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许愿真 2014-05-08

(《语文报·高考版》)

1.情感定位错误

    解答分析意象试题时考生见到诗中夕阳、流水、落花等意象就确定为是表示时光易逝的感慨,见到诗中出现月亮、杜鹃、鸿雁等意象就确定是表达思乡怀人之情,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导致情感定位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只关注意象的继承性,而忽视了意象的创造性。意象的继承性是指有些古诗意象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比较固定的。如杨柳、长亭、南浦等表达离愁别绪,梅花、菊花、荷花等表达清高孤傲。意象的创造性一是指同一意象可以表达不同情感。如司马光《客中初夏》中“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以柳絮随风飞扬喻指得势小人附和王安石变法,以葵花向日喻指自己对朝廷一片忠贞,柳絮与葵花对比,表达了自己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不与之谋的鲜明政治立场。石敏若《绝句》“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把自己转徙生涯和杨花飘荡类比,表达了作者深沉的乡思旅愁。柳絮(也叫杨花)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截然不同。二是指相似或相同的思想情感可以用不同的意象来表现。如李煜《虞美人》中将愁喻为“一江春水”,秦观《浣溪沙》中将愁喻为“无边丝雨”,冯延巳《鹊踏枝》中将春愁喻为“柳絮”,同是表现愁情而各个诗人所用的意象迥异。因此在赏析意象时既要熟记常见意象的固有意思,更要重视意象的创造性,要从全诗表达的情感出发,具体细致分析诗句中各个意象间关系后准确定位意象表达的情感。

    2.遗漏意象要点

    在解答分析意境试题时,常会出现因遗漏意象导致画面描述不完整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没有准确锁定各个诗句中意象的数量,因此,在解题时一定要先切分诗句中各个意象,在弄清各个意象相互关系之后,再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意境。

    3.混淆意象和意境

    考生在审题时常把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题混淆,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和联系。意境是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引发的想象中的形象的总和,换言之,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的情、意与客观的景、象的结合,其基本特征是虚实相生,二者都要借助主观想象才能体悟。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