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缕记忆里拂过的清风

 上校colonel 2014-05-08
 本帖最后由 dirkycc 于 2010.8.8 20:11 编辑

    莫名地,对松下的好感延续到如今,不只是风格上的对味,更多是精神上的留恋。

    30多年前,当时还叫“National”的松下以“Technics”—“乐声”之名打造了一众T记名机,使其迅速在发烧音响领域站稳脚跟,同时开启了与索尼、飞利浦等音频大鳄分庭抗礼的时代,随身CD方面,Technics三剑客xp7、xp5、xps900的出现确立了松下CD机的大体声音走向:良好的解析、宽广的音场、凌厉而不乏细腻的高频、染色点到为止的中低频。清冷瘦削甚至略显古板的整体听感,久听却能感受到铁骨铮铮大气凛然。诚然,那些华丽都是尘封已久了的。

    1997年,辉煌了二十余载的Technics走向尽头,松下开始了由“Panasonic”独撑大旗的局面,这个意为“完美音乐”的名字依然带着松下惯有的充满灵气的严谨,不过随着以买卖闻名的松下不断向市场妥协,其随身CD产品也难以避免地以牺牲部分音质的代价换来使用功能上的便利。轻薄构造、时尚外观和续航能力这三大之于快餐社会的数码属性成了松下和索尼缠斗到底的标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炒作和翻新,以及创新、艾利和等硬盘mp3和ipod的大肆冲击。时光荏苒,那些有着CD情节或品牌情节的玩家唯有感叹英雄气短。和MD几乎相同的命运,随身CD在闪存介质的时代归于沉寂,但它终不屑于挣扎,唯以适于怀念。

    以97年作为松下便携CD中期和后期的分水岭,接下来,不工就自己所拥有的松下后期机器作个简单介绍,给那些同样喜欢松下CD机的朋友一个较为直观的参考,同时也是对P机的一次满怀敬意的纪念。

(以下,Phone-Out直推,EQ全关,耳塞、线材:舒尔E4C、音特美ER4P、张扬女娲阻抗线)


CD也有UM2——S480
    作为如今二手市场的极品白菜之一,S480自然有其独到之处:P机中丰满异常的中频。S480延续了1996年的顶级型号S600的霸道中频和强横气势,前凸、量多。在人声表现上很适合男声的演绎,低频比后期所有型号都更结实,但高频延伸不够,解析和层次感也较为一般,总体较为粗犷的声音,得益于较大的推力,S480的整体素质还是略高于松下的后续机种。


你织布来我锄田——SX500、SX510
    sx500和sx510分别是98和99年的两部顶级机,声音走向形成鲜明互补。sx500的中频依然优秀,且染色(包括中高频)多于s480,低频松软,高频比s480细腻很多,适合对流行曲目尤其是女声的演绎;sx510的中频较之sx500稍薄,高频延伸和低频质感略好与sx500,解析和音场也小胜500大哥,整体染色少,适合弦乐和古典,某种程度上这两部机器的经典程度不亚于ct570。




新世纪的大明星——CT570
    也许是音质与便携结合得最完美的随身,也许是利欲熏心下炒作的产物,2000年,松下推出了当年的顶级型号CT570。50小时最长放音时间、不带电池166g的重量在当时都是夺人眼球的数据。对于这部饱受争议又足够经典的机器,不工的听感是570更像中频加厚横向声场压缩版的sx510,而正是这两点微小区别造成了570对流行的演绎要稍好于510,也成就了570在松下后期机中属于最为杂食的机种。和510不分伯仲的解析,量少质佳的低频与锋芒毕露的高频构造出最为人称道的P记清冷风格,搭配上ER4P之后,其中高频和高频毒性与飞碟+A8的黄金组合有一拼。虽然在动态气势上略欠,但清秀的中频、中高频还是赋予了570在发烧女声、弦乐和新世纪音乐上卓尔不群的天赋。





偶们三个臭皮匠——CT780、CT790、CT800
    松下后期沦为平庸机种的三台机器,虽依旧分别在01、02、03年冠有CT系列顶级型号之名,然素质和听感与前辈们均小有差距。780的高频相对于790和800趋于保守,低频收缩获得了更好的质感;790和800的下潜比780略胜,但稍显松散浑浊,高频犀利,整体不及780耐听。780的空间营造得最为规整,790的高频延伸最为出色,800则无出彩之处(如果多支持mp3、wma格式不算优势的话O(∩_∩)O~~)。780素质略高一点点,体现在解析和三频衔接之处,更适合弦乐,790在女声上的表现稍好,男声表现基本相同。总体来看三台机器的差距非常小,调音上的遗憾造成了风格上的缺失,中低频的软肋导致了三部机器对摇滚爵士乐和流行舞曲演绎上的不力。





小鱼儿与花无缺——CT810、CT820
    一改昔日松下沉稳低调之设计风格,04、05年的顶级型号ct810和ct820在外形设计上十分抢眼,ct810是不工认为最拉风的P记随身听。至于声音,两台机器半斤八两,810只是在高频延伸方面略胜,低频紧实一些,其余几乎没有区别,低频量均偏少,下潜不够充分,包围感缺乏,中频也和790、800类似,显得较为干涩,没有sx500的润泽感,即使打薄了中频,也缺少sx510的大气,在聆听弦乐的过程中ct810在高频上的修饰使其比820听来更加精致,大编制古典表现上810和820都摆出了严肃的姿态却失去了应有的气势和声场的营造,动态控制力也与前辈们有差距。在耐听度方面两兄弟做得不错,但过少的染色和并不突出的解析使其对音乐的适应性偏少。





        小评之后,若有所失之感。从S480到CT820,隐忍内敛甚至是清心寡欲的T记性格逐渐被越发花哨的外观造型涂抹修饰得不伦不类,朴实低调的华丽不复存在,P记对音质的追求也随着CD随身听的推陈出新而逐渐淡却。作为松下便携CD绝唱的06年顶级机CT830竟然连Line-Out输出口也未予设计不禁令人遗憾。曾经的辉煌是值得铭记的历史,那些如清风般自然爽朗的声音必将是长久的怀念。最后,就以松下幸之助的名言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顶,无人能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