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儿就是中秋节了,俗称八月节。常听爷爷奶奶念叨, 说早些年间此时街市繁盛,果子摊儿、泥兔摊儿比比皆是。所谓泥兔摊儿, 就是卖兔爷儿的。也有人说中秋节祭的就是这月亮里的兔子。 兔爷儿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 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大耳朵,亦谑亦谐,好生神气。 有诗云:
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
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
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挺有气氛的,不过现在很少能见着这玩意儿了, 赶明儿个还真得踅摸踅摸,买上一对给老人家,也叫他们乐呵乐呵。
当年,十五月圆时要供以干果、月饼、团圆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 藕、西瓜等,供月其实也是有老理儿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吃团圆饼,谓之“团圆节”。这团圆饼, 其实是老北京中秋节时又一道吃食(与月饼齐名)。 因为不是齁甜齁甜的,所以老幼皆宜, 想来一定也比现在的月饼好吃多了。这饼在中秋节前就蒸好了, 做法也不算太复杂:首先将面发好,擀成大小不同的圆饼, 先铺一个较大者,撒上红糖、瓜子仁、桃仁、青红丝、栗子块、 葡萄干、山楂、红枣、桂花等,然后在其上再放一个小面饼, 依此类推至多层,最后以一最大面饼覆在上面往下包裹, 面儿上再放一层果料,蒸熟后祭月后待切成瓜瓣块,家人食用。 如果有亲人在外未归时就给他留上一块,以寄托全家团圆美满之意。
几个时辰之后,或许你可能和我一样,没有兔爷儿摆弄着玩, 也吃不到当年的团圆饼,但月圆之时可以共赏一轮圆月, 可以闲话这古老的习俗,可以彼此牵念,遥祝…… 也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