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吃喝忆旧图--李滨声(珍藏)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03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老北京的生活”一书的插图,原作者是李滨声先生。这本介绍老北京的书,收集了金受申先生在30年代末写做的文章,介绍了清末民初当时北京的风俗与生活,对研究老北京是非常珍贵的文献,很多民俗已经为今天的人们不了解,只有少数老年人还能依稀记得。书中的插图洗练传神,寥寥几笔就反映出当时生活的原韵,没有那个年代亲身经历和生活积累的人是画不出如此作品的。发到这里让喜爱老北京的人重温一下老北京生活,勾起一些过去难忘的回忆。
北京过去立春要吃春饼,现在仍然保留这种习俗。

走街串巷有卖杂面的挑子,现在杂面在饭馆里都很少见,已经失传多年了。


过去在街市上卖粘豆糕的摊位很多,一般都是回民做的,干净卫生。现在只有牛街有售,其他地方售卖的都不地道.

饭庄上菜,肘子要当客人面划破拆碎,就像现在有的烤鸭店,让顾客过目后在片开。

“瞪眼食“专指马肉铺的规矩。贩子把煮熟的马肉放在锅边汤中,食者环锅而坐,举着筷子在锅中夹肉,蘸着酱油送入口中。卖肉者见他吃一块肉,就在案板上码一个铜钱,吃完计数付价。无论多少人吃肉,多双筷子乱举,售者打码子绝不会错。

卖猪头肉的分成城郊两派,城派背红柜子,切的肉像纸一样薄。郊区派背白柜子,专讲切块。火烧白面烙成,双面不焦,香软适口,夹着猪头肉吃很配套。现在失传,不知与陕西的肉夹馍和河间的驴肉火烧相比哪个好?


果挑是下街的卖水果小贩,分为”京挑“、”乡挑“、”山背子“三种。


果摊露天售卖,开支挑费小,但是风吹日晒,水果易腐烂。售卖者都是把好的放在上面,打包也要掺杂使假。 


五十年代前,老北京人把卖水果的店铺统称为”果局子“。早年果局子做的是名誉字号,各有存货,自办窖货,不卖劣果,不欺顾客。


北方人喝茶,茶具不厌其大,煮水必令大沸,提壶浇地听其有噗声,方认为是开水。茶叶则求有其色,味苦为佳。

每逢茶庄有新茶到来,必于柜台上罗列许多盖碗,每碗旁放与碗中相同茶叶样品,供顾客品尝。凡自认为能辨识佳劣的人物,都负手踱至柜前,匍身就碗,仔细赏味,舌吸唇击,啧啧有声。

老北京人认为来到大酒缸,如不在酒缸上喝酒,便减了兴致。华灯初上,北风如吼,三五素心,据缸而饮,足抵十年尘梦。

将江米洗净,拌上切成小丁的火腿,填进鸭腹腔内清蒸,可为饭菜。可为点心,均有清远的滋味。


夏天吃荷叶鸡,清淡解腻,有一种清香风味。笋鸡切成长块,先用酱油浸泡,后用料酒、葱姜蒜丝一拌,用炒米粉裹好,外包荷叶,上锅蒸熟,冷食热吃均可。

鳜鱼肥嫩在三月,因没有刺很受食者欢迎。清蒸鳜鱼全凭口蘑、脂油提味。西来顺的清蒸鳜鱼用螃蟹提味,另有一番滋味。0 `( v& e3 o) V1 z


北京的家常菜是饭馆里没有的,风味特殊,经济实惠。如:萝卜丝汤、熬白菜、豆芽炒白菜、炒黄瓜丁、炒麻豆腐、炒三香菜、炒雪里红、炒胡萝卜酱、炒咸什锦、炒酱瓜丝、芥末墩、辣菜等等。

凡到茶酒馆喝酒,目的在聊天。茶馆卖酒规模都小,不预备小菜,门前有零卖羊头肉、驴肉、酱牛肉的。

野茶馆是京郊行路人休憩的地方,矮矮几间土房,支着芦箔的天棚,荆条花障上生者牵牛花,砌土坯为桌凳,沙煲的茶壶,黄沙的茶碗,沏出浓浓的苦茶。与乡村野老谈一年收成,话一话桑麻,眼见蓝天白云,耳听蛙鼓蝉鸣,才是野茶馆的本色。


清茶馆专以卖茶为主,同时提供给各行手艺人找工作。文人雅士到这里来设”棋社“、”迷社“、”诗社“。


火锅在北京旧家冬日是一种天伦享乐、极尽联欢的食品。除去什锦火锅、三鲜火锅、白肉火锅外,以涮羊肉火锅最受欢迎。

秋季是吃螃蟹的时候,普通食蟹方法就是清蒸,放上大块的姜,吃时蘸姜汁醋,喝烧酒,解其奇寒。也有用花椒盐水煮熟的,滋味深入。

夏季最清淡食品的要数荷叶粥了。用粳米熬粥,等粳米开花,粥汤微腻,以”二苍“一张,将离蒂处硬筋折断,盖于锅中粥皮之上,随即将粥锅端下,加锅盖焖妥。如要加白糖,要在未盖荷叶前放入,方能甜香合一。(二苍:嫩荷叶无荷香清味,老荷叶味苦,熬荷叶粥必须用适中之”二苍“荷叶)'


甜瓜俗称”香瓜“,是京市夏日食品。最早的”白羊犄角蜜“已经断种,较佳品种有:”旱三白“是最多最佳的;”蛤蟆酥“红镶绿皮,俗称”老头乐“;皮露黄点的”面猴“型如矮瓜,为甜瓜最后上市的品种。


夏日贩瓜的分为瓜挑和瓜车两种,挑贩的为京人,瓜好,但是生了不管换。车贩大都是乡间人,来自自家瓜田的较多。


夏日傍晚,西瓜摊大肆活跃,摊贩手持去边蕉扇,一边驱蝇,一面高唱:”快又打唻,瓤有高啊,好高的瓤唻,一个大钱唻。”


夏日吃西瓜,以冰镇为妙。一般人家无钱买冰,欲食凉瓜只能以篮盛瓜,用绳吊于井中,图其阴凉。吃时取出,比冰镇的不伤脾胃。


旧京食品“雪花落“可以与冰激凌媲美,夏日街头,到处可以听到”冰激凌——雪花酪——贱买多盛拉主道”的吆喝声。

西瓜汁的做法:选甜度高水头大的西瓜,去籽拧汁,放入冰中镇凉。或将西瓜汁放入砂锅煮沸,再用冰块镇凉。

北京老酸梅汤摊贩,于冰桶上直插月牙戟,悬水牌写:冰镇熟水梅汤“字样。售货者手执两枚铜碗,两碗相叠,大指小指卡住下碗,二指三指挑动上碗,频频相敲,有断有续,发出”得儿铮——铮“的声音,听来异常清凉,名为”打冰盏儿“


专卖给穷苦人喝的酸梅汤,偷工减料,用杏干加糖精,生水泡制。


旧京夏日饮料,以酸梅汤为主,必须用熟水,沸腾后泡入酸梅,滤去渣滓,加以蔗糖,等其自凉后,加入桂花木樨,在罐外围以碎冰。酸而不烈,甜而不腻,冰而不钻牙床。

春天到饭馆里吃春饼,一人可以要一个”炒杂拌盖被窝“的菜,系用杂样鲜生菜炒成,上盖黄菜,外要一碟熟肉,便可以美美吃一顿春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