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古诗词鉴赏·范成大的《四月十日出郊》

 许愿真 2014-05-04

 高考古诗词鉴赏 <wbr> <wbr>· <wbr>范成大的《四月十日出郊》
                         范成大书法作品


 

    四月十日出郊

            范成大 

    约束南风彻晓忙,收云卷雨一川凉。

    涨江混混无声绿,熟麦骚骚有意黄。

    吏卒远时闲信马,田园佳处忽思乡。

    邻翁万里应相念,春晚不归同插秧。

   

【试题】

    1.这首诗的前两联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请加以解释,并说说这两联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诗的尾联,诗人是从什么角度叙事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诗人仿佛与南风约定好,让它忙了一个早晨,驱散云雨,使天地清凉;江水和麦子仿佛善解人意,有意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碧绿和金黄。(意思相近即可)

    流露出诗人关心农事、盼望丰收的喜悦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2. 诗的尾联是从拟想对方(邻翁)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的,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情怀。    

              (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范成大诗选

 

【注释】

     1约束:这里如言与南风约定,约它收云敛雨,使天空清明。

     2、一川:犹言满地、遍野、一片。

     3、混混:通“滚滚”。

     4、骚骚:风吹树叶之声。

     5、信马:无目的地,由马随意而行。

【译文】

南风如约忙碌了一个早上,收云敛雨还留下一片微凉。

雨涨春水满江碧绿悄无声,风吹熟麦骚骚作响向人黄,

远离贴身随从我悠闲独行,田园风光美好人忽然思乡,

邻家老农遥隔万里应相念,春色已晚何不归来同插秧!

 

【作者简介】高考古诗词鉴赏 <wbr> <wbr>· <wbr>范成大的《四月十日出郊》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鉴赏】

      淳熙三年(1176),范成大在成都四川制置使任上作此诗。

    诗作写出其出郊所见所感,开头两句点明“出郊”适逢晚雨初霁,南风拂面,气候宜人。次联绘景,暗承上联“风雨”二字,宿雨猛涨春水,漫江碧绿而混混无声;南风吹熟麦穗,遍地金黄而骚骚作响。这两句既紧扣晚春初夏特有的景色,明丽动人,亦表现出诗人小离政务出郊漫步时的欣喜开朗之情。

    五六句抒情,语似平易无奇,但最是曲传人意:身为方面大使,唯有远离随从时,方能悠闲自得地一路观赏田园风光;但美好的田园风光却又触发起他浓郁的客愁乡思。字里行间曲折传出他厌倦纷扰官场、潜心向往归隐纯朴田园的心境。

    最后一联作者自己“忽思乡”,却说“邻翁万里应想念”,使跃跃欲试的心情更是透过一层。这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叙事手法,就是由主体到客体再回到主体,借由抒情对象的角度来表达主体的感受,此类的诗歌还有很多,像柳永的很多诗中就是通过想象思念对象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的思念。

 

高考古诗词鉴赏 <wbr> <wbr>· <wbr>范成大的《四月十日出郊》
范成大祠

高考古诗词鉴赏 <wbr> <wbr>· <wbr>范成大的《四月十日出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