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古诗词鉴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许愿真 2014-05-05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试题】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3.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古体

    2.A

    3.“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2011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作者介绍】
  《古诗十九首》,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译文】

 月亮为什么这样皎洁,照着我罗制的床帐。这耀眼的月光搅得我忧愁倍增而不能入睡,只好牵衣而起在地上徘徊。心里想着,在外作客虽然快乐,也不如早些回家。在思念的困惑中走出房门独自徘徊在庭院之中,满腹的愁思无人倾诉。抬头望月月不语,只好无奈地又返回房中,不觉得泪下沾湿了衣裳。

【鉴赏】

 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本诗是其中的第十九首,也是十九首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   

 对于它的解说,文坛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说认为是思妇闺中思夫之辞;一说以为是游子他乡思归之作。而我们从全诗的情调与意蕴来看,从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及形象观察,前者似乎更为妥切,当是一首思妇辞。

 首联“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罗床帏”,是用罗绮制作的床帐。这种罗绮质地轻薄,因而睡在床上能清楚地看到窗外的明月。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将它那银白色的辉光洒在思妇的床帐上。浩月高悬,千里同照。置身于宁静的月夜,眼望清冷的月光,最容易触动人的愁肠,更何况此时的思妇是一个倍感孤独与寂寞的人。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望月怀人,望月思乡的诗作历代不少。象人们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月夜思乡。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的是望月怀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并揭示了自然的月色与人类情感之间的感应、触发关系。《陈风·月出》开我国望月思乡怀人诗的先河,可谓这类诗的鼻祖了。“日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写的是一个男子在月明星辉的夜晚,仰望着清澈明亮的月光,思念起他热烈爱恋的一位漂亮娇美的姑娘。由于诗人把所思的女子放在月色的背景下,少女美丽的姿容与明月的清辉两者交相辉映,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令人着迷神往的艺术效果。遂使男子的相思之情更为迫切,忧愁烦恼不已。可想而知,我们这首诗中的思妇,触景生情,心头该是怎么的凄楚。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那月光搅动着思妇的心扉,深切的思念之情折磨得她久久不能入睡。索性揽衣下床,徘徊在空房之中。“揽衣”是牵衣或提衣的意思。因古人的衣长,走路时须用手提着而行。接下来的“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思妇徘徊时的内心独白。“旋归”,犹言回归。她的丈夫远行在外,到底乐不乐?按理她是不清楚的,这里的“虽云乐”不过是思妇的猜想之辞,不然丈夫为什么迟迟不归呢?“早旋归”是她心底的渴望,她盼望着丈夫早早回来,结束这相思、孤寂的生活。辗转于空旷的房子里,她感到愁肠百结,忧思难遣。于是她来到了庭院:“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庭院并不比屋里好,恼人的月色照着她这个孤独的徘徊者,满腹的愁思又能向谁倾诉呢?这里的“彷徨”与“徘徊”同义,作者用“彷徨”,避免了字面上的重复。诗的尾联“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引领”原本为伸长脖子,在这里为抬头抑望。哀哀无告的思妇,只好寄情于明月了,她呆呆地仰望着月轮,希冀得到一丝的安慰,可那缠绵的忧思却有增无减,“还入房”三字,把思妇孤苦无奈的心绪,淋漓地揭示出来。回到房中,心中的苦水终于忍不住,串串泪珠沾湿了衣裳。全诗就在思妇痛苦的啜泣声中结束了,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哀思。

 对于此诗,张玉穀在《古诗十九首赏析》中曾评到:“首四句即夜景引起空闺之愁。中二申己之望归也,却从彼边揣度,‘客行虽乐,不如早归’,便觉笔曲意图。末四句就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收得尽而不尽。”较简洁地概括了本诗的艺术特点。这首诗艺术上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一开始便为思妇设下一个触人愁思的月夜环境,清冷的月光从床上、室内到庭院,始终伴随着她,这样情景相生,将思妇那孤苦无告的心理,“忧愁不能寐”的形象,渲染烘托得极为哀婉动人,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写的是闺中思妇对丈夫的思念,诗中刻划了一个独守空房,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少妇形象。她的忧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习惯在黑暗中安眠。在月明的夜晚最容易勾起人的愁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月明如水,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思妇忧郁的脸。使得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她的睡眠吗?不,是“忧愁不能寐”。她无论如何也睡不着,无奈的“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清代朱筠评曰:“神情在‘徘徊’二字。”,思妇“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她睁着眼睛无法入睡;无法入睡的原因是她心中思念忧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她孤独的内心痛苦。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呢?这里思妇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的念叨着:“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里似否是规劝,又略带祈告的语气,但总的来说是期盼丈夫回来。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思妇正是因为盼望丈夫早日归来,而忧思重重不得入睡。实际上丈夫在他乡是否快乐,思妇并不知情,这是一种猜想之意。因为不回来,所以揣度丈夫也许过得快乐。这只是一种带有深情的委婉说话。如果直说的话,应该是说:“即使外面过得再好,也不如家里温暖。”这两句诗真切地刻划出思妇忧郁无奈的心情。清代陈祚明说得好:“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他们是道出了此中凄凉味的。

 这里点明主旨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她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她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半夜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千里思夫夫不知,这种欲呼不能,欲唤不得的困惑,“愁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于是思妇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丈夫盲目地引领而望,可是又怎能看到丈夫的影子呢?举头望夫夫不见,仰头问月月不应,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她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于是又回到室内去,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思妇思夫之愁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思妇思夫不得的心理状态,其表现手法巧妙细腻。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解》)

 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能够细致地表现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诗中是不多见的。这首古诗是以人物的自我意识诱发的行动来表现心理活动的,这样的表现方式具有文学的形象。而且更主要的是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