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文阅读(答案)

 昵称122638 2014-04-30

(一)分析结构思路

整体结构方式:总分总,总分,分总

逻辑层次: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

 

本色与文采

(一)  1、引论提出“元代杂剧创作先后出现两种流派——本色和文采派”

2、本论分别分析这两派各自的特点。

3、结论总结并深化观点:两派各有特色,共同代表了元人杂剧的艺术成就。

(二)对照式

将本色派的特点与文采派的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突出了二者的关系和各自不同的特色。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

1、 作者先从生活中列举了国人丧失羞耻感的现象

2、 接着对照古人的耻感文化,说明“是信仰造就了耻感文化”,从而指出当代中国人丧失羞耻感的原因:90年代的中国开始进入信仰全面式微的阶段。

 

(二)归纳文章要点

《彩色的荒漠》

1、 环境恶劣

2、 色彩单调

《岳桦》

1、 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

2、 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

3、 它们的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逝者如斯》

1、  

失分剖析:该题属局部概括题,答案集中在该段,而该答案最大的问题是要点不齐,应仔细阅读该段,划分层次,分别提取。

 

满分答案:1、诗人和哲人不是身份,而是一种生命态度和生存方式。

2、 只有诗人和哲人才能号准江河的脉搏,读懂江河的奥义

3、 诗人与江河有一种天生的亲缘关系。

 

2

失分剖析:该题属全文内容要点概括题,该答案虽说都涉及了答题要点,但突出问题是只知照抄原句,没有加以整合,因为题干问是的“江河”,故应转换一下叙述对象,如要点1,另外,回答要点概括题时考生既易丢掉要点,又有为防止丢掉要点而过度答题的现象,该答案仅有要点2不属于答案内容 ,过度答题现象并不严重。

 

满分答案:

1、 江河中产生了人类最早、最朴素的情感和人类对生命的最初体验。

2、 江河告诉我们人生的本质是像江河一样流逝的,生命短暂而渺小。

3、 江河中包含爱情和死亡,让人们冥想生命,体会世界,最后成为理想的归所。

 

总结:

1

1)标题

2)重要句子,如文眼句,议论句,抒情句

3)所用的材料

2

1)研究标题,头尾

2)抓住主旨句(文眼句)

3)分析文中主要的景、事、人

4)联系作品背景

 

谈谈自由主义

1

1、在经济上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

2、在思想上主张自由优先于主义,强调保护个人思想的自由(或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的优先地位)

3、在政治上主张建立透明的政治体制(或限制政府的权力,限制独断主义)

2

1、打造具有传统价值和人道精神的道德伦理,遏制低俗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习惯,确保民族精神健康和长远发展

2、坚持真、善、美的追求,重视高尚道德精神的建设(维护高尚和人道的精神价值),保持民族的优良传统,护住道德的根基。

 

(三)概括观点态度

《敬畏经典》

1、失分剖析

该答案在提取、概括作者观点态度信息方面较好,问题在于要点不全,阅读中忽略了重要信息,以致三个要点只答出两个。

 

满分答案:1、敬畏、珍视经典;

2改编时要正确解读阐释经典,并融入改编者所处时代的新鲜思维成果

3深化、丰富、发展经典作品所昭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

 

《记忆灾难也是累积文化财富》

失分剖析:

该答案只泛谈对灾难的态度,没有针对两例来具体谈作者的态度

 

本文作者对待灾难的态度及对两种艺术作品所持的态度,是隐含在对两例的分析中的。作答时不能只知抄录而不清楚作者对这两例所持的态度,该答案缺的就是这样鲜明的态度词。

 

满分答案:否定电影《唐山大地震》用浪漫抒情的方式来忘却灾难的真实与残酷,而去粉饰太平的文化记忆方式。

肯定《绊脚石》直面灾难带来的创痛,尊重灾难记忆的文化记忆方式。

 

《中国人的山水观》

1、 失分剖析:所谓分析行文思路,就是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用“首先、然后”等词语连缀起来,让人知道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层次清楚即可,该答案无视题干“具体”的要求,将全文层次大而化之,而且中间层次内容概括不准。

 

该答案描述思路相对清晰,可问题出在原文456段上,第4段并非与第5段并列为从理论艺术角度,而是与第2段(游山),第3段(玩水)相并列的方面:日常活动,而第5段中“也”字表明与前3段相并列,第6段是一个独立 的段落,划分层次却漏掉了,答行文思路题,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只要层次清晰,文意准确即可。

 

满分答案:1文章首先将中西方山水观加以对比,概括提出了中国人纯欣赏的山水观

2、 接着以中国人游山、玩水以及创作山水画为例具体阐释了中国人的山水观

3、 再通过议论揭示了中西方山水观的本质的不同

4、 最后卒章显志,点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

 

2失分剖析

“纯欣赏”是最能代表作者观点的一个概念,抓住了其内涵,也就掌握了全文的基本内容,该答案分别摘录了重要段落的关键词语,基本上概括出来了,但遗漏了重要的一点——最后一段的内容,忽略了最后一段是卒章显志。

 满分答案:1、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

2静观自然,体悟人生,陶冶性灵

3对世界充满善意和爱惜

4人要与自然合作,善用自然。

 

《捧与挖》

1

1、 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

2、 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

3、 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

4、 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

 

2

1、“挖”是“自求多福”之道

2、“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

3、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大河家》

1、 失分剖析

分析句段作用,要从内容、结构和表达三方面入手,虽说考的是开头三段,但涉及到全文内容和结构,因此,首先要把握全文的内容和思路,《大河家》作为一篇散文,采用的是由景及人的逻辑结构:地点(大河家)——风景(周边景色和大河家集近旁渡口的黄河景色)——人物(韩三十八的过去和现在)——精神和意义(黄河所滋养的以韩三十八为代表的大西北甘青两省边地回、藏人民自强不息,沉着达观的精神),该答案在结构上把握较好,却几乎未涉及内容角度,存在着答题要点不全的问题

 

分析句段作用,首先要读句段本身,该答案围绕三段内容,分别答出句段的内容和情感作用,但是对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严重不足,另外,对写作目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方面也未涉及。

 

满分答案:

1、 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

2、 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 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

4、 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2、 失分剖析

该答案虽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但在结构上习惯于只考虑到下文,因为句子是在中间,故还要考虑到与上文的关系,另外,有不少句段在行文中还有些特殊作用,如线索,思路,表达效果。

满分答案:1、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

2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子”“麦客子”的含义

3、 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野店》

     巧妙引用经典名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意味。(2分)②结构上承上启下,让上下文衔接自然。由店门口的这副对联,上承旅客清晨出行的描写,下启对旅客投店的描写。(2分)③内容上总上领下,让全文思路前后贯通。用诗句总结上文情状,含蓄点出早行者的孤独凄凉,辛苦劳顿;并领起下文内容,描写野店给羁旅之人以短暂安顿与精神慰藉,同时也为下文表现客人的豁达乐观做反面烘托。(2分)

 

     与开头“像山村老翁头上的发辫”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整,浑然一体。②卒章显志,升华主旨。巧用比喻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野店在现实中的尴尬没落的处境:强化了作者对野店美好过去的缅怀和向往及而今残败的惆怅和惋惜。

 

(五)理解重要词句的含意

《秋光里的黄金树》

童话:1、“童话”充满幻想,美丽浪漫

2这里采用比喻手法,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

3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对人类摧残森林的谴责,对流逝的美好的怀念。

 

滑稽:1 “那”指代想像中复制树木的行为

2 “滑稽”指作者认为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1、 拟人:秋天来临,树叶变黄,本是自然景象,前句赋予了它以人的情态动作,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秋天的无私,秋光里黄金树的辉煌美丽,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 比喻:后句把树叶比成金币,生动形象地写出秋天树叶绚丽的色彩,映证了前句秋天的奢侈和无私。

 

归纳方法

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

1 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语境进行解说)

2 联系本句或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上下文的什么内容)

3 联系中心(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4 联系修辞(表达效果)

 

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1 联系本句(本句的含义内容)

2 联系上下文(突出强调了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揭示段意)

3 联系中心(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4 联系修辞(表达效果)

 

《忆刘半农君》

1

1 “弄”是“写、玩弄、游戏”之义,“烂”是“陈旧”之义,含贬义

2 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反感。

2

1 这种“憎恶”是从朋友立场出发的,是他对刘半农的另一种关切

2 这种“憎恶”是鲁迅站在“于中国更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

3 这种“憎恶”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线,以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答案:

①父亲倚重稻草人:反映了上辈人对土地、粮食感情深厚,而这种情感却得不到后辈的理解。

②侄子焚毁稻草人:体现新生代具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和率真善良、敢想敢做的品格。

③我的“惶惑”:显示一贯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村人在社会转型时期,一时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复杂心理。

④稻草人存废问题:表现三代人在思想认识、生存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1)从文章思路看:写夏荷是为了引出对清荷繁华凋尽后的怀想与思考,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

2)从创作意图看:作者意在怀想残荷不离不弃、依然坚守的超俗之美,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

3)从文章主旨看,作者意在赞美从外形之美升华到精神之美的过程之美,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

4)从表现手法看:作者借物抒情,表达精神美不因岁月而衰老的主旨,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

5)从表现手法看:作者托物言志,表达对像残荷一样人生的肯定与赞美,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每点3分,答到3点即可得8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