生理功能,就会影响这种内敛的过程,主要导致肺宣发肃降的失调和它司呼吸、合皮毛的生理功能的异常。

设意图 8

医案(笔者的一个病人)∶
女,法国人,68岁,从小就有咳嗽(经常得支气管肺炎、父亲有哮喘),遇干燥、多风的天气减轻,秋、冬天气寒湿时加重。其他症状:少气,吸气短,白痰,容易咳出来(发作时咳黄痰),胸中有压迫感,精神紧张时加重;有时口臭,唇边疱疹,牙齿松动,从小一直觉得身体内有热感,出汗,食欲及消化一般,偶尔打嗝,大便一天1到3次,夜里小便多,长久以来有疲劳感、身重感,腰软,膝关节痛,口渴,晚上想喝水(常温),以前月经量多,色红,血块多,少腹痛。望诊:面红如妆,舌胖、嫩、青,苔腻淡黄、灰,舌下静脉突出。脉迟弱、寸略滑浮。
诊断:咳嗽;上热下寒,痰湿阻肺
治法:温水降火,除痰宣肺,佐以疏肝
潜阳封髓丹+三子养亲汤+生麻绒、佛手、川芎、杏仁。
吃了2周的药后,咳嗽明显好转,痰基本消失,精力更好一些,口臭、口渴也减轻了。胃部的不舒服和少气还在,守方去掉莱菔子。到现在病情稳定,但还需继续服药。

分析∶
《素问》《咳嗽论》曰:五脏六腑皆成咳嗽,非独肺也。这位病人似乎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热象(口臭、疱疹、面红、身体有热感),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热性的附子不等于火上加油吗?如何解释呢?首先有必要辨别真伪,就是说病情的本质和可能出现的许多带着假象的‘标枝’。肾脏之虚表现得比较明显:吸气短、腰软、膝关节痛,夜尿、少阴脉,但热感和面红让人容易混淆真假。通过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面红实际上更像是在脸色苍白的基础上涂了一层红色,象化妆品一样。这样的面色已经失去了《内经》《五脏别论》中所强调的光泽和隐秘不露之色,用“缟”这个字形容脸的五色是指各脏腑的色能从这种白色里透出来,表明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常。这里的情况不一样,因为在苍白无泽的基础上出现了红色,表现出阳虚的虚火,而不是阴虚的虚火,否则红色会更深,只局限于两颧。关于从小有热感,是在总感到疲倦和患肺病的基础上,是不是等于先天不足呢?总之,这个症状跟《伤寒论》11条所说的情况是吻合的:“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段话说明热象是假象,病的本质在于体内的寒。《伤寒论》中的许多条文都提到了假热的现象(命为‘客热’),如想吃冷的(120条), 脉数(122条)等等。一旦弄清楚了这个比较难懂的真寒假热的机制,其他症状就容易解释了:如口臭、疱疹、牙齿松动、寸脉浮而滑;滑也体现了上焦的痰湿(包括咳出的痰、苔腻黄,黄色是土色,湿色,加灰就说明湿邪在往寒化)。另外,在这里也不能忽略木郁之象(胸部压迫感,紧张时加重,食欲消化一般,打嗝),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命门火不足,不能温煦肝木;(2)患慢性肺病的过程中,刚藏之肝会趁虚刑金;(3)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的气机(包括肺的宣发肃降)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所以,要加理肝之气血的佛手、川芎。这样做正是履行了《内经》《至真要大论》的话:“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作为这个病案分析的补充,我想引一段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的话:“咳嗽、喘促、自汗、心烦不安、大便欲出、畏寒者,何故?答曰:此真阳将脱,阴气上干清道也。夫咳嗽、喘促一症,原有外感内伤之别。经云:‘咳不离肺’。肺主呼吸,为声音之总司,至清至虚之府,原着不得一毫客气,古人以钟喻之,外叩一鸣,内叩一鸣,此内外之分所由来也。(。。。)损伤真阳之咳者,阴气必盛,阴盛必上干清道,务要看损于何脏何腑。(。。。)要知真阳欲脱之咳嗽,满腹全是纯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犹如地气之上腾,而为云为雾,遂使天日无光,阴霾已极,龙乃飞腾”。  

临床摘要∶
针对咳嗽有痰的情况,吴老师常强调命门火归源的重要性,因为,如果它处于正常的生理位置,就可以充分的温煦土、补益土(补火生土法),恢复土的运化功能。补益是双方面的:首先截断生痰之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然后培土生金。对皮肤病,‘潜阳’也经常是用之有效的:可治疗痤疮、银屑病、热光性皮炎、瘙痒症等等。其中的机理,首先可以说是有了真火的温煦、促进作用,才能达到‘上焦如雾’的生理状态,也就是说使肺能宣发肃降,把津液和卫气充分疏布到皮毛(肺合皮毛)。不过,有时这样的解释还仅仅只涉及到标,为了抓住本,还必须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皮肤病常常是由湿加风积于皮肤而造成的,如果命门火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它既可以温煦脾土,避免产生湿邪,又能暖疏肝木,避免出现风象。当然,黄氏的这种解释(水寒、土湿、木郁)并不能全部概括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实践证明,实热引起的皮肤病同样是存在的。另外‘潜阳’对咳血也见效(+ 益母草、怀牛膝、槐花、杏仁、厚朴等);还可以用来治疗肌衄,象一位女患者,因为血小板减少服用了激素,结果导致皮肤下出血,伴有怕热(但衣着比较厚,见伤寒论11条)、咽痛、舌嫩淡、苔淡黄腻,少阴脉,寸旺,用‘潜阳’治疗有效,原方加血余炭、益母草炭、棕榈炭,枣皮、二陈汤等。


在中央立土 ……
   
至于土和命门火的密切关系,完全体现在了补火生土法里。这里的“补火”不是指心和脾的相生关系,而是针对命门火而说的,常常以砂锅代表土和下面的炭火代表元气来比喻,脾胃无元气则无法腐熟运化,从而导致湿邪内停(或者加寒)、升降紊乱。

设意图9

医案∶
病人:女,27岁;胃下垂,感觉腹胀往下坠,胃痛、吃冷东西后加重(也有胃炎、十二指肠炎),大便秘结,怕冷,痛经,吃辣后咽痛,舌红略暗,苔薄白,脉细、寸、关略数、尺沉弱。
诊断∶胃缓;脾肾两虚,虚火上炎
潜阳封髓丹(包括炒白术和生龙牡)+ 公丁、炮姜、续断、杜仲、狗脊、炙麻根。
服药一周后胃痛、重胀感减轻,但随着情绪波动疼痛还会出现,大便变为每天3次,偏溏,脉沉细,关略弦,继续补命门火,健脾暖肝,顺气,新方:加味吴萸四逆汤。  

分析∶
凡是脏器下垂都会让我们考虑到脾气下陷,想到用补中益气汤,但在这里,这样用药会像吴老师说的“隔靴搔痒”,太表浅。因为主要矛盾不是脾气虚,而是命门火的不足(怕冷、脉细沉)及上浮(咽痛、脉略数)。只有附子可以把阳气从寒水中引上来,让它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补中益气汤没有力量解决寒的问题。这个医案中还存在着一点很值得一提:就是大便的问题。病人原先有大便秘结(这里是寒秘,象冰块妨碍着大肠,放慢了肠蠕动。所以大便秘结不等于热)然后,吃药后变得偏溏、每天3次。这种现象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土有问题的时候,医生不要不知所措,而应该仔细观察病情,把大便问题和其他症状进行比较。常常是尽管出现腹泻,可同时食欲、精力都有好转。吴老师喜欢用淌凌现象做比喻,就是说河冰融化后冰块被河水运往下游,正象命门火恢复生理功能后能把体内的寒阴通过大便排出去。《伤寒论》太阴病把这个现象叫做“脾家实”,278条曰 :“。。。至七八日,虽暴烦十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唯一的区别在于仲景所介绍的情况不一定是通过治疗,可以是通过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实现的。这里是病人吃药后的反应,就象郑钦安在医法圆通、服药须知里所说的:“但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出血者,有满口起泡者,有喉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切不可清润。服辛温十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毛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服辛温十余剂,或二十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数日,饮食懒餐,三五日自已”。总之,这个排邪机制可以这样来解释:‘动阳药’+ 身体阳气的运行 = 引起身体明显的反应。还值得注意的是,对虚火导致的热象李东垣采取有名的“甘温除热法”,用补中益气汤或者升阳散火汤,始终离不开中焦;而吴老师的方法是直接从下焦的命门火入手(中焦的根在下焦),常用‘潜阳’。

临床摘要∶
对流口水,‘潜阳’加益智任、桑螵蛸、白果、炒白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个用法启发了我们一个思路:如果治脾没有成功,就可以考虑到肾,这样肾阳会温煦脾阳,脾就能摄涎液、肾能封唾液。同一个方剂既能治疗腹泻(如‘潜阳’+ 桃花汤)又能治疗便秘(+ 杏仁、厚朴、肉苁蓉、火麻仁),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因为只要抓住了病机,就能灵活地,广泛地用同一个方剂,几乎不存在什么限度,什么缘故呢?关键就在于抓住了阴阳之大纲,便不会被形态多端的次要症状牵着鼻子走。如《内经》所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结论

尽管潜阳封髓丹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依据中医的整体观念和抓住根本病机(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来使用它,它覆盖的临床范围就是十分广泛的。刘力红在《思考中医》中,引述了《皇汉医学》里一句非常有价值的话∶“医有上工,有下工。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谓之上工”。吴老师就是这样通过他的医案,在错综复杂的临床症象中,教给我们可以遵循一个主导思路,抓住病症的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多种多样的‘标’)。这种从主要矛盾着手而整体施治的方法(临证时只涉及某一个脏腑系统的情况是很少的)完全体现了张仲景的一句话 —— 也是为后世医家打好辨证论治基本功的一句关键的话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实践中,吴老师经常采取黄元御的“水寒、土湿、木郁 ”思路,这也许说明了他在不断地探索怎样从高屋建瓴的角度抓住病机,总之,他的临床实践正符合《内经》所说的“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的方法,时刻提醒我们:要透过表象抓本质。另外一点,基于命门火对各个脏腑系统的温煦和促进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把少阴和少阳当作人体之枢,强调水和木在生理功能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我想说几句“潜阳封髓丹”题外的话作为结束。这是我在跟随吴老师学习的过程中,看老师怎样灵活地使用经方、力图理解老师的临床思路的同时,获得的一些感受:

1、目前,吴老师和他儿子吴文笛运用经方、尤其是运用传统医学的思路,能行之有效地减轻现代人的病痛,这充分说明了传统知识的活力和它超越时代的适应性,也证明了老子所说的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它跟中国古代哲学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都是分不开的 —— 包括哲学、易经、风水、天文、养生、练功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不同角度(社会、自然、精神等)认识人的复杂性。《内经》的《著至教论》中说 ∶“夫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见,如果真正想把中医这颗美丽、芳香的硕果献给全球,为全人类服务,就有必要让它回归到自己的土壤中去,离开了它自身的‘理’(道理、理论),中医就会失去光彩。所以,一定要让中医保持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应该西医化(这个涉及到认识论);

3、从吴老师应用方剂的思路可以看到学习经典的关键性。也许应该承认,古典医学文字更切合今天的临床实际。有趣的是,后世的医家们即使对古人的意见不一、存有疑问,但始终保留着经典的原文,其结果,是中医形成了一个缓慢的、层层递进的发展模式,这个过程给每位医生根据自己当下所达到的悟性保留了一个位置,记录下他所掌握的那一部分事实;

4、最后,中医的传授方式更适合取师带徒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具体的方法,更能学习整体的思路;不但学习医术,更要学习做人。

在今天的世界上,阳虚而虚火上浮的机制可以用来解释从微观(人体)到宏观(地球)的自然现象。就是说,温室效应实际上掩盖了地球的降温,原因之一,可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而活动过盛(上火),无限制地开发自然环境实际上损伤了“地球之阳”,这其中的唯一的原因,大概是‘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所导致的五志化火 ……

作者:中文名:周思,法国名:pasgaelle
向左思(纠正中文错误)和Matthias(画设意图的电脑设计)表示不胜感激:

                                                              钟知霖水漂火神派

火神派在刘力红前辈的力挺下,现在算是越来越火热起来了。期间虽有如杏李园主人一类有识之士挺身扑火,可惜怎奈刘力红前辈之红火力量强大?须知刘前辈乃火神传人,力挺恩师自然理所当然。

    所谓存在就是道理,火神派能够存在并火热起来自然有其道理。再者“闻道有先后,学术有专攻”,作为中药研究者,我在这里要跟大家谈的,并不是一般“火”道,而是火神派的法宝——附子的药理。或许你会问,火神派确实在很多时候能够救人于危难啊,很多顽疾杂证也常获奇效,事实明证在此,奈何知霖你在此泼水?答曰:其中功劳,主在附子而次在医者;内在祸害,主在医者而次在附子。

    首先肯定的是,附子虽是有毒之品,但如是运用得当,则往往能获伟效。自仲景以来,灵活驾御附子者大有人在,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十分推崇附子,《景岳全书》有语指出附子与大黄为药中之良将,人参、热地为药中之良相。现代更是名流屡出,且用量也常令人惊诧。按理阳药气易升腾,自当少用为宜,兼且本品有毒,岂能多用?殊不知中药味厚者属阴而入脏,味薄者属阳而入腑。附子大辛大热去大寒,炮制后若非大量断不能入脏以散寒。兼且附子治病关键在于配伍,一般配以生姜、甘草等物,尤能增效减毒也!

    只是此物确实有毒,只可护阳救危以治病,万不可久服以伤阴。诚如徐灵胎所说:“凡有毒之药,性寒者少,性热者多。寒性和缓,热性峻速,入于血气之中,刚暴驳烈,性发不支。脏腑娇柔之物,岂能无害?故须审慎用之。”

    或问,大用附子可护阳散寒其理已明,然其为大热之品,大用则火聚,难道就不怕附子会烁干津液于顷刻,且引阳离越于阴而致病家于死地么?盖病家如原属火热实证,自当不合情理,但如果属阳虚之疾,则附子不但不会引阳离越于阴而致病家于死地,反而能引火就下以使其生还。其中道理,且看邹氏论说。

    邹润安说:“凡物之性阳者上浮,而附子独能使火就下者,其义何居?盖譬之热烛两条,使上下参相直,先熄下烛之火,则必有浓烟一缕自烛心直冲,而比抵上烛,则上烛分火随烟倏下,下烛复烧,附子味辛烈而气雄健,又偏以气为用,确与火后浓烟略无殊异,能引火下归,固其宜矣。惟恐在下膏泽已竭,火无所钟,反能引在上之火升腾飞越耳。故夫膏饶则火聚,火聚则蒸腾变化莫不由是而始矣。”

    十八反中曾名言半夏反乌头,这确实是前人宝贵的经验总结。但是,有不少人却认为附子、乌头乃同出一物,既然半夏反乌头,则想必半夏与附子断是相反无疑。其实这真是想当然的结论,毫无根据可言。古往今来,半夏与附子同用者举不胜举,事实明证于眼前,竟还是有人执迷不悟,只怪其想象力太丰富而没有深究药理罢了。其实,半夏之性先收敛而后大为发散,与附子不但不是相反,而且可以说是绝配啊!附子所用,含阴苞阳,初时确呈辛热发散之象,如单用之则不如与半夏同用而使半夏先收敛之性对其得以拟制,至下焦病所二物方显发散热力,则药力尽达而散寒护阳更速。至于半夏反乌头,那是因为乌头乃老阴之生育已竟者,其阴用事以尽而中空以气为用,故主上焦宣通而以治风,不能使下以助阳。倘若使半夏敛之,则必致病家下焦本已阳虚之体速加宣通而更危矣,故前人谓之反而警戒后人,本是功德无量,竟遭后人耻骂,可悲。

    关于附子的药性,上面已经说了大概,从中大家可知附子一物,乃如关羽猛将一类,无论身在曹操大营还是握在刘备手中,只须派上战场,必有一番斩获,只要其不伤及无辜百姓,自然军功卓越。火神一派,怎能独占其功也!

    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借火神之名滥用附子而居功,其程度可比抗生素的滥用情况。且其间冒用者更是大有人在,如三七生一类,似乎每用药如不派附子上场就心感不安,须知用药如用兵,三七生一类却将望问闻切全抛脑后,只肖网上问话两句就信手开方,似乎技比华佗,术超扁鹊,真视医疗为儿戏,手握性命开玩笑!不管你是三七生一类,还是自称火神传人,凡滥用附子者,虽见效于一时,却必给患者留下后遗无穷!此等有违用药原则之行径,作为中药的研究者,我辈岂能坐视不管!否则坐等天下大乱,医管局出台政策禁用附子的时候,则后悔已晚,大惜关羽良将遭其埋没亦无用矣!

    知霖在这里并非言重而借此惊诧四方,而是基于对附子药理的深刻认识。要知道,作为中药研究者,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己几乎达到了可以和植物进行心灵交通的地步。但试问现在滥用附子者,有几个对附子的药理有真正的理解?当然,知霖更非在此哗众取宠,自取辱骂。毕竟先师教诲:人非圣贤,谁能无错?火神一派,刚立门户,有点错误自然理所当然。现在我却在这里开罪江湖一派,还望大家少点辱骂,最好就来个不打不相识,彼此交个天涯朋友。继续下来,大家静心,关于附子的药理,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引陈士铎几句。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如槟榔感天地至正之气,即生于两粤之间,原所以救两粤之人也,此两粤之人所以长服而无伤。至身离粤地,即不宜长服,无邪可散,自必损伤正气矣。

    同样的道理,传统的附子种植地主要集中在四川江油一带,这里的人拿附子当菜送饭自然没有关系,因为四川地方潮湿异常,时刻迷雾笼罩,不经常吃点附子辣椒,怎能抵挡外来弥漫湿气?然而,不幸的是,火神派就在四川这个地方产生了,基于对附子可以当菜送饭的认识,他们在使用附子时自然量大惊人,这在四川本来就没什么,但如今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无邪可散,自必损伤正气”,实在害人无数也!

    附子一物,重用必入之于肾,非护阳也,实质是点火之品。肾中真阳,先天带来,犹如海底火山,地心热核,非一般火可比,非一般水可灭,附子一味岂能说补就补,说护就护!它只不过充当点火角色,将如海底石油之左肾真阴点燃催旺而已。危急病患,大用之确实情不得已。至于非四川地区特别是江南一带的平常病候,倘若屡屡用之,大举动用病患家底精兵,收效自比一般药物快速数倍,然每次杀敌皆派关羽上场,最终后果,自是折损病家真阴,非解救之,实慢性谋杀之!看似积德,实则害人,即便无心无意,也难逃冥冥罪过。盖附子乃属植物,全在医者驾御是否得法,实当审慎应用,仲景圣人犹是如此,更何况我们平凡医辈!还请火神派掌门纠正方针,清理门户,以免重责难负!

    是文至此,火神一派,经知霖此水一漂,是否该稍为清醒乎?倘若能从新认识,陋习改过,则是中华医药一大幸事。毕竟,为人为己为后代,总是要积点阴德的。知霖晚辈所论,是非对错,功过与否,自有后人评说,不敢在此再加话题,唯本人并非作家,文字驾御能力一般,如某处冒犯火神一派,还请多多包涵,本文完毕。

    (声明:本文关于附子的所有论证均摘自作者学术专著《发现中药》一书中的“本草篇”,该书目前由作者第一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施旭光教授作最后修正。转载时请尊重作者说明出处,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关于中医火神派及其现代的发展(何绍奇)  

         1.火为生命的动力、热能的源泉
 人体体温的恒定与火的温煦、营卫开启汗孔、调节体温的作用有关。人身之火有二:即相火与君火。何谓君火?君火指神志之火,是心神活动的内在动力。《素问?灵兰秘典》:“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为君主之官,在五行中属火。火主动,性热而温煦。相火活性很强,能够促进、温煦、激发脏腑生化,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内在动力。相火无定位,亦无定体,随所寄脏腑而发挥作用,参与脏腑“裨补造化”之一功,使生命生生不息。其中,肾中命门之火是相火之源,而三焦为相火之用。相火发于命门,游行三焦,恒寄于肝胆、心包、脾胃诸脏腑之间,其病理性之火,“亦随脏而见”(((医灯续焰》)。《内经》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天运当以日,光明”,人之君火当亦明于上,则相火宣行君火之令,而守位察命。故《医宗金鉴》日:“君火…君主一身之火。相火…宣布一身之火”。君火用无形,赖相火之行乃施,相火辅助君火用事,君火旺则相火旺,君火衰则相火亦衰。君火对相火有调控作用“能够激发或裨补衰弱的相火,也可抑制过亢的相火,使相火处于动而有常的平行状态。君火通过调控相火之功、之行以及相火量度、强度而参与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君火对相火的调节作用常无形迹可征,有如神明,故有“君道惟神,其用在虚,相道惟力,其用在实”之说。君火为相火统帅,相火为君火之根基。
君相之火间有系相通,互相资生,互相制约,彼此协调,一上一下,互相配合,共同温煦脏腑,推动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火分君相实际上强调君火对相火的调控作用。
 君火既然是神志之火,相火受君火调控,则易受七情扰动.“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易动。’人心听命于道心,神不安而欲火妄起,相火随之紊动,煎熬真阴,为五脏之贼”.“心神扰动,君火妄起,相火制之亦难。”君相之火动而有节,则助本脏之气生化之用,若动不和而妄起,则少火成为有害之“壮火”、“邪火”.人体脏腑与脑等内脏功
能活动是体内产热的主要来源。君相火作为体内一种活性很强的物质在三焦脏腑间游行生化,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和热能的主要来源。对于体内产热和散热间的平衡调节,体温的恒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君相火功能紊乱,常导致热量过度产生或调节失常而导致发热。
2.营卫与君相火关系
为火之动。气行有常是火动有节的保证。故戴元礼说:“气属阳,动作火”。气郁则火郁,“以捍卫冲和不息之谓气,扰乱妄动常即谓火”?君水汐神春冬冰,营平汐君冰丰冬神气。君相之火宣行,通过营卫流布发挥作用,赖营卫气顺为度。营卫外护于体表,固密温煦揍理,复行于里,参与脏腑生化,周流一身,脉内脉外,营卫相随,阴阳已和。若七情交攻,气机乖庆失常,则抑遏为郁,君相之火亦郁遏不行。
 人身阳气之源为君相之火,人身阴气之源为血与水。“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相火以营卫为使。君火人于脉中,资生营气,泌津液化血。相火走于脉外,资生卫气,以津液用事。火与精血津液等物质既相生相养又相制,君相火妄动亦可因阴亏血少而妄动。
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精神乃具”(((灵枢?天年》),营卫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营气相对于卫气而言精专柔清,随血行到达效应组织发挥作用。而卫气与营气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在脉中运行,其速度不受脉管血行速度的制约,这与卫气的僳悍滑疾特性有关。《素问?气穴》日:.‘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通营卫”,“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卫气虽不在脉管中运行,但仍是循经的,与营气相随,“卫气先行皮肤,先育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已满,而经脉大盛”,营卫在络脉脑穴(节)中汇聚交靖气化,引起效应组织的变化。营卫在脉管内外的状态、作用与神经体液因子的作用状态和方式极其相似。营卫的作用体现了神经体液因子对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心神通过脉内外运行的营卫之气对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进行调节。营卫畅流不滞是心神正常的先决条件,也是君火宣行发挥调控相火作用的基础。心神通过营卫之气运行周身而发挥调节作用,故《内经》日:“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这是神所主营卫阳气卫外抗邪的作用。神健则营卫气血和调,卫外抗邪能力亦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营卫相谐行于经脉内外,作为传递感觉信息的载体,内至脏腑,外至肌表。营卫虚衰,常导致心神“任物”功能减退,肌肤的感觉异常,《素问?逆调论》“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血运行顺?
        2 关于中医火神派及其现代的发展  
营卫通利,有助于脏腑的生理活动,情乱其神,则心神不安,七情动神,首先影响的即是营卫气行,故《素问?举痛论》:“百病皆生于气,…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寒则腆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热则滕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最终脏腑气血应之而乱,使脏腑气血阴精受损,君相之火亦失涵养制约而妄动。“营卫和则神安”,否则,“精神不进,志意不治”,“营卫不可复收”,而病不愈。
 丹溪云:“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又云:“火为造化生息之机,不能不动,第不可妄动。”可见,火以恒动为常,为顺。火不可妄动,但又不可不动。故君相火必须以疏通泄畅为先决条件。火是气的动力和温煦作用的源泉,“少火生气”。但火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火之动,赖气之行。气之行即营卫在发热中的意义
 发热是人体产热与散热间失衡的表现。发热之因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营卫失和是导致发热的中间环节。卫气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膝理,司汗孔的开合。同时,“卫行脉外者,其气交感于脉中,营行脉内者,其气交感于脉外,阳津阴液,交相感触,而又合之以大气,谷精渐以变化,温度籍以保存”“中国医药汇海》)。营卫二者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汗孔
的正常开合,体温的恒定。营卫气化是体内能量的来源之一,在体温调控中有重要意义。君相之火参与内脏的新陈代谢活动,是体内产热的主要来源,而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是汗孔的排汗,君相之火通过营卫之气的流布开启膜理汗孔达到体内产热和散热间的平衡。否则,营卫失常往往是腆理玄府不通,开合失度,热量不得泄越,而引起发热。《内经》所论发热尤其重视营卫病机,如《灵枢?痈疽》“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又日“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膝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通营卫,营卫稽留,卫散营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无论是湿邪,寒邪还是疲血痰浊均可影响营卫之气而发热。至于内伤之发热,亦不离乎营卫一环。《诸病源候论》指出“夫患热者,皆由血气有虚实,…营卫不调,致令阴阳痞塞。…阴气虚,阳气实,故身体五脏皆生热.《内经》论“阴虚生内热”的病机系“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院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营卫非谷不化,营卫之流通赖胃土之资。谷气不盛,营卫虚馁。谷气不行,营卫出人升降失宜,上焦营卫不行,下焦营卫不通利,清浊相干,气行紊乱,腆理玄府闭郁不得宣泄,火郁不行热生,体温调节失常而发热。是皆不离乎营卫。
 3.气虚发热的内在机制
 东垣提出的“阴火”概念,历代医家有所争议。东垣引《素问?调经论》:“病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
阴火因“生于阴者”而得名,此“阴火”之“阴”当作“内伤”之义,即指内伤之火。然此火又系何火?东垣指出“心火者,阴火也”,“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涩,七神不安故也”,此系神志不安引起的君火妄动。由于“心不主令,相火代之”,君火引起调控相火的作用功能紊乱,相火失于调控而妄动,故此“阴火,,是内伤引起的君相火妄动所致的“邪火”、“壮火”。由于相火随脏腑所寄,其病亦随五脏而见,故有肝火、肾火、心火等别指。
 《内外伤辩惑论》日:“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营卫失守,诸病生焉”。《脾胃论》又云“脾证始得,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此阴火上冲,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营卫,则不任风寒”。其论皆不离乎营卫。东垣引《难经‘三十六难》说:“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营散卫亡,神无所依”,又云“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得尽天年”,是皆注重血中营卫耳.盖营卫之流通变化责之胃土之资,少阳肝胆主枢,故行升发之气于上焦,助中焦脾胃以化营卫,至上焦心肺转输营卫于肌表阳分,营卫布行,腆理玄府开合有度,气血津液调和,火温气和,体温恒定。“脾乃营之本,胃乃卫之源”,若脾胃伤则不输其谷气,而营卫不得受谷气充养,于是气日以削。脾虚谷气不得升举以充上焦,上焦主行营卫,谷气不充则卫虚营竭,肌表营卫失和,汗孔开合失度而发热,内之营卫之气虚,升降不得,郁滞于血脉之中,相火亦不得宣通,郁而不能泄越,“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而发病,若日渐煎熬,血气亏少,则心失所养。故王履《医经溯徊集》日:“胃不能纳而谷气衰少,则清无升而浊无降矣,故日上焦不行,上不通则郁矣,郁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胃居上焦下肮两者之间,故胃气热,…但气有郁则成热耳”。水谷人胃,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营卫因脾胃虚弱而虚滞于血脉中,盖“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诸阳气根于血脉之中”,故东垣指出“火乘土位,…系阳气衰弱不能生长”,“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而血脉内外营卫郁滞不行,则君相之火亦不得宣行通畅,遏伏脾土血脉中。脾虚气陷是导致发热的内在原因,营卫失和则是中间环节。

三阳三阴开合枢的对应方药  

                                                                            作者:水中火

阳明不合,治属白虎泻心麦门冬之属

太阴不开,治属理中四逆真武之属

相火不位,治属肾气丸小柴胡之属

厥阴不合,治属当归四逆吴茱萸乌梅丸之属

太阳不开,治属桂枝麻黄小青龙之属

君火不明,治属黄连阿胶酸枣仁炙甘草汤之属

仅供参考

无中生有:

一直没明白开合枢,追问一个问题:
2楼所列,与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一一对应的吗?
太阳病,除了太阳不开,还有别的病吗?
阳明病,除了阳明不合,还有别的病吗?

回复 #4 无动于中 的帖子

你好,建议你把

阳明

太阴

相火

厥阴

太阳

君火

换成八卦来理解,例如 少阳 坎(阴阳阴),注意括号里面的换算。

气机运行模式与四维之病  

人体内部气机的运行模式

人体的气机运行模式是一个圆。这个圆不是人体自己所规定的,而是天体的运动在人体上的反应。比如地球的自转出现了黑夜和白天,黑白交替,轮转不休,就成了圆;也如地球绕太阳一周,形成四个季节,每年如此,便形成四季更替的圆。反应在人体,便是气机循环上的圆。

传统中医就认为,上心下肾,左肝右肺,中间为脾胃。以脾胃为中心,上下左右则构成一个圆,此圆的运动模式是左边升,右边降。如此轮转不休,则是一个健康的人,如果圆圈转动偏颇,则气机失常而为病,如圆圈不转,则气机不动而人死亡。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气机开始上升的起点为肾,终点为心,负责上升的是肝,负责下降的是肺。这就是四脏的本性,只要四脏有能量供应,便不停发挥上述的作用。转动正常则精神平和而能起用,不正常则精神失常而现病态起用不遂。

圆圈不转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量供应不足。供应能量的是脾胃,假如脾胃不好,则吃进去的食物难以转化为人体的能量,那么四脏的能量来源就不能保证,失去了能量,自然其本身的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圆的运动就失去正常。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者,建中、理中二方也。

 阳气主升;阴液主降。故人体的气机升者,阳气之用也,降者,阴液之功也。肝气主升,然肝气不能骤然而升,乃缓缓的上升,以化心火。肝气之所以缓慢正常的原因,是有阴液的制约。假如阴液的制约不足,则肝气上升急速而出现病态,比如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甚或巅顶疼痛,木气化火,则上部火气旺盛。然而肝气上冲,居于上部,则下部必然是虚寒之表现。上部有热,则火刑金表现为消渴,口燥咽干,溃疡等,下部虚寒则表现为小便频,腰膝冷,拉肚子等,中部脾土无阳,不能消磨水谷,所以饥饿但不愿意吃饭。这是左路升的太过出现的病态。此为乌梅丸证。

如果左路升不起来,也就是阳气弱,阴液寒冷,气上升力度太弱,肝木不能化为心火,则表现为阳虚的症状,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小腹疼痛,拉肚子,小便淋漓不通,月经过多或崩漏等。此为当归四逆汤证。

左路升不起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肾中阳气虚弱,无力蒸腾,表现为下焦虚寒,心阳不足,目前大多数的心脏病、前列腺等疾病多属此类。

正常的人体肝气能缓缓的化火,此火不过旺也不过衰,为一平缓的气机。就在于其阴阳的和合正常。故右路气机的下降也由类似的问题。阳主升,阴主降,此时以阴气的下降为主,在阳气的制约下缓缓的下降。也就是露水的形成过程。阴阳正常,则气机缓缓下降,金生水载阳以入肾。如果水质不足,则下降的力量太小,阳升的力量太大,则气机就不能下降。由此,则气机上逆,出现上气咳嗽之证,因而咽喉干燥。

假如肺气降的太快,则心神自然不安,因为火的功能没有得到宣发,则神智不清,由于肺气旺故,则悲戚之情常存,悲哀不能自已,如神灵所主。治疗以甘麦大枣汤。肺气旺,由木气弱,小麦之生长功成于春,秉木气之全,故能助木以制金。

假如心阴不足,则也不能正常下降,由于肾阴即为心阴所化,所以也可以说是肾阴不足。此时用炙甘草汤来治疗。以生地养阴,阿胶养心血,麦冬清降,参枣草运中,用桂枝和生姜来运化。麻仁来润燥。心阴不足,也就是好比油少,燃烧中突然油断了,自然出现脉结代之相。所以炙甘草汤可以看做是给心脏加油用的。同时也是给肾脏补阴的处方。

升降之中,则心与肾的疾病也已有所体现。如心火单纯不降,则表现为心火上炎,心下痞,牙疼、口腔溃疡等。以泻心汤来治疗。如果肾气不足,则气不能升,表现腰部冷空而痛,方用肾气丸。


引文来源  气机运行模式与四维之病_心涛养生主_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