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虚发热的要点 阳虚发热的特点

 修和 2014-04-30
血虚发热的要点, 张老认为主要有三点: (1) 下午发热持续到夜晚; (2)面色不华; (3) 口干, 头昏, 乏力, 脉沉细而乏力, 只有认证正确, 用药得当, 效果才好。
3 阳气虚型 
主证: 发热, 以午夜为甚, 四肢不温, 自汗, 面虚浮, 身疼, 脉沉无力, 舌苔白。治则: 甘温扶阳, 益气驱邪; 方剂: 桂枝附子汤加减,处方: 嫩桂枝、柴胡、甘草各9g, 黄芪、葛根、党参各15g, 制附子6g, 大枣5 枚。加减: 自汗甚去党参改红参9g; 身痛甚加干姜3g; 兼内热加黄莲9g。
病例:
曹某, 男, 26 岁, 河北曲阳县农民。
主因发热, 身疼1 月入院, 经做骨穿, 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曾用化疗药后, 发热持续不退,肌注柴胡注射液, 只能维持1h 左右, 还用一些清热解表剂银翘散、柴葛解肌汤等无效, 又试用白虎汤、清营汤等, 发热更高达40℃。请中医会诊, 证见: 发热, 午夜尤甚, 面色不华, 自感四肢不温, 自汗, 身疼痛, 脉沉细无力, 舌淡苔薄白。辨证为阳气虚, 邪气内陷, 治以: 甘温除热, 益气驱邪。处方: 桂枝、柴胡、红参、甘草各9g, 制附子6g、黄芪15g,葛根30g, 大枣五枚, 水煎服, 早晚分服。二诊: 用药4 剂发热退, 四肢转温, 仍有自汗、身疼, 上方去葛根, 附子加山萸肉10g, 莲须、五味子各9g, 而病情稳定。
按语 
阳虚发热, 以子夜午后为甚是特点, 用药以温阳益气, 驱邪为主, 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张老善用葛根, 不仅育阴也能驱邪解肌。用药得当, 效果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