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开侃(下)

 中原高考678 2014-04-29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繁体的“義”上羊下我。大家都看到过羊群,每一群羊都有一只头羊,头羊往哪走,羊群就往哪走,上刀山下火海也跟着,毫不犹豫。这只头羊就是国君,“我”就是小民百姓,国君往哪领,老百姓就往哪跟。这,大概就是 “义”字的本义。儒家坚信,国君领的,当然都是正道,让你做的事,也都是适宜去做的事。所以《孟子/离娄章句下》曰:“义,人之正路也。”,《中庸》曰:“义者,宜也。”

    信,人言也。人话是要算数的,因为它不是鬼话,也不是神话。
    在讲“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句话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左传》上的一个故事。
    据《左传/哀公十六年》记载,楚平王有个孙子名叫胜,住在吴国。楚国大司马子西想召他回国,叶(she)公认为这个人回来肯定会作乱,于是反对这一动议。子西说:“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利。”叶公说:“吾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
    子西认为胜很有“信”,不会作乱。但叶公指出,实践诺言(复言)并不一定都叫 “信”。胜招了一帮死士,许诺得天下与诸公共享之,这种“复言”很不义,因此 “非信也”。
    《庄子/盗趾》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这个痴尾生,在网上约了个MM到桥下约会,姑娘没来。河里涨水,他还在那儿死等,结果抱着桥柱子淹死了。
    我要是骂尾生傻,一众女生一定会跟我过不去。不过这种“信”不是儒家所提倡的,因为它“不宜”。所以“信”只有近于“义”(宜),言才可以复,诺言才可以遵守。用英语可以翻成:Faithfulness be proper, Promise can be kept。
    据说尾生抱柱而溺的这座桥在陕西蓝田县,叫做“蓝桥”。尾生的故事还有个煽情的名字叫“魂断蓝桥”。电影Waterloo Bridge的译名,就来自于此典故。
    各位可能会问,像你这么解,岂不是在说“言不必信”?孔夫子可是教导我们说:“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可是很多中国人的座右铭啊!笔者曾读到一篇文章,某记者问法国驻中国大使,您最喜欢的中国格言是哪句,这位仁兄的回答就是“言必信,行必果。”
    流毒都传到国外去了。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后人往往只引用这两句,其实最重要的话还在后面,孔子的原文是这样的:“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eng)然小人哉!”

    硁硁,是敲石头的声音,表示一个人很固执。孔子的意思是,如果言必信,行必果,那你只不过是个固执倔强的小人罢了。也就是说,孔子根本就不推崇“言必信,行必果”。

    有子对老师的话,可谓理解透彻了,所以才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合宜則守信,不合宜則不必守信。我答应替你杀人,结果发现这个人不是坏人,这种“信”当然是不必守的,因为它不义。孟子在《离娄章句下》里说得更直接:“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这也从反面说明,如果你有言必信,有行必果,不顾义与不义,那你算不上君子大人,你就只是个硁硁然的小人!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下面是一个“心”,上面是一个“共”,“共”字在甲骨文里就是两手相捧,拱卫的意思。两手相拱,心里一派虔诚,就是“恭”。对人要恭敬,但一定要有礼有节。日本人打来了,你也对他恭恭敬敬,当汉奸,就远离“礼”了,就是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卑躬屈膝的小奴才,让人瞧不起,是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从古到今就没个权威的解释。朱熹说“因”是“倚靠”的意思,所依不失其所可亲之人,亦可宗而主之矣。还有人说“因”通“姻”,婚姻不失其亲,亦可位列宗族之内。相比而言,朱熹的解释要靠谱一些。有个成语叫“因人成事”,就是依靠某人成就某事。按我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要投靠的人,必须是你喜欢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嘛!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即使你投靠他,你对他也尊敬不起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那这君子还有什么做头?在这一点上,孔子可谓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其实孔子是个相当讲究的人。据记录孔子生活起居的《论语/乡党》所载,他穿黑上衣必须配小羊皮大衣;穿白上衣必须配鹿皮大衣;穿黄上衣必须配狐皮大衣。讲究吧,有品味吧。

    孔子吃东西比穿衣服讲究还多,不光“求饱”,还要求精,求细,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也。

    当然,我们要正确理解夫子的话,他是要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做事要敏捷,说话要谨慎(Quick in actions and cautious in words)。多和有道之人接触,以匡正自己,无友不如己者嘛。都做到了,就可以算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俗话说:人穷志短。这人一穷,腰杆子上的骨头虽不比别人少一根,可就是直不起来。同样,人一富,就比较容易张狂,不知自己老大贵姓。
    一般人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不错了。穷,但不会为了生活而低三下四;富,也不会目中无人。但这只是做到了应该做的,就像说钱少了不偷,钱多了不烧一样,是最基本的本分,并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提升。显然,孔子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而无谄”只是做到了“安贫”,安贫且乐道,才到了一种境界。“富而好礼”也是这个道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澳》。古人找到一块含玉的大石头,先把它“切”开,把石头部分“磋”(搓)掉,然后把毛坯玉“琢”成各种形状,最后“磨”光,整个一玉器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子贡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勉强算得上是个毛坯玉;夫子“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才能算是磨光的成品,档次明显不一样。

    子贡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他和老师的这段对话,可谓懂诗,且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所以孔子赞叹到:“端木赐,你可以跟老师谈《诗经》了。告诉你我有个老婆,你就知道我将来肯定会有个儿子,孺子可教也。”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在《论语》开篇就说“人不知而不愠”,这里又说,不怕别人不知自己,就怕自己不知别人。话是这么说,其实如果别人不“知”他,孔子也很郁闷。他周游列国,就是想让人“知”嘛,结果处处碰壁,于是在《论语/公冶长》里发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等于说,如果我的道行不通,还不如坐船出国。老子当年,因为道不行,骑着青牛就出了函谷海关,出国潇洒去了。孔子也就说说而已,到底没舍得出国,还想留下来被人“知”。有时甚至饥不择食,连两个叛臣召他去做官,他都准备去了。子路很不高兴,埋汰老师说:“难道没地方去了吗,连这种人召你你也去?”气得孔子大喊大叫:“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难道是匏瓜吗?只能系在藤子上而不被人摘下来吃?

    看来即使是孔圣人,人不知也是要愠的。
孔子也搞无为而治
 

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辰,即北极星。共通拱,北极星端居不动,其它星辰都乖乖地拱卫着它。
    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北极星正处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所以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还有个名字,叫天枢,天之枢纽。北极星位于天之中心,位置最高,最为恒定,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它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是帝王之星,是上帝之所在。上帝住的地方,叫紫微宫,这紫微宫,当然也是以北极星为中轴线的。

    北极星是天之中心,天中,是天帝之所在。那地上的天子是天帝之子,当然也要继承衣钵,于是在地上找“地中”,我们为什么叫中国,中土,中原啊,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这块地是“地中”。天上的宫殿叫紫微宫,所以我们地上的就叫紫禁城。

    北极星居中不动,周围的大星小星都围着它转。所以中国的帝王对诸侯和四夷们说,我是秉承天命来统治你们的,我就是地上的北极星,你们都要围着我转。

    众星为什么要围着北辰转?因为它在中心,它最高,它恒定。如果你乱窜,人家想围着你转也找不准目标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遵循天道的老子因此悟出个“无为而治”来。他还结合地上的实际,给我们举出个 “治大国若烹小鲜” 的例子:煎一条小鱼,你不能老翻它,翻来翻去就全烂了;但你也不能不管它,把握好火候,适当的时候翻一下,又是必要的,否则就糊了。所以“无为而治”也不是什么也不“为”,是不要乱“为”。管的越少,治的越好(Governing least, Governing best)。   

    孔子曾拜老子为师,两个人的思想其实是很接近的。老子的境界,也是孔子所向往的。只是人类离老子的“理想国”越来越远,老子一看人们背离其道,长叹一声,跨上青牛背,扬长而去了。孔子忧国忧民,怕大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于是给老师的背影鞠了个躬,匆匆赶过来,又是做路牌,又是安交通灯,希望大家在这条错路上尽量有秩序,少出点交通事故。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其实更值得敬重。
    孔子的“为政以德”,其实就是翻版的“无为而治”。统治者有德,什么也不用做,像北极星一样,一动也不用动,老百姓自然拥护你,从四面八方跑来归附你,紧密团结在以你为首的党中央周围。
    老子的《道德经》共81章,讲的就是两个字:道和德。德是道的体现。道无形无声无像,却又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具体事物中的属性,就是德。如果把道形容成普照万物的月光,那洒在某一朵花上的那某一抹月光,就是“德”。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儒家提倡“德治”,法家提倡“法治”。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侧重。老子的境界,一般统治者很难做到,那是一种理想国,你做不到,却不能说它不好,只是你做不到。纯粹的“德治”其实也很难做到,所以历代英明统治者都是揉其三者为一体,为政以道德,辅之于刑法。
 
孔夫子,集大成者,抑或是破坏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凑成三百零五篇。
    孔子凭一己之爱好,大笔一挥,将古代采诗官们从民间收集的三千多首诗歌,一下子删掉了十分之九。想想就心疼啊!那被孔子砍掉的两千多首诗歌,不知道都长什么模样!孔子到底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还是不可饶恕的破坏者?我看是兼而有之吧。
    孔子刀下幸存的那三百零五篇,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当时叫“诗”。诗、书、礼、乐,孔子的私校当时就教这四门课,称为“四术”。后来又增开了《易》和《春秋》等研究生课程,统称“六艺”。汉朝时将《易》、《书》、《诗》、《礼》、《春秋》定为“五经”,“诗”才成了“诗经”。
    其实《诗经》共有三百十一篇,其中有六篇只有题目,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剩下的三百零五篇,被分成了三部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
   《风》,也称《国风》。朱熹《诗集传》曰:“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诗经》中一共有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地区的民歌。周南是周公统治的南方地区,即今天江汉一带的民歌;召南是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区,即今天长江中上游一带的民歌;邶、墉、卫、王、郑、陈、桧等七风都是河南各地的民歌;齐风、曹风是山东民歌;魏风、唐风是山西民歌;秦风和豳风是甘肃陕西一带的民歌。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还提到一个“鲁风”,不知道从哪来的。
   《雅》是宫廷的乐歌,是士大夫的作品,是正音。《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是朝会之乐,《小雅》是宴飨之乐。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是教堂音乐,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不管是民歌、雅歌、还是祭祀颂歌,都是用来唱的。这也就是当时“诗”的定义。
    中国早期的文化,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风骚。“风”就是十五国风,代指《诗经》;“骚”就是屈原的《离骚》,代指楚地的“楚辞”。后世的学者们往往人为地割裂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联系。其实,国风里开篇的《周南》、《召南》就是楚地的民歌,就是“楚辞”的先声。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二者一开始就是一体的。
   《吕氏春秋/音初》将古代各地始创的民歌分作“东音”、“南音”、“西音”和“北音”。其中“南音”产生的年代最早,传说为夏禹之妻涂山氏始创。夏禹忙于革命工作,到处抗洪救灾,妻子站在山上傻等,写下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诗,只有四个字:“候人兮猗”。其实有意思的就两个字:候人(等人)。后面的“兮猗”就是我们今天民歌里的咦咦呀呀。正常的说话,加点语气词,就成了诗歌。
    “南音”就是楚地诗歌的源头。我的笔名叫“南音”,就是这么来的,因为我是楚国人。
    “蔽”,概括。诗三百,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
    “思无邪”是《诗经/鲁颂/駉》里的一句诗。孔子从《诗经》里找出这句诗,来总括三百篇诗的要意。诗三百,篇篇都是真情流露之作,能让你没有邪思,归于正。
    “无邪”是夫子对诗三百思想内容的总评。这句话对《诗经》本身及中国文学的影响,可谓巨大。
    我们今天读到的《诗经》,是通过汉代的毛亨、毛苌叔侄俩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诗经》开卷就是谈情说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可是“经”啊,怎么能一开始就你追我求的?孔圣人怎么能喜欢这种“淫”诗,而且还放在第一篇?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于是二毛作如是解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好好的一首男欢女爱,摇身一变,成了歌颂后妃之德了,借男女相思来表达对君王的忠诚。
    简直是胡说八道!
    不仅如此,诗三百,篇篇都被二毛进行了“美化”,而且都是伟大光荣正确一类的。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被二毛一通蹩脚的化妆后,天然尽失;再加上后人一层层涂抹,如今已是面目全非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