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解少阳
疏通表里,主治邪在少阳的治疗方法。由于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邪正分争,治疗既要透解半表之邪,又要清泄半里之邪,还要防邪深入,只有和解少阳法才能取效。本法适用于少阳病。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胀痛,食欲不振,心烦,呕吐恶心,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等。常用柴胡、黄芩、青蒿、半夏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柴胡枳桔汤】柴胡枳桔陈皮茶,黄芹生姜与半夏;邪郁腠理胸满痛,辛开苦泄此方佳。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柴胡达原饮】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芩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宽胸截疟疴。
【达原饮】达原饮用朴槟芩,白芍甘知草果并;邪伏膜原寒热作,透邪逐秽此方行。
【清脾饮】清脾饮用柴夏芩,草果青皮术甘苓;厚朴生姜同煮煎,热多寒少温疟平。
2、调和肝脾
治疗肝气犯脾、肝脾不和的方法。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丹栀逍遥散】更有丹栀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黑逍遥散】黑逍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3、调和肠胃
调和肠胃剂,适用于邪犯肠胃,寒热夹杂,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等证。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生姜泻心汤】干姜减量生姜配,水热互结消痞灵。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加重草,主治气痞腹中鸣。
【黄连汤】黄连汤证上焦热,中寒腹痛欲呕哕;半夏泻心加桂枝,减去黄芩散寒邪。
四、清热剂
凡用清热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的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1、清气分热
指清解气分热邪的方法。通常分辛凉清气及苦寒清气。
【白虎汤】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加人参汤】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白虎加桂枝汤】身热欲呕骨节痛,加入桂枝疏经脉。
【白虎加苍术汤】湿温身重汗出多,方加苍术湿热减。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自生。
2、清营凉血
运用具有寒凉性质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热邪深入营血的治法。适用于邪热入营,或邪热入血的病症。常用犀角、生地黄、玄参、丹皮、赤芍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根据热邪入营、入血的不同病机,清营凉血法又有清营法和凉血法的区别。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宫汤】减去丹参银连地,清宫更加莲子心。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3、清热解毒
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证或疮疡疔毒的治法。症见高热烦扰、口燥咽干、便秘尿黄、或吐衄发斑,或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代表清热类食物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宜于治疗热证。此类食物性多寒凉,故寒性体质、虚寒证及产后妇女忌食。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泻心汤】泻心大黄与连芩,主治黄疸血妄行。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干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4、气血两清
症见以大热烦渴为主的气分热盛;以吐衄、发斑为主的血热妄行;以神昏谵语为主的热毒内陷等,共成“气血两燔”之证。代表方如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化斑汤】化斑玄犀和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
【神犀丹】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
5、清脏腑热
清法之一,运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脏腑热盛的治法。本法具有清除脏腑热邪的作用,适用于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的里热证。常用的药物有黄连、黄芩、桑白皮、龙胆草、石膏、栀子等。根据不同脏腑热盛之证,清脏腑热的具体运用常分为清心、清肺、清肝、清胃等治法。
【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渗入小便中。
【清心莲子饮】清心莲子参耆苓,地骨车前甘草芩;益气生津清心火,主治淋浊与遗精。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泻青丸】泻青丸用龙脑栀,泻火下行大黄施;羌防升散芎归养,泻火养肝不宜迟。
【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用四黄,栀子木香与麝香;和蜜为丸加青黛,肝胆实火悉能攘。
【左金丸】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戊己丸】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再脐。
【香连丸】香连相合治热痢,症现腹痛又里急。
【泻白散】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亦泻肺,行水祛痰喘自息。
【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泻黄散】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
【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芍药汤】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黄芩汤】黄芩汤用芍枣草,清热和中止痢方。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秦皮备。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上方加草与阿胶,产后虚痢称良剂。
6、清虚热
具有养阴透热、清热除蒸的作用。适用于热病后期,邪留未尽,阴液已伤,出现暑热朝凉,舌红少苔;或由肝肾阴虚,以致骨蒸潮热或久热不退的虚热证。本类方剂常以滋阴清热的鳖甲、知母、生地与清透伏热的青蒿、秦艽、柴胡、地骨皮等配合组方,代表方剂有青蒿鳖甲汤、秦艽鳖甲散、清骨散等。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旱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
【清骨散】清骨散主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当归六黄汤】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耆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http://mayongcunyy99.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