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的主题是巨人记载埃及金字塔》(6一11)

 关心明天 2014-05-05

《<山海经>的主题是巨人记载埃及金字塔》(6一11)

                                作者:赵自强

                                       (六)

    而关于上古“巨人”的问题,我国不少历史学家都对它做了认真的研究。如何光岳先生在《炎黄源流史》(30),王子今先生在《史记的文化发掘》(31),李卫东先生在《人类曾经被毁灭》(32),赵自强在《巨人与复活节岛巨石人初探》等文章和书籍中都认为古籍所载“巨人”可信。

    因为关于“巨人”的史料,在我国正史、野史、别史、方志、志怪、笔记小说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所以研究历史的学者,不可能不涉及到“巨人”问题。如果他畏其所难,绕道而行,不研究“巨人”问题,那么他就根本无法完全读懂《山海经》、《易经》、《尚书》、《诗经》、《楚辞》、《史记》等等基本文献,也就根本无法破译上古金字塔等“巨石文物”,也就根本无法揭开人类起源于非洲,以及中国人从埃塞俄比亚迁到埃及,再迁到耶路撒冷,再迁到巴比伦,再迁到中国来的变迁史。

    这就是说,只有当我们研究好了“巨人”的历史问题之后,才会领悟和相信神农、夏禹、益、竖亥、太章等人,可能真的测量过地球长度的史料。因为这对“巨人”来说,是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办成的事情。所以《列子·汤问》云:“龙伯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帝憑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時,其國人犹數十丈”(33)。你看看,缩矮了的“神农”的个子还有“数十丈”高。这么高大的巨人去测量地球的经纬线长度,还存在山高路远的问题吗?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使我们能看懂《山海经》和上古历史的本质,我们就不能不再读读古籍记载的“巨人”史料了。因为这是我们认识历史本来面目的一种真凭实据啊!

    首先我们来看看《山海经》的记載。据《大荒东经》云:“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臂”(34)。《山海经·海外东经》又云:“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35)。看到吧,“巨人”坐上船,船因巨人太重而下沉。“削船”之意,就是指船下沉。《山海经·大荒北经》又云:“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嫠姓,黍食”(36)。从这里可以看到,“巨人”也是父母所生所养的,还有姓名,也食五谷。因为这里的“嫠姓”,就是现在“李姓”的祖先,“黍”即五谷之一。再说这里的“大人”,绝非我们概念中的“官职大”,权重位高的意思。而是指身体高大的“巨人”。

    关于这一事实,《道德经》云:“天大,地大,王亦大”(37)。我们都知道,天是第一大的,地是第二天的,而世界第三大的竟然是“王”。当然喏,这个“王”不是人人可以担当的,他只有“巨人”中最高大的“巨人”才能做。《淮南子·本经训》又具体的解释了这个问题。文献云:“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38)。这段文献的意思是说,古帝,他是人种中最高大的人种。王侯的地位处于帝之下,将军是攻伐四方的,大臣是维护律法的。所以巨人能统治世界,威镇四方。因为“太”即“最”的意思。所以“太一”,即世界上唯一最高大的意思。

    可惜的是,《山海经》、《道德经》、《淮南子》都没有具体记载“大人”的身体究竟有多高大。好在我国文献古籍多如牛毛,随便翻一本都有关于“巨人”的记载。如中国上古有一部重要文献,名叫:《凉州异物志》,它的佚文就记载在《太平御览》第14卷中,古人说:

 

        有大人生于北边,偃卧于野,其高如山,顿脚成谷,横身塞川,近之有灾,铜雹击之也。唯可

    遥看,不可到下,到下则雷电铜铁之丸为雹以击杀人(39)。

    我们又看到,《神异经》中也有关于“巨人”的记载,据《西北荒经》云:

        西北海外有人,长二千里,两脚中间相去千里,腹围一千六百里,但日饮天酒五斗,不食五谷

    鱼肉,唯饮天酒。忽有饥时,向天仍饮。好游山海间,不犯百姓,不干万物,与天地同生,名曰无

    路之人。一名仁,一名信,一名神(40)(注:这段文献把巨人夸张得太高大了,客观的说,我对

    它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但它有一点却说得很清楚,即今天的“神话”一词,即从这种瞎吹的史料

    中演变而来的。因为古人在这里确实把“巨人”当作“神”崇拜。如“一名神”,即此证据)。

    最有意义的是,这样夸张“巨人”的史料不仅中国有,印度也有。据印度《涅槃经》记载说:

        如来正(真)法深(身),旷如海,不可测量,又复大海有诸众生身体极大,长万六千逾闔

    那、或复(腹)身长八千逾阖那(41)(注:“如来”即“轩辕”的训诂,或标准的音译)。

    我们还看到,《圣经·民数记·窥地者复命》云:

        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们在那里看

    见亚纳族人,就是伟人,他们是伟人的后裔。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42)。

    古希腊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

        原来我想给自己在这个院子里打一口井,可是在我掘地的时候,我却看到一个七佩巨斯长的棺

    材。我以前从来不会相信在古代人们长得比现在的人高,所以我就把它打开了。果然里面的尸体和

    棺材一样长;我把它量了一下之后就把这个土穴照原来的样子封上了(第33页。古希腊人的1佩巨

    斯,等于今天46.2公分,7佩巨斯就等于323.4公分。)

 

在这里,我还要说中国上古另一部十分重要的典籍,它就是《河图玉版》。可惜的是,该书后来也失传了,今天在《太平御览》中只剩下一点点零星的佚文。而在这一佚文中,古人明确的记载了上古时代有一个象阶梯一样的高矮不等的“巨人”系统存在。文献说:.

 

        从昆仑以北九万里,得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从昆仑以东得大秦人,长十

    丈,皆衣帛。从此以东十万里,得佻国人,长三丈五尺。从此以东十万里,得中秦国人,长一丈

    (43)。

 

除此之外,关于“巨人”的史料还有很多很多,我随便再举几例。如《意林》卷五引杨泉《物理论》云:“长人数丈,身横九亩”(44)。《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一年》云:“长狄也,弟兄三人,佚宕中国,瓦石不能害。权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橫九亩,断其首而載之,眉见于轼”(45)。《国语·鲁语》云:“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为何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46)。《博物志》云:“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十二,见于临洮,长五丈,足迹六尺”(47)。

    我们还看到,类似孔子鉴定巨人骨头的事情,在宋朝也发生了一次。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当时发现的巨人遗骸也作了记载,他说:

 

        延州天山之巅有奉国佛寺,寺庭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也。尸毗王出于佛书《大智论》,

    言尝割身肉以饲饿鹰,至割肉尽。今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县为肤施县。详《肤施》之义,亦与尸

    毗王说相符。按《汉书》:“肤施县乃秦县名”。此时尚未有佛书,是后人传会县名为说。虽有唐

    人一碑,已漫灭断折不可读。庆历中(1041一1048年),施昌言镇廊延,乃坏奉国寺为仓,发尸毗

    王墓,得千余秤炭,其棺椁皆朽,有枯骸尚完,胫骨长二尺余,髗骨大如斗,并得玉环玦七十余件,

    玉衝牙长仅盈尺,皆为在位者所取。金銀之物,即入于役夫。争取珍宝,遗骸多为拉碎,但貯一小

    函中埋之。……

 

我们都知道,一般成人的头髗还不及一个蓝球大,而从尸毗王之墓出土的人头,却有“斗”大。而我们又知道,一个“斗”可装三四个蓝球。你想啊,这个“头大如斗”的古人,其身体该有多么高大!

    而在研究“巨人”问题时,特别有一则资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这就是,1921年10月8日刊登在沈阳出版的《盛京时报》上的“巨人”资料。因为这一骇人听闻的“巨人”消息,使当天的《盛京时报》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罕见现象。据该报在头版显著地方是这样报道发现“巨人骨骸”的:

 

       日前,北京西城大明濠一带正在改建公路,开掘暗沟,在下冈40号民家墙根下,施工人员挖出

   巨人骨骸8具,每具骨骸长达2点67米,头大如牛。

 

看到了吧,由于世界太大了,历史太长了,相比而言,人类的寿命和认识能力,又相当有限和渺小,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事实上,我们今天未认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呢。所以发现“巨人”的消息一经报道,大家就蜂涌购报。但糟糕的是,由于当时我国北方处在北洋军阀控制时代,大学几乎还没有几位正式的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呢!这些巨人的尸骸,也就不知怎样丢失了!

                                    (七)

    我们从中外这些重要史料中可以看到,上古真有“巨人”存在。但问题是,《山海经》虽然记载了夏禹的事迹,但只字未提他的身体高度!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查找了很多古籍资料,才从《太平御览》中找到了兩则关于禹帝身高的史料。一段记载在卷82引《帝王世纪》中。文献云:“伯禹,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身九尺二寸,长于西羌夷人”(48)。另一段记载在第377卷引《帝王世纪》中。文献云:“禹长九尺九寸,殷汤长九尺”(49)。同时,我还查到了那个被夏禹杀掉的防风氏的资料,文献记载他也有三丈高。据《会稽郡故书杂集》辑《贺循会稽记》云:“防风氏身长三丈,刑者不及,乃筑高塘临之,故曰刑塘”(50)。《述异记》卷上云:“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头骨专车”(51)。

    由于上古“巨人”的身体非常高大,腿脚非常长,所以他们行走如飞,绕地球行走一圈,也只要七天时间。关于这一事实,古人在文献典籍中也多有记载。

    如《神异经·东南荒经》云:“东南方有人焉,周行天下。身长七丈,腹围如其长”(52)。《拾遗记》卷一云:“帝使风后负书,常伯荷刻,旦游洹流,夕归阴浦,行万里而一息”(53)。《拾遗记》卷四云:“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况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曰:‘臣之时蹑虚却行,日游万里’”(54)。《吴越春秋》又云:“禹……遂周行天下,使益疏记之,名曰:《山海经》”(55)。《山海经·海外北经》又云:“夸父与日逐走,入日”(56)。《夷坚志·长人国》上云:“明州人泛海,值昏雾四塞,风大起,不知舟所向。天稍开,乃在一岛下。兩人持刀登岸欲砍薪,望百步外有筱篱,入其中,见蔬茹成畦,意人居不远,方蹲踞摘菜,忽闻拊掌声。视之,乃一长人,高出三四丈,其行如飞。两人急走归,其一差缓为所执,引指穴其肩成窍,穿以巨藤,缚诸高树而去。俄顷间,首戴一镬复来,此人从树杪望见之,知其意且烹己,大恐。始忆腰间有刀,取以斫藤,忍痛极力仅得断,遽登舟斫缆。离岸已远,長人入海追之,如履平地,水才及腹,遂至前执船。发劲弩射之不退,或持斧斫其手,断三指落船中,乃舍去,指粗如椽,徐兢明叔云尝见之”(57)。

    当我们潜心研究了这些“巨人”行走如飞的史料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山海经》记载禹命竖亥、太章考察世界,测量地球的事情,也就不会觉得奇怪和不可理解了。同时,这也证明了《吕氏春秋》记载夏禹考察世界各地的史料是有根据的。据《求人》云:“禹东至搏木之地、日出之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抿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南至交趾、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共肱一臂、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犬戎之国,夸父之野,禺强之所,积水、积石之山”(《百子全书》第三册,第2778页)。这就证明了,当年不仅竖亥和太章探测了世界,同时,夏禹也亲自参加了这一考察世界的活动。但关键一点是,他们是高大的巨人,所以他们有这种能力。

                                  (八)

    因为“巨人”的历史很少有学者认真而系统的研究过,所以我们不知力大无穷的“巨人”祖先在埃及建筑金字塔帝陵时,其实就象搭积木一样建筑的。故《山海经》把金字塔称之为:“积石山”(58)和“会稽山”(59)。而这两个物名,其实非常准确的概括了金字塔由一块块巨石塔建起来的特征。

但由于物换星移,时过境迁,我们的先人早就远离了故乡的金字塔,这就使我们对上古历史多有不解,甚至连祖传的《山海经》也无法读懂,当然我们就更不知埃及金字塔是谁建筑的,几吨几十吨重的巨石,又是怎样搬上去的。

    对于这些千古之谜,其实古人早有记载。我们只要读读《夷坚志·长人岛》就知道“巨人”的伟力有多大,搬巨石对他们来说,其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文献云:“密州板桥镇人航海往广州,遭大风雾迷,不知东西,任帆所向。历十许日,所赍水告谒,人畏渴死,望一岛屿渐近,急奔赴之,登岸上,汲泉,甘甚。乃悉辇瓶罂之属,运水入舟。弥望皆枣林,朱实下垂,又以竿扑取,得数斛,欲储以为粮。大喜过望,眷眷未思还,共入一石岩中憩息。俄有巨人四辈至。身皆长二丈佘,被发裸体,唯以叶蔽形,见人亦惊,顾相与耳语,三人径去,行如奔马。岩下大石,非百人不可举。其留者独挈之,以塞窦口,亦去。然两旁小窍尚可容出入。诸人相续奔入船,趣解维。一人来追,跳入水,以手捉船,船上人尽力撑篙不能去,急取搭钩钩止之,奋利斧断其一臂,始得脱,臂长过五尺,舟中人浥之以盐,携归示人。高思道时居板桥,曾见之。沈雅为予记,予甲志书昌国人及岛上妇人,乙志书长人国皆此类也。海于天地间,为物最巨,无所不有,可畏哉”.(60)。

    当我们读了洪迈的《长人岛》之后,再来读《山海经》就能知道禹是怎样命“巨人”搭建他的金字塔帝陵的。如《海外北经》云:“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谿。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61)。

    《大荒北经》云:“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仭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62)。

    《山海经》中的这两段史料,其实是记载同一件事情的。这里的“共工”就是“大禹”的异名。“相柳”和“相繇”是指同一位诸侯。这里的“九”应当引伸为“大”,所以“九首”是暗喻一个“巨人头”,比九个小人头还大。“食于九山”,是说相柳这个诸侯,吃方圆九山內的奉禄。“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谿”,是说相柳这个巨人,体重象坦克车,所过之处地就陷下去成了沟泽。请注意,这句话的意思多象《凉州异物志》所说:“有大人生于北边,偃卧于野,其高如山,顿脚成谷,横身塞川”。由于相柳成天游逛,把建筑工地搞得一塌糊涂,所以禹一气之下把他杀了。禹只好亲自监工挖掘,由于工地多水,泥土松软,建一次倒一次,就这样反复建了三次,才建起他的金字塔帝陵。因为金字塔帝陵是由一层层的“平台”垒叠而成的,所以中国古人就称金字塔为“台”,或“共工台”、“轩辕台”、“众帝台”。然而,《山海经》里的“昆仑山”又在何处呢?是不是我国西北的昆仑山呢?据我22年研究得知,《山海经》记载的“昆仑山”,其实就在今天埃塞俄比亚。你看啊,埃及金字塔不正好处于埃塞俄比亚的北面吗!然而,这个“柔利”又是那里呢?其实,这个“柔利”就是今天“利比亚”的古名。事实上,埃及金字塔正好处在利比亚的东面。关于这一点,宫玉海先生说:“从‘昆仑之北,柔利之东’可以看出,这个地方在肯尼亚的北面,尼日利亚的东面,那正是埃塞俄比亚一带”(63)。 “相柳者,蛇身而青”。这是说,相柳是个非洲黑人,他的身上纹有龙纹。因为“蛇”就是指小龙,这是中国诸侯和帝王享用的标志。而这里的“青”,就是指黑色。再说“台四方”,这里的“台”,就是指金字塔帝陵,“四方”就是金字塔的形状,而这些恰恰都与埃及金字塔所处的位置,以及它的特征相吻合!

                                     (九)

    当我们研究了巨人问题,禹杀相柳和建“共工台”和“众帝台”的问题之后,再来研究《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也就好理解了。因为《五藏山经》记载的所谓之“山”,其实就是中国古帝在埃及所建的高大如山的金字塔帝陵的异名和简称。这也就是说,《山海经》的主要性质和内容是记载中国古帝葬于埃及金字塔帝陵里的“葬经”。

为什么说,《山海经》是中国古帝的“葬经”呢?因为孟菲斯是黄帝战胜炎帝、蚩尤之后,直到夏末,这1500年的中国国都所在地,所以这一阶段的中国古帝死后都葬在孟菲斯对面的金字塔帝陵里。

    然而人们又要问了,这一学说有何物为证呢?关于这一事实,其实《山海经·中山经》已经明确的告诉了我们。文献说:“凡薄山之首,自甘棗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历儿,冢也。其祠礼:毛,太牢之具;縣婴以吉玉。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縣婴用藻珪,瘞而不糈。藻珪者,藻玉也。(其山形皆)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64)。

    这段文献的意思是说,甘棗山、历儿山、渠猪山、葱聋山、諉山、脫扈山、金星山、泰威山、橿谷山、吳林山、牛首山、霍山、合谷山、陰山、鼓镫山,这十五座山都是象“山”一样高大的帝陵,并且都是建在一条直线上的,它们绵延了六千六百七十里(当然这里的“里”,远远小于今天的“里”)。而在这些帝陵之中,最大最值得纪念的一座帝陵,叫“历儿山”,也称“历山”,是安葬舜帝的陵墓。这是因为舜早年在历山种地而得名。《敦煌变文集》卷八引《孝子传》云:“舜奔耕历山”。《史记·五帝本纪》云:“舜耕历山”。《搜神记》卷八和《金楼子》卷一云:“舜耕于历山”。因而“历山”成了“舜”的代称。古人并且在这里特别作了提示,“历儿,冢也”。而“冢”是什么意思呢?《辞海》对“冢”有三种解释:(a)隆起的坟墓。(b)山顶。(c)大(65)。所以“冢”的古意,就是指高大隆起的帝陵和大臣们的坟墓。而后帝为了祭祀先帝,在“历儿山”下后帝所用的祭品是牛、羊、猪三牲,胸前还要悬挂用吉玉雕制的古帝圣像,这就象文革期间中国人都挂毛主席像章的意义是一样的。而祭祀其它十三座帝陵,用一只羊和糈米就可以了,但胸前要挂用藻玉雕制的帝像。而这段文献最宝贵的地方是:“方其下而锐其上”这七个字。因为这句话十分准确的概括和说明了这十五座所谓之“山”,都是下面四方,上面尖锥的形状。而这种“山”的特征,不正是埃及金字塔的特征吗?这段文献最后还说,古人在这些金字塔帝陵中间都穿了很多铁棍之类,以悬挂金铃。这恐怕就是中国高塔悬铃的文化源头了。

    当我们明白了这段文献的重要意义之后,才会猛然醒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山海经·海内西经》、《西次三经》、《海外北经》、《大荒北经》、《尚书·禹贡》、《穆天子传》、《吕氏春秋·求人》、《庄子》、《洛水》、《尚书璇玑钤》、《文耀钩》、《史记·夏本纪》、《淮南子·地形篇》、《海内十洲记》、《水经注·河水》、《山海经图赞》、《凉州异物志》等十几部古典文献中喋喋不休,反反复复的强调禹建的陵墓叫:“积石山”!原来这是教中国人千万不要忘记夏朝,千万不要忘记祖先,千万不要忘记故乡!因而这种思古之幽情,在中国历史文献中传承着!在中华儿女血液里流淌着!直到千秋万代!

所以“积石山”,这个伟大的名字,同时,又被古埃及人写成“吉萨”,被古巴比伦人写成“基什”。而我们只要把它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一下,就会知道:“积石”一“吉萨”一“基什”,从语言学和训诂学上很容易发现,原来都是一脉相承的音译关系。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一巴比伦一埃及三国,原本存在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因此“积石山”,这一铭刻在中国人心里的,象征故乡!象征祖先!象征夏朝的伟大历史文物!不仅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埃及人永远不能忘记,巴比伦人永远不能忘记,其实整个人类都不应该忘记它!因为它是中国人、埃及人,巴比伦人,以及整个人类共同的祖坟啊!所以,埃及人一中国人一巴比伦人都保存了相同的称乎和记载。尽管用字不同,但其音其意却是完全相同的。

    最后,我顺便指出一点,即《山海经》所载之“山”即埃及金字塔,不仅是我个人的发现,其实黄伯宁、宫玉海、陈宣红都有贡献。例如,宫玉海先生在《“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中说:“迄今为止,关于金字塔的记载,只有中国的古籍《山海经》较为具体准确”(第195页)。又说:“大禹杀了相柳,也就是法老,在那里修建‘众帝之台’,也就是金字塔群……在七十多座金字塔中,不仅有大禹修建的,也有他人修建的”(第205页)。陈宣红在《“山海经”与中华文化》一书中说:“大禹在古埃及修了金字塔,共四对,台是四方形的”(第321页)。黄柏宁先生在《“山海经”考》一文中说:“《山海经·第十八卷·海内经》明明白白的写着,我们的“海内”就在古埃及。无论是黄帝、炎  帝、女娲、共工、颛顼、也无论是尧、舜、禹等等,他们的活动范围已达到世界各地,他们的中心在古埃及地区,有的帝王就葬在那里……而人类史前文明就是中国古代文明,所以三皇五帝是属于世界的,他们是世界史前文明的帝王……有人认为中国文明受到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而没有想到,正是中国古人开创了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文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一2期)

                                      (十)

    我在研究《山海经》、《诗经》时还发现,这两部古籍都记载了禹的另一个名称。这就是:“武夫” (66)。然而,古人为什么又称“禹”为“武夫”呢?它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指禹凶狠残暴。然而,这有什么根据呢?我举几个例子为证吧。据《山海经·大荒南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巧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67)。关于这段史料,宫玉海先生有精辟的论述。他说:“‘巧涂之山’正是苏丹的喀土穆…… ‘青水穷焉’,正是青尼罗河到了这个地方……‘云雨之山’,在喀土穆附近的……埃塞俄比亚”(68)。这段解释太精彩了!然而,古人为什么称埃塞俄比亚为“云雨之山”呢?这是因为该国是非洲大陆最多云雨之地而得名。《山海经·大荒西经》又云:“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69)。这里的“共工国山”,又是指那里呢?其实,它就是埃塞俄比亚的古名之一。因为这里的“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就是指横穿埃塞俄比亚的东非大裂谷。因早年这里曾有许多火山猛烈喷发,使高原“壮开”了一条巨大裂谷,裂谷把火山一分为二,所以古人称它“不周山”。而这种地形地貌,世界上“独此一家,别无分店”。黄伯宁先生发现了这个事实,他说:“‘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即裂开来的山。山峰或山脉断裂必然形成一条狭谷,在这一地区恰恰有一裂谷——东非大裂谷”(70)。宫玉海先生也说:“这个‘不周山’不在中国西部,而在非洲北部,那就是东非大裂谷。这条裂谷向南伸展很远,正属于‘有山而不合’这一特征”(71)。“有水曰寒暑之水”,这是因为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地处“东非屋脊”的两边,埃塞俄比亚的气候因较凉爽,所以河水较“寒”;而索马里是世界上最最炎热的地方,所以河水较“热”,甚至河流在半路上就被蒸发掉了,成了内流河。“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这就进一步作了解释。这是说,处在东非高原西面的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大陆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国家,所以这里的山很湿润;相反,处在东非高原东面的索马里是非洲大陆年降水量最少的国家,所以这里有大片的热带沙漠。而“幕”就是“漠”的同音假字,可以替代换用。所以说,这段文献与埃塞俄比亚周边的山川地理完全吻合!

    关于禹征共工的事实,《荀子·成相篇》亦云:“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72)。《书·大禹谟》云:“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咸听朕命……奉辞伐罪”(73)。《墨子闲诂》辑《随巢子佚文》云:“昔三苗大乱,天命殛之……禹乃克三苗”(74)。《吕氏春秋·召类》云:“禹攻曹、魏、屈、骜、有扈”(75)。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在前面已研究了的禹杀防风氏和禹杀相柳氏。

    而禹的这些征战和杀戮都是他在埃及所做之事。据这些史实,古人认为禹是凶残的“武夫”。因而招致了古人的极大憎恨,所以给他取了这个“武夫”的名称。而禹的这个异名,中国人很少研究,也很少有人知道。事实上,我们如果把他和埃及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很容易就会发现“武夫”其实就是埃及人惯称的:“胡夫”。我们从语言学和训诂学上看到,“胡夫”就是“武夫”的音训,或标准音译!这一重要史实被发现,也就彻底把禹建的“积石山”,即“胡夫”建的大金字塔的历史秘密给揭穿了!

                                  (十一)

    在此,我再举几个直接揭示中国古帝建都埃及和中国历史起源埃及的证据。例如,在《史记·五帝本纪》里有:“黄帝……北逐荤粥”(76)一句。然而,黃帝为什么从南方打到北方来呢?这个地方在那里呢?“荤粥”又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些问题,你不读懂《山海经》,就无法解释清楚。据我研究认为,黄帝原本是建都埃塞俄比亚的,也就是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昆仑山。而炎帝和蚩尤是建都埃及的。这就是说,黄帝居于非洲的南方,炎帝和蚩尤居于非洲的北方。所以黃帝战胜炎帝和蚩尤,就叫做“北逐荤粥”。因为从语言学和训诂学上来讲,“荤粥”即“埃及”的音训,或标准的音译。

    同时,我还发现,《史记·周本纪·秦本纪》又记载了“盟津”(77)和“茅津”(78)两名。然而,“盟津”是什么意思呢?在那里呢?关于这一历史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原著吧。据《史记·周本纪》云:“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是时,诸侯不期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79)。据我研究发现,这里的“盟津”,其实就是周文王在埃及孟菲斯和八百诸侯开会结盟反殷而得名。因为“盟”即“孟”的音译,“会”即“菲”的音译,八百反殷诸侯,乃八百勇“士”,而“士”即“斯”的音译。而“津”是“京”的同音假字,指首都。所以“盟津”即埃及古都“孟菲斯”的古名之一。然而,“茅津”又在那里呢?它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也必须读读原著才知其意。据《史记·秦本纪》云:“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80)。“于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肴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81)。而这里的“茅津”,其实就是因为夏帝在孟菲斯对面建了高大而尖锐的金字塔,其形状象尖茅而得名。我们再说“夏”的国号问题,它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就是因为国都附近建有许多高大如山的金字塔帝陵象巨大的房屋而得名。如《山海经·北山经》中的“王屋山”,《中山经》中的“昆吾山”,“平逢山”,“泰室山”,“少室山”都是如此。因为这里的“吾”即“屋”,“逢”即“蓬”的同音假字。所以“屋”,“蓬”,“室”都是房屋的意思,也就是厦和夏的本意。

    由此可见,《山海经》、《史记》等中国历史文献所载之事实,与埃及金字塔展示的上尖下方的形象,一块块巨石堆积而成的特点,以及中埃两国相同的物名,甚至它主人武夫和胡夫相同的名字,还有其国号之由来都一一吻合了。由于胡夫金字塔即《山海经》记载的禹的“积石山”,这一史实被中埃两国文献文物反复映证了,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山海经》的准确写作时间是公元前2600年一2500年之间,写作地点在埃及孟菲斯,写作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古帝葬身金字塔里的事实,以及装饰保护金字塔帝陵的情况。

    所以我们通过对《山海经》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发现这部古籍准确的写作时间、地点、性质和内容等事实,最关健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这部古籍的深入研究,找到中国人的根和故乡在埃及的事实,发现埃及金字塔是中国古帝之帝陵,埃及上古文明是中国古人所创造,以及中国文化是从埃及发源、迁徙过来的诸多史实!

                                                                2008年12月16日于南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