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堂養生理論

 天宇娇子 2014-05-03
 

中醫養生不治病,只調陰陽平衡,潛能自愈百病
 (1) 開心鎖,放平和出山。平和,才合乎天地運行的法則。天地 
平和無焦無慮,因而能長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成敗毀譽, 
都不影響平和寧靜,做到來去自如,樂天知命,才能談養生。身外之 
物,無須戀之,讓它去吧!順其自然必有其果。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任人評說,寵辱不驚。造福社會,輕鬆自在。 
(2) 趕走奢欲,給平和讓位。人生莫過於食色二欲。食乃維持生 
命,色乃繁衍生命。此二欲屬實欲,但也應適可而止。其他欲望為虛 
欲,隨緣而得,不可強求。知足常樂。「有即無, 無即有」;「色即 
空,空即色」。 
「與世無爭,天下莫能與其爭。」釋迦牟尼則講:「利欲熾燃即 
是火坑,貪念沈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船登彼岸。」 
得之不足為喜,失之不足為憂。 
(3) 靜心去躁,還平和本原。平和即心理平衡,合于自然鬆靜之 
道。心靜,才能去躁,沈穩才能避開輕浮之舉,才可接受宇宙的良好 
劉逢軍教授「大道堂養生理論」 
資訊和能量。煩惱生於不悟,才會為周圍之事煩躁。生不帶來,死不 
帶走,虛幻迷住雙眼而煩惱。心靜則安。一靜去百愁,靜在苦中樂。 
人應與大自然同樣鬆靜才是平和的本原。老子講:「言多數窮, 
不如守中。」靜守心房,順乎自然。場靜,周圍亂也變靜;場亂,周 
圍靜也變亂。禁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平和寫人生,真心修德性。不敢不律己。善緣三生受用。 
心平氣和,靜心調養身體,周圍的情況變得令人欣慰。這就是「場 
效應」,知曉者受益。 
(4) 上善若水,養生之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起點即終點, 
終點又是起點。善與惡的意念是一種力。念力產生之後,必然回歸。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老子講:「上善若水,居辱得寵。」善的習性雖 
然柔如水,力大無窮。善良心態似柔和的水,養育著人的臟腑,使之 
平衡暢通。 
中國古代智者最理解善的真諦,言行不敢離善。善良和美德可以 
與天地共振。只有懷有善良的心地,才會保持鬆靜的心理,身心鬆靜 
才會接受宇宙間良好的資訊,才能與天地整體運動和諧,得到照應。 
(5) 善養父母,滋養福根。有正電,必有負電。有物質,必有反 
物質。有時空,也必有反時空的存在。父母有形的精血構造了子女, 
兩者之間就必然有一種無形的「場」相聯繫,可稱為「生物場」。是無 
形的,就像磁場、引力場等雖然無形,但都是客觀存在一樣。父母對 
兒女之間的這種「場」稱之為「場根」。 
對父母善則根壯葉茂,否則根斷樹枯。凡是對父母孝敬的人,得 
道多助,平安常在。虐待父母之徒,絕無善終。贍養父母是人之根本, 
也是國泰民安的重要因素。中國歷代統治者都不敢輕視此事。中國傳 
統文化將不孝敬父母視為大逆不道,歷代政府刑法均將打罵父母定為 
十惡不赦的大罪。佛講「四恩報」:一報父母生育之恩,二報佛法僧三 
寶教誨之恩,三報國土養育之恩,四報眾施主施捨之恩。佛家把孝敬 
劉逢軍教授「大道堂養生理論」 
父母、信仰、愛國、愛護民眾視為一體,是一種大善。因此,贍養父 
母不僅僅滋養自己的福根,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孔子講:人知道鬼神有好處,可以約束自己。 
(6) 善待他人,以生福光。光是有一定波長的,人具有產生這種 
波長的功能。人感恩的意念或憎恨的意念,都會形成一種波長射向目 
標。幾千年來民間流傳的祝福或詛咒,就有這種作用。佛學將意念稱 
為念力。陽德主榮,陰德主壽。積陰德和壽命延長之間的聯繫究竟是 
一種什麼現象。陰德高的人,身上放射著一種光,德光。德光強,質 
量密度必高。這種陰德能量對維護生命肯定是有好處的。可以突破生 
命極限的設定。「陰德充盈,沖出五行」。 
人善心靜,養血益氣。甘願助人為樂,他們樂在其中,是一種天 
性的需要,也只有他們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愉悅和奧妙。 
善待他人不僅可以延壽、氣血暢通,還可以令面容秀美。古話:「相 
隨心變。善能使鬼變成人,惡能使人變成鬼」。此話千真萬確。 
人與人之間應以德報怨,不要以怨報怨。心積舊怨,何談養生? 
近些年來一些風氣不盡人意,一些惡意怨氣在市面上隨處可見。一日, 
我聞聽窗外一婦人送兒子上幼稚園,囑咐道:「兒子,可記住了,有小 
朋友打你,你就打他。人家沒打你,可千萬別打人家啊!」可見不懂善 
的大道理,不僅害自己,也貽害後代。 
中國古代賢者把以德報怨作為修身養性的重要方面。保持一個豁 
達的心態,是有利於養生的。以善待人,以德報怨,心胸豁達。如果 
一有矛盾就忌恨,必傷心肺。善待他人必生福光。 
(7) 善待動植物,求其靈氣。人類經過對動植物的狂砍亂殺,遭 
到大自然報復之後,才開始明白生態平衡和人類生存的一致性。 
中國的先哲認為,動植物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與人具有相似的 
靈性。現代科學證明,植物也是有思維和情感的。動物與人同屬於生 
劉逢軍教授「大道堂養生理論」 
物,只是思維和情感表達的方式不同,而無本質的差異。 
動物的靈性與人的身體健康相關聯。中國古代有道行的人懂得這 
一點,因此視動植物為友,求其靈氣。修道之人愛惜動植物,養生之 
人也應如此。 
佛道兩家不殺生是有其深刻道理的。動植物對人的幫助潛移默 
化,全在無言無形之中。平和的心態,可隨時接受大自然交換來的良 
好資訊,必有益處,其樂無窮。 
「善」是偉大的,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最具生命力的。佛、道 
之所以經久不衰,重要的一條是弘揚善。善是養生的階梯,沒有善就 
難以昇華。「悟」是人對宇宙運行規律感知。這種感知在人心中清淨之 
後,才能獲得。如果你不清淨,心中就沒有容真知的地方。而人一旦 
得到這種真知,養生也會獲得巨大的潛能。悟空則悟出事物的本源。 
缺少悟性的人,見識淺薄,根本不曉得道為何物。 
健康長壽須多因一果,缺少悟性難有善果。智者仁人用心靈去感 
知世界,因為這種感知的力量是無限的。成功靠「信義」二字。你吃 
他人,他人必吃你。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規律。「自 
然」指宇宙的大規律。懂得順其自然,才真正開始接近天地。誰離天 
地越近,誰就能更多地獲得天地的滋養。人生於天地之間,順則生, 
逆則亡。 
悟出天地之大道理時,才能在天地間長存。 
每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各有自身獨特之處,對一個人有用的東西, 
未必適合於所有人。因此,中國傳統養生觀念認為:人要去掉主觀干 
擾,尊重客觀反映。兒童喜歡在土地上滾爬,因為這樣可以向大地釋 
放「靜電」。兒童都喜歡在草地上翻滾,是去躁本能的反映,是回歸自 
然。

回歸自然表現在方方面面,靠人們去體驗。例如想吃什麼,往往 
正是體內需要的物質;特別想睡覺,往往是身體過於疲勞;特別喜歡 

一個鍛煉場所,往往是這個地方的磁場適合於你,幹些自己想幹的事 
情。這就是養生順其自然的一種方法。 
心靜血清,血清無疾。 
中醫講,「肝開竅於目」。肝主條達,肝循環系統正常,眼袋不會 
鬆馳下垂,也不會浮腫鼓脹。通過調肝,使一些中老年人在半年左右 
的時間內,眼袋漸漸地自然消除。與此同時,其他相關的疾病也漸愈。 
腎為先天之根。腎陽虛可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腎主骨,牙是骨之 
餘。」腎的強弱決定了牙齒的好壞。當牙生病時,往往是腎虛不固齒 
的表現。腎陰虛,牙根鬆動、畏冷畏熱、怕甜怕酸,各種炎症復發。 
此證經滋陰降虛火,7 日後牙齒的各種證狀即可消失,毋需拔牙。除 
此之外,肝火過盛,胃火上行也可引起牙痛。牙痛重在調腎。 
調理平衡 和諧人生 
老子講「聖人是順其自然的。」 
(一)、人要與自然保持和諧; 
(二)、人的身心要保持和諧; 
(三)、人與人保持和諧。 
如果人能夠保持這三種和諧,他的一生才之間要保是真正快樂 
的、健康的、長壽的。 
(一)、人是自然氧化的結果,所以當我們符合自然的時候,就是 
健康的、長壽的,當我們違反自然的時候,就是衰病的,或者是過早 
的夭亡。我們能夠學習天地的這種寬闊和鬆靜,少一點私心,少一點 
欲望,自然的就長壽了。老子講「天長地久、天之所以長,地之所以 
久,就是因為它無私無欲。」無愛無恨。對萬物一視同仁,平等的態 
劉逢軍教授「大道堂養生理論」 

度對待周圍的人。心裏很寬,深居簡出的人,身心都是健康的。往往 
斤斤計較的人是多病的。 
(二)、與自然和諧。就是跟著太陽走。太陽醒了,我們就醒,太 
陽睡了,我們就睡了。只有和太陽保持了和諧,人的陽氣才能夠足。 
最好的預防非典的方法就是曬背,背給曬暖了,非常舒服。因為背為 
陽,特別男人的背是陽中之陽。如果覺得後背涼的時候,就意味著陰 
氣已經進來了。一年12 個月,一天12 個時辰,人有12 條正經,就是 
有12 條主要的經脈,經脈的開、關、興衰都是和地球在自轉時,位置 
對著太陽有關的。比如現在是9:35 分,是巳時,9—11 點,脾經最 
旺。11 點,到了午時,11 點—13 點為午時,心經最旺。晚上21 點— 
23 點為亥時,三焦經最旺,三焦通百脈,三焦就是手少陽。23 點—1 
點,膽經最旺。少陽就是出生的太陽,尤其是晚上23 點到淩晨1 點的 
子時,是膽經最旺。膽它沒有陽氣,所有的臟腑都是消極的。世界上 
的百歲老人,無論各自有什麼絕妙的方法,有一個是一致的,晚上9 
點鐘睡覺。實際上是正常的,再晚別超過10 點半,才能夠把膽氣升起 
來。晚上9 點睡覺,早上3 點起床。《黃帝內經》講「雞鳴之時起床」, 
清朝以來的皇太子,都是淩晨3 點起床。太監跪在太子的門口反複喊 
「雞鳴即起,勤政愛民」他們都是晚上8 點睡覺。早起不可以晚睡。3 
點鐘是雞鳴之時,太陽醒了,你就可以醒了。9 點鐘是亥時,太陽已 
經睡了,你也必須睡,你不睡就沒有第二天的能量。 
膽為陽、肝為陰,肝膽相照。肝膽為心之母,肝膽氣虛弱到一定 
程度的時候,心臟會突然停跳。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間。與自然保持 
和諧,還要注意四時的變化。四季的變化,和人的身體有著非常密切 
的關係。一年是24 個節氣,身體好的人,懂得修煉的人,節氣一變就 
有感應。身體很弱的人,節氣一變也會非常敏感。《內經》所講,春 
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夏季節萬物生機勃勃,陽氣往上升,人借著天 
力來養自己的陽氣,秋冬季節天氣開始收斂,開始藏,人也要借著這 
劉逢軍教授「大道堂養生理論」 

個大好時機來收斂、來儲藏。叫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一定 
要跟上四季變化的節拍。 
春天養陽,應該吃一些偏陽性的東西,比如說青椒、韭菜、蒜苗、 
蔥頭、豆芽,最好在春天時吃韭菜、雞蛋、松子、攤餅,這個養陽氣, 
是古代最推崇方法。秋冬可多吃一些養陰的食物,比方說柿子,柿子 
是收斂的,紅棗、花生、蓮藕、山藥、芋頭,特別是山藥和芋頭,應 
該是每天或幾天都要吃的食物。因為山藥是補腎健脾,芋頭是潤肺、 
滑腸、補血。春天要多走出室外。 
春三月應早點起床,寬衣披髮,穿衣寬鬆一點,到門外去散步。 
如果說春天陽氣沒有升起來,夏天人易感冒。春天人在行為上要多獎 
勵,少懲罰,因為是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 
夏三月早起床,不要嫌天長,使自己情志保持平和,讓自己的能 
量像花苞一樣含在裏面。人應該在樹下、在湖邊,在寬闊的地方走一 
走,散散步,使自己的陽氣能夠從裏透到外,如果在夏天沒有把陽氣 
養起來,立秋以後,就會因為裏面虛寒而得瘧疾一類的病。 
秋三月,萬物成熟,天高地闊,風也開始急了,此時和春夏不太 
一樣,春夏晚睡早起。秋三月是早睡早起,因為秋天室外有殺氣,睡 
得太晚易寒邪入體。春夏要把陽氣往外抒發,到秋天就要收回來,如 
沒有收回來,冬天就沒有什麼可藏的了。 
冬三月萬物閉藏,冰天雪地,要早睡晚起。冬天的時候老年人有 
太陽就出去鍛煉,沒有太陽就不能出去鍛煉。情志若伏若匿,半睡半 
醒。萬物都是這個狀態,不能醒,醒就會得病,以免陽氣走掉。一定 
要去寒就溫。冬天不能夠避寒就溫,春天就容易得病。不能夠著很冷 
的水,就連按摩都不行,冬天按摩後背,春天必然會得病,而且一得 
病就是一年,因為人的後背是藏陽的地方,按摩會擾動了陽氣。所以 
冬天一定要保證自己的陽氣,儘量的藏。如果冬天傷了腎,春天渾身 
沒有力氣,腰腿軟。 
劉逢軍教授「大道堂養生理論」 

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淩晨是春天,中午是夏天,黃昏是 
秋天,深夜是冬天。晚上9—10 點鐘要睡覺。因為9 點鐘已經是初冬 
了,11 點是寒冬臘月,晚上不睡覺就相當於穿了很單薄的衣服,在冰 
天雪地裏站著一樣。有寒必有虛,陽氣被耗,寒就進來。所以我們應 
該和天時是對應的,否則,我們就離自然太遠,病就很近了。人自身 
的和諧首先是臟腑的和諧,人違反了自然,就會出現九竅內閉,眼睛 
不好使了,耳鳴、耳聾,鼻子聞不到味了,舌頭不好使了,大小便失 
禁,這些情況都是人違反了自然的結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人 
沒有保護好陽氣,因為九竅是用氣來推動的,當氣機受到破壞,就會 
發生剛才所說的情況,內經講,人的陽氣如同天上的太陽,太陽失常, 
萬物就難以生存,人的陽氣失常,就會折壽而亡。衛氣?比如禮堂裏 
開了空調,有些顧客就感覺到冷,這就是衛氣起的作用。如果說衛氣 
足的時候,就能夠相應的抗擊寒氣。衛氣不足,人就會生病。你突然 
進入了冷的空氣,千萬不要鬆心。馬上要形成一個意識,全身的毛孔 
馬上關起來,有的時候,我們洗澡,洗熱的時候,一出來,感覺有點 
涼,你一鬆心,就感冒了。一定要有一個意識,全身的毛孔緊閉,呼 
吸逐漸停止,這就是衛氣給你形成了一個保護層,馬上穿上衣服以後, 
陽氣就不能外泄,就不會感冒了。不要說話,說話是耗陽氣的,應該 
靜下來,渾身的毛孔緊閉,讓陽氣不外越,寒氣不進來。 
晚上睡覺,開窗了沒有?開空調了沒有?開風扇了嗎?開了。十 
有八九,就傷了衛氣。人在睡著的時候,體溫逐漸的低下來,人為了 
保護自己,從體內升起了衛氣。如果開窗開空調,或者是吹風,就把 
衛氣給吹散了,吹散了以後,人體陽氣又升了出來,又吹散了。這樣 
一夜過去就把人體的陽氣給掏乾了,寒氣就進來了,早上起來,渾身 
僵硬,臉色發黃,重者偏癱。到夏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古代養生 
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晚上睡覺,不管是春夏秋冬,是關門關窗,不 
能透風。當你這樣做的時候,早上起來,很有勁,很輕鬆,很高興。 
當你開窗睡覺的時候,渾身緊得要命,一兩天都緩不過來。太熱的時 
劉逢軍教授「大道堂養生理論」 

候怎麼辦呢?應該是先用空調把房間吹涼,然後沖完澡,馬上進入房 
間睡覺,這個涼的溫度至少可以保持一個小時,你已經睡著了,一個 
小時你的體溫已經下來了。如果遇到非常熱的天,半夜熱醒了,那你 
應該把衣服穿好,披上毛巾被,把空調打開。降溫,空調關上,接著 
再睡。陽氣很虛的時候,四肢就開始浮腫不休了。 
人要辦工作、要幹事,不能夠太煩累。太煩累就會形成虛陽外越。 
老子講「靜生智,定生慧」。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應該養成一種靜和 
定的生活習慣。保持一個鬆靜的心態,處理事情的時候,才會事半功 
倍。起居有節,這才是養生之道。在中國的土地上,誰的中國文化含 
量最高,誰的生命力就最長,做的最好。不要把自己搞得非常繁忙, 
那樣會耗掉陽氣。真正做事業的人,不管是做哪一行,都是應該深居 
簡出,養護陽氣。當你把陽氣養護足的時候,氣色白裏透紅、顯得非 
常愉悅。 
保護陽氣,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要記住:不能生氣!特別是癌症 
患者千萬記住,別生氣。諸葛亮三氣周渝,孔明是懂得醫術的,他用 
了這樣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特別是癌症病人,你康復了,一切 
都應該把他放下,沒有值得生氣的事。要保住陽氣,不能生氣,這是 
我們人生要注意的一個大問題。

 

请点击阅读相关日志!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1、中医◆养生◆保健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2、 ◆ 教程◆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3、◆管理与营销◆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4、◆书画艺术◆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5、旅游◆地理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6、◆影视◆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7、风水◆算命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8、 ◆饮食文化◆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9、历史◆文献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10、 电脑◆应用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娇子书馆 11、音乐◆舞蹈◆戏剧

天籁之音-纯音乐大全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 12、 男人◆ 女人◆ 



 我的音乐库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我的音乐库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我的音乐库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我的音乐库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我的音乐库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

 

 
 


天宇娇子
欢迎您的光临

善待生命
善待自然
善待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