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论》用“补中益气汤”(四):李东垣的用方思路

 水木年华138 2017-08-07


曹家豪,南彦武,张卫华

用方思路

李东垣根据升降浮沉之理,针对脾胃内伤之脾胃气虚、清阳下陷、阴火上冲三个环节,尊崇《内经》“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在“火郁发之”理论指导,提出补益脾胃、升发元气、潜降阴火等治疗方法,形成了以下特点。

甘温除热

《脾胃论》用“补中益气汤”(四):李东垣的用方思路

李东垣尊崇经旨:“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指出凡病生于内,起于元气伤者,可有两个方面:饮食居处,伤及脾胃,致使元气不充亦不畅;另一方面情志变化可直接伤及元气之运行。人身之元气不充或不畅,皆会导致阴火上僭,而出现火热亢盛证候。在临床上应将此类发热与外感发热相鉴别,脾胃气虚失枢、阴火上冲之证颇与外感风寒所得证候相似,都有怕冷、发热、上气、头痛、口渴、心烦等症状,症状疑似但实大有差异。饮食劳倦内伤,乃伤脾胃的元气;外感风寒所伤,乃伤形体的肌表。

风寒外伤,是客邪有余之证,有余之证当泻其实,用【麻黄汤】、【葛根汤】等发汗,是泻其有余的方剂;脾胃内伤,是元气不足之证,不足之证当补其虚,用【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等益气,是补其不足的方剂。临床上需将二者鉴别清楚,勿犯虚虚实实之戒。《内经》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李东垣谨遵经旨,创制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甘温除热。《古今名医方论》对补中益气汤的方解如下:

“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开腠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之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相须之妙也。”

升阳散火

《脾胃论》用“补中益气汤”(四):李东垣的用方思路

“脾阳不升,阴火上僭”是本法形成的根本原因,东垣认为“脾阳不升,阴火上僭”是以脾气升清失调为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其证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李东垣将补中益气汤去黄芪、白术、当归等补益之药,加陈皮、生甘草、防风、葛根、二活、白芍药以加强其散火之力,而组成升阳散火汤,其补益之力减而散火之用强。乃东垣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的原理,制得此方,以矫正见热投凉的时弊。与河间着眼于外感,风寒郁而化热之发火郁而清里热之法有所不同。在此应当注意鉴别。

升阳除湿

本法主要为“脾为湿困,阳气不升”所设。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提到:“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指出太阴湿土,阳明燥土,胃燥之证没有脾湿之证多,而临床大多以湿困脾阳为主。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在阳旺之体,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而其化热则一。”指出湿困脾胃是脾胃系统疾病的一大病理现象,因此升阳除湿是其另一大治疗特色。东垣以补中益气汤化裁制成升阳除湿汤,使得该方补益气血之力弱而除湿升阳之功倍增。

《脾胃论》用“补中益气汤”(四):李东垣的用方思路

结 论

通过对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的应用思路,探析东垣的学术思想,对临床医家诊断治疗内伤杂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提高经典方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地位亦有着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