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温除热证治初探...

 修和 2014-04-30

关键词:李东垣;脾胃论;甘温除热

来源:青年人(Qnr.Cn) 

  金.李东垣《脾胃论》与汉.张仲景《伤寒论》,一治内伤,一治外感,使中医的理论和证治体系趋于完备。“甘温除热”是《脾胃论》中的核心,数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并获得了很大发展。“甘温除热”专用于治疗脾胃内伤虚热证,至此,内伤虚热证与外感实热证,泾渭分明,对丰富和完善中医临床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1 实火宜清,虚火宜养

  劳倦则伤脾,最先见于《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胜,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李东垣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在《脾胃论》中说:“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倦,皆伤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言语,动则喘乏,自汗心烦不安。”指出内伤的病因是“元气不足”,元气不足就会引起“阴火独旺”,而这种阴火是与元气相对立的。元气充沛时,阴火戢敛下降;元气不足时,阴火就亢盛枭张。阴火越炽盛,元气也就越受耗伤。因此,他把这种阴火称为“元气之贼”。这种阴火是下焦离位的相火。
  《脾胃论》说:“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这些都是脾虚导致阴火上冲的结果。
  脾胃是阴血的泉源,故大凡脾胃不足都是阴血受病。血虚身热,血盈身凉。阳气依存于阴血之中,气之与血,分别为二,合则为一;血能化气,气能生血。所以脾胃受伤,不仅病气,且亦病血,故所谓益气,亦即养血。
  从以上所举的内伤气血症状来看,证似外感,实非外感,外感是实火证属有余,内伤是虚火证属不足,故其治法各异。
  治疗此种内伤虚热证的方法,当宗《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旨,而用辛甘温补以补中升阳,或用甘寒泻火之法,大忌苦寒重戕脾胃, 亦不可汗下劫夺津气。也就是说,“实火宜清,虚火宜养”,常用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补脾生血之剂。

2 气虚于内,热盛于外

  “甘温除热”治疗脾胃内伤虚热证,验诸临床,屡试不爽。如用之得当,确有显著的疗效。
  如治患者封某,男,28岁。3日前突发寒热,村卫生室反复使用青霉素、氯霉素输液治疗,热势不退反增,且口吐白色泡沫涎液不止。来诊时面色潮红,神情困顿,身汗不止,体温39℃,按其脉洪大数而无力,此即劳役伤脾、暑热伤气之证,乃投以补中益气汤。服药一帖后热势稍减食亦稍进,自汗未止,口吐白色涎沫如前。考虑此必为夏日贪凉饮冷,引动内湿,以致中阳不振,遂改投香砂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益智仁,并重用生姜,服药一帖后热退身凉,汗止食进,吐涎亦止。
  上例证属元气亏虚,复感暑热,气虚于内,热感于外。这种虚热证在夏季发病较多。因劳役伤气,暑亦伤气。尽管病因有内伤与外感之别,但其伤气则一,病理机制相似,故治法亦相似。如气虚身热之伤暑,治当养营益气;而脾伤血虚的“证似白虎,脉大而虚”,治宜甘温除热。病异而治同,均当补益气血。至于其热之多寡,应当灵活处之,不可泥于高热之说,但暑必挟湿,脾虚亦必湿胜。临证时务须注意有无湿邪夹杂其间。

3 阳气一缕如丝,切忌沉寒误投

  甘温除热不仅用于急性热病,亦可用于慢性杂病。因这种气虚身热或血虚身热,同样会出现于杂病和久病之中。各种慢性病人,在病程中如果继发高热,亦有用温补的病例。
  如治患者谢某,男,42岁,患慢性乙型肝炎数载。因突发亚急性肝坏死住院治疗。前医投以活血化瘀、利湿解毒之品,后因病势危殆,遂停中药,仅以输液和血浆维持。后邀余会诊,视其面色灰滞,神情淡漠,肢体瘦削,目黄身黄,脘胁腹痛,大腹膨隆,小溲深黄,舌红苔光而干,脉细数无力,重按则无,体温39℃。余思患者已阴分大伤,形体虚羸,不胜逐瘀行滞等攻伐之剂,乃仿一贯煎加味予之。讵知一服之后,病势剧增,体温骤升至40℃,胁痛腹胀更甚,病势益现危殆。余反复寻思,脉数无力,法当温补,治应舍证从脉。今患者仅有一丝生气,已不耐寒凉滋腻,且黄疸病源属湿,伤于脾胃,亦非阴沉之品所宜。必须给予阳和温熙,以续其生机,乃毅然改处归脾汤,重用人参、茯苓补益脾胃,少作陈皮以利气,加泽泻、茵陈退黄利湿。药后病势大减,体温降至37.5℃,腹水渐消,饮食渐进,黄疸渐退。此方连进月余,同时结合西药治疗,40余日后好转出院。
  上例证似阴虚发热,实非阴虚发热。初诊用阴柔药误治,因只见舌红、苔光、脉细数之一端,而忽略神情困倦、腹有积水和病源属湿之另一端。自叶天士提出“脾阴不足”以弥补《脾胃论》之后,张泰林复在肝气八法中提出“柔肝法”,魏玉璜立“一贯煎”方,皆为补偏救弊,用以治疗肝肾阴虚,气滞不运。《温病学》之温邪入营动血,每见舌红、苔光,脉细数之证,或甘凉濡润,或咸寒滋阴。但病情有常有变,本案舌红苔光而干,实为胃中津气两伤,无以化液上承,脾胃之气极虚,生机日薄,远非阴枯血竭者可比。且脉细数不得认定是阴虚发热,因脉细亦主气衰或湿浸。总之,临证时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把脉、因、证、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4 甘温起沉疴,首重在脾胃

  “甘温除热”是治疗脾胃内伤发热的重要方法。“甘温除热”如用之得当,则热返身凉,但若用失其宜,则可立致危殆。本法只适用于脾胃导致气虚、血虚引起的虚热证;若误投于外感实热证,无异抱薪投火,遂成燎原之势;若误投于内伤阴虚血少证,亦必导致阴枯液固。使用甘温除热之法,全在于“身热脉虚”,徐灵胎说:“虚实之要,莫逃乎脉,如脉之真有力,真有神,才是实证;脉之假有力,假有神,便是虚证。”同时,还应结合其它见证,详察细审,方不致误,此即所谓“甘温除大热,扶正以祛邪”。但是,临床治疗热性病,毕竟实热者多,虚热者少,若无十分把握,可先试用甘凉濡润之法,消息出入之,待认证确切后,再投甘温。使用任何补益之剂,重在滞者得行,虚者得补,贵在补而不滞。
  最后,必须强调指出:临床上不论患者有热无热,新病久病,只要有脾胃衰弱、气血亏虚的见证,即可使用甘温补益之剂。因甘温主治在脾,脾为后天之本,主一身气血津液之运化,实为生命之泉源。综观当代诸家医案,临证时亦莫不重视脾胃。故凡治久病气血虚弱不愈者,当先培其中土,使脾胃健旺,水谷之精微得以敷布,则体质自壮,病邪自消,可收温补之全功。甘温能起沉疴,首重在于脾胃。

都兴南(江苏省灌南县中医医院 222500)

(收稿日期:2000-04-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