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an.renren.com/luda521?from=post&ggid=3602888498049739164#nogo
有一句话叫“要想改变世界,首先改变自己。”我相信很多人都同意这句话,但真正做到改变自己的屈指可数。很多人难以改变自己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要改变什么,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第二,他内心深处想要改变自己,也知道该如何去做,但是却从不付出实际行动,或者是很难坚持去付诸行动。
第一种人通常是处在迷茫中的一类人,他们缺乏一种危机感,满足于现状。所以,他不会去思考自己要如何去改变,也没有意识到改变自己到底有什么用,反而觉得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们觉得生活的安稳和快乐,就够了。我们不去妄下结论,说这种观念多么的不好,这可以看做是他们的一种人生观。
第二种人通常是处在纠结痛苦当中的一类人。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离梦想还有一段差距,离自己理想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可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改变自己。更多的人是知道该如何去做,却很难去坚持。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属于第二类人。第一类人需要足够的勇气,与平静的心态才能够淡定从容地生活。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能做到这点的很难。好了,既然很多人都属于想要改变自己,想要过上理想生活的人。那么,为什么改变对于他们来说是这么的困难,到底是什么阻碍他们去坚持地付诸行动呢?
答案是习性。
以前有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之前很不认同,我觉得相比较先天的东西来说,后天的努力更加重要,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而我现在不这么看了。后天的努力的确很重要,也会让一个人发生改变。但是一个人30%的性格习性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形成了,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同时,后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成长环境,人生经历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人们受到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小。换句话说,他的本性已经根深蒂固,习性已经深入骨髓了。
那我们能否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呢?
有人说可以借助外力,可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这是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管他走到哪,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该是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改变的只是他的身份与角色。至于让他获得的知识,技能,素质等等,看似让他发生了改变,但那些都只是浮于生命表面的东西,就像是浮在水面的油层,很难真正沉入水底,手指轻轻一碰,就散掉了。所以外力很难影响到我们的本质,只能对我们产生一些刺激,所以教育应该顺应人性,正确地去引导和激发人们的潜能。
既然外力很难让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改变,那通过内力呢?
这里的内心指的是我们内心强大的驱动力。其实内力相比较外力来说,改变自己习性的力量会更强。它不仅让我们具有改变自己的强大信念,还带给我们付诸行动的持久勇气。但要发挥这股内力,需要做到两个字:自律。
在你的生命中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严格地要求自己,像僧人遵守清规戒律一样遵守人生和宇宙的法则。一方面谨守正知,正念,正言,正行,一方面规避恶知,恶念,恶言,恶行。持之以恒,从一而终。这种做法才会带来由内到外,由里及表的本质性地改变。
所以,世界是绝对公平的。如果想要过平凡的生活,只需付出过平凡生活的努力。想要过理想的生活,就要经历破茧而出的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蜕变,化作人生中最美丽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