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港文化遗产之七十九 贵糖苏式建筑群

 迎风初开 2014-05-01
贵港文化遗产之七十九 贵糖苏式建筑群

       贵糖苏式建筑群:贵港工业遗产的副产品    

     苏式建筑,即苏联式建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各地都建造了不少这种风格的建筑物,苏式建筑,带有浓厚的希腊、罗马、拜占廷等建筑流派风格,是体现厚重、气派、庄严的一种建筑风格,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贵港市辖区内的工矿企业、学校,包括市人民医院等地,均尚有苏式建筑物零星分布。本篇以贵糖苏式建筑群作为代表,讲述这种半个多世纪前遍布全国各地的苏式建筑物。贵糖作为我国“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因此,贵糖的苏式建筑群,包括办公楼、家属楼、专家楼、电影院等,无一不表现出浓烈的苏联特色,与贵港其他厂矿企业的仿苏式风格建筑物相比,贵糖的苏式建筑物,可谓原汁原味。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包括156项苏联援建项目,项目涉及当时中国整个工业体系的各个方面,参加援建的苏联工程技术人员达1.8万人。当时的贵县能占据一席之地,不说广西一省,放在全国来着那也是相当的荣誉,要知道,当年仅东北的黑吉辽三省就有54项,占了三分之一,东北地区可谓是名符其实的共和国长子。其他项目均花落华北、西北、华中诸省。当时整个广西省能够从这156个苏联援建重点项目中分一杯羹的,仅有贵糖一家,贵糖成为广西“一五”计划安排最大的项目。

     在民国时代的19351月,广西省在贵县罗泊湾建立了全广西唯一的糖厂——贵县罗泊湾广西糖厂,引进的是美国压榨制糖设备,当年末便投入生产,这是贵县有现代工业之始同时也是广西最大的最现代化制糖企业,更是两广地区开蔗糖业现代化的先河,罗泊湾贵县糖厂对广西蔗糖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惜的是,罗泊湾糖厂投产不到两年,七七抗战爆发,中华民国历史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1927-1937)被迫中断,193911月,日军战机连续对广西进行侵扰,针对贵县的空袭炮击,其中便以罗泊湾糖厂、贵县飞机场及仓库群为主要空炸目标,位于罗泊湾的广西糖厂便被炸毁停业。194411月,日军攻陷贵县,期间便对罗泊湾糖厂残留的机器设备进行了最后的疯狂破坏,彻底被夷为平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五”计划中的156个苏联援建项目,多数都是重工业,像贵糖这种涉农的轻工业项目,是非常少见的,这与当时广西省的土地、气候适宜甘蔗生长有密切关系,同时全省又有制糖传统有关,因此制糖工业成为当时广西省轻工业首选。而地处广西最大平原郁江平原的贵港,又是解放前广西糖厂所在地,因此,贵港正是这一双重因素下的不二选择地点。

         19541月,广西在南宁成立“广西糖厂筹备处”,两个月后,筹备处迁至贵县,在贵县西郊郁江边的马君岭划出了1.5平方公里的范围,按照苏联提供的设计图纸,开始了厂区的施工建设,整个厂区包括厂内区、厂外区,基本上都按照苏联图纸进行施工建设,在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除了厂区厂房建筑,还有学校、医院、电影院、体育场、小商店、以及几十栋专家楼、家属楼等苏式建筑物,俨然是一个小社会。19558月,广西省贵县糖厂正式成立,同年12月,糖厂机器设备全部安装结束并试机运行,19561月正式投产运行,日榨量1500吨。

        1971年,贵县糖厂由自治区下放玉林地区管理。

        1978年,由玉林地区下放贵县管理。

        1981年,日榨蔗量由原设计能力1500吨扩大到2500吨。

        1984年,日榨蔗量4500

        1987年,日榨蔗量6000

        1991年,日榨蔗量8000吨,

        1993年,形成了日榨蔗量10000吨的生产能力。并于当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19949月,企业股份制改造完成,正式改制挂牌“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811,贵糖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广西制糖业的龙头老大。

        200112月,市政府推动贵糖重组,被深圳华强收购,转让收购价仅0.5亿元(当时净资产2.4亿元),引发坊间剧烈、深刻、广泛、持久的争论。

         2006年,贵糖股份开始股改,全部国有法人股股权转让,同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贵糖集团的股权变更,成为非国有股。这样,深圳华强集团在受让股权后历时整整五年后,才办理完股权转让手续,由国有法人股变更成为非国有股。

         2011年,在深圳华强收购贵糖十年后,华强选择了退出转让。这十年,是贵糖历史上最为争议的十年,被业内人士称为“永远失去的十年”。广西是中国最大的制糖基地,贵糖则是中国制糖业的龙头企业,谁控制了龙头,就等于掌控了这个产业的命脉。这十年,可以讲,深圳华强是赚得盆满钵满。

         2011年末,由广东省国资委属下的广东恒健公司成为实际控制人。不久,恒健投资无偿划转再次转让贵糖股份给同是广东省国资委属下的广业投资,在不到两个月内,贵糖股份两次变换控股股东,但最终实际控股都是广东省国资委。
       
 贵糖作为贵港本土最大的一家企业,顶着国家“一五”计划苏联援建重点项目之一的光环,曾经是风光无限的地方支柱产业,最终由于引入外力寻求新突破,但却沦落到如此地步,令贵糖人痛惜!

    在贵糖长达60年的持续不断的历史中,历经无数次的技术进步,无数次的技术改造,厂房建筑,包括机器、生产设备以及厂区大环境,都见证了代表贵港工业最先进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从某种程度而言,贵糖作为工业遗产,也是贵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是贵港文化遗产中独特的一个城市符号。而作为贵糖工业发展进程中衍生的苏式建筑物,她作为一种政治化的时代产物,不仅见证了贵糖的发展变迁,也给贵港这座城市留下了带有时代痕迹的欧洲异国情调的建筑群。

         2011年夏天,贵糖厂区内沿郁江一线的二十多栋苏式红楼——家属楼被拆除,用作职工高层住宅建设用地,那一年的夏天,许多贵糖人兴奋之余还掺杂着丝丝失落的情绪:兴奋的是未来可以住宽敞明亮的一线江景高楼了,失落的是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不得不推倒从视觉中消失。

    令人欣慰的是,贵糖在沿江还保留了一栋苏式红楼:序号为第1的家属楼,凭此作为一个建筑标本来保留。此外,厂内区还保留有数处苏式建筑,包括办公楼、电影院在内。未来,当贵糖这个花甲古稀企业要办博物馆、展览馆或者厂史馆的时候,他们或者会庆幸当初的先见之明。




贵糖苏式建筑物的代表作,端庄大气的贵糖电影院。


贵糖苏式建筑群中最常见的苏式红楼,家属楼。




序号第1的家属楼一角。一种异国风情扑面而来。



目前仍在使用的办公楼。高耸的热带槟榔树围绕其间,这即使是在苏式建筑物的源产地苏联也是看不到的景观。



苏式建筑物,承载的是一段历史记忆,铭刻的是那个时代的痕迹。







即将交付使用的位于贵糖的江景房。




这处是市人民医院原门诊楼后的苏式建筑物,拍于2005年,后来因建设需要,几年前已拆除。下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