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顶山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对策研究

 昵称1134381 2014-05-04

第三,为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打造更广阔的渠道,建立旅游行业高级管理型人才、服务型人才、操作型人才、新业态人才等人才库,使其适应职业发展空间,并向旅游企业提供新鲜血液。

3.3 建立、健全旅游教育培训体系,使其更系统化、规范化

3.3.1 首先形成完善的旅游行业教育培训体系 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积极发动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以及旅游专业院校的骨干力量,并将各县、区的旅游职业教育中心、旅游教育培训机构和具有影响力的较大规模的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纳入整个行业的教育培训体系中。

3.3.2 扩大旅游院校的招生规模 “十二五”期间,要逐步扩大各类大中专院校、旅游院校(系)本科生、大专生和职业中专生的招生规模,尤其是研究生、本科生等高学历人员;不断壮大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依照目前平顶山市旅游人力资源现状,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3.3.3 扩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 市委、市政府要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培训的投资力度,尽快建立一系列旅游教育培训基地,要在全市范围内选择2所旅游院校、5家旅行社、5家旅游饭店、3家旅游景区建立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已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满足对旅游行业各类从业人才有针对性的培训。

3.3.4 充分(本文摘自 www.gongsiku.net)发动,保证旅游人力资源工作培训的全员性 旅游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全员性就是要对全行业管理人员,尤其是重要岗位的从业人员逐步实施培训。要想提高平顶山市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切实抓好各类旅游专业服务人员的强化培训。由于旅游从业人员整体水平较低,目前提高旅游人才质量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开展人才培训工作。

3.4 加强建设,构建旅游信息网络培训平台

信息化平台建设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平顶山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建设旅游信息化网络平台。借助和依托平顶山旅游门户网站和各县区旅游网站,建立能够强化政府、旅游院校、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信息沟通的网络教育培训平台。

参考文献:

[1]余昌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魏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罗松.基于和谐理论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北方经济,2009(6).

[4]刘宏盈,张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10).

[5]廖萍,朱湘辉.论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商业时代,2008(30).

[6]熊剑平,刘承良,王薇.湖北省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性评析[J].经济地理,200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