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土学派李东垣

 安康阁 2016-04-03

(四)李东垣的补土派

 

from http://www.teacher./mywebB/OldBook/ging-07.htm


李东垣的生平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字明之,自号东垣先生。

原为金人,出身于富豪之家,金亡入元历十七年而终,所以亦为元人,

早年其母得病,为众医杂治至死,而始终不知究竟所患何疾?

 

悲痛之余,杲自伤不知医理,当时张元素之声名大噪,医术己达高峰。

所以李杲捐以千金之资求拜元素为师,而数年间即尽得其传,由于家境富有而又性格孤高,所以并不以医为业

(当时中医的社会地位尚低),而只作研究消闲之术,因此一般平民及官员,如非危急难治之症,都不敢随便请他屈就。

 

但他偶然出手替人治病,均每有奇效,所以后来他的声名竟出其师张元素之上,卓然成为医学之一代宗师。

由于东垣为北方富豪之子弟,所以结识的亲友非官即贵,虽然当时金国局势亦相当混乱,那些贵介之士亦不免会逃避现实而穷于嗜欲逸乐,

故常得中气虚弱之患,极需要补脾升阳之法以恢复脾胃正常机能,所以促使东垣发展出以脾土为重的补土学说。

 

虽然李杲之学宗于张元素,亦以扶持元气为主,但由于际遇不同,李氏适逢蒙古军队南下汴戒严之后,

人多惊恐劳顿起居不时,生活流离失所,饮食失调,时饥时饱,以致气虚脾弱,采用其他方法调治失当,会因为胃气亏损而亡。

 

但东垣创用了补中益气汤治疗之后,病患均能迅速痊愈,所以奠定了他的补土观念:

认为土为万物之母,能生化万物,用药则喜用升提香燥之味以补土升阳,张其师张洁古之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且将治疗的目标建立在脾胃功能上,比之洁古更进一步。

另外他又能善用洁古珍珠囊的药物,创造了一系列有系统的方剂,将洁古所未能完成的志愿,全部发挥出来。

所以其成就反而超出其师之上,而挤身于金元四大家的名医行列之中,不愧为补土学派的一代宗师。

 

李东垣的学术成就

 

东垣的学术成就,是以他的‘脾胃论’及‘内外伤辨’为主,

在他的观念中:土为万物之母,而脾胃的功能又正是供养全身营养之所,

在所以脾胃功能之失常就会直接影响到全身四肢百骸头目九窍,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

加上东垣目睹了人在兵荒马乱之际,老百姓饥饱无常致肠胃不节,元气衰弱所以百病丛生,而内伤之症发生。

其症状和外感之症很相类似,但治疗则有天渊之别,稍一不慎误张内伤作外感症处理,或将外感症用内伤之法治疗,

均会发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内外伤就成为东垣学术的一大成就,今详细介绍如下:

 

脾胃论的溯源和基础

脾胃论的倡导人李东垣,在提出理论之前,他借用了中医的医典黄帝内经上的记载,用来说明古人对脾胃的意见,

才继续发挥出他的意见,为了瞭解脾胃论的来源,且看古人对脾胃的见解:

 

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闭,溃乎名坏都,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

 

五常正要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

能化糟粕转味而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餐泄肠辟不一而起矣,病从脾胃生者三也!

 

经云:‘天食人以五谷,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乃自生’此谓之气者,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       (脾胃虚实传变论)  

 

在东垣的基本学说之中,辨词虽然有些牵强,但言论之中仍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

他对人体上的升降浮沈的变化非常重视,而且认为:‘谷气上升,春夏令行其人寿。’

另外又指出胆气不升,则餐泄肠辟不一而起矣,由于这种胆者,少阳春升之气的观念下,使他创造了着名的方剂补中益气汤。

在目前的临床使用中,对于虚弱性的疾病,如胃下垂、脱肛、子宫松弛等等疾病,都有良好及迅速的疗效。

另一方面东垣又很重视人体内的“气”,认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乃自生”这两个观念,今分别介绍如下:  

 

升降浮沈的思想和应用

 

自然界的事物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

东垣在他的心目中,感觉到一切的变化,主要都是在表明“升降浮沈”的变化,而且它可以代表着天地阴阳生杀之理。

 

例如:一年四季以春为首,春夏之际万物由萌芽而致枝叶茂盛,东垣认为是由于地气升浮,阳生阴长的一种变化,

时至秋冬万物枝叶凋零而致生气潜藏。

东垣则认为是由于地气沈降,阳杀阴藏所致,这种观念的来源,是受运气学说的影响,

所以他又说出经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岁半以后,地气主之,在乎沈降也。

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沈之间论)  

 

这种自然界的升降浮沈现象,东垣认为在人体亦有此种特殊变化,

所以又说:‘胃为水榖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

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而地者也,若乎顺四时之气,

起居有时,以避寒暑,饮食有节,及不暴喜怒,以颐神志,常欲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

不然损伤脾胃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

乃生长之甲,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于此求之,则知履端之义矣。’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沈之间论)  

 

升降浮沈的观念,对于东垣来说,还有其特别的意义,在他调理脾胃治验一文中有如此之记载:  

病例一

‘癸卯年六七月之间,天气阴寒多雨,大雨连月不止,气候潮湿异常,时人多患湿泄下痢之症。

某日东垣自觉体重而肢节疼痛,大便泻下一日有三次,小便短小。

初用内经之心法,用渗湿利小便之药服之不效,觉得很嗟异!但经过他的深思熟虑之后,突然领悟到寒湿乃阴邪,

若果施用渗湿之剂以除之,是之谓阴重强而阳重衰矣,故反助其病邪,因此改用升阳之风药,

即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截半钱、炙甘草半钱、煎服后痊愈,

因此而了解到疾病若果治疗不效,只向升降浮沈之理中推求即可。(改变自:调理脾胃治验)  

 

笔者自临床治疗中,亦曾发现一类似的病例,今记录如下,以证东垣之说。  

病例二

19807月,一妇人年约六十岁,患不痢不止,时经七日,日暴泻十次,身体疲倦不已,脉症弦濇,舌苔厚而湿滑。

初诊:恐其痢下未清,先以芍药汤治之,服后精神略增下痢稍止。

 

二诊:改服四神丸加苍白术、厚朴、车前子、服后痢止,但三天后又复发。

 

三诊再施前药,连服三日痢稍减而不止,所以四诊依东垣之法,用羌活、独活、防风、

本之剂一剂而愈,后未复发,故对东垣升降浮沈之说颇为信服。(笔者自验)

 

由于东垣受升降浮沈的观念影响下,加上受张元素引经报使药物归经的薰陶,所以在创方时的药物组合,控制得非常严谨,

井井有条而又充满着动力感,能够将药物直接带入病所,所以后人曾经称赞他用药如用兵,多益善,诸多制方家中,堪称古今第一人。

 

  元气的阐发

 

东垣补土之学说,是继承洁古护持元气的医学而来,所以对元气之论亦是补土学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所以他说:‘历观诸篇(内经)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虚实传变论)

 

由东垣的言论中,就可以发现到他的补土学说中,是认为元气是由脾胃而生,所以当脾胃功能失调,

人的元气就会受损,元气受损则百病丛生,反之调理脾胃,就可以恢复功能,元气恢复则疾病自去,

这种观念就是脾胃论的中心思想所在。但元气又是什么呢?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榖气也、

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又天气、人气、地气乃三焦之气分,而言之则异,其实则一也!’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在东垣的见解中,元气又名真气,是身体最先出现的精气,它的存在是需要胃气之营养,

但它是婴儿尚未能进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元气的存在,比之胃气为先,

但后来却和胃气、营气、卫气、阳气等等混而为一,所以后来他又说出,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  

 

火与元气的关系

由上述的定义中,元气究竟是什縻尚很难定断,所以需要由它的发病上的问题去了解:

夫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脾胃仍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脾胃虚实传变论)

 

在东垣的观点上,他是认为不管饮食所伤,或是七情所伤,其过程中都会发生损耗元气,而资助了心火,

由于火与元气不两立,所以一胜则一败,心火胜则元气更衰弱和耗损,这种观点的来源,可以说是建立在内经壮火食气的观念上,

但这种心火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伐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症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喝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榖气不得升浮,

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饮良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在东垣的观点上,认为心火即是阴火,有时候又是相火,其来源是由下焦而生,

若果阴火旺盛得其土位,则令身热而烦,脉搏洪大口或喝或不喝,

而皮肤发烧而不能抵受风寒,这种症状的出现,笔者曾经目睹多次。

 

  病例三

第一次出现,是19767月,间笔者在台北小儿科中医师林幼春的诊所实习,

期间某大医院西医之女儿,年龄约二十多岁,发烧一星期,热度在摄氏四十度之间俳徊,病者除胃口不佳外,

精神尚可以支持做各种活动,而且头脑很清醒。

 

由于热度不退,但又无发现其他病征,所以嘱咐林医师照顾。(他们是至交好友)林医师当时的处方,

是以羌活、独活、防风、黄莲、青蒿、甘草等药,并要求病人明天再来诊治!

岂知第二天来电,谓病人发烧全退,已经坐车回到南部去了,所以不能来覆诊!  

 

病例

第三次出现:是在1978年间,笔者于香港开业行医之时,舍弟因工厂加班,身体稍呈不适,

但因天气酷热,所以食用了一些冰冻之食品,当日下午发烧,请假回家,当时皮肤接触之异常炙手,

舌苔薄白而滑,身体疲备。初误以为中暑,以香薷饮解之不效,至晚上发烧仍未退,

后思台北林幼春医师之处方,改以东垣升阳散火汤服后,即觉轻松。第二天早上,已经可以恢复上班工作。

 

东垣所说的心火即阴火,所指的都是这种症症的发烧现象,后来在临床碰到这一类的病例,

都能够以升阳散火汤加减,以取得一天内就可以复原的效果。

分析他们之间的共通点,大都是肠胃先有些不适,再因为饮食上的不注意而引起。

发作时都有发高烧的现象,但其发烧与外感之烧略有不同,一般人发烧至三十九度摄氏时,大多会卧床不起,

甚者有神智不清的现象。但是这种病者神志都很清楚,而且可以从事简单的运动,服用一般西药的退烧药功效并不明显,

所以发烧可以持续一星期也不怎么样,并无明显的生理机能障碍。

 

只是其中一位发烧时,被发现有肾脏炎的反应,虽然肾炎究竟是原因抑或是结果,我们并不知道。

但是依据东垣的学说,肠胃气虚则下流于肾,可能就是指这种症状,这一种发烧而不伤害大脑神经系统,

就是东垣所指的阴火,阴火上冲而发烧,则人体之之元气就会呈现衰弱的反应,这就是内经所谓之壮火食气的意思。

若元气恢复则阴火退却,所以造成了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思想,东垣所谓的元气,其实就是在正常状态中的活动机能。  

 

东垣对阴火的治疗方法

 

阴火既然构成了元气的威协,对人体有莫大的损害,所以东垣一方面指出阴火为患的特征,

一方面就提供了阴火的治疗方法,今介绍如下:

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偏身状热,头痛目眩,肢体沈重,四肢不收,怠堕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

(脾胃虚实传变论)

在治疗这种阴火所伤的方法中,通常东垣都采用升发胃气,或阳气的方式来退热,

所以在治疗方剂中,他就创造了升阳散火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两则方剂,来作临床治疗之用。

升阳散火汤的应用,已经在前面有所讲述,所以不必多介绍,而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本人曾采用,今提出医案给大家参考。

 

病例五

1980年秋,一年约六十岁的老妇人到香港我家来要求治疗,当时病人皮肤炙热,但却异常怕冷,

身穿厚衣数重而不暖,却又自觉心胸如被火烧,口喝异常,大渴而不解,一进门就开始要喝水,

及一直发抖,舌苔白滑而湿,脉诊两手脉沈细,先以为是肾火升腾之上虚下实症,

以真武汤加花粉玄参麦冬之类服之三日,病者情况不进不退,所以改用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一帖则口渴除而身体复觉温暖,精神大震,其恢复之快令我本人亦感觉到有点嗟异,

但她所患的是什么病,到今天仍然无法了解。

 

细想东垣之治疗阴火,无论是泻火或散火,都是为了胃气升提提供着最有利的条件,

使到补土学派的观念和临床治疗之间,都能够相互配合如一,其功力之高真是无人可及。

 

 内外伤辨

饮食劳倦所引起的内伤症,常因为元气受损而致荣卫失守,皮肤失去了光泽,滋养导致身体不能抵受风寒的现象,

由于这种症状和外感相似,若果医师不明,诊断错误,将此种元气不足的虚症误当为外感风寒之实症,

治疗病者每因重虚而致死,东垣有见于此,所以作内外伤辨一书以明内外伤之分别,

其学说在中医内科之诊断学上实为重要的发现,兹分别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脉诊的鉴辨

 

外感症

外感风寒:皆有余之症,其病必见于左手。【人迎脉大于寸口】

外感寒邪:则独左寸,人迎脉浮紧。

        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

        —按之脉洪大而有力,中见手少阴心火之脉,内显洪大乃伤寒脉。

 

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三倍。

 

内伤症

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气口脉大于人迎】

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

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故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而涩也,若不甚劳,

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

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

宿食不化,则独右关脉沈而滑。

 

寒热之鉴别

外感症

外伤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其热也日哺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用手扪之热在皮肤)

虽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其寒一时一日增加愈甚,必待传入里作下症乃罢,其寒热齐作无有间断。

 

内伤症

内伤不足之症,虽有恶寒,但此乃皮肤间无阳,失其荣卫之外护,

故阳分皮毛之间虚弱,但见风见寒,或居阴寒处,无日阳处便恶之也。

但避风寒及温暖处,或添衣盖,温养其皮肤,所恶风寒便不见矣!

 

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躁热,

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扪之从肌内泛)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矣,或热极而汗出而亦解。

 

手掌心与手背之鉴别

 

外感症

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

内伤症

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而手背不热

 

口鼻之鉴别

外感症

外伤风寒,则其外症,必显在鼻。 鼻气不利,声重浊,不清利,其言壅塞盛,有利而口中必和。(口知味而恶食)

伤寒:则面赤鼻壅塞而干。伤风:则鼻流清涕而已

内伤症

饮食劳役所伤,其外症必显在口。 必口失谷味、必腹中不和、必不欲言、纵勉强对答、声必怯弱、口沃沫多唾、 鼻中清涕或有或无。

 

辨气息声音

外感症

外伤风寒者,心肺元气,初无减损又添邪气助之,使鼻壅塞不利,

是伤寒则鼻干无涕、面壅色赤、其言前轻后重、其声壮厉而有力者,乃有余之验也;

伤风则绝然鼻流清涕,其声嗄,其言响如从瓮中出,亦前轻而后重,高竭而有力皆气盛有余之验也。

 

内伤症

内伤饮食劳役者,心肺之气先损,为热所伤,热既伤气,四肢无力以动,故口鼻中皆短气少气,上喘懒语,

人有所问十不对一,纵勉强答之,其气亦怯,其声充低,是其气短少不足之验也。

 

辨头痛

外感症

外症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实方罢。

内伤症

内伤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

 

辨筋骨四肢

外感症

外伤风寒是肝肾之气已绝于内,肾主骨为寒、肝主筋为风、或中风或伤寒、得病之日,

便着床枕非扶不起,筋骨为之疼痛不能动摇,乃形质之伤。

 

内伤症

内伤等病是心肺之气内绝于外,必怠惰嗜卧四肢沈困不收,此乃热伤元气。

脾之四肢既为热所乘,无气以动经,热则骨消筋缓。(无外伤之筋骨疼痛)

 

辨恶食

外感症

外伤中风能食;伤寒不能食,二者皆口中和而不恶食。

伤寒虽不能食,而不恶食,口中和五味亦知谷味。

内伤症

内伤饮食劳役、寒温不适三者,俱恶食 ,口不知五味、亦不知谷味。

 

辨渴

外感症

外感风寒之邪,三日已上,谷消水去邪气传里,始有渴也。(先病后渴)

内伤症

内伤饮食,先失节劳役,初时伤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炽于肺金故渴也,久病必不渴,

是邪气在血脉中,有余故也。(先渴后不渴)

                                                             (内外伤辨 部份内容曾修正)  

 

东垣内外伤辨中,将临床上内外伤的症状分门别类的,将他们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却绝不相同的特点,

一一详细列举分辨出来。可见东垣平曰临病断症的功夫,是如何仔细用心,

但另一方面来看,东垣内外伤辨的着述,其实尚有其他的重大意义。

 

东垣重视脾胃而张元素亦重视人体脏腑的虚实,而且元素更是东垣之师,何以却未能挤身于四大名家之中?

 

只因元素的医学发展,局限于药物的运用,和方剂的创造上,除了在理论上的发展欠缺外,

最重要的是在诊断上并无太大的建树,何以笔者要强调诊断学上的重要性呢?

 

因为在元素以前,医学的发展尚以外因为主,元素在首先指出内因的重要性时,

却并没有用系统的方法辨别出外因和内因之间的差别。

则元素欲张本身的学术推广到民间时,就会遭受到很大的阻力,尤其是一些已经熟习传统医学,

而又浸淫在外因为病的医家中,将会无法自如[也地使用元素的用药之法。

 

但是东垣之出,除了他的补土理论外,药物应用之独成一格外,更着成内外伤辨,使习医者得知内外伤的区别,

他们才能了解及运用东垣之术于临床之中,这样才可以避免使用旧日的诊断方法,去胡乱摸索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而使到一种新医学的诞生,容易在民间推广和流传。

所以说东垣在医学上的发展,其完整性与严密性可以说是历史中非常难得之一代奇才。  

 

李东垣名方选介

在金元四大家中,李东垣自创的方剂达一百余条,治疗疾病的范围涵盖内外妇儿眼科,等各种疾病。

而所创的方剂之中,都能够很明显的表现出东垣的个人心得和用药之法则,实为历代名医之中,仅有一位的一代宗师。

由于其创作之名方太多,使笔者介绍他的作品时,亦有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

所以只能挑选几条曾经试用过的实用方剂,其余未曾应用者则留待其他高人去发挥和指正。

 

补中益气汤

升麻、当归、柴胡、党参、白术、陈皮、炙甘草、黄蓍、生姜、大枣

补中益气汤,据李东垣之原意,只不过是用来治疗阴火上冲,脾胃之气下流,而产生的寒热之症,

所以症状范围的描述为:“故脾症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

其皮肤任风寒,而生寒热。”(见脾胃论  卷中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所以东垣创本方时,只为治疗饮食劳倦而引致的内伤症,但他所指的脾气下流的现象,

后世却发现原来是指内脏的松弛下垂。而清末张锡纯在升陷汤中,称此病为大气下陷,

因此后世医家,但见病者有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膻中附近,觉呼吸不适者,每用补中益气汤作治疗,

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笔者正好亦有同样的经验,今特别提供读者参考。

 

 

升阳散火汤

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人参、生甘草、炙甘草、柴胡、防风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肉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者土也,热伏地中,

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并宜服之。  (内外伤辨 升阳散火汤条)

升阳散火汤的治症,以暑热外感而又好食生冷冰冻食品后,所引致的胃肠虚冷四肢炙热的外感症为主,

其治疗病例可参考前面,火与元气的关系一章。

 

补脾胃泻阴火汤

柴胡、升麻、羌活、苍术、黄莲、黄芩、石膏、黄蓍、党参、炙甘草

升阳散火汤和补脾胃泻阴火汤,均为东垣治疗脾胃内伤感冒发烧之两大主方,由于笔者试用之后,

觉得临床效果甚佳,故特别介绍医案,请参考前面所述。

 

半夏天麻白术汤

黄蓍,人参,天麻,半夏,白术,苍术,橘皮,神麯,麦芽,干姜,泽泻,茯苓,黄柏

半夏天麻白术汤的治症,东垣云:可治足太阴痰厥头痛,在目前则发现,其对血压过低而引起的眩晕,及头痛,

非常有效。在医案方面,笔者只选东垣之病例而讨论之。

 

医案

范天騋之内有脾胃症,时显烦燥,胸中不利,大便不通,而又为寒气怫郁闷乱,大作火不伸故也,

疑其有热,服疏风丸大便行,其病不减,恐其药少再服七、八十丸,大便复见两行,

原症不瘳增以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

以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

 

余料前症,是胃气已损,复下两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与此药。

(半夏麻白术汤)而治之(兰室秘 半夏天麻白术汤)

半夏天麻白术汤之发明,其实是因为发生了范天騋的误治事件,使病人症状加重,才令李东垣创出此方,

但本方创作出来之后,就变成后世经常使用的方剂,对于肠胃虚弱,血压偏低及内耳(美尼尔氏症)眩晕等,效果非常良好。

 

中满分消丸

白术、人参、甘草、猪苓、茯苓、泽泻、姜黄、黄莲、黄芩、半夏、枳实、厚朴、橘皮、砂仁、干姜、生姜、知母

原方为丸剂用以治疗‘中满热胀气胀水胀非寒胀类’,笔者在香港曾经治疗这一种病人,

但在香港开业期间本人并无研粉的机器,故改以汤剂治疗得到如下之经验。  

 

东垣制之名方多如众星,难于一一介绍,虽然王好古(海藏)曾师其学,并在汤液本草一书中大加介绍东垣的用药心法,

但本人阅读之后,觉得还是没有能够将东垣之学最精妙之处介绍出来,现时只有在临床之上,

根据病者的症状去反推,才能够稍为意会其心法之使用,希望日后有其他的名家,能够将东垣之学重新发扬光大,

才不致辜负这一位旷世奇材的一番心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