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台北雨 2014-05-04

公路文化

来源:www.上传者:1914时间:2014-1-28

路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相等同,世界近现代公路的历史则与汽车的历史相等同。自从公路诞生以来,在它与筑路人、管路人、养路人以及用路人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公路文化。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公路文化是公路的血脉,是公路人的精神家园。

公路文化是典型的行业文化,是公路人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服务的生产实践中凝结起来的共有思想、作风、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公路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涵盖公路事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公路管理的各个环节,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动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公路文化建设与公路事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公路事业的大发展孕育了丰富的公路文化;另一方面,公路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了公路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开展公路文化研究,对于促进公路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公路精神,提升行业形象,加快公路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软实力的核心。一个行业如果不能为社会提供一种先进且成熟的文化形态,和在本行业具有引导力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不仅难以被社会所认可,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也将困难重重。惟其如此,公路文化建设与研究,必须始终着眼于打造先进文化,以不断提高公路行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公路行业综合实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路产品、公路服务为目标,在全行业培树文明风尚,继而推进行业文化创新,增强行业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始终着眼于文化在整个公路行业内的激励、沟通、导向与渗透功能,以公路文化来丰富广大公路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求知、求美、求乐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进而促进公路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稳步提高;必须始终着眼于发挥公路干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群体风貌,使其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公路行业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塑造良好的公路形象。一言以蔽之,公路文化建设与研究,乃是通过培育有文化的公路人来打造有文化的公路行业,并通过打造有文化的公路行业来影响和塑造公路人。公路文化有如神奇的粘合剂,它让公路人与其所属的公路行业之间实现了全方位的融合,而这才是公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其赢得社会广泛认可的根本要义。

近年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这是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开展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干部职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促进和谐行业建设和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如此有利的大环境中,**市公路管理局组织开展《**公路文化建设手册》的编纂,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自**公路交通事业艰难起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无数**公路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与创造,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公路行业,已然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那些足以代表**公路人集体智慧的元素,尤其是**公路人在长期的公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以及那些具有浓厚区域文化色彩和鲜明行业文化特征的阶段性发展成果,亟待得到认真梳理与总结,这既是对**公路行业发展历程的负责任地回顾,也是对**公路人找寻职业归属感、**公路行业获取行业及社会认同感等内在诉求的负责任地回应。因而,编纂《**公路文化建设手册》的目的,当为理性发掘、总结、提炼**公路行业建设、管理、养护和执法等领域的核心价值理念,并通过整合、升华与创新,构建符合**公路事业发展要求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品牌文化,最终形成具有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公路文化建设体系。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公路文化建设手册》应当体现**公路行业对于美好明天的憧憬与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公路文化建设体系”时,除了展现基本目标中已有的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还需彰显一定的前瞻意识,如此,“**公路文化建设体系”才更为完善,也更具指导价值。

编纂《**公路文化建设手册》,是一项几乎没有先例可循的工作。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既然选择了前进的道路,也就不打算给自己留下后退的余地。因此,我们必须朝着设定的目标奋勇向前!

简 介

**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之名从此始。**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境内南北走向有G25长深高速公路(**段)、S14杭长高速公路、G104京福线,东西走向有G50沪渝高速公路、G318沪聂线、S12申嘉湖高速公路、S13练杭高速公路,距**75公里、上海130公里、**220公里。

**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宋代便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是湖笔文化的诞生地、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市郊钱山漾遗址曾出土拥有4700多年历史、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辑里湖丝在第一届世博会上获得国际金奖;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巨著《茶经》,就是茶圣陆羽在**生活20多年写成的;“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此地历来**重教,人才辈出,既哺育了曹不兴、孟郊、赵孟頫、沈家本、吴昌硕、沈尹默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陆羽、苏轼、胡瑗等不少名流,因开宗立派的书画家众多,甚至有“一部书画史,半部在**”之说。

**山水清丽、生态环境优美,“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良好人居环境的赞誉,也是今日**的真实写照。

**市公路管理局、**市公路路政管理支队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行政类事业单位,隶属于**市交通运输局。从1949年10月16日成立“**工务段”,到1979年1月改名为“嘉兴地区公路总段”,到1986年8月更名为“**市公路管理处”,再到2012年11月更名为“**市公路管理局”。60多年来,在浙江省公路管理部门和**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一如既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地方各级政府的长期关心与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公路人的不懈努力,已然将**公路管理局打造成为市内居先导、省内有地位、长三角地区有影响的公共管理行业。

**市公路管理局现有内设科室11个,分别为办公室、组宣人事科、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科、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科、路政管理科、交通设施管理科、基建设备科、计划财务科、信息服务与应急指挥中心、纪检监察室、总师室等。下属事业单位有**市公路管理局**分局、**市公路管理局**分局、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下属企业及非正式登记单位有**市公路工程建设处、**市交通工程总公司、大元高等级养护中心。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所辖单位有**、**、**三个县的公路管理段。

**市公路管理局的主要职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授权,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养护行业管理、路政管理、公路信息管理,以及受**市交通运输局委托的公路建设管理等工作;依法对公路地下、地面及上空穿(跨)越、占(利)用公路等各种设施的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参与编制全市公路建设规划,组织、指导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组织、安排公路建设、养护、路政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组织指导全市公路交通战备、应急抢险;指导全市公路管理行业精神文明、公路文化建设,公路行业信息管理等;以及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浸润一个行业。创生并成长于区域文化空间里的**公路行业,定然会在诸多层面显示出地域文化的特征。**本土文化正是以其强大的存在,渗透于**公路行业的建设、管理、养护、服务等领域,并最终通过影响**公路人的人格结构与行为方式来实施其对于整个**公路行业的渗透,从而使**公路管理局的文化体系建构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在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和**建设“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现代化生态型**大城市的新时代伟业中贡献一己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